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

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澳] 治療指南有限公司 編
圖書標籤:
  • 抗生素
  • 感染
  • 藥物治療
  • 臨床指南
  • 醫學
  • 傳染病
  • 處方
  • 用藥
  • 細菌感染
  • 治療方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6689
版次:2
商品編碼:1226132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4
字數:58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內容豐富詳盡,診療方法精要、指導性強,適閤臨床醫師診斷後閤理選用抗生素,也適閤藥師監督抗生素的閤理應用。
1.《治療指南》叢書由澳大利亞治療指南有限公司組織編寫,國內相關領域專傢學者翻譯,共14個分冊。
2.《抗生素分冊》第15版全新改版。
3.說明瞭抗生素使用原則,介紹瞭相關疾病的一般錶現和診斷指導,並闡述瞭簡潔、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
4.內容豐富詳盡,診療方法精要、指導性強。
5.適閤臨床醫師診斷後閤理選用抗生素,也適閤藥師監督抗生素藥閤理應用。

內容簡介

《治療指南》叢書由澳大利亞治療指南有限公司組織編寫,國內相關領域專傢學者翻譯。在國際治療指南領域,本叢書有重要影響。該指南已有30多年的曆史,覆蓋抗生素、心血管、消化、呼吸、內分泌、神經內科和皮膚病等十多個學科,主要提供瞭相關疾病診斷的定位指導,並闡述瞭簡潔、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是一套簡明實用的臨床治療指南。《治療指南》叢書共14個分冊,相關的分冊內容在診斷、治療方麵各有呼應,可作為臨床住院醫師工作中的必備參考讀物。
《抗生素分冊》第15版積澱瞭前14版的精華,說明瞭抗生素使用原則,介紹瞭相關疾病的一般錶現和診斷指導,並闡述瞭簡潔、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本書內容豐富詳盡,診療方法精要、指導性強,適閤臨床醫師診斷後閤理選用抗生素,也適閤藥師監督抗生素藥閤理應用。

作者簡介

李大魁,北京協和醫院,主任藥師,主任藥師, 曾任藥劑科主任多年。現兼任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學雜誌和中國藥房雜誌副主編。WHO藥物安全顧問委員會成員.主要從事醫院藥學,藥劑學和藥物情報工作。先後在中外雜誌發錶論文50餘篇,主編書3部, 參編或譯校書5部。曾獲部級成果三等奬2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第1章抗微生物藥物使用原則1
1.1閤理的抗微生物藥物處方1
1.2預防性、經驗性和針對性的抗微生物藥物治療2
1.3給藥途徑3
1.4優化抗微生物藥物給藥方案5
1.5抗微生物藥物療程5
1.6抗微生物藥物不良反應6
1.7抗微生物藥物耐藥7
1.8抗微生物藥物管理8
1.9患者可查閱的網站9
第2章抗微生物藥物相關知識介紹11
2.1抗微生物藥物11
2.2抗真菌藥22
2.3抗病毒藥24
2.4抗寄生蟲藥25
2.5相關網站28
第3章抗微生物藥物超敏反應29
3.1超敏反應的類型29
3.2抗微生物藥物超敏反應的診斷30
3.3β-內酰胺類藥物的交叉過敏反應31
3.4青黴素過敏的處理33
3.5脫敏33
3.6過敏反應和變態反應的緊急處理33
第4章感染的預防:外科預防用藥34
4.1基本原則34
4.2腹部手術用藥40
4.3消化道內鏡操作43
4.4乳腺手術45
4.5燒傷外科45
4.6心髒外科46
4.7植入式心髒裝置置入47
4.8皮膚外科47
4.9頭頸外科48
4.10下肢截肢術48
4.11神經外科49
4.12婦産科手術50
4.13眼科手術52
4.14矯形外科53
4.15整形手術54
4.16胸外科55
4.17泌尿外科55
4.18血管外科61
第5章感染的預防:心內膜炎63
5.1操作和抗生素推薦65
5.2延伸閱讀70
第6章感染的預防:內科預防用藥72
6.1風濕熱反復發作的預防72
6.2腦膜炎的化學預防73
6.3脾或脾功能減退患者感染的預防74
6.4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預防76
6.5遭受性侵犯後的預防用藥78
6.6血源性病毒的暴露後預防78
6.7産科患者的預防用藥82
第7章感染的預防:免疫功能低下患者86
7.1重要感染的預防88
7.2其他感染的預防100
7.3延伸閱讀102
第8章嚴重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剋104
8.1膿毒癥的定義104
8.2嚴重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剋的初始處理104
8.3抗微生物治療105
第9章呼吸道感染:社區獲得性肺炎129
9.1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129
9.2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146
第10章呼吸道感染:醫院獲得性肺炎153
10.1診斷和病原體153
10.2經驗性治療154
第11章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166
11.1經驗性治療167
第12章呼吸道感染:肺炎的目標治療173
12.1肺炎球菌性肺炎173
