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

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龍永圖,李國紅,郭亮,單菁菁 著
圖書標籤:
  • 商務中心區
  • 城市發展
  • 房地産
  • 經濟
  • 行業報告
  • 中國
  • 藍皮書
  • 皮書係列
  • 區域經濟
  • 2016-2017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127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724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商務中心區藍皮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2
字數:33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以“十三五:實現CBD的創新智慧發展”為主題,緊密圍繞國傢創新驅動戰略和智慧城市建設要求,共設計瞭綜閤篇、智慧建設篇、創新發展篇、科學管理篇、國際經驗篇和大事記6個篇章,係統評價瞭中國CBD在智慧建設和創新發展方麵取得的成就,分專題深入研究瞭CBD在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管理、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樓宇、産業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麵的成效、問題和趨勢,明確提齣“十三五”時期推動CBD創新智慧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龍永圖,男,生於1943年5月,湖南長沙人。現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1965年畢業於貴州大學外語係,1973年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國際經濟學專業,後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65年畢業後到外交部工作,先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閤作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錶、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等職。專長領域為市場營銷、潛能開發、企業戰略、品牌管理。曾榮獲“CCTV2003年度經濟人物”稱號,獲聯閤國秘書長安南頒發的聯閤國特彆奬等。

李國紅,女,北京商務中心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內較早參加中國商務中心區規劃建設,長期從事商務中心區的整體規劃及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中國商務中心區的發展有獨到的理解和思考。

郭亮,男,北京商務中心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曾擔任北京奧運森林公園建設管委會、北京市朝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領導職務。長期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具有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

單菁菁,女,生於江蘇,長於北京。社會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城市規劃研究室主任,《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CBD藍皮書)主編。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經濟、城市社會、低碳城市發展規劃研究。主持或參加國傢社科基金課題、院重大課題、院重點課題、所重點課題、青年基金課題、省部委及地方委托課題等60餘項。參加瞭近20部學術著作的撰寫工作,發錶專著多部、中英文學術論文60多篇,撰寫研究報告50多篇。

目錄

Ⅰ 綜閤篇
1 總報告:推動CBD創新智慧發展
——現狀、問題與對策【單菁菁 武占雲 徐李璐邑】/002
2 創新驅動智慧發展
——2015~2016年中國CBD發展評價【單菁菁 武占雲】/047

Ⅱ 智慧建設篇
3 基於産城融閤構建智慧園區的理論與模式【徐振強 尹曉傑】/073
4 北京智慧CBD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北京商務中心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087
5 上海虹橋商務區“智慧虹橋”建設【徐 艋 施 岩】/100

Ⅲ 創新發展篇
6 中國新媒體産業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黃楚新 任芳言】/114
7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現狀、演進及未來趨勢【章 華 唐 菲】/128
8 “跨貿小鎮”——下城全域CBD創新實踐與特色【瀋凱波 金媛媛】/146
9 中國樓宇經濟的轉型發展與對策建議【韓鎮宇】/156
10 自貿試驗區政策對CBD發展的影響與展望【蘇紅鍵】/194

Ⅳ 科學管理篇
11 城鎮化新階段下的智慧社區發展案例研究【李 昊 吳納維 李 棟】/206
12 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功能區人流和交通優化分析——以北京CBD等為例【鍾少穎】/231
13 鄭東新區CBD創新智慧發展實踐【周軍營 張 傑】/253

Ⅴ 國際經驗篇
14 法國智能中央商務區:智能化網絡與知識經濟
——以巴黎—薩剋萊競爭力中心為例【Emmanuel Breffeil】/268
15 日本智慧城市發展與柏之葉智慧城建設
【株式會社 日立製作所 城市解決方案業務單元 李國慶 譯】/283

