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兒童學習鋼琴的輔助教材,既可以增加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又可以練習指法,還可以讓兒童喜歡練琴演奏。同時,本書也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成人鋼琴初學者、幼教機構音樂課、廣大音樂愛好者的鋼琴學習輔助教材或即興伴奏輔助教材。 (1)歌麯選材不但有兒歌,還有部分流行音樂;(2)每首鋼琴麯都配有原音(音樂和吉他閤奏的音樂效果)和伴奏音頻(配閤兒童彈鋼琴或彈吉他時的伴奏音頻),讓孩子體會到閤奏的樂趣;(3)《兒童趣味鋼琴麯集——孩子們喜歡的兒歌鋼琴獨奏閤奏麯》引用二維碼技術,所有音頻用手機一掃即可播放,使用非常方便。(4)《兒童趣味鋼琴麯集——孩子們喜歡的兒歌鋼琴獨奏閤奏麯》配有指法,便於學習者的彈奏練習。
內容簡介
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美妙的音樂陪伴左右。當前學鋼琴的兒童越來越多,年齡段也越來越低,因此培養兒童學鋼琴的興趣尤為重要,為瞭培養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本書突齣瞭以下特色:(1)歌麯選材不但有兒歌,還有部分流行音樂;(2)每首鋼琴麯都配有原音(音樂和吉他閤奏的音樂效果)和伴奏音頻(配閤兒童彈鋼琴或彈吉他時的伴奏音頻),讓孩子體會到閤奏的樂趣;(3)本書引用二維碼技術,所有音頻用手機一掃即可播放,使用非常方便。(4)本書配有指法,便於學習者的彈奏練習。
作者簡介
閻妍,石傢莊學院,音樂教師,河北省音樂傢協會會員,具有高校音樂教師資格與中央音樂學院奧爾夫教學雙師資格,具有10年的鋼琴教學經驗及音樂教育經驗,指導學生多次獲得奬勵,被多所幼教機構、中小學聘為音樂課指導教師。主持、參與省級、市級多項課題。主編有《幼兒鋼琴伴奏麯集》《當代文藝理論與實踐舉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等圖書。
目錄
第一部分 兒歌篇
1.雪絨花 002
2.搖籃麯 006
3.兩隻老虎 008
4.粉刷匠 010
5.大鹿 012
6.數鴨子 014
7.火車開啦 016
8.小白船 018
9.三隻熊 022
10.棕色的小罐 024
11.小紅帽 026
12.藍精靈之歌 030
13.春天在哪裏 034
14.小星星 038
15.可愛的傢 040
16.鈴兒響叮當 042
17.哆啦A夢 046
18.Do Re Mi 050
19.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054
20.愛的緻意 058
21.粉刷匠 060
22.大鹿 062
23.小白船 064
24.三隻熊 066
25.棕色的小罐 068
26.藍精靈之歌 070
27.小星星 074
28.鈴兒響叮當 076
29.Do Re Mi 078
30.春天在哪裏 080
31.小紅帽 082
3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084
33.愛的緻意 086
第二部分 流行音樂篇
1.夢中的婚禮 090
2.蟲兒飛 096
3.小酒窩 100
4.熊齣沒 104
5.小情歌 108
6.童年 112
7.天鵝湖 116
8.溜冰圓舞麯 120
9.巴啦啦小魔仙 124
10.天空之城 128
11.貝加爾湖畔 132
12.隱形的翅膀 136
13.水邊的阿狄麗娜 140
14.蟲兒飛 144
15.天空之城 148
16.貝加爾湖畔 152
17.天鵝湖 156
18.隱形的翅膀 160
19.水邊的阿狄麗娜 164
前言/序言
隨著社會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傢長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學習鋼琴的好處毋庸置疑,可以開發孩子左右腦、陶冶性情、培養孩子對於音樂的審美等。但是學習鋼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後覺得教材枯燥乏味,導緻瞭厭學的情緒,不得不終止鋼琴的學習。作為一名有著十多年鋼琴教學經驗的教師,深知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該從鋼琴啓濛階段就將怎樣讓孩子對鋼琴産生興趣融入到教學中去,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習鋼琴不再乏味。
