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历史的人,大多难以摆脱其政治立场。因此,史书典籍中记载的帝王将相、社会精英们的政治、军事活动,言论主张,多有虚假伪造。经历了历代朝廷的更替,历史变得扑朔迷离,云山雾罩。
但是,无论是伪造历史,还是篡改历史,从经济角度研究古代社会,我们能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视角。因此,了解历史财经人物,是拨开各王朝败亡迷雾的钥匙。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八位财经明星人物:张汤、第五琦、刘晏、杨炎、蔡京、贾似道、阿合马和脱脱。通过对这八个人物所作所为的了解,搞清他们所处王朝盛衰兴替的经济原因。
从这八位历史关键人物入手,作者将历史相关事件、人物、背景和货币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将中国古代的货币法制史串联起来,基于大量的历史材料,力图让本书既有历史性,又有故事性。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财政大臣们是如何为政府和君主敛财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
前 言
中国古代各王朝的盛衰兴替,都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然而,传统史学对于中国古代各王朝的败亡,多归咎于其军事失败或政治失败,很少分析其经济原因。
马克思主义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古代各王朝的经济变化,才是找出其败亡原因的关键。
第一,从经济角度研究古代社会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视角。
记述历史的人,大多难以摆脱其政治立场。因此,史书典籍中记载的帝王将相、社会精英们的政治、军事活动,言论主张,多有虚假伪造。经历了历代朝廷的更替,政治立场不断变换,后世变本加厉,篡改史书,更使历史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无论是伪造历史,还是篡改历史,都是围绕着政治立场展开的,很少在社会经济状况的记述方面蓄意作伪。于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古代社会,我们就获得了一个比
较可靠的研究视角。
第二,了解历史财经人物是拨开各王朝败亡迷雾的钥匙。
中国古代各王朝经济状况的剧变,往往出自朝廷实施的变法改革。这些变法改革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富国强兵。富国强兵需要长期的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所需时间长远,皇帝等不得。于是,就出现了特别聪明的大臣,实行变法,希望使国家财政迅速地丰裕起来,自己也可青史留名,成为历史上的财经明星。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八位财经明星:张汤、第五琦、刘晏、杨炎、蔡京、贾似道、阿合马和脱脱。希望读者通过了解这八个人物对经济所做的改革,明白他们所处王朝盛衰兴替的经济原因。
尽管文献典籍多有虚伪,我们在介绍这些人物的生平时,仍然采用正史的记载,不增不减,保持其原来面貌。但是,对于这些人物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通过经济分析,结合文献记载,考证出土文物,分辨真伪,力图达到进一步接近历史真实面目的研究目的。本书内容曾分十六期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原题为《中国古代八大敛臣》。经出版社改定,本书标题有所变动,但内容基本保持原貌。我们认为,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才可以经过研究思考,探明是非,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点燃认知未来的智慧之光。
真伪属于客观的界定,是非却是主观的认识。辨真伪易而明是非难。真伪以客观为准绳,是非靠立场来判断。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判断,主要有两个立场:一是帝王的立场,二是百姓的立场,两者经常处于对立状态。历史活动的价值取向,又有两个利益目标:一是当前利益,二是长远利益,两者也经常处于对立状态。如果站在百姓是否幸福的角度上,兼顾百姓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就有了可供判断的立足点;我们对历史发展的预测,也就有了逻辑严谨的思考。
为了方便读者们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我们在每个人物故事的后面附上人物年表,以供参考。
读完《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和脸谱化。那些在教科书中被简化或美化的历史人物,在这本书里被赋予了更复杂、更立体的面貌。作者选择的这八位“聚敛之臣”,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奸臣,有些甚至是身居高位、权倾朝野的重臣,他们的“聚敛”行为,往往披着“为国效力”或“稳定江山”的外衣。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对“历史评价”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对于这些人物的分析,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定性为“好”或“坏”,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最终造成的后果。我尤其对其中几位人物的描述感到震撼,他们的手段之高明,心计之深沉,以及对权力的欲望之强烈,都令人咋舌。读这些章节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操纵经济命脉,如何利用制度漏洞,如何将国家的资源一点点地转移到自己手中,而底层的百姓却在默默承受着这一切。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历史的真相远比我们看到的要残酷和复杂得多。它不仅是政治家的舞台,更是各种欲望交织、利益博弈的战场。
评分这本《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凭借权势将国家财富攫为己有的重要人物。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许多画面:高高在上的帝王,背后默默运作的权力之手,以及那些被剥削得民不聊生的百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聚敛之臣”是如何一步步积累财富,又是如何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走向。我很好奇,在那些被歌颂的“贤臣”之外,是否还有这样一群“不那么光彩”的人物,他们同样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只不过他们的遗产不是功勋,而是积累的财富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我设想书中会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来揭示聚敛行为的运作机制,比如他们是如何利用税收、特权、甚至直接的掠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探讨这些聚敛行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如是否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是否埋下了革命的火种,甚至是否影响了朝代的更迭。一本好的历史读物,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让我们能够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下,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夺富于民》这个书名,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去审视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经济驱动力和权力运作。
评分《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既震撼又引人深思的。作者在选择这八位“聚敛之臣”时,显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并非都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也并非都是臭名昭著的恶棍,而是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以某种方式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没有简单粗暴地贴标签,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分析,展现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和操作手法。读到某些章节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经济掠夺的无声。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扎实,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梳理得清晰明了,使得即使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财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权力如何成为获取和巩固财富的强大工具。它提醒我们,在审视历史时,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功过是非,更要深入探究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经济驱动力和权力运作,才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评分《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这本书,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触,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史和政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扎实,每一段论述都建立在大量的史料考证之上,没有花哨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而是用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将这些“聚敛之臣”的所作所为一一呈现。我喜欢这种“去魅化”的历史解读方式,它让我们能够跳出对英雄人物的盲目崇拜,或者对反派角色的脸谱化认知,而是从更本质的层面去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书中对于“聚敛”的定义也非常清晰,它不仅仅是指简单的贪污受贿,更包含了通过合法的、半合法的,甚至是利用权势制造的制度来获取巨额财富的行为。这让我思考,在现代社会,这种“聚敛”的逻辑是否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系,让我们能够以古鉴今,去审视当下社会中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了,也更加警惕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财富掠夺行为。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着实抓人眼球,勾起了我对历史上那些“非典型”英雄人物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历史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那些不那么完美、甚至充满争议的人物。这本《夺富于民》似乎正是这样一本,它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权力和财富的漩涡中不断沉浮的人物,剖析他们如何巧妙地将国家和百姓的财富“聚敛”到自己手中。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这些人物的智谋与权术,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何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土壤。比如,是如何利用当时的政治体制,如何巧妙地规避法律的制约,甚至是如何将这种“聚敛”行为“合法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些“聚敛”行为对社会造成的长远影响。是加剧了社会矛盾,加速了王朝的衰落,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某些经济模式的演变?读一本这样的书,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人物,更是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权力与财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国历史,去思考那些被隐藏在权力阴影下的经济真相。
评分很好的东东 值得推荐购买 会持续关注哦
评分家人挺喜欢的东西
评分非常好
评分很好的东东 值得推荐购买 会持续关注哦
评分活动时买的,看看古人前车之鉴 启迪指导后人做人做事
评分家人挺喜欢的东西
评分还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直接翻译于古文,思想性差一些。是普及类的书籍,对我而言,有些浅了。装帧版本尚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