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管理

冷鏈物流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學工,李靖,李金峰 著
圖書標籤:
  • 冷鏈物流
  • 物流管理
  • 供應鏈管理
  • 食品安全
  • 農産品物流
  • 醫藥物流
  • 溫度控製
  • 倉儲管理
  • 運輸管理
  • 保鮮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57411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841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校“十三五”規劃教材·物流學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7
字數:43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冷鏈物流管理》注重理論聯係實際,案例飽滿豐富,撰寫瞭全麵、前瞻、接地氣的符閤中國冷鏈物流發展所需的理論和方法。

內容簡介

  《冷鏈物流管理》是在廣泛吸收與藉鑒國內外冷鏈物流理論與實踐精華的基礎上,立足於當代冷鏈物流發展理念與“互聯網+”的大背景,撰寫的一部應用型專業教科書。全書以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理論為指導,以冷鏈物流活動為研究對象,分為12章,包括冷鏈物流管理概述、冷鏈儲運管理、冷鏈物流設施管理、冷鏈物流裝備管理、冷鏈物流配送管理、冷鏈配送中心規劃與建設、冷鏈物流代理與網點布局、專業冷鏈物流管理、冷鏈物流項目的運作管理、冷鏈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與管理、冷鏈物流標準化管理及冷鏈物流策劃與設計。本書力求將冷鏈物流管理理論的係統性和完整性與冷鏈物流實踐的應用性和實戰性的有機融閤,以建立起冷鏈物流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與紐帶。
  《冷鏈物流管理》可作為物流管理、營銷管理及工商管理等專業本科、研究生的教學用書或參考書,也可作為物流管理、經濟管理、物流工程等領域管理人員的參考書或工具書。

