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乌拉 我的故乡

汗乌拉 我的故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承志 著
图书标签:
  • 草原
  • 内蒙古
  • 故乡
  • 回忆录
  • 游牧
  • 文化
  • 民族
  • 自然
  • 成长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903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2553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0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四季轮替人畜繁衍是草原上*动人的风景;乌珠穆沁灿烂夺目的蒙古袍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震撼了年轻人的眼睛和心灵;疾风呼号的草原寒冬晨起的一杯滚烫奶茶让人不知冷;和孩子们共建“双语”游牧小学,警惕“他者”的同化;终生难忘的草原母亲额吉和蒙古兄长……长袍骏马、粗茶长调,枯荣巡回的草原、淳朴无欺的牧人……
  《汗乌拉我的故乡》是站在70岁门槛前的张承志对草原青春的回首。文中收录其经典散文作品《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二十八年的额吉》等共32篇。这些作品是读懂张承志的基础,折射出蒙古民族的精神实质,也是七十时代珍贵的一瞥。

作者简介

  张承志,原籍山东济南,回族。
  1948年秋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放牧4年。以后长期保持与牧民的联系纽带,并从底层立场出发构筑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1975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蒙古史及北方民族史专业。
  至2017年出版单行本100余部。代表作:《黑骏马》、《心灵史》等。

目录

1 阿尔丁夫牙牙学语
11 袍子经
29 劳动手册
41 汗乌拉
45 狗的雕像
57 北方女人的印象
61 初逢《钢嘎·哈拉》
69 午夜的鞍子
81 春水泛滥时
91 马的颜色
95 又是春天
103 粗饮茶
113 勾勒草地十张画
137 美女与厉鬼的风景
141 危险的生命
145 安宁的权利
151 一页的翻过
159 与草枯荣
175 巴特尔和俊仨儿
183 全家福
1 被潮水三次淹没
9 音乐履历
29 呜咽的马头
39 时光白驹
45 给我视野
53 恋阙与胡琴
65 有名的小马
79 二十八年的额吉
103 阿尔善——谨把此文献给我的蒙古兄长
119 十遍重写《金牧场》
127 公社的青史
143 启蒙的历程
201 代后记|汗乌拉矗立我心

精彩书摘

  粗饮茶(节选)
  字面意义的六十年代,我在草原上的茶生活,基本上靠的是无味的黑茶。奶牛太少,畜群分工,牧羊户没有牛奶。蒙古牧民不能容忍,于是夏天挤山羊奶——也许是古代度荒的穷人技能。奶茶都是在牧民家喝的,而且集中在夏季。舂黑米,饮黑茶,那全套旧式的日子,大概只有今天流行的民族学社会学的博士们羡慕了。当年的我们并没有在意,历史特别宠爱我们这一代,它在合上本子之前让我们瞟了瞟最后一页。
  即便在炎热的骄阳曝烤之后,蒙古牧民不取生冷,忌饮凉茶。晒得黑红的人推门弯腰,脚迈进来时嘴里问的是:有热茶么?
  待客必须端出茶来,这是起码的草原礼性。对白天串包的放羊人,对风尘仆仆的牧马人更是如此。而寻求充饥的男人则必须有肚子,不能咽吞不下。还需要会一种舐吞嚼的饮茶法,漫谈时舒服地躺在包角,半碗茶放着不动;要走时端起碗,把它在虎口之间转着,舌头一舐,奶茶一冲,嚼上几口——炒米奶食的一顿茶就顿时结束。然后立起身来,说完剩下的几句,推门告辞。
  我就学不会这种饮茶法。有时简直讨厌炒米。我的舌头每舐只粘一层米,而碗里的却愈泡愈胀,逼得人最后像吞砂子似的把米用茶冲下胃。而且不敢争辩。因为不会喝茶,显然是因为没挨过饿,闯荡吃苦的经历太少。
  今年夏天我回去避暑,一进门就是一句“空茶”。这是我硬译的,也可还原为“空喝”,就是不要往碗里放米、奶豆腐,只喝奶茶。其实阿巴哈纳尔一带风俗就与我们乌珠穆沁不同,人家把奶食炒米盛为一盘,听便客人自取,主妇只管添茶。我曾经耐心地多次向嫂子介绍,无奈改不了她的乌珠穆沁习惯。
  习惯真是个不可理喻的东西。北京知识青年里有不少对,移居城市两口子还遵从奶茶生活。一次我去东部出身的一对知识青年家喝茶,发现他们茶里无盐。我惊奇不已,这才知道东部几苏木的牧民茶俗不同。我们均是原籍西乌旗的移民家住熟的知识青年,茶滚加盐决不可少,居然和他们旧东乌旗残部再教育出来的知识青年格格不入。
  蒙古奶茶的最妙处,要在寒冷的隆冬体会。不用说与郑板桥“晨起无事,扫地焚香,烹茶洗砚”一一相反。其时疾风哀号,摧摇骨墙,天窗戛然几裂,冻毡闷声折断。
  被头呵气结冰,靴里马鬃铁硬,火烤前胸,风吹后背。嫂子早用黄油煮熟小米,锅里刚刚熬成奶茶。抽刀搬肉,于红白相间处削下一片,挑在灶筒壁上。油烟滋滋爆响,浓香如同热量。吃它几片以后,再烙烤一片胸叉白肉,泡在米中。茶不停添,口连连啜。半个时辰后,肚里羊肉、黄油饭、滚茶样样热烫,活力才泛到头脚腰背。这时抖擞精神,跳起穿衣,垫靴马鬃已经烤干。系上帽带,抓起马嚼,猛一推门,冲进扑头盖地狂吼怒号的风雪之中。大吼一声:好大的雪啊!随即大步踏进风雪找马。
  其时里外已被寒风侵透,但是满肠热茶,人不知冷——严酷的又一个冬日,就这样开始。
  ……