12.2葡萄球菌性肺炎174
12.3軍團菌肺炎176
12.4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炎177
第13章呼吸道感染:免疫抑製患者的肺炎182
13.1HIV感染者的細菌性肺炎183
13.2真菌感染183
第14章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191
14.1診斷191
14.2治療191
14.3預防194
第15章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癥196
15.1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療196
15.2長期抗生素治療197
第16章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198
16.1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療198
16.2長期抗生素治療199
第17章耳鼻喉感染200
17.1咽炎和(或)扁桃體炎200
17.2急性會厭炎202
17.3外耳道炎203
17.4中耳炎205
17.5百日咳210
17.6急性細支氣管炎212
17.7急性鼻竇炎212
17.8急性支氣管炎214
17.9義膜性喉炎214
第18章眼部感染215
18.1眼瞼和附屬器感染215
18.2結膜感染221
18.3角膜感染225
18.4眼球感染227
18.5其他眼部感染228
第19章中樞神經係統感染229
19.1腦膜炎229
19.2腦膿腫和硬膜下積膿243
19.3硬膜外膿腫245
19.4腦囊蟲病247
19.5腦炎247
第20章心血管係統感染250
20.1心內膜炎250
20.2感染性動脈瘤和血管內假體感染262
第21章胸腔感染263
21.1縱隔炎263
21.2肺膿腫263
21.3肺炎旁積液和膿胸265
第22章腹腔感染268
22.1急性闌尾炎269
22.2憩室炎269
22.3急性膽囊炎271
22.4逆行性膽管炎272
22.5急性腹膜炎274
22.6急性胰腺炎279
22.7肝吸蟲281
22.8病毒性肝炎281
22.9肝膿腫282
22.10其他腹腔內膿腫284
第23章胃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286
23.1臨床錶現286
23.2治療方案288
23.3幾種病原體的具體治療方案292
23.4特殊人群的急性腹瀉297
第24章胃腸道感染:原蟲306
24.1人芽囊原蟲胃腸炎306
24.2隱孢子蟲胃腸炎307
24.3卡耶塔環孢子蟲胃腸炎308
24.4脆弱雙核阿米巴病308
24.5溶組織內阿米巴病309
24.6賈第鞭毛蟲胃腸炎310
24.7貝氏等孢球蟲胃腸炎310
24.8微孢子蟲胃腸炎311
第25章胃腸道感染:蠕蟲312
25.1犬鈎蟲感染312
25.2鈎蟲感染312
25.3蛔蟲感染312
25.4蟯蟲感染313
25.5包蟲病313
25.6血吸蟲病313
25.7類圓綫蟲病313
25.8縧蟲感染314
25.9鞭蟲感染314
25.10社區滅蟲運動315
第26章骨和關節感染316
26.1骨髓炎316
26.2骨和關節假體的感染323
26.3化膿性關節炎325
26.4感染性滑囊炎327
26.5開放性骨摺327
第27章皮膚和軟組織感染331
27.1細菌感染331
27.2病毒感染355
27.3真菌感染357
27.4寄生蟲感染357
第28章尿路感染364
28.1抗生素耐藥與選擇364
28.2成人366
28.3兒童372
28.4老年護理機構居住者尿路感染375
28.5癥狀菌尿377
28.6尿管相關性菌尿和尿路感染377
28.7念珠菌尿380
28.8前列腺炎381
第29章生殖器感染和性傳播性疾病384
29.1一般原則384
29.2龜頭炎385
29.3睾丸附睾炎385
29.4生殖器瘙癢387
29.5生殖器潰瘍性疾病387
29.6人乳頭瘤病毒感染391
29.7傳染性軟疣393
29.8盆腔炎癥性疾病393
29.9直腸炎397
29.10前列腺炎399
29.11梅毒399
29.12尿道炎和宮頸炎403
29.13外陰陰道炎407
29.14延伸閱讀409
第30章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11
30.1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原則411
30.2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時機412
30.3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前的檢查413
30.4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藥物414
30.5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療效的評估423
30.6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的調整424
30.7妊娠期HIV感染424
30.8機會性感染427
30.9延伸閱讀436
第31章分枝杆菌感染438
31.1結核病438
31.2非結核分枝杆菌感染449
第32章瘧疾456
32.1治療456
32.2預防460
32.3備用應急處理462
第33章其他感染463
33.1巴爾通體感染463
33.2布魯菌病464
33.3絲蟲病465
33.4包蟲病466
33.5鈎端螺鏇體病466
33.6萊姆病467
33.7類鼻疽467
33.8Q熱469
33.9立剋次體感染470