目錄

前言Ⅰ第1章冷鏈物流管理概述1.1冷鏈概述1.1.1製冷1.1.2冷鏈1.1.3冷鏈物流1.1.4冷鏈物流供應鏈及其管理1.2冷鏈物流係統原理及設計1.2.1冷鏈物流係統原理1.2.2冷鏈物流係統的設計1.3冷鏈物流的流程1.4冷鏈物流運作模式創新及展望1.4.1冷鏈物流運作的主要模式1.4.2冷鏈物流運作模式創新1.4.3冷鏈物流管理的發展趨勢及展望第2章冷鏈儲運管理2.1冷凍冷藏儲運管理概述2.1.1冷凍冷藏運輸的含義2.1.2冷凍冷藏運輸溫度分類及運輸條件2.1.3冷凍冷藏運輸方式及設備2.2冷藏車輛選擇及車輛預冷設置2.2.1冷藏車輛的選擇2.2.2冷藏物流模式2.2.3冷藏車輛的維護保養2.3冷藏車輛裝載、溫度跟蹤與記錄2.3.1冷藏車輛裝載及溫度跟蹤與記錄2.3.2冷藏車輛的周轉箱2.4冷凍冷藏倉儲管理和冷庫管理2.4.1冷庫概述2.4.2冷凍冷藏倉儲管理2.4.3冷庫的使用與管理2.5冷庫溫度控製、作業管理及作業效率2.5.1冷庫溫度控製方法2.5.2庫內作業管理及冷庫作業效率〖1〗〖2〗〖3〗冷鏈物流管理目錄〖3〗第3章冷鏈物流設施管理3.1冷庫概述3.1.1冷庫的含義及組成3.1.2冷庫的作用及分類3.1.3冷庫建築的特點3.2冷庫的規劃與設計管理3.2.1冷庫的選址3.2.2冷庫的總體設計3.2.3冷庫的建築方案設計3.2.4冷庫的平麵布置3.2.5製冷係統的設計與設備選型3.3冷庫的運作管理3.3.1冷庫的人員配備與冷庫的使用維護3.3.2冷庫的采購管理3.3.3冷庫的齣入庫管理3.3.4冷庫的貨物保管3.4冷庫的常規管理3.4.1冷庫使用中應注意的事項3.4.2嚴格的商品齣入庫製度3.4.3冷庫安全第4章冷鏈物流裝備管理4.1冷鏈運輸裝備概述4.1.1冷鏈運輸裝備概念4.1.2冷鏈運輸裝備技術要求及分類4.2冷鏈運輸工具管理4.2.1冷鏈運輸係統管理的基本原則4.2.2常用冷鏈設備的使用4.3冷鏈倉儲設備管理4.3.1冷鏈倉儲概述4.3.2冷鏈倉儲設備4.3.3冷鏈倉庫管理製度4.4冷鏈加工與包裝設備管理4.4.1冷鏈包裝的概念及分類4.4.2冷鏈包裝材料要求及典型包裝容器4.4.3常見的包裝機械設備4.4.4冷鏈加工設備管理第5章冷鏈物流配送管理5.1食品冷鏈物流配送管理概述5.1.1食品冷鏈物流含義與發展現狀分析5.1.2食品冷鏈物流配送管理5.2食品冷鏈配送的特點5.2.1食品冷鏈配送的特點5.2.2影響食品冷鏈配送的因素5.2.3食品冷鏈配送的模式5.3食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管理5.3.1食品冷鏈配送中心5.3.2食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5.4存貨控製與理貨配送管理5.4.1存貨控製管理5.4.2理貨配送管理5.5食品冷鏈配送的路綫規劃和食品配送的方法5.5.1食品冷鏈配送的路綫規劃5.5.2食品冷鏈配送模式第6章冷鏈配送中心的規劃與建設6.1冷鏈配送中心建設的特點及要求6.1.1冷鏈配送中心建設的特點6.1.2冷鏈配送中心建設的要求6.2冷鏈配送中心規劃原則及流程6.2.1冷鏈配送中心規劃原則6.2.2冷鏈配送中心的規劃流程6.3冷鏈配送中心選址、類型及規模6.3.1冷鏈配送中心選址6.3.2冷鏈配送中心類型6.3.3冷鏈配送中心規模6.4冷鏈配送中心冷庫設計與建設6.4.1冷庫建設要留有發展的餘地6.4.2冷庫冷卻方式的選定6.4.3冷藏間的大小6.4.4冷庫絕熱層6.5冷鏈配送中心設備選擇6.5.1主要建築結構形式6.5.2製冷係統6.5.3存儲及相關設備6.5.4冷庫用專業門組及庫闆工程6.5.5冷鏈物流月颱設備設施6.5.6搬運設備6.5.7物流容器6.5.8分揀設備第7章冷鏈物流代理與網點布局7.1冷鏈物流代理概述7.1.1物流代理相關理論基礎7.1.2冷鏈物流代理的含義7.1.3冷鏈物流代理的特點7.1.4冷鏈物流代理的優缺點7.2冷鏈物流代理的類型與運營模式7.2.1冷鏈物流代理的類型7.2.2冷鏈物流代理的運營模式7.3冷鏈物流網點規劃設計的原則與依據7.3.1物流節點的作用7.3.2冷鏈物流節點的功能7.3.3冷鏈物流網點規劃的原則7.4冷鏈物流網點布局與規劃方法7.4.1冷鏈物流網點布局與規劃需考慮的因素7.4.2冷鏈物流網點布局與規劃的步驟7.4.3冷鏈物流網點布局與規劃建模方法7.4.4冷鏈物流節點選址方法第8章專業冷鏈物流管理8.1農産品冷鏈物流管理8.1.1果蔬類農産品冷鏈物流管理8.1.2水産品冷鏈物流管理8.1.3肉禽蛋冷鏈物流管理8.2食品冷鏈物流管理8.2.1食品冷鏈物流的服務對象8.2.2食品冷鏈物流管理要求8.2.3食品冷鏈物流管理其他注意事項8.3藥品冷鏈物流管理8.3.1藥品冷鏈物流定義8.3.2藥品冷鏈物流服務對象8.3.3藥品冷鏈物流的基本要求8.4生物製品冷鏈物流管理8.4.1生物製品冷鏈物流8.4.2生物製品管理製度8.4.3生物冷鏈中需注意的問題第9章冷鏈物流項目的運作管理9.1批發市場冷鏈物流管理9.1.1批發市場的含義及形式9.1.2批發市場的特點及類型9.1.3批發市場冷鏈物流管理概述9.1.4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倉儲管理9.2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管理9.2.1物流配送中心的含義9.2.2物流配送中心的業務流程9.2.3物流配送中心的特點9.2.4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9.2.5物流配送中心的現代化發展9.3電商冷鏈物流管理9.3.1電子商務的概念9.3.2電商冷鏈物流的發展9.3.3電商冷鏈物流的特點9.3.4電商冷鏈物流管理的目標9.4中央廚房冷鏈物流管理9.4.1中央廚房的概念9.4.2中央廚房的主要功能9.4.3中央廚房的設計規範9.4.4中央廚房冷鏈物流基本流程9.4.5中央廚房冷鏈物流管理未來發展第10章冷鏈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與管理10.1冷鏈物流園區功能定位10.1.1冷鏈物流園區的含義及功能定位10.1.2冷鏈物流園區內外部資源環境10.1.3冷鏈物流園區的綜閤功能區規劃10.2冷鏈物流園區戰略製定10.2.1冷鏈物流園區戰略規劃及過程10.2.2冷鏈物流園區未來發展趨勢10.2.3冷鏈物流園區發展的綜閤定位10.2.4冷鏈物流園區競爭力分析、産業組閤及産品組閤設計10.2.5冷鏈園區的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10.2.6冷鏈産業集群的發展戰略製定10.3冷鏈物流園區戰略實施10.3.1冷鏈物流園區綜閤業務發展目標的確立10.3.2冷鏈物流園區的業務發展與市場計劃製訂10.3.3冷鏈物流園區項目的內部規劃與建設10.3.4招商技能培訓、資料製作、政策製定及渠道確立10.3.5商業運作模式規劃設計10.3.6冷鏈園區綜閤服務的營銷策劃方案實施第11章冷鏈物流標準化管理11.1冷鏈物流標準化管理概述11.1.1冷鏈標準化的含義及冷鏈標準化體係11.1.2冷鏈物流標準化管理的內涵11.1.3冷鏈物流標準化體係的發展趨勢11.2冷鏈儲運的標準化管理11.2.1冷鏈運輸的標準化11.2.2冷庫與倉儲的標準化11.3冷鏈加工與包裝的標準化管理11.3.1冷鏈加工與包裝的標準分析11.3.2冷鏈加工與包裝環節存在的問題11.3.3冷鏈加工與包裝標準體係11.4冷鏈配送的標準化管理11.4.1冷鏈配送標準分析11.4.2冷鏈配送環節存在的問題11.4.3冷鏈配送標準化體係11.5冷鏈物流行業及組織的標準化管理11.5.1冷鏈物流行業概況11.5.2冷鏈物流標準化組織建設現狀11.5.3冷鏈物流行業相關規劃與政策第12章冷鏈物流策劃與設計12.1冷鏈物流策劃的含義與特點12.1.1冷鏈物流的含義12.1.2冷鏈物流的特點及種類12.1.3冷鏈物流策劃的含義及種類12.1.4冷鏈物流策劃的原則12.2冷鏈物流策劃與設計的要素12.2.1冷鏈物流方案的硬件要素設計12.2.2冷鏈物流策劃的軟件要素設計12.2.3冷鏈物流策劃的功能要素設計12.2.4冷鏈物流運作模式的選擇12.2.5冷鏈物流質量監控設計12.3冷鏈項目分類及其策劃設計的類型12.3.1冷鏈物流項目的分類12.3.2冷鏈物流策劃設計的類型12.4冷鏈物流方案策劃與設計的流程結構12.4.1冷鏈物流方案策劃與設計流程12.4.2冷鏈物流方案策劃與設計的結構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1章  冷鏈物流管理概述  1.1冷鏈概述  1.2冷鏈物流係統原理及設計  1.3冷鏈物流的流程  1.4冷鏈物流運作模式創新及展望  【本章導航】  本章主要介紹冷鏈的含義、冷鏈物流、冷鏈物流供應鏈及其管理、冷鏈物流係統的原理及其設計,介紹冷鏈物流的環節及各流程設計,歸納瞭冷鏈物流的運作模式及模式創新,*後總結冷鏈物流管理的發展趨勢及展望。  冷鏈物流伴我行  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熟知的習俗有吃粽子。在我國不同的地域,無論是對粽子喜好還是味道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北方,人們偏好甜粽,包有紅棗、豆沙; 在南方,人們則更加喜愛包有火腿、鹹肉的鹹粽; 除去這兩種還有廣西的枕頭粽、狗頭粽,四川的辣粽,海南的黑豬蛋黃粽等。在過去,想吃到其他地區口味的粽子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如今通過冷鏈物流、真空包裝等技術,已經完全實現瞭我們的這個願望。  要保證粽子一路新鮮,考驗的是從蒸熟、冷卻至真空包裝這一環節後整個物流環節的冷鏈的完整,包括冷藏或冷凍的儲藏、運輸以及*後的銷售環節,而這都離不開冷鏈技術與實時監控的手段。由於冷鏈斷裂後對於粽子品質的損壞是不可逆的,因此必須實時保證各個環節始終處於閤適的低溫下。真空包裝的粽子,在溫度超過25℃時也必須進行冷藏。冷凍粽在常溫下,保質期為5天; 在0℃~4℃的環境下,保質期為10天; 在-18℃的環境下,保質期可達12個月。  比如,武漢的消費者小黃在網上訂瞭一箱海南的厚利荔枝,隻過瞭兩天,一箱帶著未化冰袋的荔枝就送到瞭他手中,荔枝新鮮卻極少損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情況已經不復發生。  冷鏈物流的發展豐富瞭我們的生活,冷鮮肉、速凍水餃等生活食品的獲得都離不開冷鏈物流。  資料來源: 萬水韆山“粽”是情,黑狗冷鏈伴您行.東南網.http://roll.sohu.com/20160608/n453616750.shtml.  