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

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瑶 著
图书标签:
  • 帕米尔高原
  • 新疆
  • 风土人情
  • 民族文化
  • 地理
  • 人文
  • 旅行
  • 摄影
  • 自然风光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846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28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地道风物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56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帕米尔高原地处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接地带,传即《山海经》中所说的“不周山”,也是丝绸之路所经过的“葱岭”。

  和青藏高原一样,帕米尔高原是一片苦寒高地,更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所在。帕米尔高原,如同一个二元对立的矛盾综合体。一切客观存在似乎都势不两立,最终又总能统一在这方澄澈的天空下。它既贫瘠,又肥沃;既荒芜,又宜居;既严酷,又温暖;既可憎,又迷人。它穷尽你的想象,又在不经意间让你豁然开朗。

  塔什库尔干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塔吉克族世居的家乡,也是整个帕米尔地区相对富饶的地区之一。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旅人来到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但显然赶不上游人如织的西藏,因为帕米尔高原与内地城市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都要比西藏更远。

  游荡在天高地远、苍茫辽阔的高原,处在被连绵高耸的雪山围裹的广阔谷地中,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时间停滞的错觉。当地谚语说“在帕米尔,没有路”,但是漫长历史中,帕米尔高原却是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以及南亚农业文明和中亚游牧文明文化交融所必经的伟大孔道。如自然屏障般的庞大高原从未隔阻人类和文明的交流、融通。


作者简介

  范亚昆:地道风物MOOK主笔,曾主编《地道风物·黔东南》、《地道风物·湘西》。长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影像、旅游类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关注国内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风俗手艺等领域,并因此足迹遍布各地。


  刘湘晨:摄影家、纪录片导演、文化学者,出版多部与新疆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类著作。


  温瑶:写作者,冻土爱好者,旅行者,已出版《流经内心的风景》、《你的脚步走在你的心上》。


  宁二:民间音乐爱好者,“土地与歌”合作社负责人。


小强先森:自由摄影师。一个东南沿海边长大的潮汕青年。4年前因走狼塔线来到新疆,从此与大西北结缘,足迹几乎遍布新疆14个地州。现长居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内页插图

目录

卷首语

一个比青藏更浪漫的高原姚瑶

帕米尔高原,遥远却不孤绝李志刚

生死乔戈里,绝境中的奇迹张京川

慕士塔格,可会再相见?范菁

冰川秘境,穿行克勒青河谷陈春石

帕米尔,腹地与边缘范亚昆

塔吉克猜想,从何而来的文化底色刘湘晨

天空之城,苦寒高地中的平静温暖温瑶

发现和探索,从未止步刘雅婧

喀喇昆仑公路,通往未来刘雅婧

瓦罕走廊,隐秘的文明血脉唐荣尧

塔吉克族,尊敬与珍惜刘湘晨

帕米尔,四季流转叶方舟

高原游牧,移动的精神家园陈祥军

婚礼,高原狂欢叶金

塔吉克民歌,流淌过帕米尔高原的音乐之河宁二

皮里克节——极地之火,燃烧千年高嵩

人在高原黄绮媚

匮乏与盛宴霍亮子

苍莽荒凉中,绣一室繁花似锦霍亮子

大同山谷,杏树坚忍姚瑶

胡萝卜,抓饭的色彩安歌

野沙棘,随遇而安中繁盛安歌

红其拉甫国门寻蝶记西锐


精彩书摘

  帕米尔,腹地与边缘

  撰文/范亚昆

  交通枢纽的作用在这里呈现出世界上最奇特的悖论:它曾是互不熟悉的欧亚两个世界互相幻想的交错地带;它既是亚洲的腹地,又是文明中心的遥远边缘;它处在最开放的道路枢纽处,却保有最缓慢的进化过程;曾经在这里经过的财富不计其数,却没留下任何痕迹。这里是帕米尔高原。