33.10血吸蟲病470
33.11傷寒和副傷寒471
33.12病毒感染472
第34章門診患者腸外抗微生物藥物治療478
34.1OPAT模式478
34.2OPAT團隊及其職責479
34.3篩選患者479
34.4OPAT的適應證480
34.5抗微生物藥物管理480
34.6OPAT使用的靜脈通路裝置487
34.7患者監護488
附錄1抗微生物藥物血藥濃度監測489
附錄2氨基糖苷類藥物的使用原則492
附錄3萬古黴素的使用原則503
附錄4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病情嚴重程度評分工具509
附錄5脫敏方案512
附錄6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抗生素治療516
附錄7腎損害與抗微生物藥物劑量調整527
附錄8計算公式556
索引558

錶格、框和圖
錶格
錶1-1抗微生物藥物不良反應分類6
錶5-1心髒疾病患者(見框5-1所列)牙科操作及其心內膜炎預防用藥66
錶5-2心髒疾病患者(見框5-1所列)呼吸道操作及其心內膜炎預防用藥68
錶5-3心髒疾病患者(見框5-1所列)泌尿生殖道和胃腸道操作及其心內膜炎預防用藥69
錶6-1HBV暴露後的處理80
錶7-1免疫抑製患者重要的潛在感染87
錶7-2免疫抑製患者感染預防的常見適應證89
錶12-1細菌性肺炎的目標治療178
錶13-1免疫抑製患者肺炎的可能病原體182
錶20-1草綠色鏈球菌性心內膜炎的治療方案253
錶24-1胃腸道原蟲的病原學分類306
錶26-1長骨或椎骨骨髓炎的推薦療程317
錶26-2化膿性關節炎的推薦療程326
錶27-1破傷風疫苗的預防331
錶30-1HIV感染患者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時機412
錶30-2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成人用量和不良反應415
錶30-3妊娠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的原則425
錶30-4成人HIV感染閤並機會性感染的治療和預防427
錶31-1抗結核治療實用劑量443
錶34-1OPAT常用藥物的穩定性、適應證及推薦的給藥方案482
錶34-2穩定性差不推薦用於OPAT的藥物487
附錶2-1氨基糖苷類藥物的使用原則概要493
附錶2-2氨基糖苷類藥物用於成人感染經驗性治療的劑量495
附錶2-3氨基糖苷類藥物用於新生兒和兒童感染經驗性治療的劑量496
附錶3-1成人萬古黴素建議維持劑量及榖濃度測定時間504
附錶3-2成人萬古黴素劑量調整505
附錶3-3新生兒及兒童萬古黴素建議起始劑量及榖濃度測定時間507
附錶5-1成人快速口服青黴素脫敏方案513
附錶5-2成人快速靜脈青黴素脫敏方案514
附錶5-3成人使用甲氧苄啶+磺胺甲�み虻目燜倏詵�脫敏方案515
附錶6-1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抗微生物藥物應用519
附錶7-1理想體重529
附錶7-2成年腎功能損害患者的抗微生物藥物給藥劑量531

框1-1抗微生物藥物使用的六個信條1
框1-2口服與胃腸外給藥等效的抗微生物藥物4
框4-1外科預防性抗生素閤理應用原則35
框5-1高危心內膜炎不良結局相關性心髒疾病64
框8-1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危險因素108
框9-1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危險信號132
框14-1流感不良結局的高危人群192
框30-1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前需要進行的相關檢查414
框34-1可進行OPAT的感染480
附框2-1因藥物動力學特性改變,對氨基糖苷類藥物需特殊給藥方案和監測的患者494
附框2-2氨基糖苷類藥物的禁忌證和注意事項494
附框7-1Cockcroft-Gault公式528

圖3-1青黴素過敏患者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建議處理路徑32
圖9-1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處理135
圖10-1醫院獲得性肺炎的治療157
圖11-1社區或護理院獲得性吸入性肺炎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168
圖18-1與感染性疾病相關的眼部結構216
圖19-1疑診細菌性腦膜炎成人和兒童患者的處理流程231
圖23-1急性感染性胃腸炎的處理流程291
圖26-1開放性骨摺的抗生素治療328
圖28-1老年護理機構懷疑UTI者的初步評估和處理379
圖33-1懷疑HSV感染的新生兒或齣生於母親患有HSV感染的新生兒的初治方案475
附圖4-1用於評估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成年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SMART-COP工具510
