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后蓝耳病时代:轻松养猪》以通俗的语言展望了中国养猪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基本措施,以及不同规模猪场的规模、管理指标、技术参数。结合后蓝耳病时代病毒不断变异、混合感染病例在临床占主导地位,动辄形成疫情的严酷现实,运用“注重生猪福利、改善猪的生存小环境,发挥猪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猪的良好体质、增强群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理论,探讨中国西医结合、生物制品和常用西药结合预防猪病、控制疫情的新路子,介绍了不同季节管理、不同月份管理知识,以及猪群常见的140种临床症状及可能的疫病(附彩照171幅),常见示症性病变,免疫程序的制定知识。它是规模猪场技术人员和专业户的工具书,有志创业青年的必读书,也可作为规模猪场员工的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张建新,男,汉族,农业推广研究员,河南省新安县人。参加工作30余年,一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在猪、禽、兔、牛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牧草栽培方面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的《群养猪疫病诊断及控制》已重印6次、《常见猪病鉴别诊断与控制》重印2次,并发行了手机版,2013年主编的《猪场兽医师》也已重印。获发明专利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地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先后被聘为河南省兽医院坐堂专家和河南省动物疫苗中心技术顾问。现为中国光学会会员、中畜生态研究会会员、中国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学会开封分会理事、开封市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畜牧兽医专业刊《中国动物保健》专家编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绿色之声》和开封市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节目特邀专家。
目录
第一章 后蓝耳病时代提高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基本措施
一、母猪强心健脾是猪群保健的首善之举
二、强化和改进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三、依据不同饲养方式训练保育猪
四、运用小产房和小保育舍
五、大力推行分阶段异地饲养
六、积极运用湿料喂猪
七、提高隔离消毒的实际效率
八、倡导脉冲式交替给药
九、实行“三全防控”和“处方化免疫”
十、强力推行“两分三改两个池”
第二章 不同规模猪场的管理指标
一、农户饲养
(一)创业型养猪户
(二)致富型养猪户
二、专业户和小型猪场
(一)自繁自养猪场
(二)专门育肥场
三、规模猪场
(一)经营指标
(二)管理指标
(三)劳动定额
(四)技术管理
(五)饮水管理
(六)饲料管理
(七)光照管理
(八)通风管理
(九)成本管理
(十)疫病管理
第三章 猪群的饲养管理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和集群饲养条件下的行为学特性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
(二)猪的行为学特性
(三)集群饲养条件下猪习性的新变化
(四)规模饲养对环境的压力
二、群养猪日常饲养管理主要工作
(一)利用和发挥猪的生物学特性是饲养管理的核心
(二)设计管理日程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三)群养猪日常管理基本内容
(四)群养猪群日常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五)群养猪疫病管理
三、不同季节猪群的饲养管理
(一)春季猪群的饲养管理
(二)酷暑期猪群疫病多发的原因及其控制
(三)秋季猪群疫病防控的要点
(四)冬季猪群饲养管理
四、不同月份猪群管理要点
附3-1 “爱心猪”饲养防病十三招
附3-2 血样及其采集运送
附3-3 猪耳静脉血样采集操作要点
附3-4 抗体检测报告的应用
第四章 常见猪病临床症状及其判断鉴别
一、常见猪病临床症状及可能的疫病
(一)健康猪的刚性模型
(二)140种常见猪病临床症状及可能的疫病
二、常见猪病示症性病变
(一)重大疫病的示症性病变
(二)常见呼吸道疫病的示症性病变
(三)常见血源性疫病的示症性病变
(四)其他常见疫病的示症性病变
三、群体示症性病变的捕捉及其分析
(一)通过不同形式的奖励建立激励机制
(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
(三)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附4-1 伪狂犬病的兔体试验
第五章 巧妙运用疫苗特性,科学制订猪群免疫程序
一、一般概念
二、不同途径的接种方法在免疫中的意义
三、猪用疫苗的种类和特点
四、免疫反应及猪体免疫抗体形成、传递的一般规律
五、免疫时机、间隔同抗体滴度的关系
六、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
附5-1传代猪瘟疫苗的评价和应用
第六章 后蓝耳病时代猪病特征及防控
一、不同类型蓝耳病的临床特征
二、后蓝耳病时代已经到来
三、后蓝耳病时代猪病临床表现
四、后蓝耳病时代猪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五、病因分析及示症性病变
六、开辟猪病防控新途径
七、临床处置体会及建议
