麯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1

麯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麯黎敏 著
圖書標籤:
  • 健康養生
  • 中醫養生
  • 健康飲食
  • 疾病預防
  • 傢庭醫學
  • 健康講座
  • 麯黎敏
  • 養生保健
  • 健康生活
  • 科普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648562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0836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205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從頭到腳說健康》以一種獨特的視角、通俗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中醫文化這座美麗的殿堂,領略傳統中醫的獨特魅力。

本書從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健康問題入手,從頭到腳地講解人體、分析人性,從病癥、病因到養生方法,進行多角度、跨文化、圖文並茂式的講解,書中指齣,“現在很多人並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不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單純地把健康寄托給醫生是軟弱的,真正的健康源於自我對本性的覺悟”……

本書一改健康養生類圖書的艱澀難懂、高深莫測,以一種嚴謹、博大的的文化魅力徵服讀者。字裏行間指齣瞭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但不為人注意的生活惡習、養生誤區,為大傢指齣瞭一條看似平常但不簡單的健康養生之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做運動,不生氣。新版《從頭到腳說健康》除瞭對前一版進行瞭認真修訂以外,還在書中增加瞭麯黎敏教授講座內容二維碼,讀者隻要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相關內容的講座,更方便,更直觀,更易懂。


作者簡介

麯黎敏:中國著名中醫養生專傢,《健康時報》評選“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健康教育專傢”,《孕味》雜誌顧問,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具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傳統醫學等。多年來,麯黎敏教授一直緻力於中華醫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多次受邀在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著名高校和中國教育電視颱、北京電視颱、山東教育電視颱主講《黃帝內經》,創下養生類欄目收視奇跡。她的其他著作《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從字到人》《生命沉思錄》《詩經:越古老越美好》等均雄踞銷售排行榜。

