《会计学》是会计学课程的入门教材,它将基本财务报表置于会计核算前,并围绕会计信息的生成安排课程体系,改变了一般会计教材的固定模式。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将会计知识、方法和程序与企业的日常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利润实现与分配等经营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基础、循序渐进、易于初学者理解掌握。
本书体系完整、结构新颖,案例丰富,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作为会计学入门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
第一节会计本质 1
一、会计的概念 1
二、会计程序 2
三、会计的职能 3
第二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5
一、会计的产生 5
二、会计的发展 6
第三节会计目标 9
一、会计目标概述 9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 10
三、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 11
四、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13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4
一、可靠性 14
二、相关性 15
三、可理解性 15
四、可比性 16
五、实质重于形式 16
六、重要性 17
七、谨慎性 17
八、及时性 18
第五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18
一、会计主体 19
二、持续经营 19
三、会计分期 20
四、货币计量 20
【复习思考题】 21
第二章基本财务报表 23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 23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和构成 23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23
三、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24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28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列报要求 28
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 29
三、资产负债表三要素 30
四、资产项目 34
五、负债项目 37
六、所有者权益项目 39
第三节利润表 40
一、利润表的概念及列报要求 40
二、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41
三、利润表三要素 42
四、利润表项目 44
第四节会计恒等式 47
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及形式 47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48
第五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
报告 51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51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54
三、会计要素的报告 55
【复习思考题】 55
第三章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 60
第一节会计核算方法 60
一、设置账户 60
二、复式记账 60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61
四、登记账簿 61
五、成本计算 61
六、财产清查 62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62
第二节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63
一、会计科目 63
二、会计账户 66
第三节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69
一、复式记账法 69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70
【复习思考题】 83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87
第一节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概述 87
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89
一、资本投入业务 89
二、借款业务 92
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96
一、材料采购业务 96
二、固定资产采购业务 104
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108
一、账户设置 109
二、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11
第五节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127
一、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27
二、账户的设置 130
三、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133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136
五、已售商品成本的结转 139
第六节投资业务的核算 140
一、投资业务的分类 140
二、投资业务的账户设置 141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44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147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50
第七节利润实现与利润分配业务
的核算 152
一、利润的构成 152
二、利润实现的核算 153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158
第八节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 162
一、向投资者支付利润 162
二、处置固定资产 163
【复习思考题】 164
第五章会计信息的生成 173
第一节会计凭证 174
一、会计凭证概述 174
二、原始凭证 175
三、记账凭证 179
第二节会计账簿 183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183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184
三、会计账簿的登记 185
四、错账的更正方法 195
五、结账和对账 197
第三节财产清查 200
一、财产清查概述 200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201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204
第四节会计核算形式 206
一、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 206
二、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206
第五节会计报表的编制 210
一、资产负债表的列报和编制 210
二、利润表的列报和编制 214
【复习思考题】 219
第六章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 225
第一节财务报表体系 225
一、现金流量表 225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30
三、财务报表附注 232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38
一、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238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245
第三节基本财务比率 246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246
二、营运能力 251
三、财务结构 254
四、盈利能力 256
五、综合分析 259
【复习思考题】 262
附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65
参考文献 270
前言
会计作为国际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经济管理类其他各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各类会计学教材品种较多,但大多内容繁杂,并非适合所有院校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先后考察或参考了国内外著名高校会计学教材的编写及所授内容,结合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会计学课程课时一般在40~50学时的实际情况,专门编写此书,以满足相应的需要。
本书编写侧重于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处理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阐述与训练,注重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我国2014年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为指导,并根据2016年财政部颁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学的要求,将会计知识、方法和程序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糅合起来,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经济活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会计分类方法、记录方法、记账方法、程序和披露方法等,落实现代会计教学“宽口径”特征。在结构上,本书改变了国内会计教材的固定模式,将基本财务报表置于会计核算前,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会计“产品”——财务报表;然后围绕财务报表的生成及如何运用财务报表安排课程体系。在教材内容上,改变了多数会计学教材按会计要素介绍会计核算的“制度+说明”编写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阐述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且进一步将会计信息延续到其使用环节,增加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并指明审计报告是财务信息生成链条上关键的一环,对使用者正确利用财务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强调会计知识与方法的实用性、理论体系和观点的科学性,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易于初学者理解掌握。本书是会计学课程的入门教材,既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广大实务工作者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浙江工业大学重点教材建设资助项目,由林素燕副教授、雷新途教授编写。各章的撰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四章至第六章由林素燕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雷新途教授编写。最后由雷新途教授总纂定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公开出版的相关教材和论文,吸收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错漏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林素燕
