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元生逢世變,不改風雅,於五十年代初選唐詩,真誠考慮時代之閱讀需求。後曆時三十年,反復斟酌增訂,直到去世,接近完成,復經其受業門人劉初棠、趙昌平等依循師意,綴補完成,至1999年齣版以來,備受讀者歡迎。本書優點,一是選詩500多首,吸取清編《唐詩三百首》之成就,削除少數不適應今日讀者的篇什,照顧唐詩各時期各流派作者的成就,遴選之精當,眼光之獨到,遠在前書之上。二是選詩兼顧思想藝術成就,要以造詣精妙、意境優美之篇章為主,將唐詩中較優秀的作品,嚮一般讀者作負責任的介紹。三是注釋準確充分,既避免掉書袋式地堆砌,又注意適閤中等文化程度讀者閱讀之需要,因其舊學根柢深厚,解讀字斟句酌,深入淺齣,達到很高解說水平。四是積極吸取當代唐詩研究的前沿成就,書中詩人小傳、詩歌本事、係年總評,都具有較高學術水平。更值得稱道的是,本書最後定稿於馬先生纏綿病榻之時,其學生趙昌平親承遺意,投入很大精力完成遺著的寫定,最後齣版時退遜而不署名,又撰唐五代詩概述附於書後。本書可以視為兩代唐詩學者的學術結晶,也可以見到老輩學統和道德的繼承發揚。
馬茂元《唐詩選》選錄詩人一百二十餘傢、詩作近六百首,繁簡適中,較為全麵地反映瞭唐詩的藝術特徵和發展脈絡;選目曾經馬茂元反復思索,具有內在係統性,體現瞭他對唐詩的基本認識。體例上分為詩人小傳、題解、注釋、總評四部分。馬茂元唐詩研究的個性特徵,是在他對唐詩大量記誦的基礎上感發而來的。正因如此,《唐詩選》之點評尤能指示詩作的藝術性;又因馬茂元對古典文學的獨特認知,故能從藝術性中歸結齣唐詩發展的脈絡。《唐詩選》注釋除通常的釋義外,還對全詩關節與疑難處作提挈點撥,點明詩藝上的繼承關係。通過注釋,讀者不僅能正確地理解作品的內容,還能以此為階梯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作品。
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殿軍馬其昶之孫。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傢,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享有崇高威望。上海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1938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曆任上海第1師範學院教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專於唐詩、楚辭研究。著有《古詩十九首初探》、《晚照樓論文集》,編有《楚辭選》、《唐詩選》等。是我國著名的楚辭、唐詩研究專傢,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目 錄
序 ………………………………………………………… 趙昌平1
魏 徵 (一首)………………………………………………… 1
述 懷………………………………………………………………2
王 績 (三首)………………………………………………… 5
春 日………………………………………………………………6
野 望………………………………………………………………6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 8
王 勃 (三首) ……………………………………………… 11
采蓮麯 …………………………………………………………… 12
滕王閣 …………………………………………………………… 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15
楊 炯 (一首) ……………………………………………… 17
從軍行 …………………………………………………………… 18
盧照鄰 (一首) ……………………………………………… 21
長安古意 ………………………………………………………… 22
駱賓王 (二首) …………………………………………………29
在獄詠蟬 ………………………………………………………… 30
於易水送人 ……………………………………………………… 31
蘇味道 (一首) …………………………………………………33
正月十五日夜 …………………………………………………… 34
李 嶠 (二首) ……………………………………………… 37
中鞦月 (二首)………………………………………………… 38
陳子昂 (七首) ……………………………………………… 39
感 遇 (三十八首選五)……………………………………… 40
登幽州颱歌 ……………………………………………………… 46
送魏大從軍 ……………………………………………………… 47
杜審言 (五首) ……………………………………………… 49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50
登襄陽城 ………………………………………………………… 51
夏日過鄭七山齋 ………………………………………………… 52
春日京中有懷 …………………………………………………… 53
贈蘇綰書記 ……………………………………………………… 54
瀋佺期 (三首) ……………………………………………… 55
雜 詩 (三首選一) ………………………………………… 56
夜宿七盤嶺 ……………………………………………………… 57
獨不見 …………………………………………………………… 58
宋之問 (二首) …………………………………………………61
度大庾嶺 ………………………………………………………… 62
渡漢江 …………………………………………………………… 63
張若虛 (一首) …………………………………………………65
春江花月夜 ……………………………………………………… 66
郭 震 (一首) …………………………………………………69
塞 上 …………………………………………………………… 70
金昌緒 (一首) …………………………………………………71
春 怨 …………………………………………………………… 72
張九齡 (四首) …………………………………………………73
感 遇 (十二首選二) …………………………………………74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 76
望月懷遠 ………………………………………………………… 77
王 翰 (一首) …………………………………………………79
涼州詞 (二首選一) ……………………………………………80
王 灣 (一首) …………………………………………………81
江南意 …………………………………………………………… 82
孫 逖 (一首) …………………………………………………83
宿雲門寺閣 ……………………………………………………… 84
賀知章 (二首) …………………………………………………85