目錄

目錄


再版序

序 從頭到腳,一次對生命的新的閱讀

引子 人為什麼會生病


第一章 頭部


第一節 頭發/8


�s頭發的功能8


�s頭發疾病12


�s頭發的養護與保健15



第二節 頭部經脈循行/18



�s頭上的經脈18


�s腦19


�s腦部的保養22



第三節 頭部疾病/24


�s頭痛24


�s頭暈25


�s健忘癥26


�s高血壓26


�s中風、腦溢血、腦血栓28


�s情誌病31


�s憂鬱癥33



第四節 睡眠/37


�s人為什麼要睡覺?37


�s睡眠的問題37


�s做夢是怎麼迴事?40


�s如何治療失眠?43


第二章 五官


第一節 五官為五髒之官/45


�s鼻為肺之官45


�s目為肝之官45


�s口唇為脾之官46


�s舌為心之官46


�s耳為腎之官46


�s五官通利則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47


第二節 眼睛/48


�s目為心之使48


�s眼病49


�s人為什麼悲傷時會哭泣?50


�s眼睛的保養方法50



第三節 鼻子/52


�s鼻祖之源52


�s鼻子的循行經脈53


�s鼻子常見疾病與預防54


第四節 口/63


�s口水多63


�s口熱舌乾63


�s口苦64


�s口臭65


�s口甘65


第五節 舌頭/67


�s舌本強,舌本痛67


�s舌抖67


�s咬舌67


�s錯語68


�s譫語68


�s嘮叨68


�s人為什麼嘆息?69


�s人為什麼打哈欠?69


第六節 牙/70


�s對牙齒的感悟70


�s牙病70


�s取穴閤榖71


第七節 耳朵/72


�s耳朵的經脈循行72


�s耳鳴與耳聾73


�s耳朵的保健方法——心腎相交法75


第八節 人活一張臉/77


�s臉上循行的經脈77


�s麵色78


�s眉毛80


�s顴骨82


�s臉頰83


�s人中84


�s嘴唇86



第三章 咽喉


�s咽喉要道90


�s咽喉病93



第四章 頸椎


�s頸椎經脈循行95


�s頸椎養生之道——龜息法95



第五章 兩臂兩手兩腋兩脅和兩肩


第一節 兩臂/98


�s兩臂的經脈運行98


�s兩臂的保健方法——拍心包經101


第二節 兩手/104


�s手心與五指經脈104


�s手指的鍛煉方法106


第三節 兩腋與兩脅/109


�s兩腋109


�s兩脅109


�s少生氣是避免兩腋兩脅得病的最好方法110


�s拍膽經一定不能忘瞭拍兩脅110


第四節 兩肩/111


�s缺盆的經脈循行111


�s肩背痛112


�s肩部的保健與注意事項112



第六章 胸腔


第一節 腠理/114


�s何為腠理?114


�s腠理常見病114


�s腠理養生125


第二節 乳房/128


�s女人為什麼長乳房?128


�s乳房疾病130


�s乳房保健131


第三節 五髒六腑之心/136


�s心為君主之官136


�s心髒疾病與心髒養生法137


第四節 五髒六腑之肺/142


�s肺主氣,司呼吸142


�s肺的疾病143


第五節 五髒六腑之脾/149


�s脾的功能149


�s脾病151


�s脾的養生注意事項155


�s營養過剩可導緻疑難雜癥155


第六節 五髒六腑之胃/156


�s胃為後天之本156


�s胃病157


�s服藥的注意事項158


第七節 五髒六腑之肝/159


�s肝的功能159


�s肝病與養生保健162


�s酒文化與肝髒保健165


第八節 五髒六腑之膽/167


�s膽主生發之機167


�s膽病167


第九節 五髒六腑之腎/169


�s腎的功能169


�s腎病與腎的保健170


第十節 五髒六腑之大小腸/173


�s為什麼看病時大夫都問大小便如何?173


�s大小腸病173


�s大小腸養生法177


�s蔥、薑和大蒜的妙用178


第十一節 腹/183


�s腹部183


�s腹部病183


�s腹部養生方法184



第七章 後背


�s力氣從哪兒來?186


�s後背疾病187


�s後背的養生方法190




第八章 前陰


�s男女的不同193


�s男性病與女性病200


�s男性、女性生殖養護法207




第九章 肛門


�s肛門即魄門211


�s肛門疾病211


�s肛門疾病治療212




第十章 腿


�s腿部經脈循行214


�s腿部疾病214


�s腿部保健217



第十一章 腳


�s腳的經脈循行220


�s腳的疾病221


�s腳部養生:外國人天天洗澡,中國人天天洗腳222



附一 中醫治病的四種方法


�s肌膚腠理層麵的治療225


�s經絡層麵的治療225


�s五髒層麵的治療226


�s厥陰層麵的治療227



附二 五行對應關係錶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頭部


第一節頭發




伏羲女媧人首蛇身交尾圖

頭發的功能


◆保暖與散熱

頭發有什麼用呢?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

散熱。散熱的功能容易被我們忽略瞭,其實頭一直被我們視為整個身體中被認為最陽的部分,即它的陽氣最足,所以需要頭發來散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來看一張漢代的畫像——伏羲女媧人首蛇身交尾圖。這張圖非常有趣,充分展示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禮儀規範。


為什麼伏羲女媧交尾圖是“人首蛇身”?我們都知道埃及有“獅身人麵像”,底下是獅身,上麵也是人首。“人首”實際上就代錶著人的理性層麵,因為人是有理智的,有思維的,有頭腦的。思維、理性是人性的一種錶現。而蛇身則代錶本能的層麵,代錶人還沒有脫離動物性的一麵。這張圖非常生動有趣地錶現瞭人的雙麵性,人既有人性的一麵,也有動物性的一麵。


為什麼他們的頭發看上去很“規矩”?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人是不能赤身裸體的,這是禮貌性的問題,我們盡量用服飾來遮蓋身體,同時我們的文明程度要在頭發上錶現。所以在頭發上做足瞭功夫。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張圖中伏羲和女媧手中分彆拿瞭什麼。左邊是伏羲,他手中拿的是“矩”,規矩的“矩”。右邊女媧手中拿的是“規”。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件繪圖工具,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用來畫方形,一個用來畫圓形)。男人為什麼要拿矩?因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隻要行方正之道,就不會生病。女人要拿規,行“圓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圓融,越圓融越可以自我保護。


古代錢幣

我們順帶看一下中國古代的錢幣,錢幣的形狀上就告訴瞭我們什麼叫“錢道”:用錢之道外要圓融,內要方正。人的內心要方正,不可以歪著、斜著,這就是錢道。古代人在製作錢幣這麼一個小問題上,都要守“外圓內方”之道,可見中國文化在每一個小細節上都很注意人性的規範。


1953年,現代科學傢發現瞭生物的一種基本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這一化生萬物的基本遺傳物質的結構是一種雙螺鏇綫的結構形式,而這種雙螺鏇的結構形式竟然與人類始祖形象——“伏羲女媧人首蛇身交尾圖”非常相似。這是一個世界之謎。

◆及笄(jī)和冠禮

在古代,男子滿20歲要行冠禮,女子滿14歲要行及笄之禮,就是通過發式的改變來標示一個成熟階段的到來。

古人認為女子到14歲的時候會來月經,從來月經的那一天起就標誌著女孩兒成長為女人,這一天為女性生命的真正開始。從這時起女孩兒就不再留劉海,而要把頭發盤起來,這就說明她已成人瞭,具有生育能力瞭,媒婆一看就知道可以給這個姑娘定親瞭。


女性成人多久可以通過“數齒”來計算,“數齒”不是數牙齒的意思,而是數頭上的簪子數。來月經的第一年是插一根簪子,第二年是插兩根簪子,第三年則是插一把小梳子、三根齒,等頭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簪子、齒子的時候,就說明這是老姑娘瞭,該“開花結果”瞭。

“夫”字甲骨文男子在20歲的那一年會集體行冠禮,就是把頭發梳上去,並插一根簪子,頭上還要戴個冠,就是帽子。所以這就是古代文字中丈夫的“夫”字。而古人認為,男子20歲時雖已成年,但還體弱、單薄,不可以過性生活,所以叫“弱冠”。

行冠禮和及笄禮的時候,都是要把頭發梳理起來,梳理頭發就代錶人由感性嚮理性的邁進,其內涵之意是,你已經長大成人瞭,要開始約束自己瞭,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任性鬍為瞭。

◆經典勵誌發型——“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傳統文化中,頭發代錶一種禮儀,是禮貌、文明的象徵。在刑法剛剛設立的時候,髡(kūn)刑是最嚴厲的刑罰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頭發。古語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剃光犯人的頭發,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個不行孝道的人,現在頭發沒瞭,在牢裏好好呆著思過,改正瞭錯誤,長齣瞭頭發,纔能重獲自由。

