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民国时期(1911—1949)的中医教育历尽艰辛,独具特色。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之巨大挑战下,培养的中医英才,成为中医教育及中医临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与当时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以史为鉴,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给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历史的选择和中医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评价该书: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有不少,我们这一代有很多老大夫在初学中医时读的就是这些教材(讲义),这些讲义和现代中医药教育教材相比较,大的特点是——重实用、重经典,但又决不泥古,并且及时把握新科研成果,把临床病案直接纳入教材,而且学习模式大多是边读书学习,边跟师实践。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选辑点校的出版,是诸多民国时期讲义从图书馆阁楼书架上走下来。这次开拓创新之举,必将对中医教材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必将有助于中医药学的再创辉煌!
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余瀛鳌教授给予高度评价: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的编者们,能从多种渠道探索授求,并予选辑、校释,可谓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性贡献,因为它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医教学讲义不同于今古的学术内涵和教学风格。
民国时期的教学讲义,其中的“重经典、重临床”以及部分教材中的中西医学术融会,是其主要学术特色,也是它所展示具有重要参阅价值的学术平台,值得予以深入研究。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不但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问题,而且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光明中医杂志社等单位的教学和研究人员联合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是利国利民、振兴中医之举!正当大家努力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之时,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这是“以史为鉴”之举,是继承创新之必需!这必将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有新的启迪。
“创新”是时代的强音,也是科技界尤其是中医界近来关注的“词语”。然而,没有继承的创新,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才能求得新的发展,整理出版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必将有助于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医界来讲,这次选辑、点校出版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创举!是实实在在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这次重新校辑这些讲义,不但可以给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提供参考,而且也给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参考书,也给中医药院校的在校生及社会自学人员提供新的学习辅导用书。同时,对临床医师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无疑,也是临床中医师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换言之,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精选的出版,必将给中医界提供一套实用的教学和临床参考用书。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本套丛书精选了民国时期活跃在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的大家恽铁樵、秦伯未、张山雷、陈伯坛、承淡安等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所编撰和讲授的中医药教材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
民国时期的中医教育很有特色,西医学东渐,中西医汇通,其所培养的中医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教育及临床诊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这与他们在民国期间所使用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希冀对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以及提高中医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本丛书《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精选恽铁樵、秦伯未、张山雷、陈伯坛和承淡安等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所编撰的中医药教材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本书为丛书之一,收有恽铁樵编撰的金匮要略讲义3种,即《金匮要略辑义》《金匮翼方选按》和《金匮方论》,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阅读《恽铁樵金匮要略讲义》,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理法方药”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恽老在讲解中,总是能将病人的具体症状,与《金匮要略》中的条文,以及相应的治法和方药,融会贯通地联系起来。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个方子治什么病,更重要的是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个方子能够治疗这个病,它的治法和君臣佐使是如何协同作用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中医的认知深度。举个例子,在讲到“腹痛”相关条文时,他会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层层剥茧,引申出不同的病机,进而指导不同的方证。他还会详细讲解方中各味药物的配伍意义,以及在不同证型下,方剂的加减变化。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记忆方剂,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和运用。这种主动性的提升,对于我在临床实践中解决复杂病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恽铁樵金匮要略讲义》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所展现出的中医的“道”与“术”的完美结合。恽老不仅传授我们具体的治病方法,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中医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和处世智慧。在阅读他的讲义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他对于“病”的理解,对于“人”的关怀,以及对于“医者”的责任。他的临床经验,并非仅仅是对疾病的征服,而是一种与生命和谐共处的方式。在讲解一些疑难杂症时,他能够保持一种沉静和耐心,细致地探寻病因,并用最温和有效的药物去调理。这让我觉得,学中医不仅仅是学医术,更是在学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他对于“辨证”的强调,也让我明白,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需要得到个性化的对待。这种人文关怀和精湛医术的结合,是我在其他中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待中医经典。恽老在《金匮要略讲义》中,并非以考据癖的姿态去抠字眼,而是以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的身份,将《金匮要略》中的条文还原到鲜活的临床实践中。他强调“法随证变”,每一次的辨证都基于对病人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而不是死守书本的条条框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喘”的辨证,他区分了虚喘、实喘,又细分了寒喘、热喘,甚至还加入了风喘、湿喘等更细致的辨别。这些划分,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他多年与各种疑难杂症搏斗的经验总结。读他的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进行“传帮带”,他将自己行之有效的经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厚的功底。而且,他对每一味药的药性、归经、功效都有着精准的把握,并能在方证中灵活运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让我更加体会到,中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理论体系的严谨,更在于其临床应用的精妙。
评分读《恽铁樵金匮要略讲义》的感受,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自学中医多年,对《金匮要略》的理解一直止步于条文的字面意思,难以窥其精髓。恽老的讲义,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并非直接解读原文,而是从临床实际出发,将《金匮要略》中的方证与大量真实的病例相结合,细致入微地分析辨证论治的过程。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形似而神异”的辨证把握,很多时候,看似相同的症状,在恽老看来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病机,从而指导了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他的讲解,充满了中医的智慧和经验,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诊室,亲身聆听大师的教诲。例如,在讲解“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刺痛不可忍”一节时,恽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水鸡声”的辨识上,而是结合了病人的情志、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因素,深入剖析了痰饮结于胸膈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了多个用药的临证加减实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辨证的灵活性和个体化。这种将经典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样的自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市面上许多过于学术化、理论化的中医书籍截然不同。恽老以一种更加贴近临床、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来解读《金匮要略》。他时常在讲义中穿插一些自己的临床心得和感悟,这些内容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让人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启迪。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情志致病”的论述,他能够将《金匮要略》中的一些看似普通的条文,与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相结合,展现了中医在认识和治疗身心疾病方面的超前性。例如,在谈到“胸痹”时,他会结合病人长期的忧思郁结,来分析病机,并给出相应的调神理气之法。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我看到了中医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他的讲解并没有回避中医的一些争议性问题,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可信。
评分很好的教材,得多点了看书了。
评分值得收藏和学习
评分纸张排版都不好,看着累
评分东西不错,我很喜欢,比在新华书店买至少便宜一半。
评分东西不错,快递小哥给力,好评!!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很好很好,民国的汇通医学
评分这个品牌的东西我认准了,非常好用
评分一直想买了,这次趁着搞活动下手了,感觉还不是太划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