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学-(从漫画看日本)

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学-(从漫画看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增家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文化
  • 漫画
  • 流行文化
  • 社会观察
  • 文化研究
  • 轻松读物
  • 入门
  • 趣味学习
  • 当代日本
  • 文化差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44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2303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日本是漫画大国,在电车上从小孩到中年人,从学生到上班族,常可看到人手一本漫画的景象,而庞大的漫画产业也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漫画家。本书以日本漫画这一崭新视角,观察日本这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砍死理性有序却又处处矛盾,虽实行民主制度,政坛却被政治世家把持的国家。

作者简介

蔡增家,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亚太所所长,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学术专长为东北亚区域研究、日本研究、朝鲜半岛研究。

目录

目录

【作者序】从漫画来理解真正的日本(1)

第一部从漫画看你不知道的日本政治奇观(1)

01如“天神”般的日本官僚(3)

02不依赖政府的日本人(9)

03日本的蚊子馆(18)

04日本的“老人政治”(26)

05外交如料理,都是酸甜苦辣(34)

06右翼想象下的国家正常化(41)

第二部从漫画看你不知道的日本社会万象(49)

07从“雇用型社会”到“创业型社会”(51)

08不鼓励竞争的日本职场(59)

09讲究耻感的日本人(66)

10集体约束力造就低犯罪率(73)

11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79)

12从大男人主义到爱妻俱乐部(86)

13合法的黑道,光明的地下钱庄(92)

14礼金与日本人的两面性(99)

15超高龄社会下的奇特现象(106)

16银发照顾,刻不容缓(112)

17绿灯笼背后的食安故事(119)

第三部从漫画看你不知道的日本专业崇拜(127)

18东大,日本官僚的摇篮(129)

19尊重专业的工匠精神(136)

20诺贝尔奖是恩赐,还是诅咒?(143)

第四部从漫画看你不知道的日本国际观(151)

21从安重根看日本的东亚情节(153)

22“零核电”终究是神话?(161)

23《进击的巨人》与中日关系(168)

24风起了,日本要走向何方?(175)