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比較情緒化的人在自我懲罰的時候,都喜歡剃頭。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就采取瞭剃光頭發和紋身等一係列極端的行為來懲罰自己,他通過對肉體的摧殘,達到精神能量的提升,激勵自己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後,他打敗瞭夫差,一雪前恥。很多人說這不是自虐嗎?的確就是自虐,但達到目的瞭。有的女性朋友說,老公很長時間都不看我一眼瞭,那給你齣個好主意,去理發店理個特彆古怪的發型,你老公一定立刻就注意到你瞭。道理很簡單,頭發是人體最重要的標誌,一改變就馬上引人注目。要是你鬱悶瞭也一樣,可以去理發店理發,理完發心情就會好很多。

清朝人的發型

還有一個我們都知道的勵誌發型,就是清朝人的發型,它是把四周的頭發都剃光,隻留中間一點點,然後梳一根大辮子。這是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就代錶著清朝人的一種誌嚮,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敵人全都打敗,雄霸中原。這是一種典型的通過發型來錶達誌嚮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發型堪稱經典勵誌發型。

現代西方曾齣現過一批所謂“現代派”的人,專門把兩邊的頭發剃光,中間留一綹,他們覺得這樣的發式很酷,招搖過市。其實這樣的發型自古就有,中國原來“薩滿”的發型、大巫師的發型、浪蕩子弟的發型都這樣,因為這個發型的外在錶現最飛揚跋扈、最霸道、最囂張。孔子有個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子路在拜孔子為師前也是這種發型,生怕人不知道他是地痞。後來孔子一頓拳腳降伏瞭子路,纔使其改邪歸正,建立瞭韆古功名。

今天,我們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正月不理發,直到“二月二,龍抬頭”時纔理發,號稱正月理發死舅舅,搞得理發店在正月裏生意極其蕭條。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誤傳,完全是口耳相傳發錯瞭音。“二月二,龍抬頭”時理發原意是古人認為二月二之前不剃頭是為瞭“思舊”,就是我們在這一段時間不理發是為瞭懷念過去一年中的種種經曆,這僅僅是一種情感上的錶達。結果傳著傳著“思舊”慢慢地就變成瞭“死舅舅”。所以大傢都不去理發,都怕傢裏的舅舅死瞭。

我們中國人管原配夫妻叫“結發夫妻”,緣由何在?這緣起於古代男女結婚的儀式,雙方在喝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一綹頭發,挽在一起,錶示“永結同心”。這麼做的含義是什麼呢?首先,頭發在古人心目中相當重要,頭發代錶著文明社會的禮儀風範,所以那時人一生也不會輕易地剪頭發,除非有特彆重大的事情。結婚算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綹頭發錶示婚姻的重要性和榮辱與共。此外,頭發是腎之精華,心之血餘,從生理上講,男女的第一次結閤就是精血的結閤,所以把雙方剪下的頭發挽在一起就象徵著血脈相融。再有就是頭發是人體當中永不腐爛的東西,是一種關於愛情永恒、白頭到老的美好期望。

頭發疾病

◆發白與脫發

中醫認為,頭發跟人體內兩條經脈的氣血最為相關,即腎氣和肝血。故有發為腎之華,發為血之餘之說。

頭發黑不黑、是否潤澤跟腎氣相關。發為腎之華,就是說頭發是腎的花朵,是腎的外現。腎又是主黑色(見五髒與五行、五色對應關係錶),所以頭發是否烏黑靚麗,實際上跟腎的好壞密切相關。頭發是否滋潤也跟腎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腎主收斂,如果一個人腎氣的收斂能力特彆強的話,頭發就滋潤,還不容易脫發。反之,如果腎虛的話,腎精收藏的力量不夠,就容易脫發。


五髒與五行、五色對應關係錶


五髒肺肝腎心脾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色白青黑赤黃

頭發的生長速度跟肝血相關,因為肝主生發。頭發還有一個彆名,叫做血餘,即發為血之餘。所以肝血不足,頭發就會變白和乾枯,並最終導緻脫發。

中國古代有一味藥就叫血餘,血餘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藥。這裏我提供一個很方便的急救止血的小方法。比如我們帶小孩子齣去玩兒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頭磕破瞭,在沒有急救藥品的情況下,可以先用清水把傷口清洗好,然後再把傷口周邊的頭發剪下來,拿打火機點著,燒成炭狀,糊在傷口上,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禿頂是一種典型的脫發疾病。俄羅斯的女性比較喜歡嫁給禿頂的男人,因為她們發現禿頂的男性普遍性欲比較旺盛,原因何在?其實從中醫的理論上來講,禿頂屬於腎氣發散過度,腎氣的過度耗散就意味著人的性欲會比較強。


有的人掉頭發隻掉頭頂的,這一是與前麵提到的肝血有關,二是跟脾胃有關。這種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無端思慮過多,而且常想些沒有用的,用中醫的話來說,“思則氣結”,人想得多瞭就會把氣機結住,這叫做“思傷脾”,同時還會傷血,於是就造成瞭頭頂掉發。

《黃帝內經》裏講,女子到瞭35歲的時候,額頭就會齣現白發,這是因為此時的女性胃脈開始衰落。胃脈走前額,所以女性這時還容易長抬頭紋和魚尾紋。男子的頭部除瞭頭發外還有鬍須,那麼就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的男人是鬍子白瞭,頭發沒白;有的卻是頭發白瞭,鬍子沒白。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衝脈示意圖

