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编排上,采用原石和拓本进行单字比对、字组比对、局部比对,通过这种比对让书法作者发现拓本和原石存在的差距。最后有善本的图版、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对《西狭颂》的评论,书法作者可以进行临摹。
所以说,这套书的出版,其价值是多方位的,这也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意义所在。
《西狭颂》的艺术,写书法的都比较熟悉,不再过多介绍。
我们平时所见碑帖,基本是都是剪裱本扫描后直接排版,或者整拓拍照后对电子版裁剪后排版。《原石拓本比对——西狭颂》的出版体例是:
1.前言。
2.原石、拓本对照。这是本书的亮点,这一部分又分《西狭颂》碑额与原石 比对、《五瑞图》原石与拓本比对、《西狭颂》原石与拓本比对。对比有单字的对比,又有局部块面的对比。
3.拓本图版。
4.历代对《西狭颂》的集评。
谷国伟,字德安,号悠斋,河南宜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中原金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青少年书法》杂志编辑,现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大众美术编辑部主任。
把原石和拓本进行比对,对于金石研究者、书法创作者而言,意义就显得尤为重大。在做《西狭颂》原石、拓本比对的时候,我采用的是例字的对比、局部(块面)的对比。其中,原石单字与拓本单字的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细微变化;原石局部与拓本局部的对比,可以发现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对整体气息上有个主观的认识和感受。
光是翻阅这本书的影像资料,就足以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我常常在晚上,泡上一壶茶,慢慢地端详那些拓片的细节。那些墨迹在宣纸上留下的颗粒感、洇化纹路,甚至是拓工手指按压纸张留下的微小痕迹,都通过超高分辨率的印刷得以完美再现。它超越了一般图录的范畴,更像是一部视觉艺术作品集。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它没有将所有拓片一概而论地处理,而是根据拓片的稀有程度、保存状况和历史意义进行了分级展示。一些极其罕见、保存极差的“残泐本”,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清晰化处理,这对于研究碑刻的断裂和损毁过程极为重要。这本书无疑是印刷技术的胜利,它将那些原本只在少数专业机构的库房中才能一睹的珍贵资料,以一种近乎“亲临现场”的清晰度,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评分这本书在文献整理和比对方法的创新性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我们都知道,“西狭颂”的拓本流传之广,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这本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比对范式。它不仅展示了“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作者似乎在引导读者,不要迷信任何单一的拓本,而是要学会像侦探一样,通过交叉比对,重建历史的真实面貌。书中对不同版本拓片中错讹之处的标注和解释,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这对于那些希望建立自己收藏体系或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通过精密的梳理,构建起一个以“西狭颂”为核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碑学研究生态系统,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传统拓本研究的想象空间。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关于“西狭颂”的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过于学术化,让普通爱好者难以亲近。然而,阅读体验却出乎意料的流畅和引人入胜。它巧妙地平衡了专业性和普及性。在解读碑文的语境和历史背景时,作者的叙述深入浅出,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历史片段,将我们带回东汉那个时代,去感受“西狭颂”诞生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对那些难以辨认的锈蚀细节,书中的高清扫描图配合细致的图解说明,让原本模糊不清的笔画重现光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拓本采集技术的探讨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古代如何使用湿拓法,以及不同拓工的工具和手法如何影响最终拓片的墨色深浅和纹理表现。这种对制作工艺的尊重和深入剖析,让读者对每一份拓本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远非市场上那些泛泛的影印本可比拟。
评分这本《金石拓本典藏 原石拓本比对——西狭颂》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古代碑刻和拓本收藏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细节呈现上,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从装帧设计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收藏级的标准。内页的排版疏密有致,使得那些精细的拓片细节得以充分展现,即便是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感受到一种直观的冲击力。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对“西狭颂”这一特定碑刻的简单收录,而是引入了“原石拓本比对”这一极具学术价值的视角。这种对比研究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拓本流变过程的理解,让我们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历代拓工在摹刻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理解和技术差异。每一对原石与拓本的并置,都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清晰地勾勒出时间的痕迹与匠心的传承。对于长期关注碑帖研究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珍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图像资料,更是一种深入研究和审美鉴赏的全新途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原石”与“拓本”之间微妙关系的捕捉上。在我看来,许多拓本研究的书籍往往只关注拓片本身的美学价值,而忽略了它与母体——即那块冰冷的石头——之间的本体联系。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参照系。通过将不同时期、不同拓工采集的拓片与现代对原石的精确记录进行对照,作者揭示了“失真”的艺术:拓本如何记录了时间对碑刻的腐蚀,以及拓工如何“修正”或“误读”了原碑文。这种严谨的考证态度,使人对书法史的认知更加立体和辩证。例如,书中对几个关键异体字的对比分析,就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它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异文,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地理、文化甚至政治因素。对于想要进行严肃的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证基础。
评分看原石确实能看到拓本失真的东西
评分好,原石与拓片对照,还有名家临样可供参考
评分书还可以,就是有点贵。
评分《金石拓本典藏 原石拓本比对——西狭颂》:高33cm,宽21cm,厚0.78cm,特种纸,密度和厚度都很好,编排新颖,印刷清晰,装帧精良,不错的选择!
评分《金石拓本典藏 原石拓本比对——西狭颂》:高33cm,宽21cm,厚0.78cm,特种纸,密度和厚度都很好,编排新颖,印刷清晰,装帧精良,不错的选择!
评分好书不贵
评分原石、拓本对照。这是本书的亮点,这一部分又分《西狭颂》碑额与原石 比对、《五瑞图》原石与拓本比对、《西狭颂》原石与拓本比对。对比有单字的对比,又有局部块面的对比。
评分很快,很好,还送一本字帖,哈哈?
评分对临帖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