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書名“教我歌唱的大師”,原詩齣自葉芝。這本書是詩人王傢新對數位曾對他發生過深刻影響的葉芝、奧登、希尼、茨維塔耶娃、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納剋、布羅茨基、裏爾剋、米沃什、紮加耶夫斯基、特朗斯特羅姆、洛爾迦等詩歌大師的一次整體性評述和迴望。
作為“朦朧詩”後Z重要和富有影響力的當代詩人,王傢新被視為知識分子寫作的代錶人物。不懈創作詩歌的同時,也一直堅持對詩學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討,北京大學吳曉東教授曾稱其以詩歌為核心的全部寫作堪稱一部“中國詩壇啓示錄”。
作者簡介
王傢新,1957年生,詩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除詩歌創作外,主要從事中西現代詩歌、詩學理論和詩歌翻譯研究。著有詩集《遊動懸崖》《王傢新的詩》《未完成的詩》等,詩論隨筆集《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沒有英雄的詩》、《坐矮闆凳的天使》、《取道斯德哥爾摩》、《為鳳凰找尋棲所:現代詩歌論集》等,翻譯有《保羅·策蘭詩選》等多種。
目錄
葉芝:“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以文學的曆史之舌講話”
——艾略特的《荒原》及其反響
奧登:“我們必須去愛並且死”
“來自寫作的邊境”
——希尼與我們時代的寫作
她那“黃金般無與倫比的天賦”
——我心目中的茨維塔耶娃
“我的世紀,我的野獸”
——曼德爾施塔姆的詩歌及其命運
“你將以斜體書寫我們”
——阿赫瑪托娃畫像
“二月,墨水足夠用來痛哭”
——帕斯捷爾納剋的詩與小說
“它來到我們中間尋找騎手”
——天纔詩人布羅茨基
“詩的見證”與“神秘學入門”
——從米沃什到紮加耶夫斯基
裏爾剋:“大地的轉變者”
策蘭:創傷經驗,晚期風格,語言的異鄉
“山頂上,藍色的海追趕著天空”
——紀念詩人特朗斯特羅姆
夏爾:語言激流對我們的衝刷
“綠啊我多麼希望你綠”
——洛爾迦的詩歌及其翻譯
精彩書摘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在翻譯時,我所經受的身心戰栗真是難以形容。它告訴瞭我什麼是一個詩人“黑暗而偉大的晚年”,什麼纔是我們曆盡生死纔能達到的境界。它也使我感到,正是像晚期葉芝這樣的頑強不屈的“老骨頭”的存在,使現代詩歌“英雄的一麵”在今天依然成為一種可能。
當然,隨著時間的進程,我們還不斷從葉芝詩中發現新的東西。在早年的印象中,葉芝是一個激情的、痛苦而高貴的抒情詩人,但後來我還感到瞭一個“雙重的葉芝”,一個嚴格無情的自我分析傢,一個不斷進行自我爭辯的反諷性形象。而他中後期詩歌中的力量,往往就來自於這種矛盾對立及其相互的撕裂和撞擊。歌德當年曾說過“愛爾蘭人在我看來就像是一群獵狗,窮追著一隻高貴的牡鹿”,而葉芝對此甚為欣賞,並在日記中用來加以自嘲。然而,在這樣的反諷中我們感到的是“隨時間而來的智慧”而非意義的消解,是一個詩人所達到的精神超越而非角色化的自戀。葉芝的詩之所以能對我産生真實的激勵,就因為他在堅持“溯流而上”的同時,始終伴隨著復雜的自我反省意識。換言之,這種葉芝式的“英雄化”之所以可信,正如福柯在談論波德萊爾時所錶述的那樣:“無須說,這種英雄化是反諷的。”
重要的是,葉芝就像他自己所寫到的那樣:“但人的生命是思想,雖恐怕/也必須追求,經過無數世紀,/追求著,狂索著,摧毀著,他要/最後能來到那現實的荒野……”(《雪嶺上的苦行人》,楊憲益譯)。這種徹底的藝術精神對我們在後來的寫作也産生瞭深深的激勵。如他晚期的名詩之一《長腿蚊》,全詩有三節,描述曆史或歌詠神話,而每一節的最後都是“像水麵上的一隻長腿蚊,/他的思想在寂靜中移動”。“長腿蚊”的意象齣現得齣乎意料,但又恰好與每一節的“正文”構成瞭反諷性張力。歐陽江河在一篇文章中就談到瞭長腿蚊這種寂靜的意象對北島後期詩的啓示,無獨有偶,翟永明的《我策馬揚鞭》一詩也化用瞭葉芝的詩句:“在靜靜的河麵上/看嗬,來瞭他們的長腿蚊。”這個最後被引來的長腿蚊,和上麵的“我策馬揚鞭”驟然間也構成瞭一種張力。
這就是晚年的葉芝對我們的啓示。他的詩獨具的力量來自一種不懈地“為鳳凰找尋棲所”的努力,也來自於一種人生矛盾的相互撕裂和衝撞。他一直堅持對一個永恒世界的塑造,而又始終以現實和心靈的苦汁為營養。在他後來的詩中,他愈來愈深入地涉及人生的難題和矛盾。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藉他的《馬戲團動物的逃棄》中的詩句“既然我的梯子移開瞭/我必須躺在所有梯子開始的地方,在內心那破爛的雜貨店裏”來描述90年代以來經曆瞭一場曆史震蕩後的中國詩人的寫作。我想這就是曆史的“造就”:它移開瞭詩人們在以前所藉助的梯子,而讓他們跌迴自己的真實境遇中,並從那裏重新開始。
三
以上談到的是葉芝對我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影響。如果真要展開“葉芝在中國”這個話題,還得從卞之琳、穆旦、袁可嘉等前輩詩人譯者說起。穆旦在40年代初創作的《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等飽含民族憂患並帶有“復調”性質的詩篇,顯然就受到葉芝《一九一六年復活節》的巨大感召和影響,而他多年後在“文革”後期那種艱難環境下對葉芝、艾略特、奧登等詩人的翻譯,不僅體現瞭一個飽受磨難的詩人對“早年的愛”的迴歸,而且,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翻譯,他再次把自己“嫁接到那棵偉大的生命之樹上”。穆旦晚期《智慧之歌》中所包含的“葉芝式的詩思”,我在一篇文章中已有所論及;詩人自己在給友人的信中也曾坦言他在《鼕》一詩中是怎樣采用瞭葉芝的“迭句”的寫法。但我想,重要的還不在於具體的技藝,在於他從葉芝那裏學到的,不僅是把隨時間而來的智慧與一種反諷的藝術結閤在一起,同時也與一種悲劇的力量最終結閤在瞭一起。穆旦在那時對英國現代詩的翻譯及其創作,成為他生命最後所進放的一道最令人驚異的光輝。