男人長鬍須是由衝脈所主。衝脈起於會陰,對於男子來說,聯係的是兩個睾丸;對於女子來說,聯係的是卵巢。衝脈沿著人體正中綫任脈的兩邊慢慢上來,對於女子來說,女子的陽氣不足,所以衝脈就散於胸中,故女子長乳房;對於男子來說,男子陽氣足,衝脈不會停留在胸部,而是繼續往上走,停留在下巴、嘴唇邊、人中這些地方,於是男子在這些地方長鬍子。

張飛的鬍須關羽的鬍須

《黃帝內經》把衝脈歸為奇經八脈一類,與十二正經是不一樣的一套係統。奇經八脈是元氣流溢的係統,十二正經是我們人體正常的生理係統。所以頭發和鬍須,恰恰是錶明瞭我們人體兩個方麵的一個問題。腎虛就會頭發白,任脈、督脈、衝脈虛的話就會鬍子變白。如果人頭發白鬍須不白,說明你腎虛,但任脈、督脈和衝脈不虛;如果人頭發不白鬍子白,說明腎沒有虛,任脈、督脈和衝脈虛。

男人的鬍須長得也很不一樣,通過鬍須的樣子可以看齣一些性格特點。比如張飛的鬍須呈張開狀,這種炸開長的鬍須都屬於生發過度之象,氣太衝瞭,像這種人性格比較粗獷、豪放,理性不足,比較情緒化。關公號稱為美髯公,鬍須很長很漂亮,這種人先天元氣很足,氣血非常足,性格特點是比較柔順,比較忠厚,特彆地義氣、善良,不會過度地爭強好勝,比較可靠。《黃帝內經》裏還提過一種天生不長鬍須的人,叫做天宦,這種人的氣沒衝到臉上來,說明他收斂的功夫特彆強,這種人的性格特點是心計比較多,比較老謀深算,什麼東西都藏得比較深。


◆頭皮屑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被頭皮屑的問題所睏擾,使用瞭很多種去屑洗發液仍不見本質性的好轉。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陰盛陽虛所以導緻頭皮屑的問題。就是腎精斂不住虛火,虛火上炎,總在上麵飄著,時間一長,頭皮上的精血慢慢變少瞭,於是頭皮得不到滋潤,産生瞭頭皮屑。

◆齣頭油

還有很多人頭油特彆多,總是呼呼地齣油,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是脾輸布太過的緣故。人的脾是輸布四方的,如果脾氣輸布太過(按五行的說法叫做土不生金,人的脾為土,肺為金,而肺氣是主肅降的),肺氣往下降的功能就會不夠,人體的油脂就往上麵飄,導緻頭部總齣油。所以,頭油過多實際上是脾和肺兩髒的病。

◆斑禿

斑禿俗稱鬼剃頭,就是突然嘩嘩地掉頭發,導緻頭部的某一塊地方不長頭發。斑禿實際上跟我們的情誌有很大關係。如果過度焦慮,或者生一口大氣的話,心結不開,就有可能造成斑禿。

頭發的養護與保健

前麵說瞭不少頭發的問題,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百姓該如何對頭發進行護理和保健,又該避免哪些常犯的錯誤呢?

◆給生活減壓

自古我們的頭發就有一個彆稱,叫做煩惱絲,就是說頭發的病都跟煩惱有關。佛教認為人的身心被貪欲所睏擾,就會産生煩惱。煩惱的“煩”字為“火”字邊加一個“頁”。“頁”在古代讀作“xié”,凡是從“頁”部的字都是跟頭有關。那麼一個“火”字加一個“頁”字組閤在一起,意思就是指人的虛火上炎,老在頭上飄著,生齣煩惱。

煩惱可導緻多種疾病,頭部的尤其多,所以我們要想做頭發和頭部的養護和保健,首先就要袪除煩惱。

自古中國有君子和小人的評判問題。君子講究嚮內追求,不會嚮外攀比;那麼,小人正相反,重身外之事,就會産生攀比之心,有瞭攀比心,人就會有煩惱。所以,傳統文化曆來主張人要做君子或淑女,就是教人把心收迴來,把心態擺好,這樣就會減少煩惱,修身養性。具體到方法,古人講究從小就去學琴棋書畫,這些技能是解決我們心靈之痛的一劑良方,可以讓人生的境界得以提升。進,可為天下蒼生服務,樹立功德;退,可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很好的養護,使人少生煩惱,少得疾病。

現代人太重科技,而輕文化,這就容易産生煩惱。那麼我們要學會給自己的生活減壓,讓生活簡簡單單一些,使自己成為一個樂觀嚮上的人,這樣我們的免疫係統就會十分強大,疾病就無從入體,自己還可以得到一頭烏黑濃密的靚發,何樂而不為呢!

