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課題組持續對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狀況進行全麵跟蹤研究,每年通過藍皮書平颱發布課題研究成果。《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7》是新的成果之一,展示瞭課題組問捲調查、國情調研等研究成果,由總報告、專項報告、地區報告、專題報告、創新集萃和附錄組成。
總報告對十八大以來全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踐及其成效進行瞭全麵梳理,分析瞭社會認同和期待,針對金融與社會組織領域腐敗、“微”腐敗、不作為和慢作為、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四風”問題反彈危險、誣告亂告現象較多等問題,提齣瞭對策建議。
專項報告對十八大以來的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國際追逃追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問責追責、正風反腐透明化專門進行瞭研究,運用兩次全國大學生問捲調查,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成效進行瞭深入分析。地區報告研究總結瞭廣東省、河北省、陝西省、吉林省長春市和湖南省常德市十八大期間的反腐倡廉特色工作。
專題報告選擇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落實全麵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規範“一傢兩製”管理、涉企服務中的“輕型”腐敗治理進行瞭深入研究。
創新集萃通過專傢推薦和評比,從全國各地反腐倡廉建設實踐中遴選瞭13個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可操作性的“實招”,並進行瞭簡要分析。
附錄是以專傢評選方式確定的2017年中國黨風廉政建設十件大事及2017年廉政論壇和研討會精選。
張英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長。
孫壯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蔣來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特殊學科廉政學學科帶頭人,副研究員。
Ⅰ總報告
1.正風反腐推動曆史性變革全麵從嚴治黨邁嚮新徵程001
一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003
二有效管用的監督格局得以鞏固010
三公共權力監督製約難題在改革中破解020
四公共資金資産資源監管更加有效030
五黨員乾部逐步習慣在受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038
六崇廉尚潔的社會文化土壤更為深厚042
七社會認同和期待049
八思考與建議060
Ⅱ專項報告
2.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研究065
3.十八大以來紀檢派駐機構的創新與發展082
4.十八大以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實踐與成效108
5.十八大以來問責工作機製創新及其成效124
6.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透明化研究139
7.十八大以來全國大學生對反腐成效感知度調查152
Ⅲ地區報告
8.廣東省:探索開放、動態、創新的反腐倡廉建設新路子168
9.河北省:創新製度機製深化基層“微腐敗”專項治理182
10.陝西省:強化執紀問責助力脫貧攻堅194
11.長春市:以警示教育助推全麵從嚴治黨206
12.常德市:以“六個常態化”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嚮縱深發展219
Ⅳ專題報告
13.落實全麵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調查與思考229
14.規範“一傢兩製”管理:探索與啓示241
15.涉企政務服務中的“輕型”腐敗及其治理257
Ⅴ創新集萃
北京市等地:對紀律處分執行情況“迴頭看”268
上海市:建立醫藥購銷不良記錄269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270
長沙市等地:交叉辦信解“熟人之睏”271
哈爾濱市道裏區:明確談話“三個重點”272
四川德昌:加強退齣領導崗位乾部管理273
海南:通過大數據比對篩查“四風”問題綫索274
湖北荊門等地:用大數據找綫索275
江西省等地:著力整治“一桌餐”276
四川省達州市:陽光問廉“麻辣燙”277
浙江蘭溪:推行協審員製度278
陝西石泉:紀檢監察乾部“單考統管”279
湖北棗陽:集中交叉審理提質提效280
Ⅵ附錄
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大事記282
2017年廉政論壇和研討會精選287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廉政研究論壇287
第三屆廉政大竹論壇287
基層政治生態建設(佳木斯)論壇288
清華大學“中國廉政建設新思路”學術研討會289
第二屆“全國社會科學院廉政論壇”289
“全麵從嚴治黨與中國特色反腐倡廉建設”研討會290
湖南大學腐敗預防與懲治國際學術研討會291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它所承載的社會責任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係統性地梳理和呈現一個如此宏大且關乎國計民生的議題,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封麵設計雖然樸實,但卻傳遞齣一種沉穩的力量,那種深藍與金色的搭配,既不張揚也不失格調,仿佛在訴說著這項工作的嚴肅性與重要性。我之前對反腐倡廉的瞭解,大多來源於新聞報道和零散的信息,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全麵、更係統、更深入的視角。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超越錶麵現象的分析,揭示齣一些深層次的規律和挑戰,並且能夠以一種客觀、嚴謹的態度來呈現,而不是流於口號式的宣傳。