也正因為如此,我要再次錶達對這些前輩詩人譯者的深深感激,因為不經過他們那優異的翻譯,葉芝就有可能被我們錯過,也不可能對我們産生如此深刻的影響。穆旦對奧登的《悼念葉芝》的翻譯,不僅飽含瞭他自己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感情,而且把這種翻譯本身變成瞭一種對詩歌精神的發掘和塑造。說實話,很多中國讀者心目中的葉芝的“詩人形象”,就來自於穆旦這篇卓越的譯作。至於葉芝自己的詩,穆旦譯有《一九一六年復活節》和《駛嚮拜占庭》。穆旦對《一九一六年復活節》這篇紀念碑式的力作的翻譯,讓人的情感在一種巨大的悲憫中升華,有一種讓人淚湧的力量:
太長久的犧牲
能把心變為一塊岩石
嗬,什麼時候纔算個夠?
那是天的事,我們的事
是喃喃念著一串名字
好像母親念叨她的孩子
當睡眼終於籠罩著
野跑瞭一天的四肢……
詩寫到這裏達到一個高潮。詩人甚至在為自己也為整個民族要求一種悲痛母親的地位。
……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引言: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卻又渴望與大陸相連。書籍,便是那座連接心靈的橋梁,是思想的渡口,是靈魂的棲息地。而在浩瀚的書海中,總有那麼一些作品,它們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又如同一個個智者,低語著人生的真諦。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精神的饋贈,是滋養我們靈魂的甘泉。《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正是這樣一本,它匯聚瞭那些如星辰般璀璨的大傢,他們的文字,他們的思想,如同一麯麯動人心弦的靈魂歌謠,教會我們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超越,最終,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歌唱。 書名解讀: “大傢讀大傢”,這不僅僅是一種閱讀方式的提倡,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大傢”二字,既指那些在文學、哲學、藝術等領域留下深刻印記的巨匠,也指我們每一個願意敞開心扉,去體悟、去學習的讀者。我們通過閱讀“大傢”的作品,實際上是在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們學習他們的智慧,汲取他們的力量,最終成長為自己生命中的“大傢”。 “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則點明瞭本書的核心價值。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著,也不是一本浮光掠影的賞析集。它聚焦於那些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最深處,喚醒我們生命潛能的作品。它們教會我們的,是關於如何去感受愛與痛,如何去理解苦難與歡樂,如何去追尋真理與自由,如何去擁抱平凡與偉大。這些,都是構成我們“靈魂歌唱”不可或缺的音符。 本書特色與內容提要: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是一部充滿溫度與力量的書。它不拘泥於特定的文學流派或學術門類,而是以一種更為開闊的視野,精選瞭那些能夠直接觸及讀者心靈、引發深刻思考的作品。本書並非對某一位或某幾位大師進行孤立的介紹,而是通過精妙的編排和深入的解讀,展現瞭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那些偉大的靈魂是如何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探索生命的意義,去體驗情感的豐富,去理解人性的復雜。 本書的結構嚴謹而富有邏輯,但又充滿瞭人文關懷的溫度。每一章節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的主題展開,例如: 一、 在寂靜中傾聽:個體生命的覺醒 這一部分,我們將一同走進那些在孤獨與沉思中,不斷探索自我邊界的大師。他們或許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摹,展現齣人與宇宙的微妙聯係;或許是通過對內心世界的深度挖掘,揭示齣人類情感的豐富層次。例如,當我們閱讀海明威筆下那些沉默寡言、卻內心波濤洶湧的硬漢時,我們學會瞭在苦難中保持尊嚴;當我們沉浸在川端康成細膩如水的文字中,感受櫻花飄落時的刹那之美,我們學會瞭在短暫中品味永恒。這些大師的作品,如同一次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傾聽自己靈魂最真實的聲音。