  西昆仑三峰

  车行在塔里木盆地银色的戈壁滩上,一片连绵的黑色山体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渐渐清晰扩大,喀什城区则在身后变得愈来愈远。

  在亚洲的腹地、中国的西端,喀什作为一个古老城市正经历着它经久不衰的迭代过程——城市景观上,喀什最后遗存的传统高台民居被城市的新建筑包围,居民即将搬迁,很快就要变成一个修旧如旧的新景观。这是显而易见、迅疾发生的事情。

  然而,对于紧邻喀什、我们即将进入的那片黑色山脉而言,其主体景观的细微变化,恐怕也要以万年来计。

  面前的群山,称“山脉”并不确切——这里的山峰与河谷纵横交错,囊括了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五条重量级山脉汇聚于此,形成一个巨大的“山结”,横跨了中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在亚洲,它处于腹地的最深处,雪峰高耸,峰群林立。这一带,被古代的中国人称为“葱岭”,如今的名字是“帕米尔高原”。帕米尔在塔吉克语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

  两千年来,曾有许多人途经塔里木盆地边缘时,站在这条路上,眺望天边无尽的黑色群山;而对于遥远的中原居民来说,绝大部分人无缘涉足此地,只能将群山之中的“昆仑山”三个字当作神话中的一个想象空间。

  盖孜河切开西昆仑山中的公格尔山系,为人们进入这个空间打开了一条路。

  路边的红柳正是开花的季节,它们细碎的玫粉色几乎是此刻这片天空下最娇嫩的色彩,衬得相邻的沙枣树、钻天杨以及一丛丛低矮的胡杨暗淡无光。盖孜河则拥有一种浑浊而有力的青灰色,这种色彩不指向任何勃勃生机,只昭示着前路将会愈来愈贫瘠与艰难。

  峡谷渐趋狭窄,视野骤然收缩。中国通往巴基斯坦的新公路正在沿着盖孜河谷修建,还有一些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将盖孜河大峡谷变成一个尘土漫天的工地。无论大修的公路将如何诠释当代的行路速度与舒适度,它依然要沿河谷而建,像古人的道路一样,借助盖孜河自远古以来对山体的切割成果,才能进入帕米尔高原的深处。

  白沙湖与白沙山突然以奇幻的面貌出现在路边,开阔碧蓝的湖水与雪白耀目的山体劫掠了人们的目光。在黑褐色的群山中,这耀眼的色彩如此罕见,以至于我在帕米尔经过了数不清的各种类型与样貌的山峰后,依然惊叹于这里竟拥有一座纯沙堆砌的白色山峰。银白色的白沙山在群山中确是个异数——它所在的布伦口是西昆仑山中一个重要的风口,积累着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这些风沙沿盖孜河谷进入高原,被西边的萨雷阔勒岭阻挡,在此经年沉淀,造就了如今的白沙世界。而它的出现只是一个前奏,随着海拔接连升高,覆盖着积雪的山峰开始出现,接下来很快就会看到西昆仑山中最高大的三座山峰: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与公格尔九别峰。

  “慕士塔格”在柯尔克孜语中是“冰山之父”的意思。它的山体看起来柔和而敦厚,几乎是一个完美浑圆的覆钵之形,与对面数座险峰峻岭相连的公格尔九别峰相比,慕士塔格的敦厚样貌并不出众。“公格尔”的意思则是“褐色的山”。这三座山峰中,海拔最高的是7649米的公格尔峰,它与同在西昆仑山脊线上的公格尔九别峰相连,后者的海拔为7530米,慕士塔格峰的海拔为7509米。


前言/序言

  一个比青藏更浪漫的高原

  撰文姚瑶

  西藏,无数人旅行清单中的终极选项。这一次,我们的脚步终于踏上了世界屋脊,却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藏地之外精缩版的青藏高原——位于欧亚大陆腹心、中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事实上,它构成了青藏高原的西端。