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感受到內容的紮實,相信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數據支撐和案例研究,能夠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認識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復雜性以及它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評分對於這樣一本以“報告”為名、且帶有編號的書籍,我首先聯想到的是它可能蘊含的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紮實的數據支撐。封麵設計上的“藍皮書”字樣,就自帶一種權威感和專業性,仿佛它是一份官方的、經過反復論證的成果。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7”的錶述,則暗示著這是一項長期而持續的工程,每一份報告都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並可能在上一份報告的基礎上有所推進和深化。我個人對這種係統性的研究成果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反腐倡廉這樣一個復雜且敏感的領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來分析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和不足;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一些典型的案例,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教訓。這本書的齣現,在我看來,是對公眾瞭解中國反腐倡廉建設一個非常寶貴的窗口,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客觀、更全麵地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也能讓我們看到國傢在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麵所付齣的努力。
評分書的封麵色彩給我一種非常正統、莊重的感覺,深邃的藍色常常與智慧、冷靜和權威聯係在一起,而金色的書名則顯得十分醒目且有力量,整體設計上傳遞齣一種不容置疑的專業感和嚴肅性。讀到“藍皮書”這個詞,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其代錶的權威性、係統性以及對某個領域深度研究的印象。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7”的完整書名,更是精準地定位瞭這本書的主題,並且“NO.7”的後綴讓我意識到這不是一本孤立的齣版物,而是經過長期積纍、迭代更新的研究成果。這讓我産生瞭一種期待,即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陳述事實,更可能包含瞭對反腐倡廉工作背後深層原因的分析,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我非常好奇,在經曆瞭前六份報告的鋪墊之後,第七份報告究竟會帶來哪些新的視角、新的發現,又會如何迴應當前社會對反腐倡廉的關切。這種期待感,源於對一個持續演進的議題的關注,以及對一份詳實報告的信任。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深邃的藍色基調,搭配簡潔卻有力的金色書名,散發齣一種莊重而嚴肅的氣息。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有韌性,翻閱時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我尤其喜歡它在標題上的處理,“藍皮書”三個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權威性和專業性的暗示,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7”更是直接點明瞭其核心主題和連續性,讓人立刻明白這是一份經過長期積纍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內容尚未展開之前,光是這份精心的裝幀和嚴謹的命名,就已經勾起瞭我極大的閱讀興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份報告的字裏行間,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數據、案例和分析,它能否如實地反映齣當下中國反腐倡廉建設的真實圖景,又將為我們提供哪些具有啓發的洞見。這種前期的期待,就像是對一個深邃話題的初次觸碰,充滿瞭對未知但至關重要信息的渴求,也對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感到贊賞。
評分看到“反腐倡廉藍皮書”這樣的書名,我立刻就感受到瞭一種官方性與學術性的結閤。封麵的設計,尤其是那種沉靜而富有力量的色彩運用,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是一份嚴肅、嚴謹的學術報告,而非輕鬆的讀物。而“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7”更是進一步強調瞭其權威性和連續性,這意味著它不是一次性的研究,而是對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持續追蹤與總結。這讓我産生瞭極大的好奇心,想知道在過去的幾年裏,中國的反腐倡廉建設究竟取得瞭哪些實質性的進展,又麵臨著哪些新的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詳實的數據,用事實說話,而不是空洞的口號。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一些典型的案例,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後復雜的社會經濟動因。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份體檢報告,能夠幫助我們全麵瞭解中國反腐倡廉建設的“健康狀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