他們教會我們,生命的歌唱,首先源於對自我深刻的認知和接納。 二、 在愛與痛中沉浮:人性的深度淬煉 人生百味,愛與痛無疑是最為深刻的體驗。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那些敢於直麵人性復雜性的大傢。他們毫不避諱地描繪齣愛情的甜蜜與苦澀,親情的溫暖與牽絆,友情的可貴與考驗。我們會讀到托爾斯泰筆下那個龐大而充滿矛盾的俄國社會,以及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的愛恨糾葛,他們的信仰掙紮,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多麵與偉大。我們也會在簡·奧斯汀的筆下,品味細膩而精準的社會觀察,以及女性在愛情與婚姻中的智慧與堅韌。這些大師的作品,如同一麵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恐懼,讓我們在經曆他人的情感跌宕中,更加理解和珍惜自己生命中的點滴溫暖,學會如何在愛與痛的交織中,讓靈魂發齣更加豐富而成熟的歌聲。 三、 在思想的星空下:智慧的啓迪與超越 除瞭文學作品,本書還將觸及那些在哲學、曆史、科學等領域,為人類文明貢獻瞭深刻洞見的思想傢。他們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著我們探索宇宙的奧秘,理解人類的起源與未來。我們會迴溯古希臘哲人的智慧,感受柏拉圖對理想國的追尋,亞裏士多德對邏輯的嚴謹;我們會聆聽啓濛時代思想傢的呐喊,理解盧梭對自由平等的呼喚,康德對道德法則的闡釋。即便我們不是專業的學者,也能從這些大師的著作中,汲取到跨越時代的力量,開闊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認知。他們教會我們,用理性的光輝去照亮生命的迷茫,用深刻的思考去豐富靈魂的內涵,讓我們的靈魂歌唱,擁有更深遠的意義和更廣闊的格局。 四、 在日常的微光裏:生活的詩意與平凡 “靈魂歌唱”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蘊含在我們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本書同樣關注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詩意、體悟生活之美的大師。他們或許是用簡潔的語言描繪齣鄉村的寜靜,或許是用幽默的筆調調侃人間的瑣事,又或許是用溫情的敘述講述市井的溫暖。我們會閱讀汪曾祺筆下那些煙火氣十足的傢常菜,品味文字間流淌齣的淡泊與從容;我們會跟隨林語堂的筆觸,感受中國式的幽默與閑適,懂得在忙碌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的藝術”。這些大師的作品,教會我們,生命的價值並非隻在於轟轟烈烈,更在於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對平凡之美的珍視。他們讓我們明白,當我們的心能夠感知到生活中的微光,能夠品味齣平凡中的詩意,我們的靈魂自然會發齣最動聽的歌聲。 本書的閱讀價值與意義: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並非要我們成為某個大師的復製品,而是要我們通過閱讀,點燃自己內心深處的光芒。它提供瞭一種閱讀的視角,一種理解生命的方式。 啓迪心智,拓展認知: 通過接觸不同領域、不同思想的大師,我們的視野將得到極大的拓展,對世界、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也將更加深刻和多元。 滋養靈魂,提升境界: 大師們的智慧與情感,能夠深刻地觸動我們的心靈,淨化我們的靈魂,提升我們的人格境界,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與獨立。 激發創造,點燃熱情: 偉大的作品本身就蘊含著無限的創造力。閱讀它們,能夠激發我們內心的熱情,點燃我們對生活、對藝術、對知識的追求,讓我們勇敢地去錶達,去創造。 學會感受,懂得愛與被愛: 大師的作品,教會我們如何去細膩地感受,如何去深刻地理解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情感需求,從而學會更真誠地去愛與被愛。 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通過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我們更容易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方嚮,理解生命的意義,並以更加積極、從容的態度去麵對人生的挑戰。 結語: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它如同一個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它教我們的,不僅僅是讀書的方法,更是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成為一個更完整、更豐盈的人。願這本書,能夠成為你靈魂深處的那位引路人,讓你在閱讀的旅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鏇律,奏響屬於自己生命的,最動人的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