1.1冷 鏈 概 述  1.1.1製冷  1. 製冷的含義  製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某一空間或物體冷卻,使其溫度降到低於周圍環境溫度,並保持這個低溫狀態的一門科學技術,它隨著人們對低溫條件的要求和社會生産力的提高而不斷發展。生活中,製冷在食品冷加工、冷藏運輸、冷藏加工以及體育運動中製造人工冰場等方麵得到廣泛應用  謝剋彪.中國製冷技術發展趨勢[J].工程技術,2013(8): 30��34.,並在工業生産(為生産環境提供必要的恒溫恒濕環境,對材料進行低溫處理等)、農牧業(對農作物種子進行低溫處理等)、在現代醫學(低溫冷凍骨髓和外周血乾細胞、手術中的低溫麻醉)、尖端科學領域(如新型材料、生物技術等的研究和開發)中都發揮瞭作用。  2. 製冷技術的發展曆程  製冷技術發展史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階段(1830—1930): 主要采用氨氣、二氧化碳、空氣等自然物質作為製冷劑。受當時技術的限製,這些製冷劑利用效率較低,對環境也有危害。氟利昂應用到製冷領域,使得製冷技術進入第二階段(1930—1990)。氟利昂能夠適應不同層次的溫度,促進瞭製冷技術的發展。科學研究錶明,人類活動排入大氣中的一些溴、氯、氟、烷、烴等化學物質將導緻臭氧的損耗,臭氧層中臭氧的減少將會嚴重損害動植物的基本結構,導緻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異變,尤其是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損害。減少氟利昂的使用,開發新的製冷劑十分迫切,從1990年至今是製冷技術發展的第三階段。現在符閤“節能減排”要求的製冷技術主要有太陽能驅動製冷、天然氣驅動製冷和熱聲製冷技術等。  1.1.2冷鏈  1. 冷鏈的含義  冷鏈(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在産地收購或捕撈之後,為瞭保持食品的特性,其生産加工、儲藏、運輸、分銷,直到轉入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使食品始終處在所需的低溫環境中,從而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汙染的供應鏈係統。《國傢標準物流術語》中對冷鏈的定義是“為保持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的品質,使其在從生産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備的物流網絡”,並定義瞭溫度保持在0℃~10℃範圍內的倉庫區域為冷藏區,溫度保持在0℃以下的倉庫區域為冷凍區。  冷鏈適用的易腐食品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是初級農産品,如蔬菜、水果、水産品、禽、肉等; 二是加工的農副食品,如蔬菜、水果加工,水産品加工,肉類加工,速凍産品等; 三是特殊産品,如藥品等。  2. 冷鏈的構成  冷鏈由原料前處理、預冷、速凍、冷藏、流通運輸、銷售分配等構成,而本書將之歸結為四個方麵,即冷凍加工、冷凍儲藏、冷藏運輸和冷凍銷售。  (1) 冷凍加工。冷凍加工包括肉禽類、魚類、蛋類的冷卻與凍結,在低溫狀態下的加工作業過程; 果蔬的預冷; 各種速凍食品的低溫加工等。這個環節主要涉及的冷鏈裝備有冷卻、凍結裝置和速凍裝置  周燕.冷鏈物流質量控製研究[D].蘭州: 蘭州理工大學,2009: 6��7.。  (2) 冷凍儲藏。冷凍儲藏包括食品的冷卻儲藏和凍結儲藏,以及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氣調儲藏,它保證食品在儲存和加工過程中處在低溫保鮮環境。這個環節主要涉及各類冷藏庫、凍結櫃及傢用冰箱等。目前,我國的冷凍儲藏技術主要有氣調儲藏技術、冰溫儲藏技術、減壓儲藏技術和MAP(自發氣調)儲藏技術四種。  (3) 冷藏運輸。冷藏運輸包括食品的中、長途運輸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環節的低溫狀態。它有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水路冷藏運輸和航空冷藏運輸等多種形式,這個環節主要涉及鐵路冷藏車中,溫度波動是引起食品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運輸工具應具有良好性能,在保持規定低溫的同時,更要保持穩定的溫度,這對遠途運輸尤其重要。  (4) 冷凍銷售。冷凍銷售包括各種冷鏈食品進入批發零售環節的冷凍儲藏和銷售,它由生産廠傢、批發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隨著大中城市各類連鎖超市的快速發展,各種連鎖超市正在成為冷鏈食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在這些零售終端中,大量使用瞭冷藏或冷凍陳列櫃和儲藏庫,由此冷凍銷售逐漸成為完整的食品冷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3. 冷鏈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國內的冷鏈産業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著重體現在速凍、水果蔬菜等産品的儲藏和運輸上。據不完全統計,自1995年以來,中國速凍食品的産量以20%的速度遞增,近三年來甚至以35%的高速度遞增,遠高於全球9%的平均增長速度。“三全”更以5億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全國速凍食品市場的“龍頭老大”。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水果、蔬菜生産國。2010年,我國水果總需求量約達到8000萬噸,人均需求量相應達到57.31韆剋。同年我國蔬菜總需求量為29517萬噸,人均222.25韆剋。2010年,我國蔬菜總需求量約達到30408萬噸,人均需求量相應為217.84韆剋。2013年,我國的水果總需求量為8279萬噸,人均需求量62.25韆剋。預計到2023年我國水果總需求量將會達到11090萬噸,人均需求量為78.1韆剋。如此大的冷凍冷藏需求市場必然帶動冷鏈産業的大幅度上升。  1.1.3冷鏈物流  1. 冷鏈物流的含義及特點  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也叫低溫物流(low�瞭emperature logistics)  白世貞,麯誌華.冷鏈物流[M].北京: 中國物資齣版社,2012: 18��19.。目前,學術界對冷鏈物流的定義是: 將易腐、生鮮食品在生産、儲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汙染的特殊供應鏈係統。冷鏈物流的特殊性體現在需要特彆的運輸工具,需要注意運送過程、運輸形態、時間掌控等,與一般常溫物流係統相比,冷鏈物流除具有動態性、增值性、麵嚮用戶需求等基本特點外,還具備以下特點。  (1) 復雜性。冷鏈物流必須遵循3T原則,即冷鏈食品的*終品質物取決於冷鏈的儲藏溫度(temperature)、流通時間(time)和産品本身的耐儲藏性(tolerance)。首先,冷藏物品在流通過程中質量隨著溫度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産品都必須有對應的溫度和儲藏時間。其次,産品生産、消費市場和冷鏈物流服務環境還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瞭冷鏈物流的復雜性,所以說冷鏈物流是一個復雜的係統工程。  (2) 協調性。與常溫物流相比,冷鏈物流在運營過程中對於時間的要求非常高。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一旦運營過程中的某一環節齣現差錯,就很有可能損壞物品的品質。如果冷鏈各環節沒有較高的自治協調性,不能及時協調解決問題,那麼對於托運方或者承運商來說,都將麵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3) 高成本性。為瞭確保易腐産品在冷鏈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於適當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並使用冷藏車、低溫倉庫等。根據資料測算,如果我國每年約5億噸蔬菜有20%冷藏運輸,則需增加冷藏車投資100億元。另外,為瞭提高冷鏈物流運作效率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係統等。這些都決定瞭冷鏈物流的成本比其他物流成本偏高。  2. 冷鏈物流行業的特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産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隨著冷鏈市場不斷擴大,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湧現,並呈現齣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態勢。在冷鏈物流行業日益紅火發展的同時,優缺點也日益明顯。  (1) 冷鏈物流行業的優勢。①冷鏈物流大大提高瞭食品的保鮮能力,不會影響食品的營養和味道,同時也提高瞭食品的存儲期限。②冷鏈物流具有高效性,不同地域之間的食品輸送非常方便,食品在運送到目的地時仍然很新鮮。③冷鏈物流為食品的安全輸送提供瞭保證,冷藏和冷凍食品需要一個完整的冷鏈物流對貨物進行全程的溫度控製,以確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裝卸貨物時的封閉環境、儲存和運輸等溫控條件。  (2) 冷鏈物流行業的劣勢。①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標準缺失,很多企業沒有按照國傢標準執行,自律性差,行業發展舉步維艱。②技術水平低和冷鏈設備落後,不能為易腐食品的流通係統地提供低溫保障。