  帕米尔,横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的庞大高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这两条决定欧亚大陆地表基本架构的巨大山带在帕米尔高原交会,打下一个地球上最庞大的山结,并衍生出五条世界级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

  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一样,是一片苦寒高地,更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所在。帕米尔高原,如同一个二元对立的矛盾综合体。一切客观存在似乎都势不两立,最终又总能统一在这方澄澈的天空下。它既贫瘠,又肥沃;既荒芜,又宜居;既严酷,又温暖;既可憎,又迷人。它穷尽你的想象,又在不经意间让你豁然开朗。

  由于面积相较青藏高原更小,同样复杂、多样、丰富的地理景观更加集中,也没有藏北高原广袤而严苛的无人区,河谷如茵的草甸上,到处是星星点点冒着炊烟的塔吉克人毡房;一片郁郁葱葱的冲积扇上,杏树掩映着塔吉克人的石头房子,相对集中的烟火气息让帕米尔成为一个比青藏高原更加浪漫的高原。

  帕米尔仿佛是被高山大川劈开的世界:山峰是两种颜色,皑皑白雪覆盖的峰顶和裸露着的灰褐色山体,山麓则是一片片布满砾石的坎坷坡面。季节几乎只有两个,长达七八个月的寒冷冬季和给帕米尔带来生机与色彩的夏季,春、秋季则倏忽而逝。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空气稀薄,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年蒸发量则可达年降水量的十几倍,幸而有丰富的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为河流水源提供补给。

  面对着四周裸露无遗的大山,穷尽想象也无法相信山里藏着成片成片的高山牧场。一到夏季,塔吉克人就要赶着成群的牛羊转场到高山牧场上。塔吉克人指了指远处的大山说:“你看,山的边缘黑黑的,是树。山上有几百几千亩的草原,几百头羊在上面吃草,还有老鹰和乌鸦飞过。”这是帕米尔的另一面。

  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大概是整个帕米尔地区相对富饶的地区之一。初夏冰雪消融,深蓝色的河水蜿蜒流淌,两边是上万亩土质如海绵般松软的草滩,雪山之下一望无垠纯粹的绿,荡漾在人的心底。

  塔什库尔干河切开西昆仑山脉一路东流,海拔渐低,气候也更加温暖,造就出宜人的山间河谷。河水冲积、沉淀出一片片适合居住的冲积扇,遍布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树的地方就有人家,他们在房前屋后种植各种果树和小麦、玉米等作物,对农牧兼营的塔吉克人来说,作物的茎秆,是牛羊们过冬的食粮。

  游荡在天高地远、苍茫辽阔的高原,处在被连绵高耸的雪山围裹的广阔谷地中,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时间停滞的错觉。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旅人来到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但显然赶不上游人如织的西藏,因为帕米尔高原与内地城市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都要比西藏更远。然而相对于外部,这种距离和交通带来的影响,却又来了个反转。

  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毋庸置疑,巨大的体量和高耸入云的一座座险峻雪山,矗立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间有可供艰难通行的山口,因此成为自古以来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丝绸之路上,帕米尔高原是一个永恒的坐标。

  帕米尔高原在历史上又被称作“八帕”,意即“八个帕米尔”,而“帕米尔”在塔吉克语中是“屋脊”的意思。要在帕米尔穿行,从一个帕米尔到达另一个帕米尔,必须沿着山脊或河谷行走,漫长冬季的大雪封山和短暂夏季的河水泛滥,都让通行变得极其困难,当地有谚语:“在帕米尔,没有路。”

  而1874年,托马斯·爱德华·戈登在考察后,改变了帕米尔是“天然屏障”的看法。他的当地向导告诉他:“全帕米尔到处都有路,有1000条路,只要有向导,你哪里都可以去。”20世纪初,楼兰古国的遗址被发现,公元2、3世纪从犍陀罗地区迁徙至楼兰的移民的历史也随之浮出水面。他们沿着印度河、吉尔吉特河、罕萨河一路北上,在明铁盖山口及其附近,有好几条路可进入中国,美国学者杰森·尼利斯把这些翻山越岭的路称作丝绸之路路网中的“毛细血管路”。帕米尔高原是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以及南亚农业文明和中亚游牧文明交流融合所必经的伟大孔道。如自然屏障般的庞大高原,从未隔阻人类和文明的交流、融通。

