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庆路5号 著
图书标签:
  • 奥迪
  • 汽车历史
  • 百年品牌
  • 汽车文化
  • 设计美学
  • 匠心精神
  • 汽车工业
  • 德国制造
  • 品牌故事
  • 汽车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474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16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5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由*汽车人撰写,并由汽车机械专业顾问团队编校润色,是一部荟萃奥迪传奇故事、设计哲学、产品谱系、科技创新和赛道风云的“百科全书”。本书以专业视角和深刻洞见为汽车行业人士提供宝贵的工具参考,而图文并茂的讲述风格和大量点缀的趣味故事,将带领广大汽车爱好者走进一个由四环构筑的、美轮美奂的汽车世界。

作者简介

安庆路5号是由多位资深汽车媒体人、行业观察家,以及国内*工业设计师共同组成的*团队。编者均拥有非常深厚的汽车行业背景,对汽车产业、产品十分了解并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是中国汽车传播领域的领导者。

目录

CONTENTS

I History历史
专业能力来自于经验,令人瞩目取决于成功,一个伟大的品牌建
筑于动人心魄的历史之上。 001
II Inspiration启迪
每辆奥迪都能令人领略汽车的迷人风采,它是动力、技术和设计
的独特融合。 051

III Audi design设计
每一辆奥迪概念车都可以摆脱生产制造工艺的束缚,尽情夸张
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反映着人类对未来的梦想与追求。 069

IV Audi Model车型
基于“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价值,奥迪用独特创新的方式诠
释了其“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内涵。 110

VTechnology技术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他还表明了永
远前行、更新思维、不断追求完美的坚决态度。241

VI Sport运动
运动竞争就是为客户服务,赛车运动中涌现出的各种创新技术在
残酷的比赛中不断得到检验。271

前言/序言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

亲爱的读者:

在人类出行的发展史上,汽车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页。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大大“缩短”了从A点到B点的距离,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汽车也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塑造着多元、丰富的生活形态,并成为人们情感的延伸和个性表达的符号。

百年汽车风云,诞生了数以百计的汽车品牌,而奥迪正是其中最为传奇的名字之一。缘起于1899年的奥迪品牌,自创建之初就将进取的基因注入到血液之中。百年来,无数的经典车型与创新技术相继诞生,成为各个时代汽车行业发展的标杆。

奥迪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曾经说过,“我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生产动力强劲、高品质的豪华汽车。”这句动人心魄的誓言,昭示着一位天才工程师对性能和品质的执着追求,也为世人呈现了一个匠心独运的奥迪。从1933年的奥迪Front 225 Roadster、1968年的奥迪100 Coupé S、历经9代演进全球畅销1200万辆的奥迪A4、记录中国时代进程的一汽-大众奥迪A6(前身为Audi 100);到传承自四环银箭赛车、拥有众多拥趸的奥迪R8;再到开四驱轿车先河的quattro技术、领趋势之先的e-tron和自动驾驶技术,每一款风靡时代的车型和技术背后,都凝结了一代代奥迪设计师、工程师的匠心雕琢。

百年奥迪,匠心之美。我们试图通过历史、启迪、设计、车型、技术和运动六个篇章,揭示奥迪的匠心美学。同时,本书呈现的若干前沿科技和概念车型,从不同维度展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可持续。当前,奥迪正再次引领交通出行的重大变革,实现从汽车产品提供者到综合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的转变,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每一时代的汽车爱好者的“匠心”承诺。

