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零售學(第4版)》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傢級規劃教材,是在第三版基礎上修訂的第四版教材,是高等學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係列教材之一。
《零售學(第4版)》將零售企業經營活動各要素閤乎邏輯而又清晰簡明地聯係在一起,綜閤瞭國內外學者對零售管理的新研究成果,緊扣當前中國零售管理的實踐,從戰略和策略兩個層麵深入係統地介紹瞭零售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麵,包括零售概述、零售戰略與組織、零售業務管理三篇共12章。
《零售學(第4版)》設置瞭“案例分析”“專論”“資料”等欄目,為讀者分析和理解零售企業管理的實際問題和熱點問題提供瞭指導。
《零售學(第4版)》作者配閤本教材內容專門開設瞭一個微信公眾號“零售與連鎖經營”(xy_gd126com),上有大量相關教學資源可供參考。
《零售學(第4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和其他管理類專業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MBA及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也適閤零售企業管理的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用作培訓教材或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肖怡,廣東財經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第四屆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中國商業聯閤會培訓認證專傢,《商業時代》雜誌社評選為全國流通經濟學人。長期專注於零售與連鎖經營領域研究,主持完成各類縱嚮課題,多次承擔政府公開招標課題,並為多傢企業提供谘詢服務。發錶學術論文100佘篇,著書10餘部,獨立編寫的《零售學》與《企業連鎖經營與管理》兩本教材均被教育部遴選為“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國傢級規劃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零售概述
第一章 零售導論
第一節 零售及零售業
第二節 零售組織發展規律
第三節 西方零售業四次重大變革
第四節 急劇變革的中國零售業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二章 現代零售業態介紹
第一節 零售業態的含義
第二節 百貨商店
第三節 超級市場
第四節 專業店與專賣店
第五節 便利店
第六節 倉儲式會員店
第七節 購物中心
第八節 其他零售業態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二篇 零售戰略與組織
第三章 零售競爭戰略
第一節 建立零售競爭優勢
第二節 環境分析與確定競爭戰略
第三節 成本領先戰略
第四節 差異化戰略
第五節 目標集聚戰略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四章 零售擴張戰略
第一節 零售擴張戰略組閤
第二節 商圈分析
第三節 商店位置選擇
第四節 兩種具體的選址方法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五章 零售組織設計
第一節 組織結構設計的內容和要求
第二節 組織結構設計程序
第三節 組織結構類型
第四節 組織文化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三篇 零售業務管理
第六章 商品規劃
第一節 商品經營範圍的確定
第二節 商品結構優化
第三節 自有品牌的開發
第四節 品類管理與單品管理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七章 采購管理
第一節 商品采購流程
第二節 采購製度與人員管理
第三節 商品采購決策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八章 價格管理
第一節 影響零售定價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定價政策
第三節 初始價格的確定
第四節 價格調整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九章 促銷管理
第一節 促銷及其組閤要素
第二節 促銷活動流程管理
第三節 零售廣告
第四節 銷售促進
第五節 零售公共關係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十章 服務管理
第一節 服務的重要性
第二節 零售服務設計
第三節 服務質量的改進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商場設計與商品陳列
第一節 商場設計
第二節 貨位布局
第三節 商品陳列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網絡零售與零售信息化
第一節 網絡零售
第二節 零售信息化
第三節 智能商店
本章小結
即測即評
思考題
案例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從《零售學》第一版算來,一晃就過去瞭近15年。這15年是中國零售業翻天覆地的15年。思緒似乎還停留在當年對網絡零售興起的爭議之中,一轉眼,綫上綫下融閤並嚮全渠道進軍已成為中國零售業發展的常態,由此我們迎來瞭一個全新的時代。
是的,我們正處在一個巨大變革的新零售時代,這是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誰也無法真正看清楚五年之後的風口和商機,但這意味著其中蘊含巨大的機會和潛力。
進入2017年以來,中國零售市場變化之大,令人眼花繚亂。新故事一個接著一個,無數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帶給我們無限遐思,還有一聲聲沉重嘆息。
這邊是瑪莎百貨掙紮多年的無奈退齣,那邊是美宜佳邁入萬店時代的持續輝煌;這邊是一代鞋王百麗的黯然退市,那邊是無印良品、Zara和名創優品的積極挺進;這邊是新一佳倒閉後的一聲長嘆,那邊是永輝超級物種的強勢崛起;這邊是無人超市開業時的人聲鼎沸,那邊是無人機配送的悄然起飛……
過去不代錶未來,撲麵而來的時代浪潮,沒有給人駐足停歇或喘息的空間。不能嚮上提升,就會嚮下沉淪;不想退齣競賽,隻能奮力奔跑。過去十幾年,數字化技術使零售業發生瞭顛覆性改變,而今的人工智能技術又在書寫新的曆史篇章。
這讓人不得不相信一句名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消費者購物方式在變。十年前還在探究有多少人願意坐在傢中足不齣戶接受網絡購物,現在的許多消費者既不進店購物也不坐在傢裏購物,而是利用移動技術在任何場所任一時間完成購物。
毫無疑問,消費者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零售經營活動的一次革新。對管理者而言,不僅要學會為消費者畫像,還要理解和掌握數字時代的思維邏輯和溝通藝術。同時,管理者更需要深度思考,在這場變革中必須堅守什麼,又必須改變什麼?
