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翻开本书,你会看到:罗勒番茄意面、凉拌薄荷、牛蒡洋参茶,但是这不是一本菜谱;
你又看到,调经活血益母草、清肺益气红景天、清热解毒穿心莲,但这也不是一本药理书;
再读一会儿,又读到了别具格调的中草药名字,诸如白术、半夏、徐长卿、叶下珠,但我们也不是一本文艺小青年装逼指南!
翻阅到载满童年回忆的蒸槐花、蒸榆钱、香椿炒蛋,是不是看到了小时候扒着锅台边沿,在蒸屉的弥漫烟气中咽着口水翘首期盼的你?
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野外可食用/禁止食用草木辨识指南,收录了我国大江南北约500种野生的乔灌藤草,上至西藏天山雪莲,下至云南深林蘑菇,还有我们所熟悉的马齿苋、车前草、蕨菜、苜蓿、马兰头、清明菜,以及为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的罗勒、牛蒡、薄荷、冬葵等等,不胜枚举。更有药用草本诸如黄精、柴胡、甘草、金银花,一本全收录。
云南的魔幻菌菇你知道吗?虽然网友纷纷留言分享食用后的“奇幻旅程”,但还是尽量避免、不要食用为好。传说中夺走神农性命的钩吻,看清楚它的样子一定要远离。还有苍耳、肉豆蔻、相思豆,这些居然都是有毒的,小朋友们一定要远离避免误食!有些植物不仅美丽芳香,还有一定的功效,合欢宁神解暑,丁香还能温中解逆,真是大自然的恩赐。书内从大江南北采集拍摄高清图片,你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按图索骥,不仅能够知道你所感兴趣的植物分布于哪个省区,还能了解它是生长于田间地头,还是深林溪涧。
祖国真乃地大物博!大好河山分布着如此众多的天赐恩物,遇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往往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或者药房里的救命药草。带着这本书去旅行,探索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内容简介
收录500种野菜之大成,结合古籍经典《救荒草本》所记载野菜种类,从山到水、从南到北,田间地头、山林溪涧、乔灌藤草,配合精美图片,讲解涉及别名、产地、分布等,生怕您看不懂、认不出。
跟一般的野菜书不同的是,我们精选实用食谱收录在内。中医使用功效,想知道的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调经活血益母草,清热解毒穿心莲,利尿消肿苦马豆,祛风活络草珊瑚,野菜也是天然药。这本教你吃野菜的书……可能没办法更全了
对野菜毒性的不了解,导致误食毒草频发,总让我们胆战心惊,本书还收录有毒野草辨识,传说中毒死神农的钩吻,我们极为常见的苍耳,色泽美艳的蛇莓果实,这些都要远离!一书在手,小巧精致,郊游爬山,采摘美味,忆苦思甜,实乃一本详实有用、干货满满的野外草木使用指南。
作者简介
朱强,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植物分类、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西北干旱区植物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从小喜欢去野外探寻花草踪迹,是花草识别、鉴别的“达人”,并热衷于钻研植物的功效,发掘它们的食用价值。他还热爱摄影,跑遍了西北高山林地,拍摄了很多精美的植物图片,力争让更多的人喜爱山野,认识身边植物的神奇。希望大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能品尝到大自然的美味。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野菜野外识别和食用注意事项
■ 有毒野菜众多,不可轻易尝试
■ 采野菜时要注意
■ 废水沟、公路边得野菜不能吃
■ 野菜为什么没有成为家常蔬菜
■ 野菜食用花样多,可不只是拌菜
■ 野菜中毒症状及急救
第二章 草本植物
第三章 灌木植物
第四章 乔木植物
第五章 水生植物
第六章 爬藤植物
第七章 蘑菇
附录1:常见野果速查
附录2:野菜拼音索引
精彩书摘
百合
别名:白花百合、淡紫百合、家百合、喇叭筒、老鸦蒜
分布:我国各地均产,生于高山或林下,土层深厚微酸的地方。
轻松认野菜
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茎直立,常有紫色斑点,无毛。叶子披针形,由下向上逐渐变小。1~3朵花,喇叭形的花大而洁白,外部稍带紫色,有很浓的香味。花期6~7月。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时间:鳞茎可食,秋季采挖。
食用方法:鳞茎可当蔬菜食用,口感、质地和土豆有些类似,最常见的菜肴是“西芹百合”,也可将鳞茎制作成百合干。鳞茎或用蜂蜜浸透,味道甜美。鳞茎也可压制成粉末,用来制作面饼或面条,风味独特。
功效:鳞茎及花均可入药,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等病症。