Ⅵ 大事記
16 2015年國內CBD大事記/307
17 2016年國內CBD大事記/315

Abstract/325
Contents/327

藍皮書係列·區域發展前沿洞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與城市治理研究報告(2016-2018) 本書聚焦於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城市化進程中的治理難題以及特定産業集群的演化路徑,旨在為政策製定者、行業研究人員和企業決策者提供一套基於翔實數據和深入分析的參考框架。本書不涉及中國商務中心區(CBD)的特定發展規劃、運營模式或案例研究。 第一部分:中國區域經濟新格局與轉型驅動力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十三五”期間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區域分化與重塑。報告首先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濟增速、産業結構優化程度以及要素流動效率進行瞭多維度量化評估,構建瞭“區域發展活力指數”模型。 第一章:區域增長極的再平衡:從沿海到內陸的動力轉換 本章詳細考察瞭以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和西部大開發“三大戰略”為核心的國傢區域發展戰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實際拉動效應。重點分析瞭中西部地區在承接産業轉移、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麵的潛力與麵臨的瓶頸。研究發現,內陸省份在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下實現瞭經濟增速的“追趕效應”,但勞動生産率的提升速度仍滯後於東部沿海地區。報告引入“區域創新網絡密度”概念,評估瞭不同區域在知識溢齣和技術擴散方麵的績效差異。 第二章:要素流動與效率瓶頸:戶籍製度改革對城市群活力的影響 本章聚焦於人口、資本、土地等關鍵要素在區域間的閤理流動問題。通過對數韆萬傢庭和企業的微觀數據的追蹤分析,報告評估瞭不同城市群(如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在打破行政壁壘、促進勞動力自由遷移方麵的政策效果。特彆討論瞭戶籍製度改革對城市公共服務供給和人纔吸引力的長期影響。研究指齣,在許多快速城市化區域,公共服務供給的“剛性”滯後正成為製約高素質人纔進一步流入的關鍵效率瓶頸。同時,本章也探討瞭地方政府在引導民間資本投嚮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中的作用,並揭示瞭部分區域在資源配置中存在的“路徑依賴”問題。 第二章:城市治理的復雜性與精細化管理 本部分將焦點轉嚮瞭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國城市在治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方麵遇到的挑戰與創新實踐。本書的分析重點在於城市管理體係的結構性問題,而非特定商業區域的運營效率。 第三章:超大城市交通擁堵的係統性治理:多模式協同與需求側管理 本章采用復雜的係統動力學模型,模擬瞭過去五年中國十個典型超大城市的交通擁堵演變趨勢。報告排除瞭對單一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評估,轉而集中於“需求側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對比瞭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在實施差彆化收費、智能信號燈調控以及公共交通網絡優化(如軌道交通與慢行係統的無縫銜接)方麵的經驗與教訓。本章重點分析瞭如何通過價格信號和信息技術引導市民齣行模式的根本性轉變,以期在不大幅增加道路供給的前提下,實現交通係統的承載能力提升。 第四章: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區域差異與政策工具 本章著眼於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核心公共服務在城市內部和城市間分布的差距。報告利用基尼係數和洛倫茲麯綫等經濟學工具,量化瞭不同層級城市(一綫、二綫、三綫)在人均教育投入、優質醫療資源輻射範圍以及社會保障覆蓋率上的顯著差異。研究探討瞭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製度對縮小區域間服務差距的成效,並評估瞭“對口幫扶”和“組團式”醫療資源下沉等創新政策在提升薄弱地區服務質量方麵的實際效果。本章強調瞭提升基層社區服務能力,而非僅僅集中資源於核心城區大型機構建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特色産業集群的演化與跨區域協作 本部分關注中國特定産業集群在創新生態構建和全球價值鏈重塑中的錶現,特彆側重於産業集聚的區位邏輯和治理結構。 第五章:高技術産業集群的“生態係統”構建:以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為例 本章選取瞭中國最具代錶性的兩個高技術産業集群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報告詳細考察瞭這些集群如何吸引、培育和留住關鍵人纔,以及如何形成有效的産學研用深度融閤機製。分析重點在於評估區域內的風險資本活躍度、科研機構的開放程度以及供應鏈的韌性。研究發現,成功的産業集群並非簡單地由政府招商引資形成,而是依賴於區域內長期積纍的專業化人纔庫和活躍的知識共享環境。本章對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政府過度乾預”提齣瞭結構性的政策建議。 第六章: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與空間重構 本章分析瞭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傳統製造業基地(如紡織、傢電、機械製造)在麵對全球競爭和國內要素成本上升時的轉型路徑。報告關注“智能工廠”的部署對區域就業結構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指齣,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對傳統産業鏈條和空間布局的徹底重構。本章對比瞭通過“機器換人”提升效率與通過發展工業互聯網平颱培育新業態兩種轉型模式的長期可持續性,並探討瞭如何通過跨區域的産業鏈協同,實現産業結構的軟性轉移而非硬性關停。 本書的結論部分總結瞭當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治理滯後”現象,即治理機製的創新速度未能跟上經濟結構和空間格局的劇變速度,並強調瞭提升區域間政策協同效率和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要性。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政策和區域發展模式頗為關注的學習者,《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無疑是一本極具閱讀價值的參考書。我尤其想從報告中瞭解,在2016-2017這一年間,中國商務中心區在國傢宏觀經濟政策導嚮下,具體是如何響應和調整的。例如,報告是否分析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CBD産業升級的影響?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部分CBD是否承擔瞭更重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功能?此外,對於國傢層麵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中,CBD所扮演的角色和麵臨的機遇,我希望能夠得到更清晰的闡釋。同時,我對於報告能否揭示齣不同類型CBD(如以金融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或以文化創意為主導)在發展模式上的差異化特徵,以及它們各自麵臨的核心挑戰,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份報告若能提供關於中國CBD未來發展趨勢的戰略性解讀,將對我理解中國經濟發展脈絡提供極大的幫助。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恰逢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加速、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對商務中心區(CBD)的深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本聚焦於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情況的報告,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提供一個全麵、客觀的視角,梳理過去一年(2016-2017)中國主要CBD在空間布局、功能演進、産業集聚、人纔吸引、科技創新以及綠色發展等方麵所取得的成就與麵臨的挑戰。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對不同層級、不同區域的CBD進行細緻的分類和對比分析,例如,一綫城市CBD的升級策略與二三綫城市CBD的崛起路徑,東部沿海CBD的國際化進程與中西部地區CBD的特色化發展。同時,報告能否深入剖析影響CBD發展的宏觀政策、市場環境以及技術變革(如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所帶來的新機遇和新問題?對於我這樣關注中國城市經濟發展動態的讀者來說,書中能夠提供切實的數據支撐、翔實的案例研究,以及富有洞察力的趨勢預測,將極具參考價值。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份數據匯總,更能引發對中國CBD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入思考,為政策製定者、企業經營者以及城市規劃者提供有益的啓示。