2016年10月于浙江杭州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一股清流!我通常对这种类型的书籍没有什么耐心,总觉得要死记硬背一大堆概念。但是这本书,我竟然一口气读了好几章,还意犹未尽。作者的功力在于,他能把那些看似板上钉钉、毫无人情味的会计准则,讲得有血有肉。比如,他在解释“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时,并没有像其他书那样枯燥地定义,而是用了一个比喻,把这些科目比作是企业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誉桥梁”,企业收到的预付款是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而企业欠下的货款则是对供应商的承诺。这个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科目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意义,不再是简单的借贷关系。而且,书中的语言表达非常流畅,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他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最复杂的知识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财务比率分析”部分的讲解,作者没有简单地列出公式,而是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比率,来展现这些比率在评估企业健康状况和投资价值方面的实际作用。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双“透视眼”,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关键信息。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太惊喜了!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没想到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讲解,把那些原本听起来很复杂的概念都变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里那些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感觉就像是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学习一样,每一个数字背后的逻辑都得到了充分的揭示。比如,书中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解读,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公司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经营的起伏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让我深刻理解了财务报表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企业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很巧妙,不会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一点点构建起整个会计的知识体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如此具象化的表达的。即使是那些我之前一直觉得很头疼的折旧、摊销等概念,在书里也变得不再难以理解。整本书的逻辑线非常清晰,从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到如何记录,再到如何分析,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而且,书中的图表和插画也都恰到好处,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理解的深度。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会计的基本原理,更培养了我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让我对企业的运营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位引导者,引领我一步步探索会计世界的奥秘。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会计准则,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将抽象的理论融会贯通。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企业并购、破产重组等复杂经济活动的财务处理的详细解读。这些内容在很多其他同类书籍中往往是一笔带过,或者讲得晦涩难懂,但在这本书里,作者却用非常清晰的逻辑,拆解了这些复杂流程中的财务环节,让我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并购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评估目标公司的资产价值、如何处理商誉的产生与摊销,以及如何对合并后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现实中的商业新闻和企业动态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不断引导读者思考,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我们自己去分析和判断。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书中的很多分析,都带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会计,更是“启”我会计思维。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入门级别的教材,但没想到它触及了会计学的许多深层领域。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但他又巧妙地避免了过于学院派的表达方式,让这些深刻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会计工作中最为复杂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但作者却用一种非常客观且深入浅出的方式,分析了这些判断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他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权衡。书中还大量引用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和发展趋势,让我对会计学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讨论数字化转型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时,作者详细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改变传统的会计流程,以及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新的技能。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更具备了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读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会计大师进行思想碰撞,他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启发了我对会计工作的深入思考。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不高,毕竟“会计学”这个标题本身就自带一种“劝退”光环。但当我翻开这本书,就被它独特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枯燥的数字和规则变得充满故事性。他没有选择那种堆砌公式和条文的枯燥写法,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商业故事,来展现会计的实际应用。例如,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部分,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计算方法,而是通过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如何精确计算产品成本、进而制定合理销售价格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成本核算在企业生存中的重要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时,用了一个比喻,把企业比作一个家庭,日常的收支就像家庭的钱进钱出,而会计准则则是在记录这些“钱”的流向时,需要考虑的“时间点”和“义务”。这个比喻让我瞬间就理解了这两个看似复杂的概念。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直击要点,而且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幽默的比喻,让我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记住了重要的知识点。读这本书,我感觉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讲课,他把毕生的经验都倾囊相授,而且讲得生动有趣,让人听得进去,也学得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