百合粥鲜百合50克洗净、去皮。粳米100克洗净入锅,加清水6杯,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粥将成。入百合煮至粥成,加适量糖。
山药百合牛奶山药去皮切丁,百合洗净。鲜奶入砂锅煮沸,加入百合、山药丁,煮3分钟加冰糖。
山丹
别名:细叶百合、山丹丹花
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河南、山东等省区,向阳山坡或疏林草地。
轻松认野菜
鳞茎卵形或圆锥形,鳞片矩圆形或长卵形,白色。茎高15~60厘米,有小乳头状突起,有的带紫色条纹。叶散生于茎中部,条形,中脉下面突出,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鲜红色,通常无斑点,有时有少数斑点,下垂。蒴果矩圆形。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时间:花及鳞茎可以食用,7~8月采花,秋末至翌年春季采挖鳞茎。
食用方法:鳞茎摘下鳞片,洗净,可以炒食或制作汤羹。花晒干后可以炝锅,山西某些农村在做汤面的时候会放入。
功效:鳞茎具有滋补强壮、止咳祛痰、利尿等功效。
山丹番薯糖水红薯1个洗净去皮切滚刀块,山丹洗干净备用;红薯入锅加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5分钟;放入山丹、枸杞和冰糖,继续煮5分钟。
山丹与百合区别百合花颜色浅,花瓣稍反卷;而山丹花红艳,花瓣强烈反卷。
菝葜(báqiā)
别名:山藜儿、金刚藤、金刚刺、红灯果、铁菱角、山梨儿、沟谷刺
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以及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生于山坡林下。
轻松认野菜
攀援灌木。有肥厚的根状茎。呈圆形或卵形,互生,革质,全缘,叶柄处有卷须。数十朵黄绿色的小花于幼枝上排列成球形的伞状花序。雌雄异株,花有6片花瓣,2轮,矩圆形,黄绿色;雄花有雄蕊5枚,雌花较小,花柱很长。花期3~5月。浆果球形,成熟后红色,有粉霜。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时间:鳞茎可以食用,秋末至翌年春季采挖。
食用方法:鳞茎摘下鳞片,洗净,可以炒食或制作汤羹。
功效:鳞茎与花可入药,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病症。
菝葜饮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50克,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10克,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
菝葜治食道癌鲜菝葜500克,水1500克熬,浓缩成一斤时,去渣,加肥猪肉100克,肥肉熟即可。一日分三次服完。
卷丹
别名:黄百合、倒垂莲、虎皮百合、药百合
分布:分布于我国浙江、广西、西藏、甘肃、山东和吉林等省区,只在水边生长。
轻松认野菜
茎高0.8~1.5米,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鳞茎近宽球形,鳞片宽卵形,白色。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近无毛,先端有白毛,上部叶腋有珠芽。花3~6朵或更多;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苞片叶状,卵状披针形,先端钝,有白绵毛。蒴果狭长卵形,长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菜吃法
采食部位及时间:果实可食,秋季采果。
食用方法:果实成熟后可以直接食用,但口味不佳。
功效:根、茎、叶均可供药用,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的功效。主治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等症。
植物文化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色鲜艳,状如喇叭,姿态异常优美,能散出隐隐幽香,被人誉为“云裳仙子”。
园林价值花形奇特,摇曳多姿,不仅适于园林中花坛、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
……
