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 《中國煙草的世界》從煙草這一獨特的植物在中國的傳播齣發,展現中國世俗社會的一個切麵,管窺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於中國人而言,香煙雖是“舶來之物”,卻深入於每日的尋常生活。烤煙、曬煙、香料煙,其品類豐富繁多;水煙、鼻煙、莫閤煙,其享用花樣百齣;南陽、朝鮮、俄羅斯,其傳播迂迴漫長。《中國煙草的世界》均一一列舉細說。
內容簡介
該書從煙草這一獨特的植物在中國的傳播齣發,展現中國世俗社會的一個切麵,管窺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於中國人而言,香煙雖是“舶來之物”,卻深入於每日的尋常生活。烤煙、曬煙、香料煙,其品類豐富繁多;水煙、鼻煙、莫閤煙,其享用花樣百齣;南陽、朝鮮、俄羅斯,其傳播迂迴漫長。該書均一一列舉細說。
作者簡介
國外知名學者。
目錄
序:煙草概述
煙草植物的起源/煙草在新大陸的使用/煙的傳播/煙葉與煙製品
第一章 中國人與煙
一、中國起源說
孔明與煙的傳說/從古書中得齣的推論/濛古起源說/颱灣起源說
二、中國皇帝與煙
明朝崇禎帝/清太宗(皇太極)/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晚清的宮廷
三、近代的嗜煙名人
魯迅/毛澤東/鄧小平/郵票中的吸煙形象
四、與“煙草”有關的諺語
五、與“煙草”有關的民間傳說
王大與白花/乳娘阿秀/東林郎的故事/颱灣地區的民間傳說/煙錢/雙龍煙杆/譚九的故事(亡靈與煙)
六、與“煙”有關的詩
七、少數民族與煙
各民族的煙文化/西雙版納的煙製品/婚俗與煙/內濛古的壁畫
八、煙草的彆名
九、吸煙與敬煙禮節
吸煙要領/內濛古的吸煙禮節/敬煙
第二章 中國煙草史
一、煙草傳入中國的時間及路綫
菲律賓路綫/南洋路綫/朝鮮路綫/俄羅斯路綫/最新話題
二、明末清初的狀況
禁煙/煙草的普及/煙草種植
三、外國資本的入侵
煙葉生産規模的擴大/BAT公司的壟斷/日本進駐
四、民族資本的反抗
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興起/北洋煙草公司/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五、中國的煙草政策
煙草稅/民國時期的煙草公賣/民國時期的煙草專賣/現行煙草專賣製的曆史沿革/煙草托拉斯/現行煙草專賣製/海外關係/香港
六、颱灣的煙草
清朝/日本占領前期(實施煙草專賣製前)/日本占領後期(煙草專賣時期)/二戰後
第三章 豐富多彩的中國煙草
一、煙葉
煙葉生産/烤煙/曬煙/晾煙
二、中日共有的煙草製品
捲煙/煙袋/煙袋與鴉片/煙絲/雪茄/鬥煙
三、水煙
水煙筒/水煙袋/蘭州水煙/雲南水煙/煙罐
四、鼻煙
鼻煙的來曆/西藏與內濛古的鼻煙/鼻煙的製造/鼻煙壺/鼻煙碟/鼻煙壺袋
五、莫閤煙
參觀莫閤煙/前往伊犁
六、嚼煙
檳榔/新疆納斯煙/探究納斯的溯源/與納斯結緣
原書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煙草的世界》:
康熙
清聖祖康熙(1662—1722年在位)不吸煙,也不喜歡彆人抽煙。但是他對鼻煙及鼻煙壺很感興趣,極大地促進瞭鼻煙壺藝術的發展。
徐珂在《清稗類鈔》一書中這樣寫道:“聖祖不飲酒,尤惡吃煙。溧陽史文靖、海寜陳文簡兩公,酷嗜淡巴菰,不能釋手。聖祖南巡,駐蹕德州,聞二人之嗜也,特賜水晶煙管以諷之。偶呼吸,火焰上升,爆及唇際,二公懼而不敢用。遂傳旨禁天下吃煙。”(大意是:康熙皇帝從不飲酒,也厭惡抽煙。然而在他周圍的大臣中,如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陳元龍及吏部尚書史貽直卻嗜煙如命,成天煙袋不離手。康熙打算讓兩人把煙戒掉。一次,康熙去江南巡視,史、陳兩人隨行,行到山東德州暫住,康熙當麵賞賜兩人各一支水晶杆的煙管,並讓他倆當眾抽吸。兩人不知康熙的真正用意,還有些受寵若驚,馬上點煙抽起來。
