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朴的字
有情味的话
有意思的事
有哀戚的歌
《一瞬一生:周作人日本文学译作经典》套书包括《枕草子》、《古事记》、《浮世澡堂》、《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四本,分别为:
日本随笔文学之典范——《枕草子》
日本第一部文字典籍——《古事记》
日本“滑稽本”高峰——《浮世澡堂》
日本短歌之生活之歌——《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枕草子》与《方丈记》《徒然草》并为“日本三大随笔”,与《源氏物语》合为“平安文学双璧”。它是日本随笔文学的源头,也是一座高峰。而周作人先生的译本迄今仍是极早、极经典译本,他对古典作品把握精准,还原了日文的美感。欲了解日本文学的细腻、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审美趣味,《枕草子》都是一部不可越过的作品。
《古事记》成书于712年,是日本历史上首部文字典籍,日本奈良朝传说故事经典著作之一,日本历史著作开天辟地之作。全书分为三卷,上卷所记是日本诸神的由来与神话传说故事,重心落在日本国土的形成和天皇的起始。伊耶那歧命、伊耶那美命两位神,奉天神之命造成国土。他们结为神婚,生产儿女绵延诸神,在“让国”、“天降”等事之后,天照大御神的后嗣神倭伊波礼毗古命出生,即日本首位天皇神武天皇,奉天命统治苇原之中国。中卷及下卷是从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的三十三代日本天皇的记事和传说,史实与虚构相混杂,所记主要是日本天皇的征讨与平乱,施政建制,皇室传说等等。
《浮世澡堂》成书于1809—1812年,是日本江户时代古典文学中“滑稽本”的代表作品。轻雾缭绕的澡堂内家长里短、世相混杂,织就江户庶民生活的逗趣百态。全书共两编。前编描写的是澡堂男子部的情景,时间上是从清晨一直到午后,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浴客中有瘫子豚七、70岁的隐居老太爷、带着孩子的金兵卫、胡吹乱奏的江湖医生、错把别人内裤当毛巾的外乡人、醉汉、瞎子等数十个人物,以及19个小场景。二编则描写澡堂女子部,同样热闹非凡。浴池中有各种身份的女人,艺妓、使女、女儿、母亲、媳妇、婆婆、乳母等,年龄跨度大,总共16个小场景。这些前来沐浴的男女老少,每个人的性格通过对话被塑造地鲜明异常,风趣无比。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全书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一生著译传世约1100万字,其中翻译作品居一半有余。他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
《枕草子》:清少纳言,生于966年左右,真实姓名不详。“清”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纳言”为宫中官职。出身于书香门第,汉学修养深厚,与当时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三才媛”。
《古事记》:安万侣,日本奈良时代(710—794)的文官,奉当时元明天皇敕令编写本书,其时官从正五位。本书是安万侣根据舍人稗田阿礼的口述,记录、编写而成。
《浮世澡堂》:式亭三马(1776—1822),本姓菊地,名泰辅,亦写作太助。他生于江户,是日本江户时代古典文学中“滑稽本”的代表作家。小时候曾在书店里当学徒,得阅读当时小说书,二十岁时学写黄表纸,之后大抵每年都有著作,一生所著颇丰,据记录约共有135部。式亭三马生性木讷,拙于言辞,然而一旦执笔,却尽显诙谐,可算奇人。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石川啄木(1886-1912),日本明治时代诗人、小说家与评论家。出身贫苦;曾任小学教师、新闻记者。早期诗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写小说,创作由浪漫主义转为自然主义。1912年因肺结核病逝,得年26岁。他对日本的古典民族诗歌进行了革新,打破短歌一行诗的陈规,新创了一种散文式的短歌形式,为日本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周启明君翻译外国小说,照原文直译不敢稍以己意变更。他既不愿用那“达旨”的办法强外国人学中国人说话的调子;尤不屑像那“清室举人”的办法,叫外国人都变成蒲松龄的不通徒弟。我以为他在中国近年的翻译界中,却是开新纪元的。
——钱玄同
??《枕草子》??