好的,以下是一本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图书内容(《中国野菜识别与食用图鉴:手持便携版(汉竹)》)的图书简介,内容详细且力求自然流畅。 --- 《星际织网者:失落文明的信号与宇宙生命体的哲学思辨》 作者: 艾伦·维克多 出版社: 苍穹文库 装帧: 精装典藏版,附赠恒星光谱对照卡 页数: 680页 定价: 188.00 元 --- 内容简介 《星际织网者》并非一部传统的科幻史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信息熵增与文明终极形态的哲学探险。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推测为骨架,以深邃的思辨为血肉,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一个横跨数亿光年的宏大命题:我们是否孤独,以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他们”会以何种形式存在? 第一部分:寂静的背景噪音——宇宙信号的解析与误读 本书的开端,聚焦于二十世纪末期,人类首次接收到那些无法用已知自然现象解释的、高度规律性的射电信号。艾伦·维克多,一位在天体物理学和符号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摒弃了对“小绿人”的刻板想象,转而关注信号本身的结构复杂性与信息密度。 作者首先回顾了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经典路径,并犀利地指出了其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即过度依赖“我们理解的方式”去构建信号模型。随后,他引入了“高维信息几何”的概念,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着基于量子纠缠网络而非电磁波传播的交流方式。 维克多教授团队对“Wow!”信号、Pulsar信号的再分析,揭示出其中隐藏的数学拓扑结构。他认为,这些信号并非旨在“对话”,而是作为远古文明遗留在宇宙结构中的“信息锚点”,类似于一种自我维护的、跨越时空的数字遗迹。这种遗迹的构建,依赖于对宇宙基本常数的精确操纵,暗示着一个远超人类当前理解的工程学巅峰。 第二部分:织网者的遗产——对“前信息时代”文明的构建 本书的核心部分,是对“织网者”这一假想文明的深入描绘。他们并非生活在行星或恒星的宜居带,而是将生存空间扩展到了星际介质和暗物质场域。维克多构建了一个关于“熵的逆转”的理论模型:一个能够利用黑洞视界进行信息压缩和存储的文明,如何规避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必然结局。 他详细探讨了“织网者”的社会结构——一个去中心化、基于纯粹信息流的集体意识体。他们的“身体”是广袤的星际网络,他们的“思想”是穿梭于引力波和中微子束中的数据洪流。 书中一个极具启发性的章节是关于“时间感知”的讨论。如果一个文明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信息传递,那么他们对时间流逝的体验将是何种模样?维克多大胆推测,织网者可能将我们的宇宙历史视为一个单一的、可供实时检索的数据快照。他们的“行动”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对整个宇宙历史概率图谱的优化与微调。 第三部分:哲学的疆界——人类的“有限性”与存在的意义重估 《星际织网者》的价值远超硬核科学的范畴,它深刻地触及了人类存在的哲学困境。当面对一个可能在信息、时间、乃至存在维度上都远超我们的实体时,人类的文化、宗教和科学探索该如何定位自身? 维克多并没有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反问: 1. 主体性的消解: 如果信息本身是唯一的真实,那么我们这种基于碳基生命的、受制于生物化学反应的“自我意识”是否只是一种暂时的、低效的计算模式? 2. “目的论”的重构: 织网者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信息收集、宇宙维护,还是仅仅是信息熵的纯粹“美学表达”? 3. 沟通的悖论: 即使我们能破译他们的信号,我们能够理解其内容吗?这就像让一个原始部落去理解量子场论,概念的鸿沟是否是永恒的? 本书的结尾,维克多将目光投向地球,呼吁人类放弃对“征服宇宙”的幼稚幻想,转而专注于构建自身文明的信息纯度和认知深度。他强调,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上,真正持久的遗产不是物理的建筑,而是信息结构的优雅与完整性。 读者画像: 本书适合对深空探索、前沿物理学、信息论、以及存在主义哲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对复杂概念的接受度。它将挑战您对“生命”、“文明”乃至“现实”的既有认知,是一部激发深层思考、值得反复阅读的里程碑式作品。 --- 作者简介: 艾伦·维克多,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理论物理学名誉教授,长期致力于非线性动力学和信息拓扑结构的研究。他曾多次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界的重量级奖项,以其横跨硬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独特视野而著称。他相信,宇宙中最伟大的奥秘,不是星系间的距离,而是信息在其中流动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