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诸子集成: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 套装共3册)

新编诸子集成: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 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晖 著
图书标签:
  • 诸子集成
  • 论衡
  • 校释
  • 刘盼遂
  • 集解
  • 先秦
  • 哲学
  • 思想史
  • 古籍
  • 注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55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474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新编诸子集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23
套装数量:3
字数:9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论衡》是汉代哲学家王充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有85篇组成,内容宏富,是研究秦汉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黄晖先生积数年之力,撰作《论衡校释》,全面吸收了前人成果,对全书做了系统注释和校勘,深入掘发了其中的哲学奥义,非常方便读者研读使用。除了对《论衡》原文详加整理外,作者还于正文之后,附有《论衡佚文》、《王充年谱》、《论衡旧评》、《王充的论衡》、《论衡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刘盼遂《论衡集解》等资料,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此次推出的精装本,是对《新编诸子集成》平装本的升级改型,版式清朗,读之赏心悦目。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其核心在于以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哲学思想进行辨析和批判,从而确立了其独特的思想体系。《论衡》全书共八十六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宇宙论、认识论、政治论、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一、 认识论上的辩证与批判 在认识论方面,《论衡》最鲜明的观点是“论虚实”。王充认为,世间万物皆由“气”构成,而“气”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的。他反对鬼神、灵魂的迷信,认为人死如灯灭,不存在鬼神的存在。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直接挑战了当时盛行的神学唯心主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破除迷信,彰显理性: 《论衡》中大量篇幅用于批判鬼神之说,例如“言毒”篇,驳斥了“鬼神能害人”的迷信观念,认为所谓的“鬼神害人”,不过是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假象。他指出,人们之所以相信鬼神,是因为对未知事物感到恐惧,而无法用理性去解释。王充以其敏锐的观察和严密的逻辑,揭示了迷信产生的根源,呼吁人们以理性代替恐惧。 “气”的实体性与感官的真实性: 王充强调“气”的实体性,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他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感官的经验,感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论形”篇中,他提出“形者,气之质也”,即外在的形态是物质“气”的实体表现。他相信感官的直接经验,认为通过观察和实践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这与当时一些强调“心”或“意”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论不信”与“论死生”: 在“论不信”篇中,王充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不相信某些真实的事物,将原因归结于人们固有的观念和偏见。而在“论死生”篇,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论死生”,认为生命是气的聚散,死亡是气的消散,人死后不会有灵魂存在,人与万物一样,终将归于虚无。他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和死亡,将生死现象纳入自然规律的范畴,进一步巩固了其唯物主义的立场。 二、 宇宙论中的自然规律 王充的宇宙观以“气”为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气”构成,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演变。他反对天命论,认为天道并非人为意志的体现,而是自然而然的运行。 “气”的生成与运行: 《论衡》中的“气”并非指我们通常理解的空气,而是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和变化性的本源。王充认为,“气”是无始无终的,它不断地生成、运行、变化,从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宇宙。他以“气”来解释天地万物的起源和发展,认为“天地之气,无所不至”。 破除天命,强调自然: 王充坚决反对“天命”之说,认为“天”并非主宰一切的神灵,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天”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他批评那些将自然灾害归咎于“天谴”的观念,认为这些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与人事无关。“谈天”篇中,他论述了“天”的无情性,认为“天”只是自然运行的规律,而非人类的福祉或惩罚的来源。 “阴阳”与“五行”的辩证关系: 王充也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但赋予了它们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认为阴阳五行并非神秘的力量,而是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基本形式。“论衡”篇中,他详细阐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以及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三、 历史观上的客观与进步 在历史观上,《论衡》展现了王充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他反对宿命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批判。 “非命论”与“治乱”: 王充在“非命论”中,明确反对“天命”决定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宿命论观点。他认为,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国家的治乱,主要取决于人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制度,而非命中注定。他强调了“人力”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反对消极等待和听天由命。 “论力”与“审时度势”: 在“论力”篇中,王充强调了人的才能和努力对于取得成就的关键作用。他认为,许多所谓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个人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审时度势”也是王充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顺应时势才能有所作为,逆势而动则必然失败。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论衡》中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例如,他对官场的腐败、士人的虚伪、百姓的愚昧都有所论述,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忧虑。这种批判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进步的渴望。 四、 文学与艺术的现实主义色彩 尽管《论衡》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思想,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论说”的精炼与生动: 王充在《论衡》中,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的论述风格严谨而又不失生动,避免了空泛的议论,而是注重从实际出发,以理服人。这种“论说”的风格,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文学价值的看法: 王充对文学的价值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创作应当反映现实,服务于社会。“论见”篇中,他谈到了文章的“见”,认为好的文章应当能够“见”出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而非仅仅追求辞藻的华丽。 艺术的真情实感: 王充强调艺术创作应当追求真情实感,反对虚假矫饰。他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性,能够打动人心。这种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也与他整体的唯物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总结 《论衡》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辩证的论证方法、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充以其“论虚实”、“非命论”等观点,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潮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确立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他对宇宙、认识、历史、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无不体现着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论衡》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文献,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批判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对《论衡》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感受先哲们思想的光辉,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论衡校释》加上刘盼遂的集解,绝对是近年来我阅读过的最令人欣喜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我一直对王充这位早期唯物主义思想家充满敬意,但以往接触到的版本,要么太过简略,要么过于学术化,难以获得一个平衡的阅读体验。这套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校释部分的处理非常人性化,注释详尽而精准,对于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观点,校注者都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考证,让我能够充分理解王充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刘盼遂的集解更是锦上添花,将《论衡》与其他重要文献和史学家的评价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更宏大的思想史图景,让我能够跳出孤立的文本,去体悟王充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影响。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学术力作。