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 概述 《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是一部全麵、權威的臨床用藥參考手冊,專為需要精準、高效抗生素治療方案的醫務人員而設計。本書匯集瞭當前醫學界在抗感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實踐指南以及專傢共識,以清晰、係統的方式闡述瞭各種常見及罕見細菌、真菌、病毒感染的診斷要點、病原體特徵、耐藥性監測以及針對性的抗生素選擇、劑量、療程和不良反應管理。本書不僅涵蓋瞭成人和兒童感染的治療原則,還特彆關注瞭特殊人群(如孕婦、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特定器官係統(如呼吸係統、泌尿係統、皮膚軟組織、中樞神經係統)感染的治療考量。 內容梗概 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實用和易於檢索,便於臨床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第一部分:抗感染治療基礎 抗生素的作用機製與分類: 詳細解析各類抗生素(如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喹諾諾酮類、糖肽類、噁唑烷酮類、磺胺類等)的作用機製,包括其對細菌細胞壁閤成、蛋白質閤成、核酸閤成、葉酸代謝的乾擾,以及各類抗生素的藥理學特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徵。 細菌耐藥性: 深入探討細菌耐藥性的産生機製(如酶的産生、靶點改變、外排泵的過度錶達、滲透性改變等),重點關注臨床上常見的重要耐藥菌株(如MRSA、VRE、ESBLs、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杆菌科細菌、多重耐藥結核分枝杆菌等)的流行現狀、傳播途徑和防控策略。 抗生素選擇原則: 強調基於病原體鑒定、藥敏試驗結果、感染部位、患者臨床狀況(如腎功能、肝功能、過敏史)、藥物相互作用以及經濟效益等因素進行閤理抗生素選擇的循證醫學方法。 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詳細闡述瞭經驗性治療、目標性治療、預防性用藥、減權治療(de-escalation)等臨床策略,以及在不同臨床場景下的應用要點。 特殊人群抗生素治療: 針對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抗生素選擇和劑量調整提供具體指導。 第二部分:常見感染的抗生素治療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針對不同係統和部位的常見感染,提供詳盡的治療方案。 呼吸道感染: 社區獲得性肺炎 (CAP): 詳細分析不同危險因素分層的CAP患者的病原學特點、影像學錶現,並提供基於社區流行病學數據和患者危險因素的經驗性治療指南,以及針對特定病原體(如肺炎鏈球菌、非典型病原體、流感嗜血杆菌)的目標性治療建議。 醫院獲得性肺炎 (HAP) 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VAP): 重點闡述HAP/VAP的危險因素、常見耐藥菌株及其治療難點,提供針對不同風險等級患者的抗生素選擇方案,並強調早期診斷、病原學檢測和優化治療的重要性。 急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 討論細菌感染在這些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何時需要抗生素治療,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 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 明確區分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指導抗生素的閤理使用。 泌尿係統感染: 單純性尿路感染 (UTI): 詳細介紹單純性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的臨床錶現、診斷流程和一綫、二綫抗生素治療方案,以及復發性UTI的防治。 復雜性尿路感染: 探討伴有解剖異常、功能異常或基礎疾病的UTI的治療挑戰,以及針對不同病原體(如綠膿杆菌、腸球菌)的治療策略。 前列腺炎: 區分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指導抗生素的選擇和療程。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蜂窩織炎、丹毒: 描述常見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的感染特點,提供針對性的抗生素選擇。 膿腫: 強調引流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復雜性或並發癥膿腫的抗生素治療。 壞死性筋膜炎: 詳細闡述其高危性,強調早期診斷和聯閤廣譜抗生素治療的緊迫性。 糖尿病足感染: 討論其病原學多樣性,指導分級分類的抗生素治療和多學科協作。 褥瘡感染: 關注不同分期褥瘡感染的病原體和治療策略。 胃腸道感染: 細菌性腹瀉: 討論常見緻病菌(如沙門氏菌、誌賀氏菌、空腸彎麯菌、緻病性大腸杆菌),以及抗生素使用的時機和注意事項。 艱難梭菌感染 (CDI): 詳細介紹CDI的診斷、分級治療(包括新一代藥物的應用)和復發性CDI的管理。 幽門螺杆菌感染: 提供當前推薦的根除治療方案。 心血管係統感染: 感染性心內膜炎 (IE): 詳細介紹IE的病因、診斷標準(如Duke標準),以及針對不同瓣膜類型、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耐藥菌)的長期、高劑量抗生素治療方案,強調心髒外科評估的重要性。 血流感染(菌血癥、敗血癥): 強調快速診斷、早期有效抗生素治療和液體復蘇的重要性,以及針對不同感染源的治療原則。 中樞神經係統感染: 細菌性腦膜炎: 詳細闡述不同年齡段細菌性腦膜炎的常見病原體,強調腦脊液檢查的重要性,以及早期經驗性治療、目標性治療和輔助用藥(如地塞米鬆)的應用。 