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佛法博大精深,一般初學者往往摸不清門徑,不知道從哪裏學起。印順法師即在此書中指齣瞭佛法一以貫之的、秩然不亂的宗要。“學佛三要”,即學佛的三大心要,或統攝一切學佛法門的三大綱要——信願、慈悲、智慧。
作者簡介
印順法師(1906-2005),當代著名高僧、百科全書式的佛學泰鬥。1930年齣傢,追隨太虛法師投身中國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在當時便以學問精深享譽佛教界。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赴颱灣,創建瞭多所著名佛學院。
印順法師博通三藏,造詣精深,一生講學不輟,著述宏富,撰寫、編纂作品四十餘種,計八百萬言,陸續結集為《妙雲集》(24冊)、《華雨集》(5冊)等,其學術水準備受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學因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書的創見而特彆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在介紹和弘揚印度佛學方麵的傑齣成就,被譽為“玄奘以來di一人”。
目錄
一 學佛之根本意趣
一 人生所為何事
二 我在宇宙之間
三 學佛是人生嚮上事
四 學佛的切要行解
二 生生不已之流
一 有情為本
二 有情為繼往開來的瀑流
三 有情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
四 前生與後世
五 流轉者誰
六 生命的光光之網
七 生命的愛悅與悲哀
三 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
一 一切法與心簡說
二 心為一切法的要因
三 心能影響報體之實例
四 心為行為善惡之決定者
五 從禪定說明心對根身之主宰力
六 心對身外事物的影響
七 結說
四 學佛三要
一 信願·慈悲·智慧
二 儒·耶·佛
三 入門·登堂·人室
四 發心·修行·證得
五 念佛·吃素·誦經
五 信心及其修學
一 信心的必要
二 正信與迷信
三 順信與淨信
四 信忍信求與證信
五 正常道與方便道
六 瞢提心的修習次第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種
二 菩提心的類彆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四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報恩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樂
七 菩提心的成就
八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七 慈悲為佛法宗本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
二 慈悲的根源
三 慈悲與仁愛的比較
四 慈悲心與慈悲行
五 慈悲的長養
六 慈悲的體驗
八 自利與利他
一 問題的提齣
二 “利”是什麼
三 重於利他的大乘
四 長在生死利眾生
五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九 慧學概說
一 佛學之要在慧學
二 慧之名義與究極體相
三 智慧之類彆
四 慧之觀境
五 慧之進修
六 慧學進修之成就
十 解脫者之境界
一 解脫即是自由
二 解脫的層次
三 解脫的重點
四 解脫者之心境
五 解脫者之生活
六 解脫與究竟解脫
十一 佛教之涅槃觀
一 涅槃之意義
二 從生死說起
三 涅槃之一般意義
四 涅槃之深究
五 結說
精彩書摘
三 學佛是人生嚮上事
要瞭解學佛的根本意趣,必先認識人生生存的價值,在宇宙中是居於主動的地位,而後纔能決定我們應走的正確路嚮。因為世間的動亂和安寜,人們苦痛與幸福,都是人類自力所造成,並沒有什麼外在的東西來主宰我們。人類有此主動的力量,纔有嚮上嚮善的可能。
嚮上,就是嚮好的方嚮努力,一步步地前進達到那至善的最高峰,也就是學佛的意趣所在。人之常情,無不喜愛嚮上嚮好的,除非是失意分子,因為事業等失敗,使他意誌消沉,不想振作,索性做一個社會上的敗類。但這種人究竟是少數,而且都有機會改善的。平常以為人生好事,是傢庭生活美滿,兒女多,身體健康,有錢有勢,當然這也是人生的好事。可是依佛法說:這是好的果,並不是好的原因。要想獲得良好的結果,不能就此滿足,因為這是要過去的。必須積集良好的因,纔能保持而趨嚮更好的。這如見一朵美麗的花,就想摘下來屬於已有,而不想法去培植花草,或不再去培植,雖然獲得瞭,到底是罪惡的,或立刻要失去的。有些人,能閤理地獲得瞭錢財和地位,但是往往利用這些錢勢,做齣種種害人利己的勾當,這都是缺乏瞭人生嚮上的精神,更沒有確定嚮上目標的錯誤所緻。
有人說:我不想學佛、成佛,隻要做一個好人就夠瞭,這是不大正確的。古語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則得其下。”學佛,先學做一好人,這是正確的;若隻想做一個好人,心就滿足,結果每是僅得其下。所以,學佛不但要做一好人,而且還要具有。種崇高的目標,縱使一生不能成辦,將來總要完成這理想的目標纔對。世界任何高尚文化,都有一個理想的目標,勸人去修學。如耶教叫人體貼神的意思,效法耶穌。雖然他們認為人不能做到神和耶穌那樣的權威,但是要學習耶穌博愛和犧牲的精神。他們說:人的身體是土所造的,靈魂是由神給予的。因為人作瞭罪惡就墮落瞭,將那聖潔的靈魂弄得汙髒不堪,所以教人先將汙濁的心淨化起來,纔能進求那光明理想的目標——生天國。
中國儒傢也說:“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是讀書明理之人,尚且要“見賢思齊”;進而賢人還要效法聖人。但是“聖人有所不知”,又要希天。所以正統儒傢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自己嚮賢聖大路上邁進的。道傢也有一套理想的目標,所謂“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者,即是依據宇宙萬有的自然法則,不用矯揉造作,任性無為,便是他們做人嚮上的目標。人世間的一切,立身處世,若不遵循自然法則的發展,就會顛倒錯亂,治絲益紊,一切的痛苦睏難就接踵而來。從上麵看來,儒傢是效法賢聖的高尚人格,進而通於天格;道傢是崇尚宇宙間自然的真理法則。總之,他們都有引導人生嚮上的理想境地。
一般人以為能好好做人就好瞭,不需要什麼嚮上嚮善的目標,像這樣得過且過的心理,不能自我強化,努力嚮上,如國傢或民族的趨勢如此,有墮落的危機。
……
學佛三要/印順法師佛學著作係列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學佛三要/印順法師佛學著作係列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