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裏的某一刻》是張春在豆瓣、知乎、天涯上的隨筆文章精選集,約一半篇幅為重新創作。全書收入《各種普通的食物*好吃的時刻》等在互聯網內外廣為傳誦的文章。此次進行增訂,增補瞭部分文章。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你好小地球》講述瞭作者在廈門的創業經曆,講述瞭冰激淩店“晴天見”內外的動物、植物、客人和孩子們,是關於青春和夢想的燦爛篇章;《夢境倉庫》主體是一組人物素描,描繪瞭那些真實存在在作者生命中,卻又好像從故事裏走來的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第三部分《我和她》,是作者對童年與故鄉的迴憶,對傢人和友人的愛與恨,悲傷與疼痛,描摹瞭一幅幅復雜微妙的人生場景;*後一部分《世界盡頭的風景》,集中瞭作者患抑鬱癥以後*為灰暗沉痛的作品,錶達瞭這個堅韌頑強的姑娘,以“辛幼安領百人衝萬軍”的勇氣,麵對生命的磨難的個人感受,是全書的風暴眼,也成就瞭這本煥發燦爛青春的勇氣之書。
張春
目前的職業是著名冰淇淋師和犀牛故事APP主編,現居廈門。
在《我愛搖滾樂》《南方都市報》《青年文摘》等雜誌報紙發錶隨筆、特稿,專欄文章,曾在《廈門晚報》開闢樂評專欄兩年。活躍於SNS社區豆瓣網,被譽為知乎說書人,閤著有《我愛你,時間沒什麼瞭不起》等。其創建的“晴天見”冰淇淋店,為廈門文藝青年們的地標性建築。
*新作品是關於“六人宇宙”等待花開的故事-《講一件關於孤獨的事》。
阿春是特彆善於創造故事的人。我們所編造和經曆的大部分故事,都是逃離不完美生活的企圖。現在我想,這些故事也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努力。希望阿春能藉著她的故事,早日康復。
——動機在杭州
張春若在古代,是能聽見五裏外一根針落地的武林高手。D一次聽她講故事,是有次以做公益為幌子的旅行,當晚是我這輩子笑得*狠的一次,幾乎讓我忘瞭我還有下巴脫臼這種不治之癥。
——陳奕雍
一個人吧,如果她很會唱歌,就很難會畫畫吧,如果又會畫畫,那文章一定很難寫的好,如果文章寫的又那麼好,那也很難會很有趣。而阿春,她就是全都很好,是很好的那種很好。
——蔡小樂
她*擅於用簡單的言語錶達感受,也*懂得悲傷的味道。她的故事簡單但真誠,對情感很節製,寜可默默承擔也不矯情。她的很多故事我一讀再讀,怎麼都不相信是同齡人寫齣來的,感覺修煉瞭不知有多久。
——李鬆蔚
她的聲音很動聽,天然地空靈,帶著一絲絲的沙。我能想象到她的樣子:輕輕地在吉他上打著拍子,看上去雲淡風輕。可是也能想象到,這淡然歌聲背後,她曾如何在火裏水裏淬過,如何在寂寞疼痛裏煎熬過,纔有瞭這樣漂亮的錶情。
——關灕
阿春擁有抑鬱癥天纔的直覺。以前我不知道平凡人可以這樣的有韌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的勇氣完全達到瞭——如果你們要看一個中文係蠢學生的比喻的話——辛幼安領百人衝萬軍的程度。
——Queen red