誰知剛一用力吸,隔著透明的煙杆清楚地看到瞭火星順煙杆直往上冒,劈啪作響,燒掉瞭鬍須,嘴唇也燎起瞭泡。
史、陳二人到這時纔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並從此戒瞭煙。
此後,康熙下禁煙令。)李調元《淡墨錄》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康熙到德州,傳旨:朕生平不好酒,最可惡是用煙。每見諸臣私在巡撫帳房中吃煙,真可厭惡。不惟朕不用,列聖俱不用也。
故朕厭惡吃煙者。”另一方麵,康熙皇帝對鼻煙和鼻煙壺有著獨特的喜好。
他是個很重視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皇帝,對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十分重用,並委他們在宮中任職。康熙帝學會吸聞鼻煙很可能同這種交往有關。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到南京時,接見瞭歐洲傳教土。對方送他禮物時,他婉言謝絕瞭其他禮品,唯獨留下瞭鼻煙。康熙帝還非常喜愛産自法國的琺琅器皿,並通過傳教士邀請法國琺琅匠師來宮廷造辦處傳授技藝,生産畫琺琅鼻煙壺。
康熙年間,宮廷造辦處的規模日益擴大,其下設玉作坊、琺琅作坊、牙作坊、漆作坊、玻璃作坊等14個作坊。
這些都是製作皇室禦用品的綜閤手工藝作坊,也是皇室鼻煙壺的製作基地。臣下和外國使節們經常將鼻煙和鼻煙壺進貢給康熙皇帝,康熙帝則將禦製鼻煙壺賞賜給心腹大臣和外國使節。可以說中國鼻煙壺藝術的發展與康熙皇帝對鼻煙壺的熱愛有著極大的關係。
雍正繼康熙皇帝之後的清世宗雍正帝(1723—1735年在位)也是一位不吸煙的帝王,但是他傳承瞭先父康熙帝對鼻煙和鼻煙壺的熱愛。
雍正八年的文書中有雍正帝命令臣下調配鼻煙的記錄。
另外他對鼻煙壺也相當有造詣,曾下旨為其燒製鼻煙壺,並親定式樣。
雍正帝對黑色情有獨鍾。那個時期的鼻煙壺多用黑釉做底,或用黑色勾勒,落款也多用黑釉,藝術風格十分獨特。
為瞭進一步提高鼻煙壺的製作工藝,雍正帝不惜耗費重金。例如,1730年(雍正八年),畫琺琅《飛鳴食宿雁》鼻煙壺製好瞭,雍正帝愛不釋手,隨即賞賜畫稿人譚榮、燒製者鄧八格每人白銀20兩,賞其他製造人員每人白銀10兩或5兩不等,一次賞銀竟達130多兩。
然而,陳琮《煙草譜》一書記載1727年有一道上諭:“至於煙葉一種,於人生日用毫無裨益,而種植必擇肥饒善地,尤為妨農之甚者也。惟在良有司諄切勸諭,俾小民豁然醒悟。”(大意:煙葉這東西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毫無裨益,種煙又必須選擇肥饒的良田,這樣對農業就更為不利。
要做好百姓的工作,告訴他們隻有種植糧食纔是事關身命的大事。)可以看齣,雍正皇帝在多方麵考察種煙之後,擔心種煙會影響糧食作物的生産。
乾隆清高宗乾隆帝在位長達60年(1736—1795),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長壽皇帝。乾隆繼承瞭康熙與雍正對鼻煙壺的熱愛,促進瞭鼻煙壺藝術的發展。
清代末期李伯元的《南亭筆記》一書中記載瞭這位皇帝對煙的嗜好:“北京達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於寢饋不離。後無故患咳,太醫日:‘是病在肺,遘厲者淡巴菰也。’詔內侍不復進,未幾病良已。遂痛惡之。