附6-1 益气健脾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第七章 猪群保健和预防用药
一、保健在养猪业中的作用
二、保证后备猪和空怀母猪的运动量
三、猪群保健和中兽药
(一)中兽药保健的基本原则
(二)不同种类猪群的中兽药保健
(三)不同季节猪群的中兽药保健
(四)不同地域环境猪群的中兽药保健
(五)中兽药在预防猪病中的成功应用
(六)中西医结合控制猪群疫情
附7-1 迷宫走道型运动场
附7-2 中兽药基本知识介绍
第八章 生物制品在猪病防控中的运用
一、常用病毒疫苗的特性及评价
二、常用细菌苗及其使用
三、处方化免疫
四、干扰素及其类似兽用药品应用
五、血清和自家苗的正确使用
六、益生素和酶制剂
第九章 围绕“一个核心”和“三项改进”加强饲养管理
一、全面落实“全进全出”理念
二、大力推行半干料喂猪
三、分阶段异地饲养
四、认真开展猪群“三选”
五、妥善处理通风换气矛盾
六、积极使用现代科技产品
附9-1 猪饲料中允许添加药品名录
附9-2 不同给药途径与用药剂量的关系
附9-3 猪场建设和管理常用的10个方面数据
附9-4 处方中拉丁文含义
后记
附录 常见猪病临床症状及鉴别特征
精彩书摘
《后蓝耳病时代:轻松养猪》:
猪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生物场。通过生物场效应,猪同自然环境、伙伴相互感知,甚至感知来自外界的威胁。当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时,其感知效应将产生相互干扰而降低。所以,饲养管理者必须考虑猪的生存空间需求。
(二)猪的行为学特性
我国养猪历来是家庭副业的组成部分,散养状态下猪的天性能够得到发挥,猪的行为学研究不受重视,有关猪行为科学的资料很少,这种基础科学研究的滞后,已经影响到规模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作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有关学术著作和学术会议的资料,将同饲养管理有密集关系的18种行为学特性简介于后,希望能为提高我国规模饲养猪群的管理水平提供帮助。
1.采食行为健康猪采食是连续行为。采食干料和湿料时上颌紧贴饲料,利用下颌快速咬食摄入,舌头舔舐发生于采食剩余饲料,或吻突远端够不到的饲料。边采食、边咀嚼、边下咽、边呼吸,是采食干料和湿料的特征。采食稀汤料时,猪屏住呼吸,嘴巴深入料槽底部,寻找并先行采食稠料或固体饲料,在搜寻和采食过程中徐徐呼气,在水面上形成连续气泡,直至需要吸气时方才停止采食,吸气后再次重复,直到将固体饲料采食完毕或基本吃饱才吸食稀水;当猪发现料槽底部没有稠料时,才开始自上而下吞食。猪最喜食的是带有甜味的多汁饲料,这应该是猪形成掘地天性的动力。
2.饮水行为野猪和家猪均会自己寻找水源,屏住呼吸将水吸人口中,边吮吸边下咽,喝水时愉快地左右甩尾。猪不像肉食动物那样偏爱流动的活水,池塘中静止不动的水,家养时上次未喝完的隔夜水,甚至浑浊,或者带有酸味、咸味的水,猪都能饮用。
猪对饮水温度要求不苛刻,0-30℃的水,猪都能够饮用。冬季6~10qC、夏季14~20℃,为猪最喜欢的水温。冰渣水、融化的雪水,猪能够饮用,但一次饮水量较少。猪不喜欢30℃以上的热水。当水温度接近体温时,饮水量明显下降;高于体温时,猪拒绝饮用。
规模饲养条件下,管道内带有铁锈的水,添加漂白粉或氯气的自来水,猪照常饮用。采食干料时,猪在采食基本结束时饮水,饮水后采食干料量为该次采食量的5%~15%;当饮水位置不够时,猪会因抢夺饮水位置而打斗。
3.睡眠行为猪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侧卧休息和睡眠的本能。早晨的4~6时,晚间的6~10时,为猪的采食、活动时间,其余时间猪以卧地睡眠度过。每昼夜深睡2~3h,其余时间均为浅睡,深睡时部分肥胖猪会打呼噜。
在一个保育或育肥猪群,深睡总是交替完成,深睡猪是少数,浅睡猪占多数,并且有1~2头非睡眠状态的猪担任警戒任务,从而使群体处于警戒状态。不论深睡或浅睡,正常的睡眠姿势是侧卧,犬坐、蜷伏、趴地休息和睡眠均为非正常姿势,有可能处于病态。
4.排便行为猪有定点排便的本能。育肥猪在睡眠区、游戏运动区排便为病态行为。站立排便,落地成塔,或者走动中排便,落地成条状,均为健康猪的正常排便行为。
不论公猪、母猪,均在站立姿势下一次性完成排尿动作,尿液清凉,落地后有少量很快消失的尿泡,并有明显的猪尿臊气味。间断排尿,排尿时弓背、凹腰、蹲后躯,均为非正常排尿行为。尿液泡沫过多、落地持久不化,尿液带色,或阴干后有明显尿痕,均为病态。
……
前言/序言
中国养猪现代化是业内的老话题。一些猪场高调标榜自己实现了养猪现代化,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养猪现代化是养猪人的理想和追求,是养猪人的宏伟理想,要把这个美好理想变成现实尚需时日,还需要业界同人的继续努力和共同奋斗。
一、中国养猪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养猪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饲养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利用系列化、装备现代化、环境优美化、销售订单化等内容。
1.饲养规模化是国家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和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养猪方式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转向以大规模集中饲养的工厂化生产为主的饲养,是中国人多地少、消费量急剧增加的基本国情的要求。按照人均肉类30kg/年(其中猪肉占75%)测算,2015~2025年期间,我国猪肉的年度产量应该达到360亿kg,按照70%的屠宰率(每头90kg体重的出栏猪产肉63kg),年度出栏育肥猪需要保持在5.71亿头以上,或者出栏体重100kg的育肥猪5.14亿头。显然,每年5亿头以上的饲养量,单靠千家万户散养的饲养方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通过“规模饲养”这种饲养方式的转变,推动出栏率和饲养量的大幅度提高,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就养猪业自身发展来讲,也需要发展“规模饲养”。因为,猪是消耗精料的家畜,提高饲料转化率不仅是提高饲养效率的需要,也是宏观经济发展中控制粮食消耗的基本要求。仍然以5亿头100kg体重猪的年出栏量计算,若饲养方式全部转变为规模饲养,每年节约精料可达500亿kg(规模饲养时料重比3.5:1,散养高于4.5:1)以上。也就是说,通过饲养方式的转变,每年节约的粮食可以养活2.4亿人口(人均年耗粮210kg)。