  20世纪70年代末喀喇昆仑公路的贯通,让东西沟通的道路打上了现代化的印记。2017年2月,在历经3年多大修后,喀喇昆仑公路最艰险的路段——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公路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从新疆喀什前往东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只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比以往大约缩短了一半时间。此外,从喀什出发直抵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的中巴铁路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道路的通连和距离的缩短,将带来经济的发展与人潮的涌入,就像11年前青藏铁路开通对西藏的影响一样不可逆转。千万年来,帕米尔高原深藏雪山之中,文明进程的更迭只是给这里带来缓慢的改变。因此,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亲身体验到春季肖贡巴哈尔节牦牛叼羊的雷霆万钧之势;盛夏如茵的牧场上,成群的牛羊在冒着袅袅炊烟的毡房旁踱步吃草的闲适;深秋时节一场场塔吉克婚礼上歌舞不休、亲朋团聚的盛大狂欢;以及漫长冬季里,一针一线做着刺绣的塔吉克妇女的娴静。而今,我们无法判断现代化的脚步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和冲击,只是希望帕米尔高原以及世居于此的塔吉克人和柯尔克孜人,依然能够保有其生态和独特性,在辽阔的高原上生生不息、无远弗届。



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一次穿越时空的寻根之旅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地理或历史的枯燥陈述,而是一次深度沉浸式的文化探索。它带领读者翻越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不仅仅是那些冰雪覆盖的山峦和苍茫的戈壁,更是深入其心脏地带,去感受那跳动着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脉搏。这颗“帕米尔之心”,跳动着的是无数民族的智慧、坚韧与热情,流淌着的是千百年来的风霜雨雪、丝绸古道的驼铃声响,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文风情。 一、 喀什:千年古城的东方低语 故事的开端,我们来到被誉为“中国西陲明珠”的喀什。这里,古老与现代在此交织,传统与革新在此碰撞。我们并非仅仅游走于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宏伟之下,感受着伊斯兰建筑的庄严与神圣,也并非只是穿梭于喀什老城的迷宫般的巷道,惊叹于那错落有致的土木建筑诉说的历史沧桑。本书将带你深入探寻这些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文化肌理。 在那些古老的巴扎(集市)里,空气中弥漫着孜然、羊肉串和烤馕的诱人香气,那是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烟火气。我们倾听摊主们爽朗的叫卖声,观察他们脸上刻画着岁月痕迹的笑容,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那些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不仅仅是精美的丝绸制品,更是维吾尔族人民对美的极致追求和精湛手艺的传承。我们将走进那些世代经营的作坊,看工匠们如何在传统工艺的框架下,赋予这古老的技艺新的生命。 我们还将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品尝他们亲手制作的手抓饭和拉条子,感受那份朴实而浓郁的家常味道。从他们口中,我们听闻关于古丝绸之路的传说,关于驼队的艰辛,关于东西方文明在此交融的辉煌。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和故事,如同古老的水井,滋养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灵。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不同民族的人们如何和谐共处,相互尊重,共同谱写着这片土地的独特篇章。 二、 塔县:高原上的古老守望 随着旅程的深入,我们攀上帕米尔高原,抵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里,海拔的升高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广袤无垠的草原,远处的雪山巍峨耸立,空气稀薄却格外纯净。在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上,我们探访的是塔吉克族人民的淳朴与坚韧。 塔吉克族,作为帕米尔高原的古老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我们观察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活,体验他们热情好客的“盘子茶”习俗,感受他们对天空、对草原、对牛羊的深厚情感。那些宏伟的石头城遗址,虽然已成断壁残垣,却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丝绸之路上往来商旅的喧嚣和这里作为战略要地的显赫地位。我们试图从那些残存的石墙中,窥探历史的秘密,感受古老文明的余晖。 在高原上,我们还将遇到那些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边防战士。他们的身影,与巍峨的山峦融为一体,他们的坚守,是这片土地安宁的基石。我们将了解他们单调却艰苦的生活,体会他们身上那份“家国情怀”的厚重。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依然孕育着蓬勃的生命力。那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野花,那些顽强生存的动物,都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三、 边境线:文化交融的生命之河 帕米尔高原,恰如其名,是“世界之巅”,同时也是多国交界之地。本书将带领读者,在尊重边界的同时,去感受这里独特的跨国文化现象。我们将探索那些因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特殊贸易往来,观察不同文化习俗在边境地区的碰撞与融合。 在一些边境小镇,我们可以看到来自邻国的商贩,他们用不同的语言交流,用不同的方式交易,却共同分享着这片土地带来的机遇。这种不经意的文化交融,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能展现人类文明的共通性。我们将会发现,尽管语言、服尔加不一样,但在面对生活,面对自然时,人们的善良、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如此相似。 我们也将关注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环境,以及它如何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从雪山融水形成的河流,到高原特有的植被,再到那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密码。我们将看到,当地居民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并肩面对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的挑战。 四、 寻常生活:高原上的烟火与诗意 《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更侧重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琐碎而真实的瞬间。我们将走进那些被我们称为“普通人”的家庭,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辛勤劳作,他们的家庭聚会,他们的节日庆典。 或许是一位维吾尔族大妈在晨曦中为家人准备早饭的忙碌身影;或许是一位塔吉克族老人讲述着祖辈迁徙的故事;或许是一位年轻的牧民,在空旷的原野上放牧羊群,他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这些看似平凡的画面,却构成了帕米尔高原最生动、最真实的底色。 