戒臣僚勿食,著為訓。”(大意:北京的達官貴人十之八九嗜煙。乾隆皇帝則是個超一流的嗜煙者,連吃飯、睡覺時都煙不離口。後來,乾隆無緣無故地咳嗽,太醫診斷說:是肺生瞭病,原因是煙抽多瞭。乾隆得知病因之後,於是命令內侍從此不再安排他抽煙。過瞭一段時間,他的咳嗽也就不治而愈瞭。於是他不再喜歡吸煙,並告誡臣下引以為戒。)然而其他史料中並未發現類似記載。李伯元生活的年代與乾隆時代相距100年,我們無從考證這個記載的齣處。
乾隆帝繼位後,朝廷大臣之間就種煙吸煙問題展開過激烈辯論。1743年(乾隆八年)討論種煙問題時,乾隆的態度是模棱兩可的。最終他不得不承認種煙和吸煙業已興盛的既成事實,采取較為摺中的禁煙措施——“占用耕地種煙,嚮來有例禁。惟城堡內閑隙之地可以聽其種植,城外畸零菜圃願分種者也可不受禁例限製,其野外山隰土田,阡陌相連,一概不準種煙。”(大意:嚮來全麵禁止在肥沃的田地裏種植煙草。除城內隙地與城外近城畸零菜圃地外,野外阡陌相連大片田土處,一概不許種煙。)乾隆自己對禁煙采取未置可否的態度,到瞭晚年對煙草的態度卻變得開明。1795年他在雲南巡撫江之蘭上奏疏中有一段批示:“民間釀酒種煙等事,所在皆有,勢難禁止。從前科道中曾有條陳禁止種煙者,以其不達事體交部議處。”乾隆的寵臣紀昀(1724—1805)曾主持編纂《四庫全書》,是一位學識卓越的大人物。他嗜煙如命,煙量驚人,是曆史上有名的“紀大煙袋”。乾隆曾將自己用過的鼻煙壺和一個煙鬥賜予紀昀,由此可見乾隆對紀昀吸煙的支持。
……
中國煙草的世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煙草的世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該書從煙草這一獨特的植物在中國的傳播齣發,展現中國世俗社會的一個切麵,管窺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於中國人而言,香煙雖是“舶來之物”,卻深入於每日的尋常生活。烤煙、曬煙、香料煙,其品類豐富繁多;水煙、鼻煙、莫閤煙,其享用花樣百齣;南陽、朝鮮、俄羅斯,其傳播迂迴漫長。該書均一一列舉細說。
評分
☆☆☆☆☆
此外,科普一個知識: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已經不能將“印刷質量低”作為判斷是否是“盜版書”的標準瞭。一本書是不是盜版書,即是不是有版權,已經很難從印刷質量上判斷瞭。有的正版書的印刷質量低到反人類,但卻有著閤法的版權。因此,遇到印刷質量差的圖書,可以先考慮下是不是齣版印刷者的責任。
評分
☆☆☆☆☆
書的內容不錯啊,值得一讀。
評分
☆☆☆☆☆
very goodvery goodvery good
評分
☆☆☆☆☆
好書不貴這的一讀再讀很好
評分
☆☆☆☆☆
該書從煙草這一獨特的植物在中國的傳播齣發,展現中國世俗社會的一個切麵,管窺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於中國人而言,香煙雖是“舶來之物”,卻深入於每日的尋常生活。烤煙、曬煙、香料煙,其品類豐富繁多;水煙、鼻煙、莫閤煙,其享用花樣百齣;南陽、朝鮮、俄羅斯,其傳播迂迴漫長。該書均一一列舉細說。
評分
☆☆☆☆☆
書很不錯,配送也及時。
評分
☆☆☆☆☆
好書不貴這的一讀再讀很好
評分
☆☆☆☆☆
此外,科普一個知識: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已經不能將“印刷質量低”作為判斷是否是“盜版書”的標準瞭。一本書是不是盜版書,即是不是有版權,已經很難從印刷質量上判斷瞭。有的正版書的印刷質量低到反人類,但卻有著閤法的版權。因此,遇到印刷質量差的圖書,可以先考慮下是不是齣版印刷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