《汗乌拉 我的故乡》 这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深情回望,一次寻根问源的心灵之旅。 在浩瀚的尘世洪流中,总有一些名字,像暗夜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它们是生养我们的土地,是孕育我们灵魂的根脉,是刻骨铭心的乡愁。《汗乌拉 我的故乡》,正是这样一本饱含深情、细腻动人的回望录。它并非描绘宏大的历史画卷,亦非勾勒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片承载着无数细微而珍贵记忆的土地——汗乌拉。 本书的主旨,在于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体味、去捕捉、去铭记那片土地赋予生命最初的印记。它是一次对“故乡”这一概念的深刻追问,是对“家”这一最温暖归属的深沉吟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那些泛黄的旧照片、尘封的童年记忆、以及那些早已模糊却依然鲜活的情感,一一从记忆的深处打捞出来,重新赋予它们生命的光泽。 汗乌拉,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情感的坐标。 在这本书里,汗乌拉并非仅仅是地图上的一点,也不是地理课本上的一段描述。它是关于阳光穿透炊烟的温暖,是关于泥土芬芳混杂着青草气息的味道,是关于孩童嬉闹时那清脆的笑声,是关于长辈温厚的目光,是关于那些质朴的乡音,是关于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悄然改变又仿佛永恒不变的风景。 作者以近乎散文诗的笔致,描绘了汗乌拉那四季分明的韵律。春天,当大地苏醒,冰雪消融,新绿破土而出,那是生命的力量在悄然勃发。夏日,骄阳似火,麦浪翻滚,蝉鸣阵阵,那是汗乌拉最热烈、最蓬勃的季节。秋天,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收获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那是辛勤耕耘后的甘甜。冬天,白雪皑皑,万物沉寂,炉火熊熊,那是家人围坐,分享温暖的时光。这些时令的更迭,不仅仅是自然的规律,更是汗乌拉人民生活轨迹的印证,是他们与土地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的生命脉搏。 那些人和事,构成了故乡的血肉与灵魂。 《汗乌拉 我的故乡》深知,故乡的魅力,最终体现在那些温暖的人与鲜活的事上。书中,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淳朴的邻里,那些默默奉献的家人,都被赋予了生动的色彩。他们可能是辛勤的农夫,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他们可能是智慧的长者,用经验和故事滋养着后辈;他们可能是童年时的玩伴,一起分享着无忧无虑的时光。 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歌颂英雄,也没有去渲染戏剧性的冲突。她所记录的,是那些平凡生活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瞬间:母亲手中温热的饭菜,父亲沉默的关怀,祖辈娓娓道来的故事,伙伴们之间纯真的友谊,以及那些在共同经历中形成的、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这些人和事,如同散落在记忆长河中的珍珠,虽然微小,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构成了汗乌拉最动人的风景。 乡愁,是远行的游子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乡愁”二字,足以触动无数人的心弦。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而言,故乡是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是永远无法割舍的依恋。《汗乌拉 我的故乡》深刻地洞察了这种情感。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异域他乡,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声音、故乡的画面,总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引发无限的思念。 作者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这种乡愁的具象化。或许是一缕熟悉的炊烟,或许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或许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都可能勾起对汗乌拉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对生命源头的追溯,一种对根的归属的渴望。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我们永远是那片土地的孩子,那片土地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生命里。 文字的温度,传递着对故乡的敬意与热爱。 《汗乌拉 我的故乡》的文字,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追求某种风格。她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感染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带着汗乌拉泥土的芬芳,带着乡音的亲切。 作者善于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赋予深刻的意义。比如,一次不经意的擦肩而过,一次短暂的寒暄,一次清晨的露珠,都可能在作者的笔下,折射出故乡独特的生命力与人情味。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本书的书写,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生活的鲜活度。它让我们感受到,故乡的美,并非遥不可及,而就蕴藏在那些最日常、最琐碎的片段之中。 本书是对“根”的再发现,是对“初心”的重温。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欲望裹挟,有时甚至会迷失方向。《汗乌拉 我的故乡》恰恰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来时路。它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汗乌拉,是作者生命的起点,是她情感的源泉。通过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回望,作者不仅是在记录一个地方,更是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那些在汗乌拉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那些在那里学习到的道理,那些在那里建立起来的情感,都构成了她今日的模样。这本书,也是献给所有曾经在汗乌拉留下过足迹的人们,献给所有对“故乡”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们。 它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一本关于爱的书,一本关于寻找自我的书。 《汗乌拉 我的故乡》并非一本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书。它通过对过去的深情回望,其实也在启迪着我们看向未来。那些在故乡所学的坚韧、善良、淳朴,将成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力量。那些在故乡所感受到的爱,将成为我们传递温暖的源泉。 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共鸣。它将带你走进汗乌拉,去感受那片土地的呼吸,去聆听那片土地的故事,去体味那片土地所蕴含的深沉爱意。它会让你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那些曾经深爱过的人,想起那些温暖过的时光。 无论你来自何方,你都将在《汗乌拉 我的故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 因为,故乡,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生命中最永恒的羁绊。它藏在每个人的心底,等待着被唤醒,等待着被珍藏。这本书,就是那把最温柔的钥匙,打开你内心深处关于故乡的最美记忆。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你曾经的样子;它是一盏明灯,指引你回家的方向;它是一曲恋歌,吟唱着永不褪色的情感。 《汗乌拉 我的故乡》,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细细体味的生命之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汗乌拉 我的故乡》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浓厚的历史厚重感。作者并没有直接讲述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的描写,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卷。我能从中感受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留下的印记。那些看似寻常的物件,那些代代相传的技艺,都承载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作者的笔触非常冷静,但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传承的重视。我仿佛能看到,在不同的时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种对历史的解读,并非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故乡”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文化上的传承,是精神上的寄托。这本书让我对“根”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自己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