我们还将探寻那些深藏在民间的手工艺,不仅仅是丝绸,还包括精美的金属器皿、色彩鲜艳的织物,以及那些蕴含着古老智慧的建筑技艺。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技艺的传承过程,看到那些年轻一代如何继承先辈的衣钵,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新的出路。 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冰冷的统计数据,而在于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它是一次关于“根”的追溯,一次关于“人”的凝望。在帕米尔高原,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充满生命力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智慧,共同构成了这颗“帕米尔之心”,跳动着永恒的、朴素而伟大的生命律动。 翻开这本书,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帕米尔高原的窗户,你将看到那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地道”的风物,充满了“人心”的温度。它将带你走进一个真实、鲜活、充满魅力的世界,让你在感受壮丽的同时,也能被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生命力量所感动。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段时间,我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这本书,《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就是这样一本瞬间抓住我眼球的书。我一直对帕米尔高原这个名字感到着迷,它似乎就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壮美和遥远。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领我,不仅仅是欣赏那些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能走进这片土地的肌理,去感受它独特的脉搏。我希望能够通过文字,去了解帕米尔高原上那些古老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历史,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的“地道风物”四个字,让我确信它会提供一种非常真实的视角,去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他们也许并不为外人所熟知,但却构成了这片土地最真实的面貌。而“帕米尔之心”,则暗示着这本书会深入到更深层次,去挖掘这片高原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及那些关于生命、关于生存的深刻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感受那份来自帕米尔的纯粹和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地方志”或“风物志”的书籍情有独钟,它们总能提供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视角,让我从最细微之处感受一个地方的灵魂。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在我的想象中,“地道风物”这四个字,意味着这本书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深入到帕米尔高原最真实的肌理之中。我期待着能读到关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点滴,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节日庆典,他们的语言习惯,甚至他们对生活最质朴的理解。而“帕米尔之心”,这个名字则显得颇具诗意,仿佛在暗示着这本书将触及到这片土地最深处的情感与精神内核。我很好奇,在这样壮丽而又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的?书中是否会包含那些关于信仰、关于传说、关于古老智慧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让我在这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收集那些能够带我“穿越”到某个地方的书籍。我喜欢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身临其境,能听到风吹过山谷的声音,能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所以,当我看到《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这本书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想拥有它。首先,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帕米尔”,光是听到这个名字,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巍峨的山脉、浩渺的星空、以及古老而神秘的传说。而“地道风物”,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一定充满了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故事,而不是那些被过度包装的旅游宣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帕米尔高原上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认识那些淳朴而坚韧的人们,去感受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血脉相连的情感。我特别想知道,在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地方,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生存智慧,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风俗文化。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张邀请函,邀请我去帕米尔的心脏地带,进行一次深入的灵魂之旅。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封面那壮丽的帕米尔高原景象深深吸引。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直插苍穹,其间点缀着碧蓝如洗的湖泊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我一直对那些鲜为人知、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域充满了好奇,而帕米尔,这个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地方,更是我梦寐以求的目的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无疑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探索的欲望。我期待着它能带我走进帕米尔的腹地,去感受那里的独特风土人情,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去触摸那里的历史印记。书名中的“风物”二字,让我联想到那些承载着地域灵魂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特色美食,还有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而“帕米尔之心”,则仿佛一颗跳动在高原深处的脉搏,预示着这本书将深入挖掘帕米尔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在这片看似荒凉的高原之上,究竟孕育着怎样的生命力,又隐藏着怎样动人的传说。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地理的呈现,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一次心灵的触碰。