詠 柳 …………………………………………………………… 86
迴鄉偶書 (二首選一) …………………………………………86
張 旭 (一首) …………………………………………………87
桃花溪 …………………………………………………………… 88
孟浩然 (九首) ……………………………………………… 89
夏日南亭懷辛大 ………………………………………………… 90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 90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 91
廣陵彆薛八 ……………………………………………………… 93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 94
過故人莊 ………………………………………………………… 95
歲暮歸南山 ……………………………………………………… 95
舟中曉望 ………………………………………………………… 96
春 曉 …………………………………………………………… 97
王 維 (二十七首)…………………………………………… 99
渭川田傢………………………………………………………… 101
宿鄭州…………………………………………………………… 101
西施詠…………………………………………………………… 103
桃源行…………………………………………………………… 104
[附錄]陶潛《桃花源記》 ……………………………………106
隴頭吟…………………………………………………………… 107
老將行…………………………………………………………… 108
觀 獵…………………………………………………………… 112
使至塞上………………………………………………………… 113
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 115
漢江臨泛………………………………………………………… 116
過香積寺………………………………………………………… 117
鼕晚對雪憶鬍居士傢 ………………………………………… 118
山居鞦暝………………………………………………………… 119
終南山…………………………………………………………… 120
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 121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裏訪呂逸人不遇 ………………………… 122
送方尊師歸嵩山 ……………………………………………… 124
積雨輞川作 …………………………………………………… 125
鳥鳴澗…………………………………………………………… 126
鹿 柴…………………………………………………………… 127
木蘭柴…………………………………………………………… 128
息夫人…………………………………………………………… 129
相 思…………………………………………………………… 130
少年行 (四首選一)……………………………………………13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131
送元二使安西 ………………………………………………… 132
送瀋子福歸江東 ……………………………………………… 133
儲光羲 (五首)…………………………………………………135
牧童詞…………………………………………………………… 136
田傢雜興 (八首選三)…………………………………………137
效 古 (二首選一)………………………………………… 139
常 建 (一首)…………………………………………………141
題破山寺後禪院 ……………………………………………… 142
劉眘虛 (一首)…………………………………………………143
闕 題…………………………………………………………… 144
祖 詠 (二首)…………………………………………………145
望薊門…………………………………………………………… 146
終南望殘雪 …………………………………………………… 147
丘 為 (一首)…………………………………………………149
題農父廬捨 …………………………………………………… 150
王昌齡 (十一首)………………………………………………151
塞下麯 (四首選一)……………………………………………152
從軍行 (七首選四)……………………………………………153
齣 塞 (二首選一)……………………………………………156
西宮春怨………………………………………………………… 157
長信鞦詞 (五首選一)…………………………………………158
青樓麯…………………………………………………………… 159
閨 怨…………………………………………………………… 159
芙蓉樓送辛漸 (二首選一)……………………………………160
王之渙 (二首)…………………………………………………163
登鸛雀樓………………………………………………………… 164
涼州詞 (二首選一)……………………………………………164
李 頎 (四首)…………………………………………………167
古從軍行………………………………………………………… 168
彆梁鍠…………………………………………………………… 169
送劉昱…………………………………………………………… 172
送魏萬之京 …………………………………………………… 173
崔 顥 (六首)…………………………………………………175
雁門鬍人歌 …………………………………………………… 176
黃鶴樓…………………………………………………………… 176
長乾行 (四首)…………………………………………………178
崔國輔 (一首)…………………………………………………181
小長乾麯………………………………………………………… 182
民 歌 (二首)…………………………………………………183
哥舒歌…………………………………………………………… 184
神雞童謠………………………………………………………… 184
李 白 (四十三首)……………………………………………187
古 風 (五十九首選三)………………………………………188
遠彆離…………………………………………………………… 192
蜀道難…………………………………………………………… 194
烏棲麯…………………………………………………………… 198
將進酒…………………………………………………………… 199
行路難 (三首選一)……………………………………………201
日齣入行………………………………………………………… 202
關山月…………………………………………………………… 204
…………
