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麯格律講話》是吳丈蜀先生編寫的關於詩詞麯格律知識的普及性著作,係統講述詩、詞、麯的特點和種類,著重介紹瞭詩、詞、麯的押韻、平仄安排、對仗及句式等基本格律知識。此外,還附有詞牌例釋、麯牌例釋、《中原音韻》各韻部入聲字錶。
吳丈蜀先生在編寫時結閤瞭自己多年創作詩詞的經驗體會,也參閱瞭前人有關著述,擷取其中有益見解,因此本書內容係統充實,敘述簡明通暢,允為傳統詩詞麯鑒賞或習作方麵的優秀入門讀物。
吳丈蜀(1919-2006),字恂子,彆署荀芷,生於四川濾州。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傢,尤專力於古典詩詞格律研究。著有《讀詩常識》、《詞學概說》、《詩詞麯格律講話》等,另有詩詞集《迴春詩詞抄》、書法集《吳丈蜀書法輯》。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北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
前言
第一講 詩詞麯格律的兩個要素
一、字的四聲和平仄
二、用韻
第二講 舊體詩的種類和區彆
一、舊體詩的種類
二、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彆
第三講 詩韻
一、平水韻
二、新韻
第四講 近體詩格律要點
一、押韻
二、平仄安排
三、對仗
第五講 近體詩的格式
一、七言絕句的格式
二、五言絕句的格式
三、七言律詩的格式
四、五言律詩的格式
第六講 近體詩的其他規則
一、避免孤平
二、三字尾的平仄安排
三、句中單數字的平仄安排
四、拗救
第七講 近體詩的句式
一、五言近體詩的句式
二、七言近體詩的句式
第八講 古體詩
第九講 詞的分類
第十講 詞牌詞譜詞調
一、詞牌
二、詞譜
三、詞調
第十一講 詞韻
第十二講 詞的基本格律
一、押韻
二、平仄安排
三、對仗
四、領句字
第十三講 詞的句式
一、一般句式
二、特殊句式
第十四講 麯的分類
一、小令
二、套數
第十五講 麯牌和宮調
一、麯牌
二、官調
第十六講 麯韻
第十七講 麯的基本格律
一、押韻
二、平仄安排
三、對仗
四、襯字
五、其他規則
附錄
一、詞牌例釋
第一部 平韻格
第二部 仄韻格
第三部 平仄轉韻格
二、麯牌例釋
三、《中原音韻》各韻部入聲字錶
第二講 舊體詩的種類和區彆
一、舊體詩的種類
舊體詩從總的來說,分古體和近體兩大類。
唐朝以前,詩的格律沒有正式形成,當時的詩人寫詩,除瞭詩句要求押韻而外,不受其他格律約束。這種不受格律約束的詩,包括先秦時期到兩漢、魏晉南北朝流傳下來的詩歌,通稱古體詩,簡稱古詩或古風。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近體詩這個說法,是和唐代以前的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不是指的近代。這種說法,沿用到今天已經一韆三百多年瞭。所謂近體詩,就是指受格律約束的格律詩。
詩的格律,在南朝的齊、梁時期已開始萌芽,形成於唐朝初年(公元七世紀中期),到盛唐的開元、天寶時期(公元八世紀前半期),詩的格律已臻完備。
近體詩格律的形成,是齊、梁到盛唐時期的詩人在二百多年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創造的。詩歌有瞭格律依據,就使得形式整齊規範,音律節奏更富於音樂性。
二、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彆
壹 字句上的區彆
古體詩按詩句字數的不同而有各種名稱:四字一句的稱為四言古詩,簡稱“四言”;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中另有一種句式不整齊的,從一、二字句,三、四字句到七字甚至七字以上的句子,都可以在一首詩中齣現,凡屬這種情況,一般稱雜言古詩;由於雜言古詩中七字一句的往往較多,所以習慣上也把雜言古詩歸入“七古”類。古詩中還有少數三字一句的和六字一句的,分彆稱為三言詩和六言詩。
古體詩的句數也不受限製,從兩句一首到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十多句以至百句以上組成一首。一首古體詩總的句數也可以是奇數。
近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形式,並且都隻有每句五個字或每句七個字兩種形式。每句五個字的絕句稱為五言絕句,簡稱“五絕”;每句七個字的絕句稱為七言絕句,簡稱“七絕”。絕句詩都是限定四句為一首。每句五個字的律詩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律詩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一首律詩一般是八句,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貳 用韻上的區彆
古體詩的用韻有多種情況,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一)一首詩既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
(二)一首詩既可用一個韻押到底,也可以隨意轉韻;而所轉的韻可平可仄。
(三)一首詩中每句都可用韻,用作韻腳的字可以重復。
(四)一首詩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用韻。
(五)詩中可以用鄰韻。如用仄聲韻,上聲字和去聲字可以通押。
(六)詩中允許用不要韻的散文化句子。
從上述情況可以知道,古體詩雖然要求用韻,但在運用時還是比較自由的。
近體詩用韻卻有嚴格的限製,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一首詩限用一個韻,不能轉韻。
(二)除第一句既可用韻也可不用韻而外,其馀用韻的
(三)用韻的字不能重復。
(四)除第一句外,不能用鄰韻。由於近體詩主要用平聲韻,也就談不上在仄聲字中上聲和去聲通押。
(五)不用韻的句子的末一字,隻能用仄聲。
叁 平仄安排和對仗方麵的區彆
在近體詩的句子中,某一部位的字是用平聲還是用仄聲,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而按格律規定來安排。而近體詩句子與句子間的平仄安排,也要根據格律的規定處理。此外,近體詩中的律詩,其中的某些句子還要講究對仗。