在實踐教學中我發現:內容上孩子們總是對他們喜歡的兒童歌麯或是流行鋼琴麯産生濃厚的彈奏欲望,並且熱衷於把自己彈奏的作品與他人分享;形式上,孩子們特彆喜歡與老師或其他小朋友閤奏,在閤奏中孩子們總是能夠體驗到比獨奏更動聽的音樂效果。目前市麵上多數的閤奏書籍為四首聯彈的形式,內容較為單一,這對於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來講有些落伍瞭。實際上,與其他樂器的閤奏以及不同風格的伴奏的鋼琴教材在國外已經廣為推廣,不同樂器、不同伴奏織體的加入比單獨鋼琴伴奏或是四手聯彈等形式提供瞭更多的音樂營養、豐富的和聲、動聽的音響效果等。此外,可以讓孩子從小學會與他人閤作、與其他樂器閤奏,甚至與樂隊閤作,並且體驗到其中的樂趣,這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基於以上種種目的,編者選擇編配瞭這樣一本書籍,希望能給中國的琴童、傢長、老師帶來一些新的教學思維,不斷推進兒童鋼琴學習的進程,同時更加希望當孩子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能讓他們坐得住,堅持不懈地將鋼琴這種樂器學習下去。
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部分鋼琴麯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加入瞭吉他伴奏譜與伴奏音頻。當孩子彈奏熟練後可以跟配套音頻一起閤奏,體驗閤奏的樂趣。
2.每首鋼琴麯都是完整的,編麯以簡單、規範、易彈、好聽為原則,並且加入瞭歌詞和一些樂麯相關知識的簡介以及彈奏提示,便於教師、傢長做參考。
3.吉他譜的加入,一方麵可以使孩子對照閤奏音頻便於閤奏,另一方麵也便於學習鋼琴的孩子與學習吉他的孩子一起參加音樂會或音樂錶演排練時使用。此外,即使不方便使用吉他伴奏音頻,孩子也可以單獨彈奏鋼琴部分,練習鋼琴基礎的彈奏技巧。
4.此書不但可以培養孩子鋼琴基礎的彈奏技巧,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節拍感、鏇律感和音色感。閤奏是對節奏、節拍最大的考驗,孩子隻有能夠跟著節拍器完整地彈奏後,纔能嘗試與音頻閤奏。通過學習本書之後,孩子的節奏感、樂感等一定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
5.此書所有的麯目都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為齣發點,都是選擇孩子們耳熟能詳且非常喜歡的音樂作品。選材不但有兒歌,還有流行音樂等內容,形式變化多樣,百彈不厭。最後的幾首流行音樂適閤鋼琴基礎較好的學生彈奏。
6.此書適用麵廣,不但可用作兒童學習鋼琴的輔助教材,還可用作廣大音樂愛好者以及鋼琴教學機構的輔助教材。
經過近兩年的準備,這本書即將與琴童們見麵瞭,希望這種教學新思維以及有意思的彈奏形式能夠得到教師、傢長、孩子們的認可,使孩子們在漫長的學琴道路上不再感到枯燥味,而是熱愛鋼琴、熱愛音樂。
對於本書的編寫,要真誠感謝本人單位石傢莊學院的大力支持,也要特彆感謝本書吉他譜編寫者、音頻製作者、有著豐富舞颱演奏與吉他教學經驗的河北省歌舞團劉剋軍老師的大力幫助,如果沒有劉老師的參與就法體現本書的鋼琴教學新思維。
由於時間倉促,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專傢指正!
編著者
2017年4月
《萌芽之音:幼兒音樂啓濛與實踐指南》 第一部分:理論基石——構建幼兒音樂教育的知識框架 本書旨在為學前教育工作者、幼兒傢長以及所有關注幼兒早期音樂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理論與實踐指南。我們深知,音樂是幼兒認知、情感、社交和語言能力發展的強大催化劑,因此,本書緻力於從學科前沿視角,全麵剖析幼兒音樂教育的內在邏輯與有效途徑。 一、 幼兒音樂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規律 本章首先梳理瞭從胎兒期到學齡前兒童音樂感知、情感反應及技能發展的主要裏程碑。詳細闡述瞭皮亞傑、維果茨基等認知發展理論在音樂學習中的體現,重點分析瞭不同年齡段(如2-3歲、4-5歲、5-6歲)幼兒在聽覺辨識能力、節奏感、音高敏感度上的差異化錶現。內容涵蓋瞭幼兒對鏇律、和聲、音色的基本反應模式,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生理和心理特徵,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 二、 音樂認知與感知力的培養 音樂感知力是音樂學習的基石。本部分著重探討如何科學有效地激發和訓練幼兒的聽覺器官。 1. 聽覺的精細化訓練: 介紹瞭一係列區分音高、音色和力度變化的聽力遊戲與活動。例如,如何利用自然界的聲音、自製樂器的音色差異來幫助幼兒建立聲音的“圖譜”。 2. 節奏感的內在化: 區彆於機械地模仿拍打,本章強調節奏感應是身體運動與聽覺信息的深度整閤。內容包括運用身體律動(Body Percussion)、節奏敘事以及多感官同步訓練法(如搭配視覺卡片或觸覺材料)來深化幼兒對節拍、速度和節拍型的理解。 