腦膿腫: 討論影像學診斷、手術引流和長療程抗生素治療。 脊髓炎: 探討病因診斷和抗生素治療。 骨關節感染: 骨髓炎: 區分急性和慢性骨髓炎,討論病原學診斷、手術清創和抗生素治療的選擇與療程。 化膿性關節炎: 強調關節腔穿刺引流和關節衝洗的重要性,以及抗生素的早期應用。 婦科感染: 盆腔炎 (PID): 詳細分析PID的危險因素、病原體,以及門診和住院治療的抗生素方案。 産褥感染: 關注術後和産後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其他感染: 全身性感染: 針對感染性休剋、膿毒癥等危重情況的抗生素管理。 結核病: 概述結核病的一綫和二綫治療方案,以及耐藥結核病的治療挑戰。 真菌感染: 介紹常見緻病真菌(如念珠菌、麯黴菌)的抗真菌藥物治療。 病毒感染: 討論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第三部分:抗生素藥物信息 藥物 Monograph(藥物單頁): 本部分將對每一類主要抗生素進行詳細介紹,包括: 藥理學: 作用機製、抗菌譜、藥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藥效學。 適應癥: 明確的臨床適應癥。 禁忌癥: 絕對和相對禁忌癥。 劑量和給藥途徑: 成人、兒童常用劑量,不同感染部位的劑量調整,以及靜脈、口服等給藥途徑的指導。 不良反應: 常見和罕見不良反應,以及處理建議。 藥物相互作用: 與其他藥物的潛在相互作用,以及臨床意義。 特殊人群應用: 妊娠、哺乳、肝腎功能不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藥注意事項。 耐藥性監測: 針對特定藥物的耐藥性趨勢和監測建議。 抗菌藥物監測: 介紹藥物濃度監測(TDM)的意義、時機以及常用藥物(如氨基糖苷類、糖肽類)的監測指南。 第四部分:附錄 常用藥物參考劑量列錶: 方便快速查閱。 藥敏試驗結果解讀指南: 幫助醫生理解藥敏報告,並做齣閤理選擇。 感染控製與預防: 簡述醫院感染控製的基本原則,以及抗生素閤理使用的重要性。 新興抗生素和治療策略: 關注未來可能齣現的抗生素以及新的治療方法。 特色與價值 《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的齣版,體現瞭其在以下方麵的獨特價值: 權威性與時效性: 基於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國際臨床指南,確保瞭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全麵性與係統性: 覆蓋瞭抗感染治療的各個層麵,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結構清晰,易於理解。 實用性與可操作性: 提供詳盡的治療方案、劑量指導和不良反應管理,直接服務於臨床決策。 聚焦臨床難題: 深入探討瞭耐藥菌感染、特殊人群感染等臨床上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專傢智慧結晶: 由國內外知名感染病學專傢和臨床藥學專傢共同編撰,凝聚瞭豐富的臨床經驗。 本書是所有從事臨床感染病學、內科、外科、重癥監護、急診醫學、兒科、婦産科以及臨床藥學工作的醫務人員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通過掌握本書內容,廣大醫務工作者將能夠更科學、更精準地診斷和治療各類感染性疾病,優化抗生素的閤理使用,有效遏製細菌耐藥性的蔓延,最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拿起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沉甸甸的質感,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知道,抗生素作為一把雙刃劍,在治療細菌感染方麵功不可沒,但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比如耐藥性的産生和各種副作用。這本書的標題“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本身就傳遞瞭一種專業、權威和實用的信息,而“原著第15版”更是錶明瞭它的曆史悠久和不斷更新的生命力。我在想,這本書會不會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的方方麵麵?比如,會不會有關於不同類型細菌的藥理學特性介紹,以及它們對各類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或者,會不會在書中提供詳細的診斷流程和治療建議,幫助臨床醫生在麵對各種感染性疾病時,能夠做齣最閤適的抗生素選擇?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強調“個體化治療”的理念,針對不同的患者群體,比如兒童、老年人、孕婦、以及有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提供相應的用藥指導和劑量調整建議。這些細節,對於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但光是拿在手裏,就覺得分量十足,也沉甸甸地壓著一份期待。我知道市麵上有很多關於醫學的書籍,但“治療指南”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權威感和實用性,何況還是“抗生素分冊”,這可是臨床醫生和藥師們每天都離不開的寶貝。原著第15版,這說明它經過瞭無數次的修訂和打磨,肯定匯集瞭當下最前沿的知識和最成熟的經驗。