近體詩的這些規則,將在第四講裏分彆介紹。至於古體詩,並不受這些規則的約束。
近體詩雖然在格律上限製較嚴,但由於它是從創作實踐中産生的,有它的閤理性,所以一韆多年來能夠繼續存在。古體詩的形式比較靈活,不受句數用韻等格律限製,可以包括較廣泛的內容。所以近體詩格律形成以後,也未能完全取代古體詩。一韆多年來,寫近體詩的詩人同時也寫古體詩,古體詩的形式一直被保留至今,與近體詩並列。
說實話,我對那些泛泛而談、隻停留在介紹體裁和背景的文學普及讀物已經感到審美疲勞瞭。我真正想啃的“硬骨頭”,是那些能帶我深入到技法層麵的專業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比如不同曆史時期格律要求的細微變化,或是某些流派在用韻上的偏好與創新。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古代書寫工具對音韻辨識的影響分析,那就更具深度瞭。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拗救”的討論,這塊一直是理解格律精髓的難點。我期待作者能夠拿齣紮實的學術功底,提供清晰的圖錶和對比分析,幫助讀者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可操作的格律知識框架,而不是簡單地羅列規則。這種對“如何做”的極緻探究,纔是對我胃口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真是沒得挑,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老派典藏版的質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封麵設計得古樸典雅,燙金的書名在深色的封麵上顯得格外有韻味,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精品。翻開內頁,紙張的質量也屬上乘,摸上去細膩平滑,印製清晰,閱讀體驗極佳。對於一個鍾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光是擁有這樣一本實體書,就已經是件賞心樂事瞭。它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那種古典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心生敬意。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考究,比如裝訂的工藝,嚴絲閤縫,想必能經受住歲月的考驗。這樣的版本,讀起來感覺都格外鄭重,仿佛在與古人對話,每一次翻閱都是一種儀式感。這本典藏本,從外在的呈現來看,已經成功地為它所承載的文化內容構建瞭一個高貴的容器。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自己寫一些新格律詩,但總是感覺韻味不對,總像是學到瞭皮毛。我深知,要真正寫齣有力量的作品,必須先徹底掌握傳統定下來的那些“框框”。我需要一本像教練手冊一樣的書,明確告訴我哪些是絕對的禁區,哪些是允許變通的灰色地帶。如果能提供一些“避坑指南”,列舉齣一些常見的新手在格律上的錯誤,並分析錯誤的原因,那對於實戰寫作將是無價之寶。讀起來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與作者的“實戰演練”。我希望作者能以一種循循善誘的姿態,把我這個業餘愛好者,一步步引導到掌握格律的殿堂中去,那種感覺,就像是終於拿到瞭通往創作深處的地圖。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的音韻和格律,總覺得那些精妙的詞藻背後,藏著一套嚴謹的數學和美學體係。市麵上關於詩詞鑒賞的書籍很多,但真正深入剖析“格律”這一核心技藝的,卻鳳毛麟角。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把平仄、對仗、韻腳這些枯燥的規則,講得既透徹又引人入勝的著作。想象一下,如果作者能用現代人易於理解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例,循序漸進地拆解一首律詩或一闋宋詞的構建邏輯,那該多好啊!我渴望瞭解那些橫平竪直、抑揚頓挫是如何被精心計算和安排的,如何通過這些看似束縛的規則,反而激發齣無限的創作激情。這種對創作“內功心法”的探求,纔是真正觸及文學之魂的關鍵。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賞析結果,更是形成這些結果的“生産綫”。
評分翻閱舊時的詩學著作,常常被那些繁復的術語和晦澀的解釋所勸退,讀起來像是在解密一樣,費力不討好。我理想中的一本關於格律的書,應該是“化繁為簡”的大師之作。它應該能用最簡潔、最現代的邏輯結構,把那些復雜的聲韻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它們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比如,能否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示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實際應用場景?能否提供一些快速校驗韻腳的小竅門?我追求的是效率與準確性的完美結閤。我希望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不僅能“知道”格律是什麼,更能“感覺到”格律的內在和諧,讓它變成一種本能的創作習慣,而不是時刻需要查閱字典和規則手冊的負擔。
評分中華書局齣品,購買收藏。
評分這個係列有三本,都買瞭,不錯,推薦購買收藏
評分對我來說很有用
評分趁著活動買買買,囤書有毒,不過痛並快樂著!哈哈哈
評分送貨速度快,價格還可以,用優惠券費腦子。
評分這個書本以為買不到瞭的,結果買到瞭,不錯非常好
評分這個係列的書都很好,內容很好,精裝版的外觀也很好。值得當成收藏品。具體內容等以後慢慢看。送貨十分迅速及時,滿意。
評分《詩詞麯格律講話》是吳丈蜀先生編寫的關於詩詞麯格律知識的普及性著作,係統講述詩、詞、麯的特點和種類,著重介紹瞭詩、詞、麯的押韻、平仄安排、對仗及句式等基本格律知識。此外,還附有詞牌例釋、麯牌例釋、《中原音韻》各韻部入聲字錶。
評分很好很好,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