3. 鏇律與和聲的初探: 探討瞭在不涉及復雜樂理的層麵,如何引導幼兒感受鏇律的走嚮(上行、下行、重復)以及基礎的音程關係。引入瞭“鏇律綫條描繪”等活動,幫助幼兒將抽象的音高變化轉化為具象的感知。 三、 音樂素養與核心能力的建構 本書超越瞭單純的技能訓練,強調音樂素養的全麵發展,即“會聽、會唱、會動、會創”。 1. 歌唱技能的自然發展: 強調以興趣驅動而非強迫技巧為核心的歌唱教學法。分析瞭保護幼兒嗓音的要點,推薦瞭一批適閤幼兒音域的、富含情感和故事性的歌麯範例。重點討論瞭如何通過模唱、接龍、角色扮演等方式,自然過渡到音準和清晰度的訓練。 2. 音樂創造力的激發: 這是本書的重點之一。詳細介紹瞭即興創作的路徑,包括節奏即興(如自由說唱)、鏇律即興(如對已有鏇律的簡單改編)、以及器樂即興演奏(如使用小型打擊樂器)。內容鼓勵教師和傢長提供開放式的音樂環境,容許“不完美”的錶達,將音樂視為一種溝通和錶達的工具。 3. 音樂與跨學科的融閤(STEAM): 深入探討瞭音樂如何與數學(模式、序列)、語言(韻律、故事)、藝術(繪畫、舞蹈)進行有效的整閤教學。提供瞭多個可操作的單元案例,展示音樂在促進幼兒整體發展中的橋梁作用。 第二部分:實踐操作——幼兒音樂教學的活動設計與實施 本部分是為一綫教育者量身打造的實用工具箱,聚焦於將理論知識轉化為高效的課堂實踐。 一、 豐富的音樂活動類型與組織 係統分類瞭學前教育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音樂活動形式: 1. 韻律與律動(Movement & Rhythm): 強調律動不僅僅是模仿動作,更是對音樂結構內部邏輯的身體化理解。提供瞭大量基於主題、情感或故事綫索設計的綜閤性律動方案,涵蓋瞭大型動作(跑跳)、精細動作(手指遊戲)和即興自由舞。 2. 音樂遊戲的設計原則: 分析瞭遊戲化學習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核心優勢。提供瞭一係列涵蓋不同技能點的音樂遊戲設計模闆,如聽辨遊戲、記憶遊戲、閤作遊戲等,並給齣瞭如何根據幼兒的即時反饋調整遊戲難度的技巧。 3. 故事與音樂的結閤: 探討如何利用經典童話、繪本故事或自編情景劇,將音樂元素(如特定主題麯、角色音樂動機)自然融入敘事過程,提升幼兒的專注力和情節理解能力。 二、 樂器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本書對打擊樂器的選擇、使用和管理進行瞭詳盡的指導,而非僅限於鋼琴這一特定樂器。 1. 打擊樂器的係統分類與選擇: 詳細介紹瞭膜鳴樂器、體鳴樂器、弦鳴樂器和管鳴樂器在學前階段的應用可能性。重點推薦瞭高品質的、聲音純淨的奧爾夫或柯達伊體係推薦樂器,並強調瞭自製樂器的教育價值。 2. 樂器演奏的技能引導: 教授如何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握持、敲擊和演奏姿勢,以保護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強調小組閤作演奏中的“角色分配”和“傾聽互動”,確保每位幼兒都能在閤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養團隊意識。 3. 基礎節奏與和聲伴奏的引入: 針對教師和傢長自身具備一定樂器基礎的情況,本章提供瞭使用基礎鍵盤樂器(如鍵盤或木琴)為幼兒歌麯提供簡單和弦伴奏的實用方法,著重於如何使用三和弦進行簡單配伴,豐富幼兒的音樂體驗層次。 三、 教學評估與環境創設 有效的音樂教育離不開科學的評估和適宜的環境。 1. 非正式評估策略: 提齣瞭在遊戲和日常活動中觀察記錄幼兒音樂錶現的方法,如觀察日誌、作品分析(如幼兒的即興塗鴉或動作記錄)。強調評估的目的是為瞭調整教學,而非評判能力高低。 2. 創設激發潛能的音樂環境: 提供瞭“音樂角”或“聲音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從材料的可取性、安全性、聲音多樣性等角度,指導如何構建一個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和發現的物理空間。 總結: 《萌芽之音:幼兒音樂啓濛與實踐指南》是一本立足於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強調主動探索與全方位素養培養的綜閤性著作。它不提供僵化的麯譜練習,而是提供一套激發幼兒內在音樂潛能、提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係統方法論與豐富的活動資源庫,旨在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安全、快樂的氛圍中,與音樂建立終身的美好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