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2017》以及实时新法规对专利法律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分类解析。梳理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征集的大量公众意见,以考生为中心,深入剖析考生的各种解题思路,对症下药、逐一解惑,使考生走出思维误区,多角度理解并掌握考点。更有备考指南助你一臂之力,真题瑕疵、新法学习、超纲知识、考点混淆、过度解读、多面考点、理解考点、疏于审题多方面综合复习。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2012-2016年真题勘析及备考指南》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法律知识部分编写而成。根据《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2017》的要求分别对专利法律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分类解析。其中,专利法律知识部分是在《2011~2013年卷一真题解析:走出误区(以考核委员会征集的公众意见为视角)》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梳理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征集的公众意见近2000条,并进行合并去重,本书以考生为中心,深入剖析考生的各种解题思路,对症下药、逐一解惑,使考生走出思维误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并掌握考点,以便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取得理想的成绩。另外,本书真题解析都按照实时新法规进行解析。本书适用于知识产权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尤其针对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考生编写,使考生能够快捷地复习考点,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曹京涛,男,2003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北京首钢集团、国家知识产权局,现就职于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负责专利代理业务。作者在多年的知识产权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作者悉心研究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相关课题和理论,作品主要有《跨国公司在中国专利侵权诉讼审结案件分析报告(2013~2015年)》《如何使用新版谷歌专利搜索》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的完善——借鉴外观设计授权条件》等,在国内外各大专业媒体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作者早年参加并通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近年来结合学习心得潜心研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作品主要有《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点法条精读及历年真题解析》《2011~2013年卷一真题解析:走出误区(以考核委员会征集的公众意见为视角)》和《轻松到手80分:相关法考点法条精读及真题分类解析》等,广受好评。作者通过分析研究历年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考点和出题方向,致力打造出真正适合考生,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考试辅导用书,希望助考生一臂之力。
对症下药,疗效快!--candice0226
这个解释比较接地气。——kimmyle
知道为什么错和知道对的一样重要!——shmilycth
分析的很好,可以开阔思路,让我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从而理解的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看了忘不了!——wuhb
目录
上编专利法律知识
第一部分真题勘析
第一章专利制度概论
第一节专利基础知识
一、专利制度概要
二、中国专利制度
第二节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
一、相关概念
二、权利的归属
第三节专利代理制度
一、专利代理
二、专利代理人
三、专利代理机构
四、专利代理监管
五、专利代理惩戒
六、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
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题
一、三种专利的保护对象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第二节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一、现有技术
二、新颖性
三、创造性
四、实用性
第三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一、相关概念
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第三章对专利申请文件要求
第一节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一、请求书
二、权利要求书
三、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
四、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
五、申请文件的书写规则及附图绘制要求
六、对于涉及生物材料申请的特殊要求
七、对涉及遗传资源申请的特殊要求
第二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
一、请求书
二、图片或照片
三、简要说明
第三节单一性要求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单一性
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
第四章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申请日
二、优先权
三、申请号
四、期限
五、费用
第二节专利的申请及审查流程
一、专利的申请及受理
二、保密专利申请与向外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三、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程序
四、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
五、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六、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七、答复和修改
八、分案申请
九、专利权的授予及授权后的程序
十、其他手续
十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行政复议
第五章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一节概要
一、专利复审委员会
二、审查原则
三、合议审查
四、独任审查
五、回避制度
六、审查决定
七、更正及驳回请求
八、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司法救济
第二节专利申请的复审
一、复审程序的性质
二、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三、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
四、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五、复审决定
六、复审程序中止
七、复审程序的终止
第三节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
一、无效宣告请求的性质
二、无效宣告请求应当遵循的其他审查原则
三、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
四、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
五、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中止
六、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七、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发明创造的处理
八、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
第四节口头审理
一、口头审理的性质
二、口头审理的确定
三、口头审理的通知
四、口头审理前的准备
五、口头审理的进行
六、口头审理的中止
七、口头审理的终止
八、口头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五节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
一、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
法律适用
二、当事人举证
三、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证据的调查收集
四、证据的质证和审核认定
五、其他
第六章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
第一节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二、专利权的期限
第二节专利侵权行为与救济方法
一、专利侵权行为
二、救济方法
三、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其他专利纠纷与违反专利法的行为
一、其他专利纠纷
二、假冒专利的行为
三、其他违反专利法的行为及其
法律责任
第四节专利的推广应用与专利实施的
强制许可
一、专利的推广应用
二、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七章专利合作条约及其他与专利相关的国际条约
第一节专利合作条约
一、条约的基本知识
二、国际申请
三、国际检索
四、国际公布
五、国际初步审查
第二节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特殊要求
一、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
二、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手续
三、生物材料样品的保藏
四、涉及遗传资源的国际申请
五、优先权
六、国家公布
七、分案
八、中国国家阶段对国际阶段不予受理和视为撤回的复查
九、译文有误时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相关专利国际条约
一、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
