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倔强孩子的对抗行为、急躁孩子的冲动行为、腼腆孩子的分离恐惧……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初为父母者该如何应对?是无论何事,都与孩子斗智斗勇,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还是一味心疼孩子,只要孩子高兴,一切随孩子心愿?孩子令不行、禁不止时,父母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日常的冲突演变成子对抗,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德国实用育儿经典系列: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这本书针对0-8岁孩子的“行为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一本带给父母勇气的书,当父母真正学会给孩子们所需要的,而非他们想要的时,育儿便不再那么难了!全书案例丰富,操作性较强,是年轻父母育儿。
作者简介
安妮特·卡斯特-察恩(Annette Kast-Zahn),心理学硕士及行为治疗师,提供父母咨询及儿童辅导,治疗经验丰富 。在少子化的德国,作者育有三名子女。她从自身与多年的诊疗经验中,探索出深入浅出的教养指南。创作了这套(《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在百万册的实用育儿宝典。
目录
作者的话
章 教育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给孩子们所需要的,而非他们想要的,这是一种智慧
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又想要什么?
●教育孩子其实并不难
孩子需要什么
●获得认可
●时间和关注
●呵护
●信任感与知情权
●照顾
●保护和安全感
●自己积累经验
父母需要什么
●安全感
●肯定
●发展自己的个性
●尊重
●力量
●还有什么是父母需要的?
教育箱
●“我想”箱子
●“我必须”箱子
●经受冲突: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箱
重点整理
第二章 你的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你自己呢?
自我评估问卷
正确评价你的孩子
●社交能力
●毅力和注意力
●自信
●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
●睡觉、吃饭、上厕所
正确评价自我
●自制力
●表述清晰明确
●坚持原则
●关注孩子
重点整理
第三章 这样帮孩子克服危机
克服倔强的孩子身上的危机
“我来作决定!”
“你说的我就不做!”--对抗行为
●一开始有对抗,终达到目的
●一开始有对抗,终耗尽精力而作出让步
●对孩子严厉并使用强势手段
●说话温和,行为坚定
●怎么才能做到行为坚定
大发脾气--冲动行为
●4岁之前发脾气
●4岁之后的冲动行为
●需要他人的合作
●“暂停”是必须的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观察计划
●奖赏计划
“我打你!”--攻击行为
●4岁之前的咬、打、踢等行为
●4岁之后的攻击行为
“是他先开始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
重点整理
克服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身上的危机
小动作不断--心不在焉
“我没办法乖乖地坐着!”--不停地动
●为什么我的孩子安静不下来?
●什么时候父母应该进行干预?
“我没办法专心!”--总是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缺失的内部制动机能
●注意力的“两面性”
●科学世界的一次远足
●4岁之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
●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学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重点整理
克服羞怯、腼腆的孩子身上的危机
“我不敢!”
“留下来陪我!”--分离恐惧和羞怯
●3岁之前的分离恐惧
●害怕去幼儿园
●害怕上学
“怪兽来了!”--恐怖的幻象
●茉娜和怪兽
“我很害怕!”--儿童恐惧症
重点整理
克服睡觉、吃饭和上厕所等方面的危机
“我的身体属于我!”
“我不想睡觉!”--帮孩子学会睡觉
●儿童的睡眠规律
●睡眠问题的产生和处理
“我不爱吃这个!”--帮孩子学会正确吃饭
●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父母和孩子的任务分配
“我不要上厕所!”--自主控制大小便
●在孩子自主控制大小便的进程中伴随左右
重点整理
前言
作者的话
为什么教育费心又费力?假如孩子们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安静地待在家中,不随意索取,那么教育自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们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他们
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为此争取。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经受住孩子们的缠磨。然而这并非易事,要知道,孩子们的精力通常旺盛得惊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但绝非有求必应。孩子们想要的并非都是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清楚:
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哪些仅仅是他想要的?当孩子令不行、禁不止,我该怎么办?我如何才能做到既公正又坚决?我该如何避免日常的冲突演变成危机?当危机确实存在时,有哪些应对方法,这些方法又有哪些是适合我的?本书根据2岁及以上孩子反复发生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答案。
根据多年的儿童心理辅导经验,我知道哪些教育危机经常出现,哪些教育危机尤为严重。经过和许多孩子以及他们父母的相处,我了解到解决成长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我会根据本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我给出的所有建议和指导。
我从我的三个孩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感谢他们。
希望你们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帮助与乐趣。
安妮特·卡斯特–察恩
精彩书摘
克服倔强孩子身上的危机
大发脾气——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如发脾气和挑衅,在瑞士儿科学教授雷默?拉尔戈博士看来,这是“常见于儿童的(教育)危机”。这一观点至少适用2~4岁的孩子。然而即使是“常见的”危机也必须克服。如果孩子的脾气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而是保持原样甚至越来越大,情况会更加严重。那时就不再是“常见的危机”了,而是如上一节内容所描述的,成为对抗行为的一种尖锐表现形式。
● 4岁之前发脾气
玛莲娜开始发脾气时还不到两岁。她的坏脾气随时会出现:没有立即得到想要的东西时,被禁止做什么事情时,没有达到目的时。发脾气时玛莲娜会整个人扑在地上,大喊大叫,或者扯着妈妈的裙角尖叫。玛莲娜是个执拗的孩子,可能会发好几次脾气。更严重的是,她发脾气的过程能够持续两个小时。玛莲娜的父母非常无助。尽管他们也试图让玛莲娜安静下来,但都徒劳无功——除非玛莲娜的愿望立刻得到满足。“常见的危机?”对这种说法玛莲娜的父母笑了笑,看上去很疲倦。
事实上玛莲娜发脾气的行为很正常,也符合她的年龄,只不过和其他孩子相比,她发脾气的次数更频繁,发起脾气来更激烈,持续时间更长。这一方面和玛莲娜本身的性格有关,她是那种精力充沛的孩子,会因为没吃到第二个冰激凌连续叫喊两个小时;另一方面和她的父母有关,他们没有正确应对玛莲娜的这种经常叫喊的行为:他们有时作出让步,有时试图分散玛莲娜的注意力,有时很没耐心地大声呵斥玛莲娜。玛莲娜无法从中得到有益的经验教训。
慕尼黑有一项研究表明,该年龄段三分之二的孩子脾气暴躁。这一现象在语言上也有所反映:巴伐利亚州施瓦本地区有“惹人嫌的反抗期”的说法,英语中也有“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的表达。
究竟什么会激怒两岁的孩子?