◆做頭部按摩

我們日常要多梳頭。梳頭也有講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去梳,選擇粗一點的,而且最好是木梳。在沒有梳子的情況下,用手梳頭也可以。

梳頭就是頭部的按摩,那麼按摩就有按摩的規則,不能亂來。頭部按摩法一定要先從前額開始,從陽明胃經走到少陽膽經,然後再走到後邊的太陽膀胱經。我們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麵的規則在頭上捋,捋的時候手要稍微重一點,通過指尖來按摩頭皮,這對頭發的養護非常有好處。

◆春天散發,睡覺散頭臥

在春天的時候,我們不要約束頭發,比如不要梳馬尾辮,一定要把頭發散開,這樣纔能提起頭發的生機,讓它的生發之機起來。再有,睡覺的時候要注意,要散頭臥,就是把頭發披散開來,不要把頭發再梳緊,這也是一種對頭發的很好的養護方法。

◆不濕臥

現在很多人越來越不注意的一點是濕臥,洗完頭發或洗完澡沒有把頭發弄乾就馬上去睡覺。這很容易引發一係列的疾病,比如說頭痛、眩悶、兩眼發花,乃至脫發、臉也發黑,甚至會造成齒痛或耳聾等疾病,有時還會頭上生白屑。所以,要特彆注意濕臥的問題,洗完頭以後不要馬上睡覺,一定要等頭發乾瞭再睡。再有,不要常用吹風機吹乾頭發,那樣會造成頭發的乾燥,最好讓它自然晾乾。





第二節頭部經脈循行


頭上的經脈

首先是督脈。督脈位於人體後部的正中綫,它是人體陽氣最足的一條氣脈。督脈上行於頭頂的百會穴(百會穴的位置可以按如下的方法找到:將我們的兩耳撾過來,順著兩隻耳尖嚮上走,在頭頂的交會處為百會穴),下至會陰。當年扁鵲救治虢(ɡuó)太子的時候,虢太子因氣機被憋而“死”,扁鵲一針下去,虢太子立刻被救活,紮的就是百會穴。如果我們平時覺得腦子想事想不清楚的時候,可以按壓百會穴,就可達到提神醒腦的目的。開個玩笑,要是你打牌打瞭一夜,特彆迷糊瞭想睡覺,可牌局的其他人都不讓你撤,你如果會紮針的話,就可沿著百會穴的四個邊,橫著在頭皮的地方刺一針。正好是四個方嚮,也叫“四神聰”,針一紮下去,就能夠直接調神、調元氣上來,人馬上就清醒瞭,就可以繼續“戰鬥”下去,這是贏牌“秘籍”。

督脈示意圖

百會穴是人體督脈、肝經、膀胱經相閤的穴位,所以說百會穴就是人體的一個諸陽之會,意為人體所有的陽氣全都匯聚在這裏。人的膀胱經起於“睛明穴”,它偏於人體正中綫的督脈一點。膽經又偏於膀胱經一點,偏頭痛就屬於膽經的問題。

前額,從眉棱骨這部分走下來的是胃經,前額疼都是胃經的病,屬於濕氣過重引起的病。

最嚴重的頭痛是“巔頂痛”,就是百會穴這裏疼,這跟肝血大虛有關,也跟縱欲過度有關。後腦疼痛就是屬於陽虛。

◆腦為奇恒之府

中醫裏把腦叫做奇恒之府。古語有: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傳統醫學認為,人的脊髓是先天的,而大腦是後天的,所以有“腦為髓之海”之說。我們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抱小女孩兒的時候覺得很輕,而即使抱很瘦的小男孩兒,也覺得很沉,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就是跟骨頭和脊髓有關,小男孩兒沉就沉在骨頭上。從這一角度來講,也可以解釋一般男性比較理性、女性偏感性的現象。

孔子像

道教把人的大腦分為九宮,正中間的叫做“泥丸夫人”。既然起名字叫“夫人”,就是認為腦是陰性的。而《黃帝內經》卻認為“腦為諸陽之會”,腦部是所有陽經都匯聚的地方,所以腦為陽。這是中醫和道教在認識大腦上的一個不同之處。

◆人為什麼要學習?

我們人的大腦有一個先天的特性,就是好學,這就涉及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學習?歸根結底,人的學習是為瞭剋服本能,解除煩惱。

我們平時都該學些什麼知識,纔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格局,遠離煩惱呢?古代的聖人孔子就規定瞭幾點:

首先,一定要學《詩經》。①學習《詩》,可以“興”;《詩經》中運用瞭大量“興”的手法,“興”可以培養人的想象力;②學習《詩》,可以“觀”,“觀”指的是洞察天地萬物、春夏鞦鼕四季交替變化的本領,並由此領悟人體內的小宇宙與天地這個大宇宙是如何相閤相生的;③學習《詩》,可以“群”,就是要學會閤群,懂得如何跟彆人相處,建立穩定、長久的關係;④學習《詩》,可以“怨”,“怨”在古代是諷刺的意思,“諷”在古代是“暗示”的意思,就是有話不明說,不要讓其他人生厭,其實就是人要學會錶達自己的情感;⑤學習《詩》,可以“言誌”,詩是可以言誌的。“誌”字在古代的寫法為上邊是一個“之”字,下麵是一個“心”字,“之”代錶到瞭什麼地方,“之”加“心”就錶示你的心的動嚮在哪裏。所以我們要學會錶達自己的誌嚮。

其次,要學《禮》。學《禮》就是要學會對人的感官進行製約和調養。傳統醫學認為:禮是養人之欲的,就是製約和調養人的欲念。古代認為:五味是用來養口的,人吃的東西是用來養嘴的;芳香用來養鼻;美景文章是用來養目的,自古沒有說看美女是養目的,都是美景文章可以養目,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情懷;音樂是用來養神的,中醫認為,五髒皆有神明,隻有音樂可直接作用於神,所以我們要從小培育小孩子的音樂修養。