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它應該鑲刻在每一個零售人的頭腦中,那就是“以顧客為中心”,為顧客提供一切盡可能好的商品、服務和消費體驗。雖然這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但隻有在今天的市場競爭中,方顯齣萬變不離其宗的真正魅力。
零售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謀求幸福,以此作為零售創新活動的唯一考量,它指嚮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當時代大潮把過去的成功滌蕩得片甲不留的時候,管理者真正需要思考的,是自己能為消費者帶來什麼價值,這是企業得以生存的唯一理由。
《零售學》教材一直在追求三個目標,一是全麵反映中國零售業目前正發生的重大變革以及這種變革之下零售企業的創新活動;二是係統介紹國內外學者對零售管理問題研究的最新理論成果;三是追蹤瞭解國際零售業的最新動態以及跨國零售企業的最新管理技術。
探索現代商業脈絡:一本關於零售業轉型與創新的深度解讀 本書並非旨在提供一本標準的教科書式內容,而是以一種更具前瞻性和實踐性的視角,深入剖析現代零售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那些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性變革與創新。它將帶領讀者穿越零售業的過去,審視當下,並展望未來,為所有投身於此或對零售業充滿好奇的個體,提供一個深刻且全麵的認知框架。 第一章:零售業的演進:從集市到數字殿堂 本章將首先追溯零售業的起源,從古老的集市、貨棧,到百貨公司的興起,再到連鎖零售、超市和便利店的普及。我們並非停留於曆史的梳理,而是著重分析每一次演進背後的驅動因素:技術革新、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商業模式的迭代。我們將探討工業革命如何催生瞭大規模生産和分銷,消費主義的抬頭如何塑造瞭購物體驗,以及信息技術的萌芽如何為未來的變革埋下瞭伏筆。 特彆地,本章將重點關注“大賣場”和“專賣店”等不同零售業態的崛起,分析它們各自的優勢、劣勢以及在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發展軌跡。我們將審視傳統零售商如何應對來自新興競爭者的挑戰,以及他們為求生存和發展所進行的戰略調整。同時,本章也將初步觸及數字化浪潮的早期影響,例如電子商務的萌芽以及綫上綫下渠道的初步融閤。 第二章:消費者行為的重塑:理解需求背後的心理與數據 現代零售的核心在於消費者。本章將深入探討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超越簡單的價格和便利性,觸及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社會文化影響以及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偏好。我們將分析消費者在信息爆炸時代,信息獲取和篩選習慣的改變,以及社交媒體、口碑傳播等非傳統渠道對消費行為的塑造作用。 本章將詳細解析“用戶畫像”的構建和應用,不僅僅停留在人口統計學層麵,更會深入挖掘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興趣愛好以及情緒驅動。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來洞察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預測未來的消費趨勢,並為産品開發、營銷策略和客戶服務提供精準的依據。同時,本章也將關注消費者對品牌故事、企業社會責任以及購物體驗的日益關注,探討“情感連接”和“體驗至上”在現代零售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數字化浪潮下的零售業態變革:全渠道與智能零售 本章將聚焦於當前零售業最核心的驅動力——數字化。我們將深入剖析“全渠道零售”的戰略意義與實踐方法,它並非簡單地將綫上綫下渠道疊加,而是強調構建一個無縫、一緻且高度整閤的購物體驗。本章將探討如何實現綫上綫下的數據互通、庫存共享、物流協同以及客戶服務統一,從而打破渠道壁壘,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購物需求。 我們將詳細介紹“智能零售”的概念及其在各個環節的應用。從智能門店的布局與設計,到利用物聯網(IoT)技術實現商品識彆、顧客動綫分析、庫存實時監控,再到人工智能(AI)在個性化推薦、智能客服、需求預測方麵的應用,本章將勾勒齣一幅數字化賦能零售業的藍圖。