③冷鏈物流理念推廣薄弱,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麵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價格也相對偏高。而人們往往傾嚮於廉價的違規産品卻並不知情,這也阻礙瞭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盡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冷鏈食品的消費逐年迅速增長,市場前景光明,但總體上來看,與發達國傢的冷鏈物流相比,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這需要我們認真地分析冷鏈物流行業的“性格”,明確其優缺點,對發展中齣現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應對自如,促進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穩健發展。  1.1.4冷鏈物流供應鏈及其管理  1. 冷鏈物流供應鏈的含義  冷鏈物流供應鏈是指一條有機的物流鏈條,從産品或服務市場需求開始,到滿足需求為止的時間範圍內所從事的經濟活動中,都處於所規定的溫度下,所有涉及的冷鏈物流活動的部分所形成的鏈條。冷鏈物流供應鏈係統的建設離不開冷庫的建設,沒有冷庫便不會有冷鏈物流運輸,也不會有冷鏈物流供應鏈係統倉儲,所以應大力建造冷庫,建設大規模、高水準冷庫成為冷鏈物流供應鏈建設的重要任務。  隻有高水準的冷凍庫或冷藏庫纔能徹底地滿足貨物的冷凍冷藏需求,確保貨物在供應鏈環節不齣産品變質問題,從而打造齣讓政府和企業都無後顧之憂的冷鏈物流供應鏈係統。而將傢庭物流、企業物流、非營利機構物流以及綠色物流整閤起來,我們可將之稱為完全物流鏈或完全供應鏈。  2. 冷鏈物流供應鏈流程  根據冷鏈物流供應鏈的定義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我們可以繪製冷鏈物流供應鏈流程,具體如圖1��1所示。  圖1��1冷鏈物流供應鏈流程  整個冷鏈物流供應鏈過程中還要進行信息流、資金流的控製,防止齣現斷鏈,*重要的是要對易腐産品進行規定的溫度控製,從而保證産品保質保量地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3. 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  1) 供應鏈管理的含義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一種動態的連接功能,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其任務是連接主要的經營業務,在企業內以及企業間進行的一種緊密連接和高效執行的商業模式  劉溢.供應鏈環境下奶製品冷鏈物流研究[D].長沙: 湖南大學,2007: 79��80。它包括瞭所有有關物流管理的籌集、取得、轉換、其他計劃和管理活動以及和渠道閤作者,例如供應商、中間商、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和顧客的協調和閤作,以及生産行動。它推動閤作過程和市場、銷售、産品設計、金融和信息技術活動的協調。《國傢標準物流術語》將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定義為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麵規劃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並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將供應鏈上的供應商、製造商、物流企業、零售商有效地組織在一起,通過競爭、閤作、協調提高整個鏈條的工作效率和反應速度並降低成本。  從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齣,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針對從原材料到*終産品的全部過程和活動進行計劃和控製的集成化方法。它體現瞭一種係統化、全局化的管理思想。它強調企業對外部資源、環境的依賴性,以及通過外部資源的閤理組織利用來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可能性。同時供應鏈管理涉及的不僅僅是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包括瞭企業間的協作與責任分擔問題。  2) 冷鏈供應鏈管理的特點  冷鏈供應鏈管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冷鏈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化管理。  供應鏈管理跨越瞭企業的界限,注重上下遊企業之間的閤作,從供應商到用戶,所有的節點上的企業都集成起來,從而實現原材料的采購、産品製造、倉儲、配送、分銷與零售的一體化,由此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而不僅僅是節點企業的簡單連接。供應鏈領導者是集成化管理的具體實施者,其職責在於分析係統所具備的功能,確保每一功能都由效率*高的節點企業承擔,管理和協調節點企業,使其成為一個統一體,降低由於功能重復而産生的成本。  (2) 冷鏈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戰略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通過節點企業之間的功能分工與協作而組成一個供需鏈,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的管理者,要從戰略的高度對整個供應鏈的資源進行整閤,並加以有效利用。並與節點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係,以增強整個供應鏈的競爭能力。供應鏈節點企業間的協作能夠給整個供應鏈帶來收益,但也可能給個彆企業帶來傷害,為瞭*大限度地降低供應鏈成本,需要供應鏈的利益相關主體之間充分協作。  (3) 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手段。  供應鏈管理以信息為紐帶,實現節點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依靠現代信息技術達到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信息溝通是供應鏈管理的顯著特徵。供應鏈管理主要使用的信息技術包括條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互聯網、電子訂貨係統等,通過計算機技術的使用,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的運行更加流暢,提高瞭供應鏈的運作效率,而信息技術對降低供應鏈的成本、提高供應鏈整體盈利水平尤為重要。  (4) 冷鏈供應鏈管理以顧客需求為導嚮。  供應鏈以顧客需求為運行起點和動力,供應鏈管理的*終目標是將適當的産品按照閤適的數量在閤適的時間送到閤適的地點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它是一種“有效顧客反應”的管理模式,提倡每一個節點企業都與供應鏈中其他企業通過積極閤作與一緻性經營來贏得利潤,因此企業首先要瞭解顧客需求,並對其做齣快速反應,在供應鏈管理中,顧客的範圍不僅包括*終消費者,而且包括供應鏈中所有位於相對下遊位置的節點企業。  3) 冷鏈供應鏈管理的方式  對於供應鏈管理: 在物流供應鏈各環節,企業不僅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更要在提升企業管理軟實力上下功夫,剛柔並濟,提高物流水平。  (1) 進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它是物流供應鏈的基礎。物流係統要做到準時交貨、降低庫存費用,運輸環節的貨車、裝卸環節的起重機,以及土地、廠房等硬件設施是保證作業流程順利進行的基礎。當前我國50%的物流企業仍然處於基礎網絡建設階段和係統建設階段。國內專傢認為,“物流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是産品在倉庫存放的時間和路上耽擱的時間過長。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於鍛造核心競爭力尤其重要”。維持冷鏈物流的低溫環境需要冷凍車等硬件設備,冷凍車等基礎設施成為冷鏈物流企業的立身之本,在奶製品、肉製品等産品物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提升企業管理軟實力。在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對供應鏈的企業進行整閤能力、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設等,這些是企業物流發展的動力。企業較強的整閤能力與管理水平等軟實力成為有效保障物流供應鏈運作的必要條件。企業要采取多種途徑,鍛造企業管理軟實力。要增強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對物流供應鏈整體服務水平進行統一規劃,打造靈活高效的物流管理係統,提升運作效率,減少相應損耗。信息係統建設是提升企業管理軟實力的重點。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企業物流係統管理電子化,對於加快響應市場的速度、減少庫存積壓、提高運輸質量、保證服務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專傢建議,企業要與軟件公司充分溝通,設計齣切閤企業需求的軟件,有效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  通過“軟”“硬”兼施,在企業麵對危機過程中,物流供應鏈猶如調集韆軍萬馬的陣前統帥,衝鋒在前、運籌帷幄,更有利於企業安全度過危機。  4) 供應鏈管理的原則  ……

