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师承学堂:读过金匮要略》又名《读过金匮卷十九》,为陈伯坛晚年于香港之作,作者脱稿后逝世。民国庚辰(1940)年五月,“伯坛中医专校同学会”为纪念恩师将其出版。
《中医师承学堂:读过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原文逐条进行诠解释义,系统地分析了各方的组成原理,配伍意义,功能主治及其适应证等。陈氏注重经文考证,更复以临证经验注经。其篇卷评述之详,善用铺陈排比,层层分析,首尾相应,在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亦属少见。
作者简介
陈伯坛(1863-1938),字英晆,广东新会人,近代岭南著名经方派医家,主要著作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要略》《麻痘蠡言》等。1924年于广州教育南路书坊街主办中医夜学馆,1930年于香港文成东街开设伯坛中医专科学校,任校长。
目录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一
原文之首第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栝楼桂枝汤方
葛根汤方
大承气汤方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防己黄芪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白术附子汤方
甘草附子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一物瓜蒂汤方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知母汤方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洗方
栝楼牡蛎散方
百合滑石散方
甘草泻心汤方
苦参汤方
雄黄熏法
赤小豆当归散方
升麻鳖甲汤方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鳖甲煎丸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
蜀漆散方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侯氏黑散方
风引汤方
防己地黄汤方
头风摩散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矾石汤方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二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天雄散方
小建中汤方
黄芪建中汤方
八味肾气丸方
薯蓣丸方
酸枣仁汤方
大黄(庶虫)虫丸方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甘草干姜汤方
射干麻黄汤方
……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三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四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五
精彩书摘
《中医师承学堂:读过金匮要略》: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日: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开宗便知是仲圣之原书,两揭未病字,已病有未病在,未病犹有未病在。迁流如是其卒,此卒病所以异于伤寒。三提肝之病,两日实脾,两日治肝,治肝补脾如是其要妙。患在四季邪风,不利于脾,而利用在肝。风为病之始,肝得气之先也。日知肝传脾,知生亦知死。知有间传有七传,传字又与伤寒示区别。伤寒有传有不传,且无所复传。缘三阴三阳无胜不胜之分,传邪者其偶。五行则传于其所胜,传之不已,而至死于其所不胜,传邪者其常。大书日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由王而盛,由盛而实,经谓脏气实而不能容,故还诸于腑,庶有人腑即愈之望。中工不解五行之实,与五邪之实不同论。邪气实有实质,法当下。正气实无实质,用以补不足,损有余。复叮咛之日,夫肝之病,当变通《内经》辛补之,酸泻之之法,不用辛补用酸补,盖辛胜酸,彼非酸有余,乃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非徒补木,且酸以收风。日助用焦苦,火生苦,苦生心,焦火尤苦,正留火气之有余。益以甘味调之者,土生甘,甘生脾,以实土调实其木火,故实脾当先于治肝。日酸人肝,焦苦人心,甘人脾,对中工言之则如此;犹未写入几层理窟也。长沙诏我日:脾能伤肾,数句泄尽五行之秘矣。《韵会》谓运行于天地间,未尝停息,故名五行。肾行冬令者也,奈何肾气微弱,则水不行,因水不行而连累金气亦不行。肺金又行秋令者也。夫非不足于行也欤哉,胡为乎肺肾则两伤,而心肝脾独无伤耶?得毋相克之中,以土克水,火克金为最要耶!假令金水之气盛,或行之太过,则四季之内,只有秋冬无春夏矣。肝行春令,心行夏令,行生育者也。脾为中央土,运行于四时,宜乎木火土之气无不行,金水之气则不行之行。秋收金,冬藏水,虽不行而有土气行乎其间,故被伤而无所害,非治肝补脾之要妙而何!此上工实脾之心法,法因虚用,非因实用。虚而不用则重虚,经日虚虚。实而误用则重实,经日实实。欲不虚其虚,当补不足。欲不实其实,当损有余。末二句推类以尽其义,语语先假定一中工为谛听,注家反疑酸入肝以下十五句,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又有谓十二句是述中工之误之词,由其看似不顶不接。以己见妄为之接,谈何容易割断仲景之文,中工且不晓,况又其次乎!
……
前言/序言
中国医学二千年来,沉沉长夜,能发明者绝少。近来西医之说东渐,无识者益自暴弃,甚且自侮灭。能自振者已难,发扬光大更无论矣。窃尝论之,医门之仲景犹儒门之孔子也。孔子之道在六经,仲景之道在《伤寒》《金匮》。然孔子没,秦汉以后,孔子之道晦。自仲景没,魏晋以后,仲景之道亦晦。儒家人人自谓能读六经,究之读六经而能明白者几何人?医家自谓能读《伤寒》《金匮》,究之读《伤寒》《金匮》而能明白者几何人?
先师陈伯坛先生寝馈于《伤寒》《金匮》者数十年,抱绝世聪明之天姿,加以博大精深之学力,后世医籍靡不窥,而反本穷源,仍集中精神于《伤寒》《金匮》,著成《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阐幽探奥,融会贯通,既以经解经,复以经验证经。所以发明长沙之学为独到,用能继长沙之绝学,启后学之津梁,长沙医道之有先生不啻儒家之有昌黎、紫阳也。《读过伤寒论》早已印行,《金匮》则甫脱稿,而先生遽归道山,及门弟子欲继志刊成之,旋得周苏群先生慨捐巨资,遂能蒇其事,是非表扬,先师一家之言实二千年来医学之结晶也。
中医师承学堂:读过金匮要略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医师承学堂:读过金匮要略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