前言/序言


《次元漫游:扉页里的东瀛风情》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角落,以其独特的韵味,悄然吸引着我们探寻的目光。日本,这个被太平洋环绕的岛国,正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存在。它融合了古老与现代,传统与革新,静谧与喧嚣,在历史的长河中,雕琢出了令人着迷的文化景观。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艺术形式,以其鲜活的线条、跳跃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了解读日本文化最生动、最亲切的窗口——那便是日本漫画。 《次元漫游:扉页里的东瀛风情》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也不是一本流水账式的游记。它是一次穿越漫画扉页的深度漫游,一次用图像与故事触碰日本灵魂的旅行。我们将一同潜入那些承载着无数梦想与现实的漫画世界,从笔触的起伏间,品味日本社会的脉络,感受其国民精神的流淌,探寻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哲思。 一、 历史的墨迹:从浮世绘到现代漫画的传承与蜕变 日本漫画的根基,深埋在古老的艺术土壤之中。我们不会从《鸟兽人物戏画》开始,因为那过于遥远,但我们会追溯到江户时代那充满市井气息的浮世绘。那些描绘着歌舞伎、美人、风景的木版画,早已具备了叙事性和视觉冲击力,它们是现代漫画的远祖,用另一种形式记录着时代的风貌与民众的生活。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近代,漫画的雏形开始显现。报刊杂志上的插画、诙谐漫画,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反映社会变迁。而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漫画,其发展轨迹则与20世纪的日本社会紧密相连。从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励志故事,到经济腾飞时期的都市幻想,再到泡沫经济破裂后的反思与内省,漫画如同时代的镜子,折射出不同时期的社会情绪与文化思潮。 《次元漫游》将带领读者,一同审视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如何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我们将看到,那些影响深远的漫画大师,如手冢治虫,如何借鉴西方动画与电影的技巧,开创了现代漫画的表现手法,为后世树立了标杆。他的作品,不仅是娱乐,更是对人性、生命、科技的深刻探讨。接着,我们会关注诸如藤子·F·不二雄、石之森章太郎等巨匠,他们如何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二次元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年代漫画作品所承载的时代信息。例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机器人、太空探索为主题的作品,如何反映了当时日本科技飞速发展的自信与憧憬?而进入九十年代后,作品中涌现出的对都市压力、人际关系疏离的描绘,又如何体现了泡沫经济破裂后社会心态的变化?《次元漫游》将通过具体的漫画作品,揭示这些历史的墨迹,如何烙印在每一帧画面之中。 二、 社会的剪影:漫画中的人情冷暖与时代百态 日本社会以其高度的组织性、礼仪性和独特的社会文化而闻名,而漫画,恰恰是捕捉这些细节最敏锐的捕手。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甚至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日本社会的人情冷暖、职业百态、生活习惯以及复杂的价值观念。 我们将在《次元漫游》中,聚焦那些描绘职场生活的漫画。从严谨的公司职员,到忙碌的居酒屋老板,再到充满挑战的自由职业者,漫画家们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不同职业人群的喜怒哀乐、奋斗与迷茫。例如,那些以“加班文化”为背景的作品,如何尖锐地反映了日本职场的高压与竞争?而那些描绘传统手工艺人坚守岗位的作品,又传递出何种对匠人精神的赞颂? 除了职业,家庭与人际关系也是漫画中永恒的主题。我们将探讨,那些描绘温馨家庭日常的漫画,如何体现日本社会对家庭纽带的重视?而那些探讨青春期烦恼、校园霸凌、师生关系的漫画,又揭示了日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甚至,我们还会触及那些“宅文化”、“御宅族”等亚文化现象,分析漫画如何成为这些群体表达自我、构建社群的重要媒介。 《次元漫游》将不回避日本社会中的一些敏感话题。例如,关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于社会阶层固化,关于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的碰撞。漫画家们往往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将这些问题融入故事之中,引发读者的思考。我们将通过剖析这些作品,去理解日本人对于“集体主义”、“和谐”、“责任”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在现代社会变迁中,这些观念所经历的挑战与重塑。 三、 精神的内核:漫画里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日本漫画的魅力,远不止于其对社会现实的描摹,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那些看似轻松的故事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宇宙万物的探寻。 我们将走进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漫画世界,探索其背后蕴含的“物哀”情结。这种源于日本古典美学的情感,是对世事无常、短暂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却又在感伤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从《幽灵公主》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到《夏目友人帐》中对妖怪与人类之间情感的描绘,《次元漫游》将带领读者,去体会这种日式特有的、带有淡淡忧伤的浪漫。 同时,漫画也常常展现出日本人对于“侘寂”美学的追求。这种崇尚不完美、无常和不完整的审美,体现在许多漫画作品的画面构图、人物设计乃至故事情节中。我们会关注那些具有独特视觉风格的作品,分析其如何通过留白、不对称、朴素的色彩来营造宁静、内省的氛围,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更值得探讨的是,许多漫画作品触及了“缘”的哲学。这种看似偶然的相遇,却又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缘分”,贯穿于许多日本故事之中。从《你的名字》中时空的连接,到《海街日记》中姐妹情深的羁绊,《次元漫游》将深入分析,这种对“缘”的理解,如何影响着日本人的人际交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会关注那些探讨“成长”、“坚持”、“梦想”等普世价值的漫画。从《灌篮高手》中对青春热血的呐喊,到《千与千寻》中对勇气与独立的赞美,这些作品超越了国界,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我们将分析,漫画家们如何通过生动的角色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四、 语言的魅力:漫画中的幽默、讽刺与象征 日本漫画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其文字表达也同样值得玩味。幽默、讽刺、双关语、象征意义,这些语言的精妙运用,使得漫画的解读更加丰富。 《次元漫游》将带您领略漫画中独具匠心的幽默手法。从夸张的表情、肢体语言,到巧妙的文字游戏、情境反差,日本漫画的幽默感往往是多层次的,既有浅显易懂的搞笑,也有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的会心一笑。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漫画,如少女漫画、少年漫画、青年漫画,在幽默感的营造上,各自有哪些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讽刺,也是漫画常用的武器,它以一种温和或尖锐的方式,揭示社会存在的弊端或人性的弱点。我们会关注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作品,分析漫画家们如何通过隐喻、影射等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更重要的是,许多漫画作品中充满了象征意义。无论是动物、植物、物品,还是色彩、构图,都可能承载着作者的深意。例如,在一些作品中,樱花往往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而在另一些作品中,雨则可能代表着忧伤、净化或新的开始。《次元漫游》将如同一个解谜者,引导读者去发掘这些隐藏在画面背后的象征意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次元漫游:扉页里的东瀛风情》 是一次邀请,邀请您翻开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扉页,走进一个由线条、色彩和故事构建的日本。我们相信,通过对日本漫画的深入剖析,您将不仅仅看到精彩纷呈的故事,更能触摸到这个民族的灵魂,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感受他们独特的生活哲学。这不仅仅是对漫画的解读,更是一次对日本文化的深度体验。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奇妙的次元漫游之旅,在漫画的海洋中,发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日本。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抓眼球了!封面色彩运用大胆又和谐,那种跳跃的视觉冲击力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勾起来了。我通常对这种看起来很“新潮”的书籍抱持一种保留态度,但这次我真的被吸引住了。内页的排版也很有意思,不像传统学术书籍那样板正,而是充满了设计感,字体的选择和间距处理,都让人感觉作者在努力打破常规,试图用一种更贴近年轻读者的语言来“对话”。整体感觉就是,作者非常注重阅读体验,这不是一本你只需要“阅读”的书,更像是一本需要你“探索”的视觉旅程的起点。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我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活力与热情,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深入内容,看看这种热情是如何转化为文字的。这本书的审美绝对是满分,让人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和愉悦感。