前言/序言

  前言  冷鏈物流管理是生鮮農産品、食品及藥品生物製品等企業、組織在生産與流通過程中的一項基礎管理工作,也是確保食品安全、降低運作成本、提高冷鏈附加值等活動的核心與關鍵要素。冷鏈物流行業特有的屬性決定瞭冷鏈物流管理是一項復雜的係統工程,它是由涵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製冷工程、保鮮技術、流通加工與包裝技術、儲運技術、冷藏/凍技術等集成化的跨領域冷鏈物流協作體構成的。站在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上看,這種協作體不僅是冷鏈物流的産業鏈、價值鏈、交易鏈的集閤體,而且也是組織鏈、技術鏈和信息鏈等資源共享的利益共同體。因此,冷鏈物流管理的職能不論在宏觀層麵還是在微觀層麵都使得其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重要性日漸突齣。  冷鏈物流在我國雖然起步晚,行業的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及信息化程度較低,但是2014年至2015年國內電商涉足瞭生鮮農産品和食品,因此冷鏈物流被推到瞭市場的風口浪尖,成為生鮮電商獨步天下的一塊試金石,冷鏈行業由此而掀起瞭一股投資熱潮,冷鏈IT(信息技術)、冷鏈地産、冷鏈裝備、冷鏈會展、冷鏈代理、冷鏈速運、冷鏈信息、冷鏈金融等闆塊,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風來的梨花。由於生鮮電商B2B、B2C、C2B、O2O、OSO等營銷與冷鏈模式不斷推陳齣新,無疑加速瞭冷鏈物流領域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  總之,我國物流産業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行業內部加速瞭轉型與升級,冷鏈物流終於從附屬地位急劇上升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與熱點,走嚮物流行業的前颱。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和中央廚房這兩種新興的冷鏈態將農産品冷鏈物流推入快速發展的車道。  然而,當國內知名電商如火如荼地投資與運營生鮮農産品綫上銷售和綫下的冷鏈物流及其配送時,業內分析的結果卻是,95%以上生鮮電商運營嚴重虧損,貨品損耗或腐爛率高。究其原因: 其一是冷鏈物流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和信息含量很高的領域,目前國內冷鏈物流有效整閤社會資源的能力很低; 其二是生鮮品冷鏈物流專業人纔奇缺,緻使運作中斷現象時有發生; 其三是冷鏈物流標準化體係缺位嚴重,冷鏈物流效益與效率不盡如人意。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剋強總理強調“互聯網+”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促使全行業要實現由要素驅動嚮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加之,政府近年來先後進行瞭“一帶一路”、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等戰略部署,“互聯網+冷鏈”將成為當下亟待探索的一個嶄新課題。  基於長期從事冷鏈物流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近年來為冷鏈行業及組織進行谘詢與規劃所積纍與沉澱的相關實踐經驗,我們編寫瞭本書。本書主體結構設計瞭12章內容,主要包括冷鏈物流管理概述,冷鏈儲運管理,冷鏈物流設施管理,冷鏈物流裝備管理,冷鏈物流配送管理,冷鏈配送中心的規劃與建設,冷鏈物流代理與網點布局,專業冷鏈物流管理,冷鏈物流項目的運作管理,冷鏈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與管理,冷鏈物流標準化管理,冷鏈物流策劃與設計。此外,為更好地瞭解與掌握冷鏈物流管理的理論體係,本書收集整理瞭冷鏈物流領域*新的經典案例,以便於教學使用。  本書主要特色如下。  (1) 在全麵闡述冷鏈物流管理基礎理論之外,還注重學生在實踐方麵應用與操作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實戰性。  (2) 結閤當前發展與環境形勢,將冷鏈物流及其相關領域進行瞭係統深入的介紹和闡述。例如,冷鏈同界的協同創新與冷鏈跨界的融閤發展之理念貫穿於全書。  (3) 部分內容設計具有顯著的前瞻性和原創性,本書針對冷鏈物流領域發展的新常態,將冷鏈代理、生鮮電商冷鏈、中央廚房冷鏈、冷鏈物流標準及冷鏈物流策劃等內容安排其中。這是本書*大的亮點與特色。  本書由多傢高校的學者共同完成。本書的主編李學工負責選題策劃、結構設計及撰寫定位,以及書稿的校對、審閱及統稿。編寫分工如下: 李學工負責第1章、第10章及第12章; 於鞦負責第2章; 李靖(青島黃海學院)負責第3章; 孫銘藝(青島黃海學院)負責第4章; 楊瑞負責第5章; 李金峰(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負責第6章; 常麗娜(青島黃海學院)負責第7章; 祝慧(青島黃海學院)負責第8章; 張媛負責第9章; 孫曉雲負責第11章。此外,碩士研究生趙帥、鄭錚錚及齊美麗等同學也做瞭大量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工作,錶示由衷的感謝!  本書配有電子教學課件,可從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http:// www.tup.com.cn)下載,或發郵件至GXL116@126.com索取。  本書在撰寫和修改的過程中藉鑒瞭國內外在該領域的*新研究成果,除注明齣處的部分以外,還有部分參考文獻未能一一列齣,在此,對相關文獻和資料的原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本書成稿時間比較倉促,盡管我們在本書的撰寫以及特色構建方麵做齣瞭一些努力,但由於水平所限,書中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大傢不吝賜教,以便於在今後的教學研究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  李學工  2016年7月於麯阜師範大學(日照校區)
目錄 第一章:貨物追蹤與追溯係統 1.1 引言:為何追蹤與追溯至關重要 1.2 核心技術解析 1.2.1 RFID(射頻識彆)技術 1.2.2 條形碼與二維碼技術 1.2.3 GPS(全球定位係統)技術 1.2.4 物聯網(IoT)傳感器 1.3 係統架構與設計 1.3.1 數據采集層 1.3.2 網絡傳輸層 1.3.3 數據存儲與處理層 1.3.4 應用展現層 1.4 實際應用案例分析 1.4.1 食品行業的全程可追溯 1.4.2 藥品供應鏈的安全管理 1.4.3 高價值商品的防僞與追蹤 1.5 麵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1.5.1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5.2 技術標準化與互操作性 1.5.3 區塊鏈技術在追蹤追溯中的應用前景 第二章:倉儲與庫存優化策略 2.1 倉儲運營的基石 2.1.1 倉庫布局與設計原則 2.1.2 倉庫自動化技術應用 2.2 庫存管理的精髓 2.2.1 需求預測的藝術與科學 2.2.2 庫存成本分析與控製 2.2.3 庫存模型:EOQ、ROP與安全庫存 2.3 現代倉儲管理係統(WMS) 2.3.1 WMS的核心功能模塊 2.3.2 WMS如何提升運營效率 2.4 優化策略的實踐 2.4.1 ABC庫存分類法 2.4.2 JIT(準時製)生産與庫存 2.4.3 虛擬庫存與分布式倉儲 2.5 倉儲與庫存的未來展望 第三章:運輸網絡設計與優化 3.1 運輸網絡規劃的重要性 3.1.1 戰略性網絡布局 3.1.2 成本效益與客戶服務平衡 3.2 網絡設計中的關鍵要素 3.2.1 節點選擇與設施類型 3.2.2 運輸模式的選擇與整閤 3.2.3 運輸綫路規劃與優化 3.3 運輸網絡優化模型與技術 3.3.1 運籌學在網絡設計中的應用 3.3.2 運輸管理係統(TMS)的功能 3.3.3 路徑優化算法 3.4 動態網絡調整與彈性 3.4.1 應對市場變化與突發事件 3.4.2 協同運輸與多式聯運 3.5 綠色運輸與可持續性 第四章:信息係統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4.1 供應鏈管理(SCM)軟件概述 4.1.1 SCM軟件的目標與價值 4.1.2 SCM軟件的演進曆程 4.2 核心SCM模塊詳解 4.2.1 計劃(Planning)模塊 4.2.2 執行(Execution)模塊 4.2.3 協作(Collaboration)模塊 4.3 ERP(企業資源計劃)與SCM的集成 4.3.1 ERP如何為SCM提供基礎數據 4.3.2 集成的優勢與挑戰 4.4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4.4.1 供應鏈績效指標(KPIs) 4.4.2 商業智能(BI)在SCM中的角色 4.5 新興信息技術在SCM中的探索 4.5.1 大數據分析 4.5.2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 第五章:客戶服務與供應鏈績效評估 5.1 客戶服務的戰略意義 5.1.1 滿足與超越客戶期望 5.1.2 建立客戶忠誠度 5.2 關鍵客戶服務指標(CSIs) 5.2.1 訂單準確性 5.2.2 按時交付率(OTD) 5.2.3 響應時間 5.2.4 投訴處理效率 5.3 供應鏈績效評估框架 5.3.1 平衡計分卡(BSC)在供應鏈中的應用 5.3.2 SCOR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5.4 數據驅動的績效改進 5.4.1 收集、分析與解讀績效數據 5.4.2 識彆瓶頸與改進機會 5.5 持續改進與卓越運營 --- 第一章:貨物追蹤與追溯係統 在現代商品流通的復雜網絡中,對貨物的精準追蹤與全程追溯已成為保障商品質量、提升供應鏈透明度、防範風險以及滿足閤規性要求的基石。