《古事记》
《浮世澡堂》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枕草子》
第一段四时的情趣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的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的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的飞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的飞去,随后变得看去很小了,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也都是有意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的下了霜,或者就是没有霜雪也觉得很冷的天气,赶快的生起火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来,寒气减退了,所有地炉以及火盆里的火,〔都因为没有人管了,〕以至容易变了白色的灰,这是不大对的。
第二段时节
时节是正月,三月,四五月,七月,八九月,十一月,十二月,总之各自应时应节,一年中都有意思。
《古事记》
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
一天地始分
一天地始分的时候,生成于高天原的诸神之名号是:天之御中主神,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其次是神产巢日神。此三神并是独神,且是隐身之神。
世界尚幼稚,如浮脂然,如水母然,漂浮不定之时,有物如芦芽萌长,便化为神,名曰宇麻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其次是天之常立神。此二神亦是独神,且是隐身之神。
以上五神为别天神。
二其次生成的诸神的名号是:国之常立神,其次是丰云野之神。此二神亦是独神,且是隐身之神。其次生成的诸神的名号是:宇比地迩神,其次是妹须比智迩神,其次是角杙神,其次是妹活杙神,其次是意富斗能地神,其次是妹大斗乃辨神,其次是淤母陀琉神,其次是妹阿夜诃志古泥神,其次是伊耶那岐神,其次是妹伊耶那美神。
以上自国之常立神至伊耶那美神,并称神世七代。(以上二神是独神,各为一代,其次成双的十神,各合二神为一代。)
《浮世澡堂》
七关于家私花光的浪荡的话
名叫八兵卫的男子,满头冒着热气,用手巾当作围裙,系在腰间,在抖擞衣服。
名叫松右卫门的男子,旧式地把丁字带的直条夹在下巴底下,在系带子,手巾却是团作一团,搁在头顶上。
松右卫门:“八兵卫,你看那个吧。戴着深沿的草笠,穿着碰一下就要撕开了的外褂,那里走着的讨人厌的那个人,那是原来有三十所的地产的地主的现形呀。”
八兵卫:“是那拐角的浪荡么?”
松右卫门:“正是呀。说可怜也是可怜。心术不好的话,便都是那个样子呀。”
八兵卫:“在那时候,可不是撒呀撒呀,天王老爷那副样子么?”
松右卫门:“那老头儿从伊势出来,在一代里成了功。可是,精明得很哩。总之是不请人吃喝的。今天市上鱼很多,想给店里用人们吃一顿,便在大盘子上边,若是醋煎大鳁鱼便是五条,头尾整齐地排着,像是依照小笠原流的仪式,规规矩矩地躺在那里。若是小鱼呢,今天买来烧好,明朝一早自己提了筐子,走到鱼市去。鱼市场团团地走上一转,出不起价钱,买了些泥萝卜的折断了的来,把那昨天烧的小鱼一条条地放进去,做成红烧圆片萝卜,这便是正菜。家里虽是有好些老妈子使女,菜总是老太太出来,很仔细地来盛好。老太爷把那小鱼拿来,嘎吱嘎吱地从头咬了吃,说道鱼的鲜味是在头里,所以四五十个伙计徒弟也没有办法,都只好从鱼头吃起。而且在那里什么都不会过时。一年到头,早上是茶粥,中午只是酱汤,晚饭是黄萝卜,而且咸得要命,只要两片,连吸白开水的菜也就有了。今日说是佛爷的日子,八杯豆腐在碗当中悠悠然地游泳着。搁了木鱼片的酱汤,只在财神节和生日那时候才有。三顿饭之外所吃的东西是,冷饭晒干的干粮的盐炒,中间加入从乡下送来的煮黄豆,可是你知道,那豆的数目是,要打锣敲鼓去找才好哩。这个炒米之外,便是自造的甜酒了。老太太是上总地方的出身,只是做叫作萨摩炒米这种点心。此外什么吃喝的东西,全都没有。因为对于祖先尊重,往来的人也用心使唤,所以家私当然就长起来了。金银生利息,抵押的房产收进来,生意上又赚钱。在一时间就成了大财主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爱自己的歌
一
在东海的小岛之滨,
我泪流满面,
在白砂滩上与螃蟹玩耍着。
二
不能忘记那颊上流下来的
眼泪也不擦去,
将一握砂给我看的人。
三
对着大海独自一人,
预备哭上七八天,
这样走出了家门。
四
用手指掘那砂山的砂,
出来了一支
生满了锈的手枪。
五
一夜里暴风雨来了,
筑成的这个砂山,
是谁的坟墓啊。
六
在这一天,
我匍匐在砂山的砂上,
回忆着遥远的初恋的苦痛。
七
横在砂山脚下的,漂来的木头,
我环顾着四周,
试着对它说些话。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有品味,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印刷的字体清晰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气息。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着文学气息的年代。特别是封面那幅淡雅的水墨画风格插图,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深邃的意境,让人对内里的文字内容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期待。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赏心悦目,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样的用心,足以见得出版方对这部作品的珍视。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低调而内敛的美感,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却处处透露着一种历经沉淀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要珍藏。