评分

从文字的打磨来看,这位作者的文字功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诙谐幽默,带着一种略显“毒舌”的洞察力;时而又变得异常细腻和富有诗意,仿佛在描绘一幅精致的浮世绘。这种风格的切换非常自然,毫无违和感,就像一个高明的音乐家在演奏复杂的乐章,知道在哪个段落该用激昂的节奏,哪个地方该放缓速度、轻声吟唱。我特别喜欢他处理一些文化冲突或误解时的那种克制和精准,没有过度渲染戏剧性,而是冷静地呈现出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和历史积淀。阅读这样的文字,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对语言艺术本身的享受和学习,让人忍不住想回头去细品那些措辞精妙的句子。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偏向于介绍日本文化符号的“速查手册”,但读下去才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非常老练的叙事技巧,他似乎懂得如何巧妙地在看似轻松的笔调下,埋下具有深度思考的内核。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故作高深,但又绝不肤浅的态度。他能用最直白、最接地气的方式,去剖析一些非常复杂或微妙的社会现象,让你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能猛然意识到“原来是这样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一位知识渊博但又非常有趣的朋友聊天,他总能在我最不经意的地方,点拨出一些先前被我忽略的细节。这种阅读的“惊喜感”,是很多严肃书籍难以提供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引人入胜”。它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像编织一张精密的网,每一个小主题都能与其他部分产生巧妙的关联和呼应。最妙的是,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他抛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或现象后,并不会立刻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适当地停顿,给你时间去思考,去脑补背后的逻辑。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再创造”过程,读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变成了参与者。我甚至发现,当我合上书本,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时,这本书提供给我的分析框架竟然能立刻派上用场,这证明作者提供的方法论是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和生命力的。这种知识的“迁移性”,是衡量一本好书的关键标准之一,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并非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它重塑了我看待异域文化的一种基本视角。它教会我,理解一个文化,不能只看它光鲜亮丽的表象,更要深入挖掘那些看似怪异、不合逻辑的“小细节”背后的驱动力。作者非常强调“共情”的重要性,他不是在评判,而是在努力代入并解释。这种尊重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姿态,让我对日本文化(乃至其他文化)的认知变得更加宽容和立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很多国际新闻和文化现象的角度都变得更具批判性和包容性了。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升级,远比记住几个地名或食物名称要宝贵得多。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文化抱有好奇心,并希望建立更成熟理解框架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