拿到這套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深呼吸”。在這個信息碎片化、閱讀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如此厚重、內容精良的紙質書,本身就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試著挑瞭一個下午,關掉手機,泡上一壺清茶,就這麼沉浸在它的世界裏。這套書的裝幀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無論是銅版紙的質感,還是內封設計的小巧思,都透露齣一種沉靜的力量。讀唐詩,需要的是心境的沉澱,而這套書的物理形態恰好為這種沉澱提供瞭絕佳的載體。內容上,它做到瞭“兼容並包”卻又“精準有力”。它不僅收錄瞭李杜白蘇這些“頂流”,更不遺餘力地展現瞭如陳子昂的開闊、王維的禪意、孟浩然的恬淡,乃至是中晚唐詩人那些充滿轉型期焦慮與探索的佳作。這種全麵的覆蓋,讓人看到瞭唐代詩歌藝術從初唐的萌芽到盛唐的鼎盛,再到中晚唐的多元發展,如同觀看一部氣勢恢宏的史詩電影,層次感極強,每一層都有新的震撼。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很多唐詩選本,要麼是太側重於入門普及,選篇過於保守,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讓普通讀者望而卻步。但這套《唐詩選(全二冊)》似乎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既有足夠的深度去滿足有一定鑒賞基礎的讀者,又不失廣度讓初學者可以輕鬆進入。我個人非常贊賞它對“樂府”和“近體詩”的收錄平衡,很多選本為瞭篇幅或追求工整,會犧牲掉一些重要的古體詩或樂府作品,但在這套書中,它們得到瞭應有的尊重和展示。尤其是那些描繪民間疾苦、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讀起來讓人心頭一緊,深刻體會到詩歌作為“文以載道”的強大力量。此外,編者在排版上做瞭很巧妙的處理,比如,將同一位詩人不同時期的代錶作放在相近的位置,這有助於讀者直觀地感受到詩人創作風格和心境的演變軌跡。這套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經典是耐得住推敲的,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這得益於它紮實且富有洞察力的選編工作。
評分這套《唐詩選(套裝全二冊)》簡直是文學愛好者的福音啊!我拿到書後立刻就被它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那種古典又不失雅緻的封麵設計,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編者對唐詩的熱愛和敬畏。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字體清晰,排版疏朗有緻,讀起來眼睛一點都不纍。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套選本的選篇眼光獨到,它不僅僅收錄瞭那些耳熟能詳的“必考詩篇”,更像是帶你進行瞭一次深入的文學探險。你會發現很多初讀時被忽略的邊角之作,它們或許不如“床前明月光”那樣光芒萬丈,卻在細微處流露齣盛唐氣象的萬韆風情。比如,那些描繪邊塞風光的詩句,讀來真有金戈鐵馬、大漠孤煙的沉浸感,仿佛能感受到詩人筆下那種壯闊與蒼涼交織的復雜情感。對於想係統梳理唐代詩歌脈絡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不同的章節或捲冊似乎暗閤瞭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或風格流派,這種體貼的設計,讓閱讀過程不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文化熏陶。總之,這是一套值得珍藏的經典,不僅是閱讀工具,更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評分我必須得說,如果說市麵上百分之九十的唐詩選本都是“標準答案”式的羅列,那麼這套《唐詩選》絕對是“個性化推薦”的典範。我最欣賞它的一點是導讀和注釋部分的處理方式,它沒有采用那種過於學院派的枯燥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現代讀者、又兼具人文關懷的筆觸來解讀詩歌。比如,對於某些意象的解析,它會結閤當時的社會風俗和詩人的個人經曆進行闡發,讓你明白“柳”不隻是植物,更是離彆的象徵;“月”也不隻是天體,更是遊子心中永恒的牽掛。這種解讀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情懷能夠穿透時空與我們對話。我尤其喜歡它在注釋中偶爾穿插的一些趣味考據,比如某句詩的某個用詞被後世文人如何引用或誤解,這讓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而且,它的版本校勘也顯得非常嚴謹,對於一些存在爭議的字句,它會給齣閤理的解釋或參考不同的版本,體現瞭編纂者對文本的敬畏之心。這是一套真正能讓你“讀進去”、並且“讀明白”的詩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讀過”的層麵。
評分我是一個對書籍的“手感”和“閱讀體驗”要求比較高的人,而這套《唐詩選》完全滿足瞭我近乎苛刻的標準。從翻開第一頁開始,就能感受到一種被精心嗬護的閱讀體驗。它的開本適中,便於攜帶和隨時翻閱,但內頁的字距和行距卻又留齣瞭足夠的“呼吸空間”,讓人在誦讀時不必感到擁擠。更讓我覺得貼心的是,對於一些篇幅較長的組詩或歌行體,它的分段處理得非常閤理,既保持瞭文本的完整性,又照顧到瞭閱讀節奏的舒緩。在內容呈現上,它最大的特色可能在於對“時代精神”的捕捉。它不僅僅是詩歌的集閤,更像是一部微縮的唐代社會風貌史。通過這些詩句,我仿佛看到瞭大唐的繁華景象,聽到瞭長安城的喧囂,也感受到瞭宮廷宴飲的靡靡之音與戍邊將士的慷慨悲歌。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立體的唐代意境,讓讀者在學習格律、賞析意象的同時,也完成瞭對那個黃金時代的精神朝聖。這是一套值得反復翻閱、常讀常新的寶藏。
評分京東商城網購方便,送貨速度很快
評分最經典的唐詩選集 就是上下冊封麵色差這麼大是幾個意思?
評分關注很久啦,這次終於趁滿減活動疊加好券拿下,很滿意,還會再來的。
評分不錯的一本唐詩選。隨手一翻,讀上一讀,很享受。
評分小JJ射蝴蝶花成交額u度u額迴答金額金額金額經濟等級等級
評分很厚實的書,印刷質量很好,字跡清晰工整無錯字,很不錯的選擇是對的
評分內容豐富,,印刷清晰,好書推薦
評分封麵設計不錯,內容還沒看。
評分書倒是不錯,活動優惠購買,忍不住又買多瞭,現在的書定價實在太過,不活動都買不起瞭,活動搶券湊單又太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