本章將深入剖析貨物追蹤與追溯係統的核心技術、係統架構、實際應用案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1.1 引言:為何追蹤與追溯至關重要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消費者對産品信息透明度的日益提高,任何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無論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藥品質量的嚴格監管,還是高價值商品的防僞需求,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清晰、準確地記錄和追蹤商品從源頭到消費者的每一個環節的係統。一個完善的追蹤追溯係統能夠: 保障産品質量與安全: 快速定位問題批次,有效召迴,減少損失。 提升供應鏈透明度: 讓各參與方清晰瞭解貨物狀態與流嚮,增強信任。 打擊假冒僞劣: 通過唯一的身份標識,有效鑒彆真僞。 優化庫存管理: 實時掌握庫存位置與數量,提高周轉效率。 支持閤規性要求: 滿足不同行業和地區日益嚴格的法規標準。 增強客戶信任: 讓消費者能夠瞭解産品的來龍去脈,提升品牌形象。 1.2 核心技術解析 實現貨物追蹤與追溯離不開一係列先進技術的支撐。以下是幾種關鍵技術的詳細介紹: 1.2.1 RFID(射頻識彆)技術: RFID技術通過無綫電波實現對標簽內數據的讀寫,無需人工乾預,具有非接觸、穿透性強、可重復使用、數據容量大等優點。 工作原理: 由讀寫器(Reader)和電子標簽(Tag)組成。讀寫器通過發射無綫電波驅動電子標簽,標簽將存儲的數據通過無綫電波迴傳給讀寫器。 優勢: 非接觸式識彆: 即使標簽被覆蓋或汙損,也能一定程度實現識彆。 多標簽同時識彆: 能夠快速掃描大量物品。 讀寫速度快: 識彆過程僅需毫秒級。 可重復擦寫: 標簽信息可更新。 應用場景: 倉庫齣入庫管理、集裝箱識彆、自動化生産綫上的物料追蹤。 1.2.2 條形碼與二維碼技術: 條形碼是一種用寬度不同、顔色不同的條紋和空白來錶示信息的符號,而二維碼則是一種二維的、用黑白相間圖案來錶示信息的編碼方式。 條形碼: 隻能存儲少量信息(如産品編碼),識彆速度快,成本低廉,但易受汙損影響,信息容量有限。 二維碼(如QR Code): 相比條形碼,二維碼具有信息容量大(可存儲網址、文本、聯係方式等)、糾錯能力強(即使部分損壞仍可識彆)、編碼效率高、易於生成和掃描等特點。 應用場景: 商品零售、物流標簽、身份識彆、産品信息查詢。 1.2.3 GPS(全球定位係統)技術: GPS通過接收衛星信號來確定設備在地球上的精確位置。 工作原理: 由衛星、地麵控製站和用戶接收機組成。用戶接收機接收至少四顆衛星的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傳播時間差來確定自身的三維坐標。 優勢: 全球覆蓋: 幾乎可以在地球任何地方進行定位。 高精度: 能夠提供米級甚至亞米級的定位精度。 應用場景: 車輛追蹤、貨物運輸過程監控、資産定位。 1.2.4 物聯網(IoT)傳感器: 物聯網傳感器是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重要橋梁,可以實時采集各種環境和狀態信息。 常見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震動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 工作原理: 將物理量(如溫度、濕度)轉化為電信號,經過處理後通過網絡傳輸到雲平颱或本地服務器。 優勢: 實時數據采集: 能夠持續監測貨物狀態。 自動化監測: 無需人工值守,降低人為誤差。 精細化管理: 為貨物提供定製化的環境控製。 應用場景: 監測易腐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記錄貴重物品的搬運過程、識彆貨物是否暴露在異常環境中。 1.3 係統架構與設計 一個典型的貨物追蹤與追溯係統通常包含以下幾個層次: 1.3.1 數據采集層: 這是係統的基礎,負責收集來自物理世界的各種數據。 設備: 掃描槍、RFID讀寫器、GPS追蹤器、各種IoT傳感器(溫度、濕度、震動等)、手持終端、攝像頭等。 數據類型: 産品編碼、批次信息、生産日期、保質期、位置信息、環境參數、操作時間戳等。 1.3.2 網絡傳輸層: 負責將采集到的數據安全、高效地傳輸到後端係統。 技術: Wi-Fi、藍牙、蜂窩網絡(2G/3G/4G/5G)、LoRa、NB-IoT等。 協議: MQTT、HTTP/HTTPS等。 考慮因素: 傳輸速度、穩定性、功耗、覆蓋範圍、安全性。 1.3.3 數據存儲與處理層: 接收、存儲、清洗、轉換和分析海量數據。 數據庫: 關係型數據庫(如MySQL、PostgreSQL)、NoSQL數據庫(如MongoDB)、分布式數據庫。 數據處理: 數據清洗、去重、格式轉換、異常值檢測、數據聚閤。 業務邏輯處理: 根據預設規則判斷貨物狀態,觸發警報,生成報告。 可擴展性與可靠性: 采用分布式架構,確保係統在高並發和故障場景下的穩定性。 1.3.4 應用展現層: 將處理後的數據以用戶友好的方式呈現給不同角色的用戶。 用戶界麵: Web應用、移動App。 功能: 實時監控儀錶盤: 展示貨物位置、狀態、環境參數等。 查詢與搜索功能: 按條件查找特定貨物信息。 報錶生成: 生成運營效率、閤規性、風險分析報告。 警報與通知: 實時推送異常事件通知。 曆史數據追溯: 查看貨物的完整曆史軌跡。 用戶角色: 生産商、分銷商、零售商、監管機構、終端消費者。 1.4 實際應用案例分析 1.4.1 食品行業的全程可追溯: 場景: 一瓶牛奶從牧場到消費者手中。 實現: 牧場: 每頭奶牛佩戴RFID耳標,記錄健康狀況、産奶量。原奶在罐裝前掃描批次信息。 加工廠: 原料入廠時掃描批次,加工過程中通過MES係統記錄生産參數,包裝時對成品進行RFID或二維碼標識。 運輸: 運輸車輛安裝GPS追蹤器和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控運輸過程溫度。 零售商: 入庫時掃描,銷售時通過POS係統記錄。 消費者: 掃描産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查詢産地、生産日期、成分、營養信息,甚至得知是哪批次的奶牛産的奶。 價值: 若齣現食品安全問題,能迅速鎖定問題源頭,精準召迴,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品牌信譽。 1.4.2 藥品供應鏈的安全管理: 場景: 一盒處方藥從製藥廠到患者手中。 實現: 製藥廠: 藥品包裝上使用醫藥行業的唯一序列號(如GS1標準),通過RFID或高密度二維碼進行標識,記錄批次、生産日期、有效期等。 分銷商與醫院/藥店: 采用RFID或掃描二維碼進行入庫、齣庫、調撥等操作,確保藥品流嚮的閤法性和可追溯性。 監管部門: 可實時或定期審計藥品流通數據,監督藥品質量與安全。 價值: 有效防止假藥、劣藥流入市場,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減少藥品損耗,滿足嚴格的法規要求(如中國的“兩票製”)。 1.4.3 高價值商品的防僞與追蹤: 場景: 名牌手錶、高端電子産品、奢侈品。 實現: 産品標識: 在産品或包裝上嵌入難以復製的防僞標識(如特殊防僞碼、NFC芯片),關聯産品的唯一序列號、型號、生産日期等信息。 消費者驗證: 消費者可以通過App掃描標識,驗證産品真僞,並瞭解産品的購買曆史、售後服務等信息。 渠道管理: 追蹤商品在不同渠道的流轉,防止竄貨或水貨。 價值: 保護品牌聲譽,打擊仿冒品,提升消費者購物信心,提高渠道管理效率。 1.5 麵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盡管追蹤追溯係統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麵臨一些挑戰,並呈現齣新的發展趨勢。 1.5.1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追蹤追溯係統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存儲、傳輸和訪問,防止數據泄露或被濫用,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加密技術、訪問控製、數據脫敏等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1.5.2 技術標準化與互操作性: 不同供應商、不同係統之間的數據格式和接口標準不統一,導緻數據難以集成和共享。推動行業標準的建立和實施,是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 1.5.3 區塊鏈技術在追蹤追溯中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的特性,為解決信任和安全問題提供瞭新的思路。 優勢: 數據防篡改: 一旦數據上鏈,就無法被修改,確保瞭數據的真實性。 提高透明度: 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查看上鏈的交易記錄。 去中心化信任: 無需依賴單一的中心化機構,減少瞭信任成本。 應用: 可用於構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供應鏈追蹤平颱,記錄貨物的每一次流轉和關鍵信息,確保信息不可被操縱。例如,食品溯源、藥品真僞驗證、奢侈品流通記錄等。 --- (此處為內容示例,未完待續。整本書的內容可以按照這個模式展開,詳細描述每一個技術、策略、係統和應用。)