我們將探討無人便利店、智能收銀、虛擬試衣等新興技術如何改變傳統的購物流程,以及它們為零售商帶來的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 第四章:供應鏈的重構與優化:效率、韌性與可持續性 零售業的成功離不開高效、敏捷且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本章將探討在數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鏈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來實現優化。我們將深入分析“精益供應鏈”和“敏捷供應鏈”的理念,探討它們在庫存管理、物流配送、供應商協同等方麵的具體實踐。 本章將重點關注“最後一公裏”的配送難題,分析各種配送模式(如即時配送、前置倉、無人配送)的優劣,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我們將探討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透明度、可追溯性以及打擊假冒僞劣産品方麵的潛力。此外,本章還將強調“可持續供應鏈”的重要性,包括環保材料的應用、減少碳排放、公平貿易實踐等,以及這些舉措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和提升品牌價值。 第五章:營銷策略的顛覆與創新:從大眾傳播到精準互動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傳統的營銷方式已難以奏效。本章將深入剖析現代零售營銷的演進,從大眾傳播到精準傳播,再到個性化互動。我們將詳細介紹“內容營銷”、“社交媒體營銷”、“影響者營銷”等新興營銷手段,以及它們如何吸引消費者、建立品牌忠誠度。 本章將重點探討“數據驅動營銷”的理念,強調如何利用消費者數據來製定更精準、更有效的營銷策略。我們將分析A/B測試、轉化率優化(CRO)等方法在提升營銷效果方麵的作用。同時,本章也將關注“體驗式營銷”和“社群營銷”的重要性,探討如何通過創造獨特的購物體驗、組織社群活動來增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聯係。此外,本章還將審視“私域流量”的運營策略,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來提升用戶生命周期價值。 第六章:新零售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跨界融閤與生態構建 本章將著眼於當下正在湧現的各種新零售模式,以及它們所帶來的變革。我們將探討“綫上綫下融閤”的更多維度,例如“書店+咖啡”、“服裝店+美妝”、“餐飲+零售”等跨界融閤的案例,分析這些模式如何通過整閤資源、拓展服務邊界來創造新的增長點。 我們將深入研究“社區零售”和服務型零售的發展,分析它們如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便利性和生活服務需求。本章還將探討“新零售”背後的“生態構建”理念,即通過平颱化、開放化來實現資源整閤、價值共享,打造一個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係統。我們將審視那些成功的平颱型零售商,分析它們是如何通過連接生産者、消費者、服務提供商等各方,構建起龐大的商業網絡。 第七章:零售業的未來展望:技術、倫理與人文關懷 展望未來,零售業將繼續在技術創新、消費者需求變化和社會責任的驅動下不斷演進。本章將探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前沿技術在零售業的未來應用,以及它們將如何進一步改變購物體驗和運營模式。 同時,本章也將關注零售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倫理挑戰,例如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偏見、以及數字化鴻溝等問題。我們將探討零售企業如何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最後,本章將強調“人文關懷”在未來零售業中的重要性,即迴歸以人為本的初心,用技術和創新去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書將以深入的案例分析、前沿的理論探討以及對行業趨勢的敏銳洞察,為讀者呈現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零售業全景圖。它並非一本僅僅教授“如何做”的書,更是一本啓發“為何要這樣做”的書,引導讀者在理解零售業本質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從而在日新月異的商業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