評分

讀罷《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我的第一感受是其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報告對2016-2017年度中國主要商務中心區的整體發展態勢進行瞭細緻的描繪,涵蓋瞭從經濟體量、産業結構到空間形態、配套設施等多個維度。讓我尤為關注的是,報告是否對近年來興起的“微型CBD”或“城市副中心”等新興形態進行瞭探討,它們在分擔主城區CBD壓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方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傳統CBD的業態是否正在經曆深刻變革?例如,共享辦公空間的興起、綫上綫下融閤的商業模式對CBD的活力和功能産生瞭何種影響?報告中對這些新興趨勢的分析,以及對CBD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建議,是我非常期待瞭解的部分。此外,書中關於CBD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性評估,例如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麵的實踐,也是衡量一個現代CBD是否具有前瞻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我希望報告能在這方麵有所著墨。

評分

我是一位對城市規劃與發展充滿興趣的普通讀者,瞭解到《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推齣瞭《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感到非常興奮。對於我們普通市民而言,CBD不僅僅是高樓林立的金融中心,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徵,是就業機會的聚集地,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非常想知道,在這份報告中,是否能夠描繪齣2016-2017年中國CBD在“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下,在提升公共服務、改善交通齣行、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麵所做的努力?例如,CBD的公共空間設計是否更加人性化?綠色交通(如地鐵、自行車道)的建設情況如何?商業配套是否更加多元化,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報告是否也關注到瞭CBD發展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比如交通擁堵、環境壓力、以及貧富差距等,並提齣瞭相應的解決思路?能夠從一份權威報告中瞭解這些信息,將有助於我更全麵地認識和理解我們所居住的城市的“CBD”這一概念,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影響。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房地産市場和城市經濟發展的研究者,我對《皮書係列·商務中心區藍皮書》係列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中國商務中心區發展報告No.3(2016-2017)》這份報告,在我看來,其價值不僅僅在於對過去一年數據的總結,更在於其是否能夠提煉齣中國CBD發展過程中的共性規律與獨特經驗。例如,在招商引資方麵,不同城市CBD吸引旗艦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策略有何異同?在人纔吸引方麵,如何構建具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和生活配套,以留住高端人纔?特彆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是否對“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CBD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創新創業主體,包括提供孵化器、加速器、天使投資等支持,有深入的分析?此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CBD在吸引外資、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麵,又取得瞭哪些進展,麵臨哪些挑戰?我希望這份報告能提供清晰的分析框架和豐富的實證材料,幫助我理解中國CBD在全球城市體係中的定位和發展潛力,以及為相關領域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