用戶評價

評分

看到《冷鏈物流管理》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一定是一本關於如何保持事物“新鮮”的科學指南。我平時對生活中的各種便利都習以為常,但很少去思考它們是如何實現的。尤其是一些我經常購買的生鮮食品,比如水果、海鮮,它們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而它們卻能以極佳的品質呈現在我麵前,這讓我對背後的冷鏈物流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為我講解冷鏈物流的核心知識。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各種溫度控製的技術,比如製冷設備、保溫材料,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涉及的“全程可追溯”技術很感興趣,我希望瞭解它如何確保商品從生産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安全可靠的。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冷鏈物流在不同行業內的應用案例,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讓我認識到冷鏈物流的科學性和專業性,並且能夠體會到它在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方麵所做齣的貢獻。

評分

《冷鏈物流管理》這個書名,在我的眼中,就像是一個充滿科技感和生活氣息的結閤體。我平時購物時,經常會關注那些帶有“冷藏”、“冷凍”標識的産品,並且好奇它們是如何保持在最佳的儲存狀態來到我手中的。雖然我不是物流行業的從業者,但我對能夠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品質的各種係統都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冷鏈物流的運作原理,讓我明白從生産源頭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溫度控製、倉儲管理、運輸方式等關鍵要素。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比如生鮮電商的冷鏈配送,或者醫藥産品的冷鏈運輸,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冷鏈物流的挑戰和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我可能不太熟悉的專業術語,比如“溫區管理”、“動態溫度監測”等。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冷鏈物流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並且能夠認識到它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以及推動相關産業發展方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

我拿起《冷鏈物流管理》這本書,首先聯想到的是我每次購買進口水果時的經曆。那些從遙遠的國度漂洋過海而來的新鮮果實,能夠完好無損地呈現在我麵前,這背後一定有一個非常高效且嚴謹的體係在支撐著。我對於這種跨越時空的保鮮技術感到非常驚嘆。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傢,但作為一個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消費者,我一直對能夠讓我獲得更好産品和體驗的環節很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冷鏈物流的“黑匣子”,讓我理解從原料到餐桌,那些需要特定溫度條件纔能保存的商品,是如何被“嗬護”著的。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種類商品的冷鏈存儲和運輸要求,比如生鮮食品、醫藥産品、化工品等,它們之間在冷鏈管理上是否會有顯著的差異?我對於書中可能介紹的各種冷鏈技術,例如溫控設備、智能監測係統、以及包裝材料等,都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夠瞭解到,在追求極緻保鮮的同時,如何兼顧成本效益和環境保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冷鏈物流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明白它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作用,並且能夠瞭解到其中包含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智慧,從而讓我更 appreciated 那些為瞭保證商品品質而付齣的努力。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直截瞭當地點明瞭它所聚焦的核心——冷鏈物流的管理。作為一名經常關注供應鏈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的觀察者,我對這個主題深感共鳴。在現代消費模式下,生鮮電商、醫藥配送等領域對冷鏈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一直覺得,盡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享受到冷鏈物流帶來的便利,但其背後的復雜性往往被忽視。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到這個“看不見”但又至關重要的環節。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冷鏈物流的核心要素,例如溫度控製的技術、倉儲設施的要求、運輸工具的選擇,以及在整個鏈條上的風險管理。我不是一個直接操作冷鏈物流的從業者,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對行業發展趨勢保持敏感的普通讀者,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冷鏈物流是如何在保證商品品質的同時,實現高效、經濟的運作。我尤其關注的是,在當前全球化和互聯網化的背景下,冷鏈物流麵臨著怎樣的挑戰,又有哪些創新和技術在推動其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見解,讓我能夠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脈絡,以及它對我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包含一些成功的實踐案例和經驗教訓,幫助我構建起對冷鏈物流管理更全麵、更深入的認知。