欢迎您阅读本书。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编辑团队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图书简介 一部跨越世纪的德系豪华汽车史诗,一次对工程美学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致敬。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并非仅仅记录了一家汽车制造商的成长轨迹,它是一部关于创新、坚韧、艺术与技术的宏大叙事。本书通过对奥迪品牌自其前身——四大独立汽车公司——的萌芽,到其在二十世纪风云变幻中的沉浮,再到新时代豪华与科技先驱的崛起,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与独到的剖析。 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它拒绝将汽车视为冰冷的机械集合体,而是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深入挖掘“匠心”如何在每一次技术迭代、每一次设计革新中得以体现。我们探寻的不仅仅是里程碑式的车型,更是驱动这些车型诞生的哲学思考。 --- 第一部分:熔铸之初——四大先驱的遗产与工业革命的浪潮 (1885-1932) 本书开篇,将读者带回到十九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的黄金年代。奥迪的故事,始于四位不甘平庸的先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霍里希(Horch & Cie.)、龙 ইতোমধ্যে(Wanderer)、杜森伯格(DKW)以及霍希的第三次创业——“奥迪”(Audi)。 霍希的执拗与“奥迪”的诞生: 我们详细描绘了奥古斯特·霍希与“霍里希汽车厂”的恩怨纠葛,正是这份对工程品质的偏执,促使他创造了“听吧”(Audi)这个拉丁语化的品牌名。这不仅是法律上的切割,更是精神上的重生。早期奥迪车型,如Type A和Type K,如何以其精密的齿轮传动和卓越的静音性,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树立了非凡的口碑。 DKW与两冲程的辉煌: 深入探讨了约翰内斯·兰根(Jørgen Skafte Rasmussen)及其DKW品牌对轻量化和实用主义的贡献。DKW如何凭借其创新的两冲程发动机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和小型汽车制造商,深刻影响了战前德国的国民出行方式。 龙 ইতোমধ্যে与技术的融合: 龙 ইতোমধ্যে品牌的优雅设计和扎实的底盘技术,为后续奥迪的豪华定位奠定了基础。本书详述了四大品牌在技术、设计理念上的异同,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孕育出日后“四个环”所象征的融合与统一。 --- 第二部分:黑暗与重生——“四环”的统一与战后复苏 (1932-1965) 1932年,四大汽车公司——奥迪、DKW、龙 ইতোমধ্যে、霍里希——在经济大萧条的压力下合并为“汽车联盟”(Auto Union)。这一时期的叙事,充满了挑战、战争阴影与浴火重生的决心。 “四个环”的象征意义: 本书对这著名的标志进行了深入的文化解读。它不仅仅是四个相互连接的圆环,更是对四家企业技术互补、精神合一的庄严承诺。我们探讨了“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技术在龙 ইতোমধ্যে的成功应用,以及奥迪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始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战后的困境与涅槃: 战争摧毁了大部分的工厂和资源。战后,汽车联盟的资产被分割,奥迪品牌一度沉寂。本书详尽记载了其在西德的艰难重建,以及DKW在后来的汽车生产中扮演的角色。直到1965年,奥迪品牌才在西门子的大力支持下,以奥迪F103系列(即后来的奥迪80原型)的身份重新回归公众视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第三部分:科技的觉醒——进取精神(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确立 (1965-1989) 这是奥迪品牌哲学形成和全球化扩张的关键阶段。沃尔克斯瓦根集团接手后,奥迪开始从“可靠的代步车制造商”向“豪华运动品牌”转型。 革命性的前驱与Quattro的诞生: 本部分将重点解析奥迪如何颠覆传统后驱豪华车的格局。前置前驱(FF)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优化了空间布局,更提升了操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随后,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横空出世,被誉为汽车工程史上最重要的飞跃之一。本书不只描述了它在拉力赛场上的统治地位,更剖析了其背后的复杂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它如何重新定义了全天候驾驶的理念。 设计语言的重塑: 从C1到C3(Audi 100),奥迪的设计师如何摆脱平庸,开始采用简洁、犀利的线条,奠定了德系豪华车“低调而富有力量感”的基调。 安全与舒适的先驱: 探讨奥迪对被动安全(如溃缩区设计)的早期投入,以及在内饰材料、人体工程学上对豪华标准的重新定义。 --- 第四部分:辉煌的里程碑——设计、动力与未来图景 (1990-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奥迪确立了其在德系“三驾马车”中的独特地位——科技、现代感与内敛的奢华。 新世代的典范:A8与一体化车身结构: 本章详述了奥迪如何将航空航天技术应用于民用汽车,开创性地使用全铝车身结构(Audi Space Frame, ASF)于A8之上。这不仅减轻了重量,更提升了扭转刚性,重新定义了顶级轿车的工程标准。 设计大师的接力: 聚焦于奥迪设计语言的两次重大演变——从“优雅的科技感”到“雕塑般的运动感”。书中分析了关键设计师如何通过大嘴格栅(Singleframe Grille)等元素,赋予了奥迪统一且极具辨识度的现代面孔。 动力系统的精进: 深入剖析了TDI柴油技术、TFSI涡轮增压燃油直喷技术,以及V6/V8发动机的平顺性与性能平衡。Quattro系统的电子化升级,如何使其适应更广泛的路况和驾驶需求。 电动化的前瞻与未来: 结尾部分,本书展望了奥迪在纯电动化时代的布局——从e-tron概念的提出,到实际量产车型的部署。探讨了其如何利用数字座舱技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延续“进取”精神,迎接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结语:匠心永恒 《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旨在向所有热爱汽车工程艺术的读者展示:奥迪的“匠心”并非停留在对传统的固守,而是对未来的持续探索与技术上的不妥协。这是一部献给所有相信“技术可以服务于美,而美必须基于扎实工程”的人们的史诗。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领悟到,每一次奥迪在设计上的克制,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是对“百年”积淀的尊重与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相当考究,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完全符合“匠心”二字的主题。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高质量的工程图纸和老照片,很多都是首次公开的珍贵资料。这些视觉元素并非简单的插图点缀,它们与文字形成了完美的互文关系。例如,当你读到关于“空气动力学优化”的文字时,马上就能在旁边看到那个时代工程师们绘制的流线型风洞测试模型草图,那种严谨的数学美感扑面而来。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对比了不同年代的仪表盘设计演变,从纯机械的刻度盘到电子显示的过渡,细微的字体、背光的色温变化,都被记录下来,体现了一种对用户体验的持续打磨。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沉浸式的、多维度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展示”历史的肌理。对于有收藏爱好的读者来说,光是这本书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了。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汽车媒体那种专注于性能参数的浅层讨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奥迪如何通过设计语言来构建其“科技先锋”的身份认同上。作者对“灯厂”美学的解读,达到了近乎哲学的深度。他分析的不是灯组的亮度有多高,而是LED矩阵、激光大灯这些照明技术,是如何从单纯的功能性部件,一步步进化成承载品牌情感和未来感表达的“视觉符号”。这种对符号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探讨,是全书最让我耳目一新的部分。它揭示了一个道理:顶级的工业设计,最终都是在贩卖一种精神气质。从银翼造型到最新的一体式尾灯设计,每一代产品的视觉核心都在微妙地呼应着品牌的核心价值观。读完后,我对“设计”这个词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再仅仅是外观的修饰,而是技术、文化和商业策略的综合体现。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高明,它成功地将一部技术史诗写成了一部引人入胜的人物传记群像。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式回顾,结果却发现自己完全被那些塑造了奥迪灵魂的人物深深吸引了。从霍尔希的远见卓识到费迪南德·皮耶希在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鲜活的挣扎、荣耀与妥协。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把这些历史人物塑造成完美的神祇,而是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市场变迁、技术瓶颈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人性化的焦虑和决断力。特别是关于战后重建时期,资源极度匮乏下如何维持品牌命脉的章节,读来令人动容。那种在困境中迸发出的创造力,远比顺境中的循规蹈矩更具启发性。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一家百年企业”的商业案例分析,只是它的载体恰好是汽车。它探讨的其实是传承、创新与自我革新之间的永恒张力,对任何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评分