评分语言风格上,这本书的文字处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行文流畅,节奏把握得极佳。有的段落如同清晨的溪流,平缓而富有韵律,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疏离感;而另一些段落则像夏日午后的雷雨,情感爆发力强,直击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调性,使得阅读体验丰富而不单调。作者的遣词造句极为考究,很多用词的准确性令人拍案叫绝,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审美享受,让人沉醉于文字本身的美妙构建之中,完全忘记了外部世界的喧嚣。
评分读罢全书,最令我震撼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思辨的深度。它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学赏析范畴,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安放自我”的精神漫游。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知识分子内心所经历的挣扎、取舍与最终的落脚点,这本书以一种近乎自白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它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保留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那种夹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之间的摇摆和最终的定格,让人深感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肩负的沉重使命。这是一种超越了时代限制的永恒困境,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评分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带来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态度和选择。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以往对“经典”二字的理解——经典并非高高在上不可触碰的神坛之物,而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类精神努力的结晶。书中对于细节的捕捉,比如对特定场景的氛围营造,对人物内心微妙情感的描摹,都极其细腻入微,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充盈和拓宽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释然感。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的选篇视角极为独特,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了一些名家的译作,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解读特定时期日本文学风貌的窗口。作者在文字间流淌出的那种对文化细微差异的体察,非常到位。我读到一些篇章时,会不自觉地停下来,细细回味那些翻译技巧的巧妙之处——如何用最贴合中文语境的方式,去传达异国文化中那种特有的“物哀”或是“幽玄”的韵味,这简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中日文化交流深层脉络的大门,让我对翻译这一行为的复杂性和艺术性有了全新的认识。那种在两种语言之间架桥铺路的艰辛与乐趣,透过这些精选的文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评分一瞬一生——周作人日本文学译作经典
评分知堂的译文冲淡平和,值得一读。唯有用纸不好!
评分买了好几套了,送人的,绝佳礼品。
评分商品很好,和描述的一样,很满意,下次还来买!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活动时购买的,感谢京东的促销。
评分说实话,很不满意。为什么?首先书收到很明显感觉书的纸张很差,摸上去像中国早期用的报纸纸张,很粗糙,很轻。这种纸张经过岁月,很容易发黄发脆,当年还用这种纸张出版书的基本都是盗版书店才会干的事情。其次因为这个套装系列,多年前以前就已经有散装版本卖。这次看到有套装,而且商品的介绍写着出版时间是2017年6月,那就应该是重新装订出版的啦。结果买回来一看,出版时间是2015年的,已经第五次印刷出版了。真是有种上当的感觉。
评分周作人的散文集及译文集都是首屈一指,此次出了日本文学译文的函套集,值得购买收藏。
评分61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