二、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三、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第八章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第一节专利文献基本知识
一、专利文献概述
二、专利说明书类文献组成部分
三、专利说明书种类
四、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及其代码
五、专利文献编号
六、中国专利文献
七、其他主要国家/组织专利文献
第二节专利分类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国际专利分类(IPC)
二、外观设计的洛迦诺分类
第三节专利信息检索
一、专利信息检索概述
二、专利信息检索种类
三、专利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
四、主要互联网专利信息检索系统
第二部分备考指南
第一章真题瑕疵
第二章新法学习
第三章超纲知识
第四章考点混淆
第五章过度解读
第六章多面考点
第七章理解考点
第八章疏于审题
下编相关法律知识
第一章相关基本法律法规
第一节民法通则
一、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民事主体
三、民事权利
四、民事法律行为
五、民事责任
六、诉讼时效
七、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二节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六、合同的终止
七、违约责任
八、技术合同
九、委托合同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
三、审判组织和诉讼参加人
四、民事诉讼证据
五、保全
六、民事审判程序
七、审判监督程序
八、执行程序
九、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第四节行政复议法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参加人
三、行政复议程序
四、行政复议决定
第五节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的基本知识
二、行政诉讼的管辖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四、行政诉讼的证据
五、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六、国家赔偿
第六节其他相关法律
一、对外贸易法
二、刑法
第二章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第一节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客体
二、著作权的主体
三、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的内容
四、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特殊规定
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第二节商标法
一、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客体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主体
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
四、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内容
五、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六、商标使用的管理
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八、驰名商标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商业秘密
第四节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一、品种权的保护客体
二、品种权的主体
三、获得品种权的程序
四、品种权的内容
五、品种权的无效
六、品种权的保护
第五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客体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主体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
五、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的复审、复议和专有权的撤销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
第六节其他知识产权法规、规章
一、知识产权的备案
二、侵权嫌疑货物的扣留及其处理
三、法律责任
四、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章相关国际条约
第一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一、巴黎公约基本知识
二、巴黎公约确立的核心原则和内容
第二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一、协议的基本知识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要求
三、对协议许可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四、知识产权执法
五、争端的防止和解决
这本工具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下本功夫的,封面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血本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也比较厚实,不会轻易破损,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翻阅的考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得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尤其是试题部分的版式,区分度做得很好,每次做完一套题,那种整洁的版面总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晰的心理暗示,仿佛学习的效率都会因此提升一个档次。而且,书籍的整体尺寸便于携带,虽然内容量不小,但放在书包里也不会显得过于笨重,这点对于需要通勤或者经常在图书馆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从物理层面上讲,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绝对称得上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让人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学习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备考指南”部分,坦白讲,是我最感到惊喜的地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泛泛而谈,什么“持之以恒”“保持心态”之类的空话。这本书的指导方针非常具有操作性,特别是针对不同考试科目(比如专利法、设计、实用新型等)的侧重点,给出了明确的“火力分配建议”。比如,它会根据历年真题中不同技术领域和法律环节的考频,建议考生在哪个模块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强化记忆和案例分析,哪个模块可以作为次要巩固对象。这种基于数据分析和实战经验的策略指导,让我的复习计划不再是盲目的“拉网式”覆盖,而是精准的“靶向式”打击。这大大提升了我有限的复习时间利用率,感觉每多花一分钟在书上,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评分关于案例分析题的梳理,这套书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专利代理师考试的难点之一就在于那些复杂、信息量爆炸的案例题,如何快速提炼出关键的法律事实和技术特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到位,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将每个案例题拆解成了几个逻辑步骤:第一步,信息抽取与技术问题界定;第二步,适用法律条款的定位;第三步,论证过程的搭建。最妙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个“高分要素清单”,明确指出阅卷老师最看重的几个得分点在哪里,如果遗漏了哪一点会扣多少分。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拆解,让我从面对案例时的那种茫然无措,转变成了胸有成竹地按照既定流程去组织答案,极大地提升了我在考试中处理复杂案件的信心和准确度。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的把控上,真正体现了专业性。例如,对于一些常年考到的、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会设置“易混淆辨析”的小栏目,用对比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列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适用条件,以及在真题中是如何被“设陷阱”的。这种精细化的处理,避免了我因为一个概念模糊而导致整个答题逻辑崩塌的风险。此外,书的后半部分似乎还附带了一些针对答题规范的提醒,比如字体的书写要求、答题时应避免出现的口语化表达等等,这些看似“边角料”的信息,在实际应试中却是能够避免不必要失分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位严苛的、全方位的应试陪练,将每一个可能影响最终分数的细节都考虑周全了。
评分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那种“解题思路的深度挖掘”,毕竟光有题目和答案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这本书在对历年真题进行剖析的时候,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法律条文引用层面,而是真正走入了出题人的“内心世界”。我特别欣赏它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选项是如何被排除的这一过程的细致描述。比如,某个知识点明明涉及多个法律条文,但最终选定的那个最佳答案,它会清晰地勾勒出考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适用顺序,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真正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逻辑框架。这远比自己对着法条反复琢磨要高效得多,它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像“专利局审查员”或者“资深代理人”那样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背诵法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