撥浪鼓


在中國傳統的廟會上,我們做傢長的都喜歡給小孩子買個撥浪鼓玩,可是這個傳統的緣由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其實鼓是主生發的。古代打仗前,一定要先敲鼓,鼓能振奮士氣。等要收兵的時候要鳴金,就是敲擊金屬物,叫鳴金收兵,因為金是主肅降之氣。戰事要停,就要偃旗息鼓,鳴金收兵。對於小孩子來講,如果脾弱的話,就會經常昏昏欲睡,這時其實不用吃藥,就用撥浪鼓在孩子身邊常搖晃搖晃,就能慢慢地使孩子體內的氣機生發起來。這也屬於音樂養神的一個方麵。

最後還有床笫幾筵可以養體,就是人要學會休息。就拿房事來說,古人認為適當的房事可以頤養身體。現代很多女性齣現肩背痛的情況,不少是由於性壓抑造成,實際上房事可以通背部的膀胱經,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這一點我們後麵在肩背那章還會詳細說。

◆入腦的經脈

《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裏講,五髒六腑之精氣,隨眼係入於腦。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是我們五髒六腑神明的外現,是腦力最外散的一個部分。現在社會上有網蟲一族,整天盯著電腦,沒日沒夜地看,實際上是在過度地消耗腦力和眼神。

入腦的經脈共有六條。

第一條為督脈。督脈入於髓海,就是入於腦。

第二條是膀胱經,它從巔頂入絡腦,膀胱經是主陽氣的,現在有很多人得健忘癥,其實健忘癥就是陽氣虛弱的病,陽氣不能隨膀胱經入腦,導緻人經常丟三落四,遺忘事情。

在我們人體當中,腦、心、腎這三髒是一時一刻都不能缺血的,上腦的主血的經脈就是肝經。肝主藏血,它交巔頂,入絡腦。

奇經八脈中的陽、陰都是入後腦的,後腦主我們人的運動協調性。

胃經也入腦。我們吃的營養物質要通過胃經上輸於心、肺,同時也要上輸於腦。胃經也是循目係入絡腦的。這也是我們餓得發慌時,頭腦就會不清楚的原因。

腦部的保養

瞭解瞭入腦的經脈,就讓我們明白瞭要想養護好我們的大腦,就需要好好吃飯,好好養血,好好養陽氣,這樣就會精力充沛,思維敏銳。

◆道教三丹田學說

道教有一個三丹田學說。道傢認為腦部為上丹田,是精髓的聚集處;心為中丹田,是神能的聚集處;少腹(小腹)為下丹田,是精氣的聚集處。“田”為何意?中國是個農業文明古國,對土地的認識很深刻,認為田是可以耕耘播種的,就是種下瞭種子就能生長發芽的地方。那麼三丹田就是可以生發齣精、氣、神的地方。精是生於下丹田,氣是生於中丹田,神是生於上丹田;而中丹田還是精、氣、神三個能量轉換之所。

道教非常重視三丹田,尤其重視上丹田腦部的保養。現在我們都講延年益壽,可是如果得瞭老年癡呆,活得再久又有什麼意思呢?道教養生術認為真正的長壽是“長生久視”,就是眼睛要特彆的好,頭腦特彆清楚。用現代話講,就是長壽要有質量。道教養腦的方法就是練靜坐,通過練習靜坐,讓心神安定。現代醫學發現,心神安定時人的腦電波非常地穩定且有節律;此外,靜坐還可以減少能量消耗,降低乳酸濃度,使人減少疲勞。所以我們應該每天靜坐十分鍾,來讓自己心神安定,養護大腦。而靜坐時,最好雙手閤十在胸前,掌根正對膻中穴一拳距離,掌尖嚮外傾斜30度,兩眼低垂斂神,這樣做收心、靜心很有效果。其實我們在拜廟時,或在老師麵前時都應該這樣做。當這個動作做好瞭,心就澄靜安定瞭。

◆鍛煉大腦從動手開始

如何鍛煉大腦呢?真正的秘密在於動手。俗話說心靈手巧,鍛煉手的靈活性是鍛煉大腦的最好方法。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明白這個道理,練習書法、繪畫、彈琴、打算盤,甚至包括老人手裏玩的核桃等,都是在通過鍛煉手來達到鍛煉腦的目的。而且這些運動還是一種讓大腦、身體乃至心靈相結閤的平衡運動,所以非常之好,我們不該扔瞭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其他保養事項

日常我們養護大腦有幾點重要的原則:①吃飯隻吃八分飽,不要吃撐著瞭,我們老百姓經常罵人的時候說“你滿腦子油啊”,其實道理就是吃得太多瞭,油脂把腦髓都給糊住瞭,這對腦是有壞處的;②要好好睡覺,睡眠好纔能真正地養腦;③要經常讓腦做運動,就是要勤思考,這裏所說的思考有個原則,就是要動腦不動心,讓心保持安靜,這樣對大腦非常有好處;④食補要適度,我們很多老百姓一提養生,就愛問,吃什麼能補,然後逮到一樣東西使勁地吃,吃惡心瞭纔罷休。就拿補腦食品來說,要是說吃核桃一類的堅果有好處,恨不能砍光二畝核桃園來吃,這樣做就太過瞭,吃任何東西都要適度,過則有害,所以食補也要注意控製量的問題。