这样的说法也许让你感到惊讶:愤怒证明孩子的智力正在发育。愤怒通常是因为失望和沮丧:“我想做——但不被允许”或者“我必须做——但我不愿意做”。还有就是:“我想做——但我做不好。”自我意识是儿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在孩子可以思考“我想……”之前,他必须已经理解:“我就是我。”在孩子一岁半至三岁大时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萌发。在这一时期的某个时候孩子次能从镜子里认出自己,某个时候孩子在他的语言里开始使用“我”这个字。这时孩子开始试探:“我能引起什么?”他开始有目的地尝试并期待结果——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学家。对两岁的孩子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了不起的表现吗?
然而孩子期待中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这简直就是灾难!孩子刚才发现自己可以撼动这个世界,但现在有人或事阻碍了他!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小事情,确切地说如同世界毁灭,尤其是没有理由发火的时候!
当然,如果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孩子期待的那样进行,比如父母突然让孩子自己单独睡觉,而不是像往常那样让他在妈妈的怀里睡去,孩子往往会先哭闹。这时他还不能有针对性地试探什么。从大约两岁起,孩子才会具有这种能力。这时的孩子清楚自己想要怎么样,他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为了达到目标会竭尽所能。可惜多数时候他们很难达到目的,因为他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还不会体谅他人。此时的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一切都必须围绕着我转!”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孩子会觉得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世界,不得不表现得非常激动。
还记得我们在章所说的“教育箱”理论模型吗?发脾气好比一场猛烈异常的雷雨,夹杂着世界末日到来时的情绪,有雷鸣、有电闪,还有大雨倾盆。失望和沮丧的情绪必须得到宣泄!下面是几条对处理这种状况很有帮助的原则:
不要自承受!
在这场雷雨里你不要做任何尝试!虽然孩子是有目的地试图达成自己的意愿,但他的怒气没有针对性,仅仅是他的失败或他的失望、沮丧情绪的产物。请不要向孩子表示他的行为会令你生气!以他的年龄,他还不能够故意惹人生气,因为他还不具有洞察他人的能力。你会在他发脾气时感觉糟糕,这一点孩子目前还无法理解。
了解这一点会让你在应对这种局面时更有把握。孩子的叫喊和跺脚让你恼火,但却不能伤害到你。你无须感到内疚或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你可以微笑着或至少不动声色地站在孩子的不远处,用友善、平静的语气和他说话,而不是表现出气愤、恼怒的反应。你可以向孩子表明,你接受他的怒气,你理解他的“疾苦”,并且可以这么跟孩子说:“我可怜的小宝贝,你的确应该生气,你很辛苦。”
不要过于关注!
“雷雨”的强度和频率不只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父母的反应也会对其有所影响。玛莲娜的父母不断地在安慰、责骂和让步中摇摆不定。玛莲娜经常从她的怒火中得到好处,比方说她在后还是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冰激凌。玛莲娜就像一个聪明的小学者,她很快就清楚了这一点。她逐渐开始有目的地发脾气,在与父母的对抗中以此作为。四岁的玛莲娜脾气有增无减,比以前更加暴躁。玛莲娜的父母似乎免受了玛莲娜的叫喊和执拗之苦,代价是他们经常恼火地、筋疲力尽地作出让步。这真不是一个好现象。
如果孩子对你友善的话语和提供的帮助无动于衷,好让他单独和他的怒气待在一起:你离开房间即可。如果孩子跟着你,那是因为他的怒气需要观众,这时他就应该承担合乎逻辑的后果(见第66页)。
跟孩子和解
如果孩子自己平静了下来,那么一个简短的和解仪式会有所帮助:给孩子一个拥抱,并高兴地对孩子说:“现在一切又好了,我真的很开心。”
……
编辑推荐
风靡,百万册的德国经典育儿系列
《德国实用育儿经典系列: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一本带给新手父母勇气的育儿宝典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两个箱子:
“我想”箱子——这个箱子里放着孩子们想要的一切,备受孩子们欢迎;
“我必须”箱子——这个箱子里包含那些有意义、会让他们受益但他们常常不情愿做的事情;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必须清楚: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哪些仅仅是他想要的?
智慧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而非有求必应。
除此之外,新手父母还必须明白:
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真正有益的教育是必须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其他人——即使是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
【中信童书馆】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信童书馆】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珍藏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