2.产品标准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养猪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共存共荣的农业大国,无论是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城市化以后,都还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都还会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未来二三十年间仍然存在规模饲养和散养两种饲养方式。收入差距的存在还决定了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对猪肉产品需求的多样性。饲养方式的差异和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呼唤养猪业提供产品的标准化:否则,产品质量的控制将是一句空话。就社会需求而言,养猪业产品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出栏体重和产品内在质量的标准化两个基点。
就养猪业自身发展而言,标准化还要延伸到投入品方面,如饲料和饮水的标准化、种猪和猪苗的标准化、兽药的标准化、疫苗的标准化,养猪设备的标准化和养猪场规划设计、相关服务的标准化等。多年的实践表明,产品没有标准化已经成为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有销售环节的暴利对养猪户的伤害,病死猪流人市场,疫病危害不断加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同标准化建设滞后有关。
3.管理人性化是养猪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人性化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规模饲养企业内部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一个是饲养员对猪群的人性化管理。
当猪群达到一定规模后,许多具体的饲养管理措施需要猪场员工落实,因而,养猪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成为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需要制度和规程,更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实践表明,人性化管理是各项技术措施能够真正落实的基础。只有实行人性化管理,薪酬待遇、劳动保护、职工福利等各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调动,不仅使管理中的技术措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且使制度、规程中的漏洞也会被及时发现和补救,企业才能正常生产,才会有活力。
规模饲养条件下,猪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改变,更多的是人们从有利于猪的快速生长发育、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出发的主观设计,较少考虑猪的行为学特性,一些设计甚至背离其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如空怀母猪固定栏的运用,就极大地限制了母猪的运动天性。再如常年不停地使用产房,虽然节约了建筑成本,方便了管理,但却因为不间断使用而无法彻底消毒,成为疫病的集合场、中转站和放大器,致使规模饲养猪群疫病日趋复杂和严重。现代化养猪必须纠正诸如此类的设计错误,重视生猪福利,给猪适当的人性关怀,创造符合猪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的环境条件,发挥猪自身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疫病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对人工环境和药品的依赖程度,冲出疫病重围,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猪肉产品。
4.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养猪的必然要求由于养猪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投入品种类繁多,经营者不可能全部自给自足,必须通过社会化服务来保证投入品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此时,规范的服务、标准化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缺少规范的社会化服务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难以跳出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相互欺诈臼巢的重要原因。
后蓝耳病时代:轻松养猪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后蓝耳病时代:轻松养猪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