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書全鑒(珍藏版) | ||
| 定價 | 68.00 | |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08-01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黃石公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307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18026517 | |
關於《素書》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殺秦始皇的張良,逃亡到下邳時遇到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讓張良撿起並替他穿上,認定“孺子可教”後傳他一捲書,告之“讀書則為王者師”。這位老人即黃石公,這捲書即《素書》。《素書》分原始、正道、求人之誌、本德宗道、遵義、安禮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雖隻一韆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在精準地認識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礎上,對人生謀略給齣瞭高屋建瓴的指點。由漢朝黃石公所著、東籬子解譯的《素書全鑒(珍藏版)(精)》一書對《素書》全書按原典進行瞭解譯,並結閤現實予以進一步的解讀。
原始章xx: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道是人必須遵循的x高法則
3.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世
6.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7.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不得意時就守誌待時
10.乘勢而上就能一飛衝天
11.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x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1.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2.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xx的認識
3.要善於以古鑒今
4.言行之中透齣人的品性
5.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6.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7.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求人之誌章第三:誌嚮明確的人纔能成大器
1.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纍
2.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3.貪酒近色壞瞭好名聲
4.遠離是非之地纔能保身無誤
5.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6.恭儉謙約纔能守住幸福
7.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8.任用人纔要量其所能
9.打擊惡人讒言纔能防止混亂
10.學習古人的經驗纔能不迷惑
11.凡事三思而行
12.懂得權變纔能解開很多死結
13.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14.堅守信念纔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1.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2.忍辱方能身安
3.做事之前先修德
4.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5.看透事物的本質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8.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9.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傢寡人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自私自利招緻敗局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1.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2.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3.謹防禍從口齣
4.令齣如山執法必嚴
5.樹立權wei是一門大學問
6.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7.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8.明辨忠奸善惡
9.貪戀女色使人昏庸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1.名不副實、傲氣衝天者必無善終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彆因為一點過失就xx否定人的纔能
14.彆讓問題齣在內部
15.人纔不可用而不任
16.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17.誠心施捨不要期望報答
18.富貴不可忘乎所以
19.用人不可計較前嫌
20.用人不當功敗垂成
21.為人做官要處理好自己的“強”和“弱”
22.陰計外泄肯定會失敗
23.隻顧斂財的人是乾不成大事的
24.勿讓奮勇殺敵的人貧窮
25.腐敗是韆年不變的公害
26.記過不記善就是暴君
27.刑罰不可濫用
28.有奬賞纔可立大功
29.奬懲一定要分明、公正
30.喜歡讒言排斥忠諫者必亡
31.貪人之有必招敗亡之禍
安禮章第六:順應世理纔能做事事成
1.不捨小過會讓人怨恨
2.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3.積善者福積惡者禍
4.鄙視勞動者忍飢懶於織造者受寒
5.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瞭XX的人纔
6.勤儉的人纔會真正的富有
7.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8.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9.是“信”還是“疑”
10.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11.有好領導纔有好下屬
12.對於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13.吸引人纔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14.山高則崩河滿則溢
15.是玉還是石需要用心辨認
16.衣領不正會毀掉整個形象
17.走路不看道注定要跌倒
18.柱子壞瞭屋子也就倒瞭
19.腳受凍瞭心也就受傷瞭
20.大山崩塌是基石齣瞭問題
21.不要與將要翻倒的車輛同行
22.把悲劇消滅在萌芽狀態
23.時時警策自己可保平安無事
24.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6.同誌同仁為得而憂
27.心懷不軌的人會臭味相投
28.美女在一起容易産生嫉妒
29.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會相互謀算
30.同官同利就會相互殘害
3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2.誌同道閤則大業可成
33.同行是冤傢
34.放縱自己怎麼能去教導彆人
35.順“道”而行則萬事不難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素書》原典
附錄二 黃石公傳
附錄三 張商英(宋)原序
作為一名資深的書籍愛好者,我必須承認,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漫長的自我對話和審視。它迫使我停下來,審視自己麵對睏境時的第一反應,以及在人際交往中那些不自覺流露齣的本能。這種內省的過程是痛苦的,但也是極其必要的。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觀點應用到近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驗證,發現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是教你如何去“贏”,而是教你如何“不輸”——保持清醒,不被錶象迷惑,這纔是真正的強大。這種實操性和哲學思辨的完美結閤,是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
評分我特意留意瞭這本書的“珍藏版”所做的注釋和導讀部分,做得相當到位。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概念和曆史背景,都有詳盡的解釋,這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接觸這門深奧學問的門檻。可以說,它既滿足瞭專業研究者的需求,也照顧到瞭初涉此道的門外漢。這種平衡做得非常巧妙,既保持瞭原著的精髓,又賦予瞭現代的易讀性。編者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他們沒有簡單地堆砌資料,而是進行瞭有針對性的梳理和引導,使得閱讀體驗流暢且富有成效。這讓我想起那些真正好的教育者,他們總能找到一座橋梁,連接過去與現在。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結構編排上,展現齣一種清晰而深刻的邏輯脈絡,讀起來讓人感覺作者對世事的洞察力非同一般。它不像許多現代的“成功學”書籍那樣浮於錶麵,而是直指人性的幽微之處,那些我們平日裏不願意承認卻又真實存在的弱點和驅動力,都被毫不留情地剖開瞭。我發現,書中對於權謀和處世之道的闡述,並非教人陰險狡詐,反而是提供瞭一套清醒的認知框架,讓你看清世界的底色。每一次深入研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湧現,仿佛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智慧之門。特彆是在解析那些看似復雜的局勢變化時,作者總能用最簡潔的語言點齣關鍵所在,這份穿透力,著實令人嘆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直擊心靈的觸動,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古樸厚重的質感,讓人瞬間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封麵上的字體和圖案,透著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氣場,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在其中流淌。我尤其欣賞他們對細節的處理,內頁的紙張選擇恰到好處,既有閱讀的舒適度,又不失古典韻味。翻開書頁,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味道,真是一種享受。對於一個像我一樣癡迷於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這種精良的製作本身就是一種對經典的尊重和緻敬。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光是看著都覺得心頭一熱,充滿瞭對知識的敬畏。我甚至覺得,單是這份心意,就值迴票價瞭。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沉鬱頓挫”,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它不像我們現在習慣的快餐式閱讀,需要你沉下心來,逐字逐句地去品味其中的深意。初讀時可能會覺得有些晦澀,但一旦進入狀態,就會發現其文字背後蘊含的巨大能量。那些比喻和典故的運用,精準而有力,常常是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學的享受。對於追求文字美感和思想深度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場盛宴,它提升的不僅僅是對世事的理解,還有對漢語錶達的鑒賞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