评分

最近我迷上了一系列以地理人文为主题的书籍,它们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发现那些隐藏在寻常事物背后的深邃。这次,我偶然看到了这本《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光是书名就足够引起我的兴趣。我一直对那些远离尘嚣、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地方有着莫名的向往,而帕米尔高原,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史诗般的厚重感。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会是简单的景点介绍,而是会深入到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去探寻那些世代相传的故事,去触摸那些被时光打磨的痕迹。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为我描绘出帕米尔高原上那些鲜活的生命,无论是坚韧的植物,还是淳朴的人民。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在这片平均海拔极高的土地上,人们是如何适应环境,又是如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或许,还会涉及到那些古老的商道,那些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的遗迹,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通往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一窥究竟。

评分

我是我们村第一个网购的人,这里大部分人都是不网购的,他们买东西价格一般不会超过五块,听说我在网上买东西整个村子都震惊了,村长跑到我家对我爸说你是不是疯了?媳妇跟我闹离婚这日子没法过啦,面对重重压力下我依然坚持要买,我相信这个月的工资不会白花,终于快递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颤抖着双手打开包裹,啊!!!我惊呆了,这颜色,这手感,这质量,只恨我读书少无法用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它,我举着它骄傲的站在村口,整个村都沸腾啦,更有人喊如果不给他们看,他们就要跳井,吓的我赶紧收起宝贝立刻前往海拔100米的村长家使用,用完后在全村人羡慕的眼光中昂首挺胸扬长而去。

评分

《舌尖上的新年》一书是“地道风物”系列Mook继热卖并广受好评一再加印的《地道风物·广西》、《地道风物·湘西》之后的第003号作品(特刊)。主创团队焚膏继晷,历时两年,辗转几十座城市、乡村,只为解答,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味蕾密码与时空情结,为读者奉上一册值得中国人感念的新年美食读本。《舌尖上的新年》同名大电影同期上映,导演亲撰拍摄手记,精美图文,倾情奉送。

评分

看过野马的画展,也因为工作了解过一些,虽然没去过,但始终对帕米尔高原和上面的塔吉克民族充满向往~

评分

地道风物的书我一本都不会落下,非常赞的一个系列,只是出书的频率太慢,继续期待!

评分

国家地里的书还是不错的,买来收着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每个月勋章日都是在京东买书的好机会。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顺商祺!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评分

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