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立木材积表》收录了全国各地区编制的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及材积式约2000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数量*多、包括树种*全的立木材积表。
《中国立木材积表》可供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稽查执法、林业科研教学等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 全国二元立木材积表
2 北京市立木材积表
3 河北省立木材积表
4 山西省立木材积表
5 内蒙古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6 辽宁省立木材积表
7 吉林省立木材积表
8 黑龙江省立木材积表
9 江苏省立木材积表
10 浙江省立木材积表
11 安徽省立木材积表
12 福建省立木材积表
13 江西省立木材积表
14 山东省立木材积表
15 河南省立木材积表
16 湖北省立木材积表
17 湖南省立木材积表
18 广东省立木材积表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0 海南省立木材积表
21 四川省立木材积表
22 贵州省立木材积表
23 云南省立木材积表
24 西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5 陕西省立木材积表
26 甘肃省立木材积表
27 青海省立木材积表
28 宁夏回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30 台湾省立木材积表
索引
前言/序言
中国疆域辽阔,树种丰富,木本植物有8000余种,约占世界的54%,其中乔木树种有2000余种,而乔木树种中,优良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多达1000余种。造林树种中还包括大量的品种,如杨树、桉树等。
准确测算森林资源的储量和动态,立木材积表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森林蓄积量测算的基础是立木材积,而立木材积的测算需要有可靠的材积表。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国家及地方林业部门,先后组织力量编制了大量的立木材积表,编表所用样木数量之大难以统计。第一部立木材积表的行业标准《立木材积表》(LY208-1977,后调整为LY/T1353-1999)于1978年发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有影响的立木材积表,共利用样木近20万株,56个树种(组),涵盖了全国各地主要针阔叶树种。在计算工具十分不发达的时代,科研人员历时多年,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立木材积测算工具,为中国各地建立地方材积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该书给出的是二元材积表(轮尺径)。
这套材积表发行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了独立采样编表外,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导算一元材积表,亦称地方材积表。方法是建立本地树种的树高方程,将二元材积表导算成一元材积表。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大量的一元材积表、二元材积表、树高级材积表等,但尚没有关于全国范围各种材积表数量的具体统计数字。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没有独立编制立木材积表,台湾省也尚未见到正式发布的立木材积表。
随着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认识的深入,尤其是森林碳汇计量的需要,立木材积表对于测算森林生产力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尽管已经编制了很多数表,但是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直在更新和补充新的材积表。
将众多的材积表集中起来,对于方便森林资源调查将起到重要作用。本书编者收集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木材积表并进行整理加工和汇编,以期为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发挥作用。收集的途径或来源有:馆藏图书、个人藏书、古旧书店、学术期刊、地方标准、调查报告等。本书是全国广大林业工作者多年工作成果的集成。
和地方营林局平行,各地区的国有林业局也都有独立的材积表,即省林业厅或营林局编辑一套用于全省各市县的材积表,而森工企业所属各林业局均使用自己的材积表。例如,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有40个林业局、吉林省有18个国有林业局,主要树种均独立编表。
由于材积表多数为内部发行的工具,且编表单位众多,图书馆很少有收藏,收集起来困难较大。本书编者共收集各种材积表2000余个,包括轮尺径、围尺径、地径等,从中筛选部分编辑成册。书后面附有树种名称索引,方便读者查找。庞大数量材积表的编辑,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包括树种考证、参数考证、方程测试、错误纠正等,本书编辑过程中共处理各种材积表计算文件、表格排版文件4000余个。
《中国林木材积表》是一部集学术研究、实践指导于一体的林业重要参考资料。该书的编写,旨在为我国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一套科学、准确、统一的林木材积计算依据,以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 编写背景与重要性 在林业生产活动中,准确地估算林木的材积是进行采伐、更新、抚育、管理以及林业经济核算的基础。历史上,我国曾使用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材积表,但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林木生长规律认识的深化,原有的材积表在精度、适用范围、数据更新等方面已显露出不足。为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林木材积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这部全新的《中国林木材积表》。 该书的编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性与准确性: 采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和模型,基于大规模、多地区、多树种的实测数据,确保了材积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对于减少林业生产中的估算误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统一性与可比性: 提供了全国通用的林木材积标准,克服了以往因地区、方法不同造成的计算差异,便于国家层面的林业资源统计、评估和林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增强了数据的可比性。 实用性与操作性: 材积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林业生产一线人员的使用习惯,力求表格形式清晰、易于查阅,并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和计算方法,使得基层林业工作者能够快速、便捷地掌握和应用。