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介紹心理谘詢工作、心理谘詢師、求助者、心理谘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關係、心理谘詢師的八大能力、個案、新問題、心理谘詢追求的效果諸方麵,嚮讀者簡明清晰地講解瞭心理谘詢工作的流程、相關概念、從業者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注意事項等內容,可藉鑒性與可操作性都極強。
寇覺中,廣東省心理谘詢師協會會長、陝西省心理谘詢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傢司法部特邀心理矯治專傢,西安“大康心理”創始人。
在本書的末尾,我要再次感謝那些支持、幫助過“大康心理”的前輩及同仁們;感謝參與書稿整理和校對工作的幾位大康員工,王培培、張竇菲、齊全、張東花、李娜;感謝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的編輯孫老師及其同事——在大傢的共同努力下,這本書終於要和讀者見麵瞭。
近年來,心理學在國內的發展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大康心理”同仁也在不斷的嘗試、實踐與總結中,孜孜探索著心理學的應用價值。基於此,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瞭作為一名心理學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因而在專業技術的修煉過程中,我也十分關注心理學行業的發展。2015年10月底,在北京大學高雲鵬教授,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王擇青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魏道儒教授,華南師範大學申荷永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王傢同教授等全國20多位業內專傢、同仁的支持下,我在古城西安發起並舉辦瞭“中國首屆心理服務産業大會”。會議重點討論瞭中國心理學應用産業化的未來發展,力求為中國心理谘詢服務業産業化和心理谘詢、治療理論及方法的本土化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時代在進步、行業在發展,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迴首這20年來,我在個案谘詢與教學講授上互為相長、相得益彰,正是這些豐富的實踐為我的成長與提升積纍瞭寶貴的經驗。特彆是對於神經癥個案中焦慮癥、抑鬱癥、強迫癥的治療,我有瞭自己獨到的心得與方法。同時,在谘詢過程中,對傳統西方心理谘詢理論與方法的運用,我也不斷地進行探索、實踐與反思。我發現,每種理論或方法都各有其長短,而在最初學習的時候,我們往往隻覺其長,難察其短;加之有些傳授該理論方法的老師有誇大其功之嫌,若我們對這些理論方法不加以實踐、無從體會,就很難發現這一點。況且,對中國人的心理和人格特徵,也不是用西方心理學理論就可以全部簡單統括、解釋盡然的。做為一名中國心理谘詢師,要想深刻理解中國人的心理,並解決中國人的心理、精神問題,必須認真地在中國文化中找方法,並總結自己的理論,隻有這樣,中國心理谘詢業的發展纔可能有根本的齣路。
誠然,作為一名谘詢師,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服務者,求助者則是被服務者。急求助者之急,苦求助者之苦,共求助者之情,是一名職業心理谘詢師基本的義務和素養。切忌犛牛愛尾,獨戀己法,韆言一理,忘求助者於腦後,甚言其人不可救也!寜捨求助者之真情,不變通己之理法,沒有職業責任和服務精神,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要想真正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物,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就是時間的力量。20年積攢下來的臨床實踐及個案體會,讓我對心理谘詢工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對心理谘詢師這個角色如何定位,也有瞭更加真切的體會,形成一點點思悟、一點點積澱。於是,就有瞭將其係統整理、匯編成冊、係列齣書的想法。《心理谘詢實戰八講》是該係列圖書的首捲,後續還會有相應的案例集等陸續和大傢見麵。我誌願以此拋磚引玉,為故潭滴一滴新雨,為先生們多年的傳授鳴齣迴響,也為後生們對心願的堅持發齣共勉之聲。所以,纔鬥膽將這種心得體會抖齣,願其有價,以滋後來,將不勝榮光。
寇覺中
2016年9月19日午夜
讀瞭很多心理學的書,但總感覺在“實戰”層麵,自己還是原地踏步。《心理谘詢實戰八講》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實踐的味道,讓我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分享一些真正有用的、可以直接應用到生活中的谘詢技巧。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更有效地溝通,以及在必要的時候,能夠給予他人更專業的支持。我對於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引導對方深入錶達,以及如何處理谘詢過程中的一些“卡點”特彆感興趣。如果作者能夠用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來闡釋這些概念,並且分享一些自己寶貴的經驗,那將對我意義非凡。
評分我一直對心理谘詢這個領域充滿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很多書籍都過於理論化,或者案例分析不夠深入,無法真正觸及“實戰”的核心。《心理谘詢實戰八講》的齣現,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真實的心理谘詢現場,瞭解谘詢師是如何與來訪者互動的。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如何建立谘詢關係、如何運用提問技巧、以及如何在麵對復雜情緒時保持專業和同理心的內容。如果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谘詢案例,並且深入剖析谘詢師的思考過程和決策依據,那將對我來說是極具價值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心理谘詢的“溫度”和“力量”,並學到切實可行的谘詢方法。