《麯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1》 探尋身體的智慧,解碼生命的原動力 人生如旅,健康是旅途中最寶貴的行囊。在繁雜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與我們朝夕相伴、最瞭解我們內心需求的身體。它是一颱精密的儀器,默默承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維係著我們的生老病死。然而,我們對它的瞭解,卻往往停留在錶麵的癥狀,而未能觸及那深藏的根源。 這本書,將引領您踏上一段深入探索身體智慧的旅程。它並非一本枯燥乏味的醫學教科書,也不是一套冰冷的養生指南,而是一位深諳中國傳統智慧的智者,用通俗易懂、娓娓道來的語言,為您揭示身體運作的內在規律,喚醒您沉睡的健康意識。 中醫的視角,古老的智慧 本書的核心,在於以中國傳統醫學的獨特視角,審視人體的奧秘。中醫,這門傳承韆年的瑰寶,並非僅僅關注疾病的錶象,而是強調“治未病”的理念,追求身心閤一的和諧狀態。它將人體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認為身體的各個部分相互關聯,息息相通,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衡,都可能引發全身的連鎖反應。 作者憑藉其深厚的國學底蘊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將中醫理論中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概念,如“氣”、“血”、“津液”、“陰陽”、“五行”等,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案例,一一解讀。您將瞭解到,所謂的“氣”,並非簡單的空氣,而是維持生命活動最根本的能量;“血”,不僅僅是流淌在血管中的紅色液體,更是滋養身體、承載精神的重要物質;而“津液”,則是身體濡養百骸、保持濕潤的關鍵。 從頭到腳,細緻入微的觀察 本書的結構,嚴謹而富有條理,從我們身體最頂端的頭部,一路嚮下,細緻入微地審視身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頭部:我們的“總司令部”,智慧的載體,也是五官的聚集之地。頭部的問題,常常預示著全身的某些失衡。“發為血之餘”,頭發的枯榮、脫落,與身體的氣血盛衰有著密切關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肝髒健康的晴雨錶。耳朵的形狀、色澤,甚至耳鳴、聽力下降,都可能與腎髒的虛實、身體的寒熱相關。大腦的運作,更是牽動著全身的神經係統。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日常的保養,讓頭部保持清晰、敏銳,讓五官發揮其最佳功能。 麵部:一個人最直觀的“健康名片”。麵部皮膚的色澤、光澤、彈性,以及齣現的各種斑點、痘痘、皺紋,都是身體內部狀況的真實寫照。中醫認為“麵部望診”,能夠從臉上看到髒腑的盛衰。例如,鼻頭泛紅可能與脾胃濕熱有關,眼袋過重可能提示腎氣不足。本書將引導您學會觀察自己的麵部變化,並理解其背後的身體語言。 頸部與肩部:連接頭部與身體的重要樞紐。長期低頭、不良的坐姿,常常導緻頸椎的壓力過大,引發頸肩僵硬、疼痛,甚至影響到頭部的供血。本書將揭示頸肩問題的根源,並提供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幫助您舒展經絡,緩解僵硬,讓脖子和肩膀重獲輕鬆。 胸部與腹部:身體的“核心地帶”,承載著重要的髒腑。胸部,不僅是呼吸的起點,也與心髒、肺部的健康息息相關。心悸、胸悶,常常是情緒或氣血不暢的錶現。腹部,被譽為“第二大腦”,匯集瞭消化係統、泌尿生殖係統等關鍵器官。腹部的脹氣、疼痛、便秘,都可能提示消化道的失調。本書將深入解析腹部的奧秘,教您如何通過按摩、飲食等方式,調理腹部,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 四肢:身體的“行動手臂”。雙臂的靈活、雙腿的有力,是我們探索世界、實現夢想的基石。手臂的酸麻、手指的僵硬,可能與肝膽經的鬱滯有關。腿部的腫脹、膝蓋的疼痛,則常常與脾、腎、肝等髒腑的失衡相關。我們將一同探尋如何通過伸展、按摩,讓四肢保持舒展,精力充沛。 皮膚與毛發:身體的“保護層”和“健康信號燈”。皮膚是我們與外界環境的最後一道屏障,它的健康狀況,直接反映瞭身體內部的濕熱、寒涼、虛實等問題。毛發,從頭頂的發絲到身體的體毛,都承載著豐富的健康信息。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調養,讓皮膚光滑細膩,讓毛發烏黑濃密。 睡眠與情緒:身心健康的“風嚮標”。睡眠不足、失眠多夢,是現代人普遍麵臨的睏擾,它不僅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更會長期損害身體健康。情緒的起伏,同樣對身體産生著深遠的影響。肝鬱化火、思慮傷脾,這些都是情緒失調可能帶來的身體後果。本書將探討睡眠與情緒的深層聯係,並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您改善睡眠質量,平和心境。 理解身體的語言,找迴健康的主動權 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在於它將“被動治療”轉變為“主動預防”,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模式,升華為“整體調理,溯本求源”的智慧。它鼓勵您去傾聽身體發齣的每一個細微信號,去理解這些信號背後的含義,而不是簡單地壓製或忽略。 您將學會如何通過觀察身體的變化,來判斷自身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您將瞭解到,許多看似小毛病,實則預示著更深層的身體失衡。通過調整飲食、作息、情緒,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和按摩,您就能逐步改善身體的狀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不止是知識,更是生活方式的啓迪 《麯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1》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啓迪。它倡導的是一種順應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活態度。它告訴我們,健康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蘊藏在我們對身體的關懷和對生命規律的遵循之中。 無論您是初次接觸中醫養生,還是已經對健康話題有所瞭解,本書都將為您打開一扇全新的視野。它將幫助您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理解身體的智慧,並最終掌握找迴健康的主動權。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探索身體奧秘的旅程,點亮生命的健康之光。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非常欣賞麯黎敏老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她將這些智慧融入到健康養生當中的能力。這本書《從頭到腳說健康》光是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讓我立刻聯想到一個由內而外、由上至下的全麵健康指導。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講解癥狀和治療方法,更會深入到我們身體的能量運行、經絡的暢通與否,甚至是我們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睡眠”的解讀,失眠真的是睏擾很多人的一大問題,希望能從麯老師那裏學到一些中醫獨到的見解和調理方法。同時,我也很想瞭解書中關於“消化係統”的講解,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吃進去的東西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想必會有非常精彩的闡述。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健康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身體和諧相處的哲學書,它會引導我們去傾聽身體的聲音,去理解身體的信號,從而達到一種更深層次的健康。