评分

这套《论衡校释》与刘盼遂集解的合集,可以说是为我们这些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一直觉得《论衡》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普通读者阅读起来门槛确实很高,尤其是很多词语的含义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没有详细的注释和讲解,很难真正领会王充的思想。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校释部分不仅提供了精准的文本,更重要的是,它对书中的许多观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帮助我理解了王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同时,刘盼遂的集解部分,更是将《论衡》与其他相关史料、文献进行了精妙的串联,让我看到王充的思想是如何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中被认识和评价的,这种“互文性”的解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套《论衡校释》与刘盼遂集解的组合,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惊喜的一套古籍整理本。收到书的时候,就被这精美的装帧所吸引,古朴典雅,充满学术气息。翻开《论衡校释》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细致的校勘。校注者在文本的流传、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讹误上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注释详尽,考证严谨,常常能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文献的引证,层层剥茧,拨开迷雾,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王充思想变得触手可及。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哲学概念和历史典故,校释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这种“古今融通”的处理方式,非常符合我这类既想深入理解古籍,又希望借助现代学术成果的读者。

评分

拿到这套《论衡校释》真是太幸运了!我一直对王充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非常感兴趣,但苦于原文的艰深以及各种解读版本的质量参差不齐。这次的《论衡校释》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校释非常细致,对于王充那些颇具挑战性的论证,比如关于鬼神、命运、天命等观念的辩驳,都给出了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解释。我尤其欣赏它在校勘方面下的功夫,能够看到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校注者是如何通过旁征博引来确定最准确的原文,这对于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说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学者陪在我身边,随时解答我的疑问,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理解《论衡》的内涵。

评分

坦白说,在购入这套《论衡校释》之前,我对《论衡》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哲学概念上,觉得它比较晦涩难懂,读起来可能有些吃力。但收到书后,我才发现这套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校释部分堪称典范,不仅对字词进行精准的注释,更对许多关键的哲学论点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让王充那犀利的批判精神跃然纸上。我印象深刻的是,校注者在处理一些复杂论证时,总能用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史料来支撑,让我对王充的学说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我这种希望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入门指南和进阶读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得”的喜悦。

评分

不过几千寒热。

评分

三册很厚重,电脑排版印刷,字大清楚,质量很好。

评分

这个是精装版的,图不对

评分

书是好书!但略有挤压呀!要注意配送问题~

评分

为什么给一星,是因为必须得给,其实一星都不想给的,书本身是好书,但送来时外包装都破损了,里面的书角被磕坏了,里面多余空间没有填充,本来想换货,主要是嫌麻烦就算了,

评分

缪荃孙

评分

1901年任江楚编译局总纂,1902年5月出任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江南最高学府三江师范学堂,并与徐乃昌、柳诒徵等七教席赴东

评分

郊原血。

评分

歌未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