我平常關注一些醫學論壇,經常看到大傢討論各種復雜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如何科學閤理地使用抗生素,這個問題真是太重要瞭。有時候,看到一些不恰當的用藥導緻耐藥性增加,心裏就覺得很惋惜。所以,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係統、詳實的指導,幫助我們更精準地選擇抗生素,掌握劑量和療程,以及應對各種耐藥菌株的挑戰。我甚至在想,這本書會不會對一些罕見感染的治療方案也有所提及?或者,會不會有一些關於抗生素選擇的圖錶或者決策樹,能讓我在麵對棘手病例時,有個快速的參考?這本書的齣版,對我來說,就像是給我的專業學習和臨床實踐打瞭一針強心劑,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汲取知識的養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它的設計風格。封麵設計簡潔大方,雖然是醫學類書籍,但並沒有那種過於枯燥的排版,字體的大小和字間距都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容易産生視覺疲勞。雖然我還沒有開始深入研讀其內容,但我能感受到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團隊一定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醫學專傢,他們不僅在專業知識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在如何將復雜的醫學信息清晰地傳達給讀者方麵,也一定下瞭不少功夫。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來闡述抗生素在各種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是不是會包含一些經典的病例分析,通過實際案例來印證理論知識?或者,會不會有關於新一代抗生素的介紹,以及它們在不同感染場景下的應用前景?我特彆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強調抗生素的閤理使用原則,比如避免濫用、規範療程、以及在不同年齡段和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的用藥注意事項。這些細節,往往是臨床實踐中容易被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環節。

評分

這本書在我手上,雖然還沒有被完全“消化”,但它給我一種非常有條理、有深度、並且與時俱進的感覺。我一直在關注醫學界關於抗生素耐藥性的討論,這無疑是當前全球麵臨的嚴峻挑戰之一。一本“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到瞭第15版,這本身就說明它在不斷地更新迭代,緊跟醫學發展的步伐。我非常好奇,在這最新的版本裏,作者們是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耐藥性問題的。是不是會收錄最新的耐藥菌株的流行病學數據?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基於藥敏試驗的精準用藥策略的詳細指導?而且,我個人一直認為,關於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這本書有沒有專門的章節來詳細介紹這些內容,並且提供相應的處理方案?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列齣藥物和適應癥,更應該包含如何預防和處理抗生素相關的不良事件,比如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二重感染等等。一本真正優秀的治療指南,應該能夠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療效,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醫學治療指南的價值,在於其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而“治療指南:抗生素分冊(原著第15版)”這個標題,無疑勾起瞭我極大的閱讀興趣。我一直覺得,抗生素的閤理使用是當前全球醫學界麵臨的重大課題之一,耐藥性的問題日益突齣,如何規範和優化抗生素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在這個方麵提供深刻的見解和具體的指導。會不會有對各類抗生素的詳細分類介紹,包括它們的抗菌譜、作用機製、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點?我猜測,這本書一定還會詳細闡述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病原體所對應的抗生素選擇原則,並且會提供最新的臨床實踐指南和專傢共識。此外,我非常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詳細描述,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畢竟,在臨床應用中,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全麵、更係統、更科學的抗生素治療知識體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