評分

我一直覺得,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和名利也都是空談。而瞭解自己的身體,是實現健康的第一步。這本書的名字《從頭到腳說健康》聽起來就充滿瞭一種由錶及裏的探究精神,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麯黎敏老師的講解,我一直都非常喜歡,她那種溫婉而充滿智慧的風格,總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很多知識。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帶領我們一步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從我們最外在的皮膚、毛發,到我們身體內部的髒腑器官,每一個部分她都會一一細緻地解讀。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皮膚問題”的解讀,比如各種色斑、痘痘,在中醫看來是否都有內在的原因?還有關於“頭發”的健康,脫發、白發,是不是也和身體的某個係統有關聯?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問題都解釋清楚,並且給齣一些實用的調理建議,那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種更全麵的健康觀,不再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能夠從身體整體去調理,找到健康真正的根源。

評分

這本書我一直想找個時間好好拜讀一下,畢竟麯黎敏老師在健康領域的講解總是那麼深入淺齣,而且帶著一股溫和的力量。我記得上次聽她講關於“脾胃”的文章,就覺得豁然開朗,很多生活中睏擾我的小毛病,原來都可以從脾胃上找到根源。這本書聽名字就知道,是從我們身體最基礎的“頭”到“腳”來展開,這簡直太符閤我們普通人的閱讀習慣瞭。我想,讀完這本書,我不僅能瞭解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能齣現哪些問題,更能知道如何通過日常的飲食、作息,甚至是一些簡單的調理方法來預防和改善。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很多健康問題都和身體的內在循環息息相關,相信這本書裏一定會有不少實用的建議,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嗬護自己。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女性健康”部分的講解,比如月經不調、更年期癥狀等等,麯老師的解讀總是那麼有針對性,而且不落俗套,不像市麵上很多書那樣泛泛而談。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居傢必備的健康寶典,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科學、更自信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少走彎路,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養生之道。

評分

老實說,我之前對中醫養生類的書籍有些敬而遠之,總覺得理論性太強,不容易理解,而且很多方法聽起來也很復雜,不容易堅持。但是,麯黎敏老師的講解風格完全不一樣,她總能把那些看似高深的醫學知識,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講齣來,讓人一下子就能明白。這本書光是聽名字《從頭到腳說健康》就覺得非常接地氣,感覺不會是什麼晦澀難懂的大部頭。我猜想,這本書應該會從我們身體最熟悉的部位開始,比如頭部的各種不適,眼睛、耳朵、鼻子的問題,然後一路往下,說到頸椎、肩膀,再到胸腔、腹部,最後到四肢和腳。每一個部分,她可能都會結閤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具體癥狀,然後給齣中醫的解釋和調理建議。我特彆好奇,比如我們常說的“脫發”問題,在中醫看來是怎麼迴事?還有“失眠”,“腰酸背痛”,這些都是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睏擾,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答案和解決的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教會我一些簡單易學、可以在傢自己操作的養生小技巧,比如按摩、食療、穴位點按等等,讓我能夠輕鬆地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評分

最近幾年,我越來越意識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齣現的小毛病也越來越多。我一直對中醫的整體觀很感興趣,覺得它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很多問題。麯黎敏老師的名字,在健康領域可以說是傢喻戶曉,她的講解總是那麼富有啓發性。這本書《從頭到腳說健康》聽起來就非常係統,感覺像是把人體從上到下進行瞭一次全麵的“體檢”和“梳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我們身體各個部位的生理功能,以及可能齣現的病癥。比如,關於“頭部”的健康,除瞭我們常說的頭痛頭暈,是否還包括瞭發質、發量的問題?還有“眼睛”的健康,視力下降、乾澀,這些中醫又是如何看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比如針對不同部位的按摩手法,或者一些簡單的食療方,能夠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就預防和改善這些問題。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入的瞭解,並且能夠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

評分

物品很好,物流很快!

評分

書非常的好,字體清晰。最重要的是能夠學習到智慧。

評分

京東圖書,貨真價實,發貨快,服務熱情,支持。

評分

可以書質量不錯

評分

此書很好,讓我更瞭解瞭健康的重要。

評分

買咗一整套全新版本,得閑慢慢睇。同視頻入邊講嘅內容基本一緻。可以當作係工具書參考,買紙質書係為瞭方便查閱。

評分

太貴瞭,買瞭就降價

評分

很好,物流很快,圖書質量裝幀、印刷包裝都很好。

評分

書是正版,內容也簡單易懂,挺有用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