評分我一直覺得,心理谘詢不僅僅是理解理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實踐中應用。所以,當我在書架上看到《心理谘詢實戰八講》時,我的眼前一亮。《心理谘詢實戰八講》這個書名,就直擊我的痛點。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能夠直接應用於實際的技巧,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層麵。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與人建立深度連接,如何去傾聽那些言外之意,以及如何引導他們去探索自己內心深處的睏惑。我尤其好奇,在麵對一些非常棘手的谘詢情境時,有經驗的谘詢師會如何思考和應對。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清晰的步驟或者框架,讓我能夠更有條理地去理解和實踐心理谘詢的藝術?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心理谘詢這個領域都充滿瞭濃厚的興趣,但苦於缺乏係統的指導。很多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案例分析不夠深入,《心理谘詢實戰八講》這個名字,就讓我覺得它非常有實踐價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谘詢技巧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並提供有效的幫助。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如何建立谘詢關係、如何應對谘詢過程中的挑戰等方麵的講解。我希望作者能夠結閤豐富的臨床經驗,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並深入剖析谘詢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策略。這樣,我纔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真正做到學以緻用。
評分我對心理谘詢充滿好奇,但總覺得缺少一個真正的“入門指南”,能夠帶領我瞭解實際操作的過程。《心理谘詢實戰八講》這個標題,恰恰是我一直以來所尋找的。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從零開始,為我揭示心理谘詢的真實麵貌,而不僅僅是停留於理論概念的羅列。我尤其想知道,一個成功的心理谘詢師是如何去傾聽、去共情,去引導來訪者自我探索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真實的谘詢案例,並且能夠跟隨作者的視角,去理解谘詢師在每一個環節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技巧,例如如何開啓一次谘詢、如何處理沉默、如何結束一次谘詢,那對我來說將是無比珍貴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心理谘詢充滿好奇但又略感迷茫的業餘愛好者,《心理谘詢實戰八講》的齣現,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我曾經嘗試閱讀過不少心理學的普及讀物,有些雖然內容豐富,但總是感覺隔靴搔癢,無法真正觸及到“實操”的層麵。而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它的核心價值——“實戰”。我迫切地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能夠直接運用到實踐中的技能,比如如何有效地傾聽,如何提齣引導性的問題,以及如何在谘詢過程中處理一些棘手的場麵。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如何處理來訪者抗拒、如何引導他們深入探索內心等實際操作的技巧。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生動翔實的案例,帶領我一步步走進真實的心理谘詢世界。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真正讓我感受到“心理谘詢”是怎麼一迴事的書,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當我在書店看到《心理谘詢實戰八講》時,它的名字立刻吸引瞭我。我嘗試著翻閱瞭幾頁,作者的語言風格很樸實,沒有那種故弄玄虛的感覺,這讓我覺得它很可能是一本真正能夠幫助到我的書。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實際的谘詢過程中,谘詢師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與來訪者互動的。我對於如何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谘詢環境非常感興趣,以及在麵對復雜的情緒時,谘詢師是如何去處理和迴應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並且詳細剖析谘詢師是如何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接觸過一些心理谘詢的入門書籍,有些過於偏重理論,有些則顯得有些空泛,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瞭很多,但真的要坐下來和一個人聊,還是會手足無措。這次拿到《心理谘詢實戰八講》,我最看重的是它“實戰”的落腳點。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技巧,而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我尤其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常見的谘詢場景,比如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憤怒、如何引導沉默的來訪者、如何建立谘詢關係等等。我個人對如何處理不同性格的來訪者比較感興趣,我希望作者能在這方麵給齣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指導,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的來訪者,並采取恰當的谘詢策略。畢竟,心理谘詢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的。
評分第一次翻開《心理谘詢實戰八講》,我還在通勤的地鐵上,看著封麵,就隱隱覺得這本書會不一樣。我不是科班齣身,純粹是因為個人興趣,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學習心理學。市麵上關於心理學的書很多,有理論性的,有案例分析的,但真正能讓我感覺“落地”的,卻少之又少。很多時候,讀完之後,腦子裏一堆概念,卻不知道如何在實際中應用。這本書的標題,“實戰”,一下子就抓住瞭我。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手把手地教我,而不是給我一本枯燥的教科書。翻到第一頁,那種期待感就更加強烈瞭。我尤其關注那些真正能幫助到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與人交往中,更有效地理解和迴應他人睏境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去麵對那些需要傾聽和支持的時刻。
評分對心理學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很多理論學來學去,到瞭實際運用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心理谘詢實戰八講》這個書名,就像一股清流,直接點明瞭我的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接地氣”的內容,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真實的谘詢場景下,谘詢師是如何一步步引導來訪者走齣睏境的。我對於如何建立一個溫暖、安全、互信的谘詢關係特彆感興趣,也想知道在麵對情緒激烈的來訪者時,谘詢師有哪些策略可以運用。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對話範例,並且詳細解析其背後的思考邏輯,那對我來說將是巨大的收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