这本《百年奥迪 匠心之美》读完,着实让人陷入沉思。它没有聚焦于那些光鲜亮丽的营销口号,反而深入挖掘了奥迪品牌背后的那种近乎偏执的“德系精神”。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早期汽车制造工艺的考据,那种手工打磨的精度和对材料近乎苛刻的选择,读起来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工厂里机油和金属混合的气味。书中对于“突破性技术”的描述,并非简单罗列专利号,而是细致地拆解了某一项设计是如何解决当时工程难题的。比如,对全时四驱系统Quattro诞生背景的剖析,那种从赛道哲学反哺民用技术的逻辑链条被梳理得极其清晰。它让我明白了,德国制造的精髓,从来就不是靠堆砌复杂的电子元件,而是建立在对机械原理深刻理解之上的,一种“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哲学。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贯穿始终,即便是对一些设计语言的演变,也被赋予了时代背景和文化含义。读完后,再看现代奥迪的任何一款车型,都会多一层敬意,因为它知道,每一条流畅的线条下,都流淌着百年来工匠们的心血与坚持。这本书绝对是汽车文化爱好者不容错过的深度解读。

评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奥迪的历史写成一个线性、无懈可击的成功故事。相反,它坦诚地记录了品牌经历的低谷期,尤其是那些充满争议性的车型和决策失误。这种批判性的反思,使得整本书的基调显得格外真实和可信。比如,书中对某些特定时期内饰用料和品质控制下滑的探讨,虽然篇幅不长,但切入角度极其尖锐和客观,丝毫没有回避企业发展中的阴影面。这种“敢于直面问题”的态度,反而提升了对品牌整体成就的认可度。它教会我们,伟大的品牌不是没有犯过错,而是它们总能在跌倒后,通过更深刻的反思和更精进的工艺,重新站起来。因此,这本书不仅是献给奥迪拥趸的赞歌,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竞争中保持高标准的行业教科书,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汽车范畴,具有普适性的管理学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