評分

《冷鏈物流管理》這個書名,讓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畫麵:超市裏琳琅滿目的冰淇淋,藥店裏小心翼翼保存的疫苗,還有餐桌上鮮美的魚蝦。我一直覺得,這些能夠讓我們享受美好生活、保障身體健康的商品,背後一定有一個嚴謹的“溫度守護神”。我不是物流行業的專業人士,但我對那些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充滿瞭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深入瞭解冷鏈物流的運作細節。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溫度等級的冷鏈要求,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商品特性來選擇閤適的冷鏈方案?我特彆好奇,在一些突發情況下,比如運輸過程中突然停電,冷鏈係統是如何應急處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清晰的語言,解釋那些我可能不熟悉的專業概念,並且能夠提供一些真實的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冷鏈物流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對這個“看不見”但至關重要的行業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更加珍惜每一次購買到的安全、新鮮的産品。

評分

當我看到《冷鏈物流管理》這個書名時,我腦海裏閃過無數關於海鮮、冰淇淋、疫苗的畫麵。這些東西,離開瞭溫度的嗬護,簡直是無法想象的。我一直覺得,能夠把這些對“溫度”如此挑剔的東西,安全、高效地從生産地送到消費者手中,這絕對是一項瞭不起的工程。我不是那種能自己操作冷鏈設備的專業人士,但是作為一個經常需要購買這些産品的普通人,我對這個過程背後的技術和管理非常有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魔法”,讓這些商品在經曆長途跋涉後,依然保持著它們應有的新鮮和活力。書中會不會詳細解釋,有哪些關鍵的環節需要嚴格控製溫度,比如倉儲、運輸、甚至是末端的配送?對於一些我可能不太瞭解的專業名詞,例如“溫濕度記錄儀”、“冷藏庫”等等,我希望書中能夠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介紹,甚至可以配上一些插圖或者圖錶,這樣我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說明書,詳細地告訴我,整個冷鏈物流體係是怎麼運作的,它又麵臨著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剋服這些挑戰,最終把優質的産品送到我的手上。

評分

拿到《冷鏈物流管理》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麵,就是那些被精心包裝、擺放在冷藏櫃裏的新鮮食品,還有那些對於生命至關重要的疫苗。我一直覺得,冷鏈物流就像是連接生産端和消費端之間的一條看不見的“生命綫”,它保證瞭商品的鮮度和安全,也守護著我們的健康。我本人雖然不是物流行業的專業人士,但我對任何能夠提升生活品質、保障民生安全的領域都充滿瞭好奇。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瞭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技術和管理手段,纔能讓那些對溫度極其敏感的商品,在漫長的運輸過程中始終保持最佳的狀態?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各種冷鏈運輸方式的優缺點,比如冷藏車、冷藏集裝箱、冷藏船舶等,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我還很好奇,在齣現突發狀況,例如天氣變化、設備故障等情況下,冷鏈物流體係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這本書是否會涉及相關的應急預案和風險控製措施?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指導和方法,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冷鏈物流管理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我期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冷鏈物流的整個流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且能夠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科學嚴謹和精細管理。我希望它能夠讓我看到,在這個看似平常的物流環節背後,有多少智慧和汗水在默默付齣。

評分

看到《冷鏈物流管理》這個名字,我腦海裏立刻浮現的是那些在炎炎夏日依然能享受到新鮮冷飲,或者在鼕天能買到新鮮蔬菜的場景。我一直覺得,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便利背後,隱藏著一個復雜而精密的係統。作為一名對科技和生活品質都感興趣的讀者,我非常想瞭解這個“冷鏈”到底是怎麼一迴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冷鏈物流的核心技術和管理策略,比如它是如何做到持續恒溫的?它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環節有哪些特殊的設備和工藝要求?我尤其對書中可能介紹的保溫材料、製冷技術、以及溫度監控係統等內容充滿好奇。同時,我也想知道,在麵對各種不可控因素,比如運輸過程中的顛簸、溫度波動等,冷鏈物流是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的,以確保商品不受到損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讓我看到冷鏈物流的科學性和專業性,並且能夠體會到它在保障食品安全、醫藥流通以及其他多個領域的重要作用。我希望它能夠讓我明白,每一次購買到的新鮮商品,背後都凝聚著多少智慧和努力。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是《冷鏈物流管理》,我拿到它的時候,心裏就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物流這個行業很感興趣,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速度至上的時代,商品的流通效率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體驗和企業的生存。而“冷鏈”這個詞,更是勾起瞭我的聯想,我猜想它應該涉及很多我平時不太瞭解的專業知識。我本身並不是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可能算是一個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普通消費者吧。我平時購物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需要冷藏或者冷凍的商品,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海鮮、肉類,還有一些藥品和疫苗。我一直很好奇,這些商品在運輸過程中是如何保持恒溫的,又是如何避免溫度的波動對商品造成影響的。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深度,感覺它應該能夠解答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開冷鏈物流神秘的麵紗,讓我明白背後的科學原理和運作機製。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一件冷鮮産品從産地到達我手中,經曆瞭哪些環節,每個環節又是如何進行溫度控製的。我對於那些復雜的設備、技術和管理流程感到非常好奇,也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現代物流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我不是專傢,所以我不期待那些過於專業晦澀的術語,但我希望能夠有足夠的信息量,讓我對冷鏈物流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並且能夠瞭解到一些實際的案例,這樣我纔能更好地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係起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我遊覽冷鏈物流的奇妙世界,讓我領略其中的智慧和挑戰。

評分

《冷鏈物流管理》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超市裏精心陳列的鮮活食材,以及那些保存在藥店裏的珍貴藥品。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確保這些對“溫度”有著嚴苛要求的商品,在經曆漫長的供應鏈旅程時,始終保持其原有的品質和效用?我本身對物流行業並不算特彆精通,但我對能夠確保我們生活品質和健康的“隱形功臣”總是充滿敬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冷鏈物流的運作機製,從最初的源頭,到最終的消費者手中,每一個環節是如何被精確管理的。我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類型的冷鏈設施,比如冷庫的設計與運營,以及各種冷藏運輸工具的特點和應用場景。我更希望瞭解,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冷鏈物流係統如何應對挑戰,例如極端天氣、運輸延誤等,確保商品的安全和時效。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真實的冷鏈物流是如何運作的,那將是極好的。我期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冷鏈物流有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瞭解它的“是什麼”,更能明白它的“為什麼”和“怎麼做”,從而讓我對整個物流體係有更深的理解。

評分

感覺用處不大

評分

畢業論文就靠它

評分

物流很快,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

物流很快,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

還行,可以物流。

評分

感覺用處不大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書籍正版,到貨快,快遞大叔態度好。

評分

就是紙有點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