评分

《汗乌拉 我的故乡》这本书,真的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在场感”。作者的描写,细致入微,仿佛我真的能够触摸到那里的空气,听到那里的声音,看到那里的色彩。他不仅仅是在描述风景,更是在描绘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情感的寄托。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依恋,那种即使身处异乡,也始终无法割舍的情感。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对某种食物的记忆,对某种习俗的坚持,都让我深深地感动。这些细节,构成了“故乡”最真实的模样,也构成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这种多层次的情感表达,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像是一位老朋友的倾诉,真诚而动人。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汗乌拉”,一个充满回忆和情感的故乡。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相当的接地气,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文学色彩。作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卖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流畅。就像是老朋友在向你娓娓道来,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最真挚的情感。但是,恰恰是这种朴实,让我感受到了文字背后强大的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每一个角落的熟悉,对那里每一寸土地的热爱,以及对那里每一个人的深情。这种情感,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感染力,让我不自觉地被带入到那个情境中去。书中的一些对话,更是活灵活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独特的性格,都让我印象深刻。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与一群真实的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情感,感受到了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评分

《汗乌拉 我的故乡》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而我的向导,就是作者那充满深情的笔触。这本书并非简单的地理介绍,它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时代画卷,将我深深地拉入那片土地的脉搏之中。开篇就以一种极其细腻的观察,勾勒出汗乌拉独特的风土人情,那种仿佛触手可及的画面感,让我这个从未踏足过那片土地的人,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晨曦初露时的宁静,日落时分的壮丽,以及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作者并没有急于抛出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入手,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那些在岁月中沉淀的故事,都如同散落在泛黄旧照片中的碎片,被作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读着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那种根植于血脉中的情感,透过文字传递出来,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本书让我明白,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汇聚着无数平凡而伟大的生命故事,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连接,一种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归属感。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的非常独特,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地方志或回忆录。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是低语,又仿佛是吟唱,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汗乌拉 我的故乡》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首长篇的散文诗。那些关于季节变换的描写,关于自然风光的刻画,都充满了画面感和生命力。我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草原的呼啸,能闻到泥土雨后的芬芳,能看到孩童在田埂上奔跑的身影。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极其到位,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有时,一段文字就能唤醒我内心深处某种模糊的记忆,虽然那不是我的故乡,但却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源于作者文字中那种真挚的情感,那种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珍视。书中的一些片段,更是让我反复咀嚼,品味其中的意境。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生活的本质,以及隐藏在平凡之下的不平凡。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作者所构建的这个情感世界中,与作者一同感受,一同思考。

评分

很喜欢张承志书,而且是精装,马上收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价格便宜,送货及时,很好

评分

很喜欢张承志书,而且是精装,马上收了!

评分

本书按阅读日漫原版的“倒读”方式阅读,还能收获意外惊喜哦!从最后一页翻开,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历史将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在您眼前展开。

评分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