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材积数据是科学经营林业、合理规划采伐量、评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林业碳汇计算等工作的前提。该书的出版,将有力支持我国林业朝着更可持续、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 主要内容构成(推测,基于“中国立木材积表”的性质) 虽然无法直接获取《中国林木材积表》的具体内容,但根据其名称和林业科学的普遍规律,可以推断其核心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材积计算理论基础: 林木材积的基本概念: 介绍材积的定义、单位(如立方米),以及常用的几种材积计算公式(如圆锥体法、圆柱体法、薄片法等),并解释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影响材积的主要因素: 深入分析胸径、树高、树形(锥度)、枝下高、采伐断面积等因素对林木材积的影响,并阐述这些因素是如何被纳入材积模型构建中的。 模型构建方法: 介绍构建材积表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如回归模型、类比法等,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过程。这可能涉及对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拟合。 2. 中国主要树种的材积表: 树种分类与选择: 基于中国森林资源构成,该书将包含数量最多的、具有经济和生态重要性的代表性树种。这通常会按树木的生物学分类(如针叶树、阔叶树)或按其用途(如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进行划分。 不同材积表类型: 单株材积表: 针对具体树种,以胸径和树高为变量,直接列出单株林木的蓄积量。这可能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一种。 断面积材积表(或附带):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提供基于林分断面积计算材积的表格,或者说明如何通过单株材积表推算林分材积。 不同材积计算标准: 可能包含不同计价方式的材积表,例如,是否包含枝桠材、梢头材、是否按不同等级(如原木、板材)的材积进行区分。 表格数据呈现: 材积表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行或列表示胸径,另一维度表示树高,交叉处即为对应的材积数值。为了方便使用,表格可能还会细分。 3. 区域性或特殊性材积表的考虑: 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立地条件(土壤、气候、水分等)差异很大,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形态。因此,该书可能会根据不同地理区域(如南方、北方、西南、东北等)的特点,提供相应的区域性材积表,以提高计算精度。 不同森林类型: 针对纯林、混交林、天然林、人工林等不同森林类型,其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形态可能存在差异,书中可能会对此进行说明或提供相应的参考。 生长阶段的考量: 森林的生长发育会经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等不同阶段,其树形也会随之变化。书中可能涉及到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材积计算方法或表格。 4. 材积计算方法与应用指南: 测量的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胸径、树高、枝下高等关键指标的测量方法、精度要求和注意事项。例如,胸径通常在离地1.3米处测量,如何处理倾斜木、多主干木等特殊情况。 材积表的查阅与插值: 详细解释如何根据实测的胸径和树高在材积表中查找最接近的数值,以及当实测值不在表格数值之间时,如何进行插值计算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林分材积的推算: 说明如何将单株林木的材积累加得到林分总材积,以及在缺乏单株测量数据时,如何利用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木株数等参数通过简化的公式或表格推算林分材积。 材积换算: 可能包含不同材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或者将木材的体积(材积)与重量、等级等进行关联的说明。 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的林业生产场景,如采伐设计、林木生长量估算、森林经营效益评价、木材交易等,演示如何应用该材积表进行实际操作。 5. 附录与参考资料: 常用林业术语解释: 对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方便读者理解。 相关法规与标准: 可能引用与材积计算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列出编写过程中参考的科学文献、研究报告等。 三、 预期的读者群体 《中国林木材积表》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涵盖了林业生产和研究的各个层面: 林业科研人员: 用于科学研究,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生长模型研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等。 林业生产经营单位: 包括国有林场、林业局、森林经营单位、木材生产企业等,用于日常的采伐设计、木材采伐量计划、林业经济核算。 基层林业管理人员: 负责地方林业资源的管理、调查、统计,以及森林采伐的审批和监督。 林业技术推广人员: 负责将最新的林业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林业院校师生: 作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参考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林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 涉及木材贸易与加工的行业: 用于木材的收购、估价和加工生产计划。 四、 价值与意义的延伸 《中国林木材积表》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套计算公式或表格。它的存在,标志着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准确的材积数据是实现林业资源“清底数、明分布、测蓄量”的基础,对于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如通过森林碳汇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书的编写和应用,将有助于: 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减少因估算不准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绿色发展。 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科学的材积估算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林木价值,优化木材生产和交易。 推动林业科技进步: 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更新和完善材积计算方法提供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林木材积表》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林业参考工具书,它将为我国林业的科学发展、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