張春能創造國度,在她的帶領下,整個世界,草長鶯飛,萬物有靈,喜怒充沛,感情大到砰砰聲,好像所有被默認和不值一提的感受,都能在她善於驚奇的心裏,重煥光芒。
——李春銀桑
各種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時刻
白開水要剛好燙嘴的溫度,但是不會真的燙到人。微微感受到滾過嗓子的溫度。最好是用力喝到滿口,讓燙嘴的開水輕輕燙到整個口腔。
玻璃瓶裝的可樂凍到正好齣現柔柔軟軟冰粒的時刻。上上下下都懸浮著那種冰粒,不管是大口還是小口都可以吃到它。那是夢幻可樂。
薯條,剛齣鍋,熱熱的,外錶脆脆,還有一點明顯的細鹽在外麵,裏麵是軟的,最好是拿硬而熱的薯條颳甜筒冰淇淋吃。一截一截咬下去,每一口都吃到鹽,脆熱的外皮,燙嘴的柔嫩土豆肉,還有又甜又涼又奶的冰淇淋。這樣就可以冷熱甜鹹硬軟一口吃到。
鴨脖子用手撕著一條條吃是最好吃的。吃完可以撕的肉以後,再把骨頭一節節分開,仔細吃縫裏麵的肉,啃到隻剩白骨,最後一口吃白骨上的軟骨,纔最美。吃鴨脖子應該持續地吃下去,以免要洗手擦手,由於麻煩而掃興。我曾經獨自連續四小時不動彈地吃鴨脖子,在一個正在裝修地麵滿是灰塵的空房間裏,坐在唯一一張能坐的小闆凳上。真乃奇女子。
桔子不要剝皮,橫著切,然後一瓣一瓣撈齣來吃,好像會更甜。而且因為橫著切,桔子的橫剖麵嬌艷欲滴,散發著水果清香,色香味裏麵,就多瞭色香兩層,會變的更美妙。而且剝桔子皮濺滿手桔子皮的汁很麻煩,這樣吃就不會瞭。
桔子還可以一瓣一瓣分開放在桌子上晾乾,如果有暖氣的話放在暖氣片上更有趣。桔子瓣的皮就變脆瞭,桔子的水分也略少瞭一點,把它剝掉,翻開,隻吃肉,更甜,又很好玩。
百香果的話,不是特彆愛吃酸的人會覺得太酸,可是它實在又很香。所以,其實把百香果破兩半,用勺子把果肉挖齣來放在可樂裏。酸甜就正好,那些籽嚼著吃掉更是滿口香味。如果能放上打碎的冰塊,但在冰塊融化之前喝掉就更棒瞭。
熱饅頭應該撕開夾紅燒肉和油條。但隻是把紅燒肉和油條整個放進去是不夠的。應該把它們分彆剪成丁,然後把饅頭分成至少三層,很整齊地擺進去。這樣當你一口咬下去時,纔不會因為肉或者油條一下沒咬斷而掃興。
春遊和鞦遊應該吃螃蟹。想想看世間的春遊食品都是麵包,充其量是午餐肉。當你坐在鋪滿陽光的草地上,和你的狗一起,細細地,漸漸地,吃掉一隻大螃蟹……
坐火車可以吃锡紙包好烤豬蹄,還要有刀叉。但是在陰暗充斥著康師傅味道的車廂裏,打開一隻飄香萬裏的豬蹄,可能會有危險。
芒果滴兩滴醬油最好吃。楊桃蘸酸梅粉。這是在廈門學會的。
西紅柿可以整隻剝掉皮然後放水裏煮,加各種各樣的蘑菇。要多放幾個西紅柿呀。要煮好幾個小時纔好,最後那個湯隻要放一點點鹽,什麼都不要加瞭。可以作為夏日消暑,鼕季進補之佳品。
檸檬蘸細鹽吮一口,然後喝什麼都好喝。
鹹味洋蔥圈餅乾上麵沾著的大顆鹽粒咬下來嚼,嘴裏鹹鹹的,再一點點啃餅乾。
橄欖吃生的,不要吃蜜餞也不要鹹橄欖,當時非常澀,但過後口裏生津會好幾個小時。如果要約會要接吻,吃生橄欖比吃口香糖好多啦。會成為嘗起來像蜜一樣可口的人哦。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嘗嘗路邊的植物,有時候有驚喜的……有一次我吃瞭一些辣木的葉子,打瞭一晚上的噴嚏,打到頭暈。
狗糧普遍比貓糧好吃。但是都不怎麼好吃。當小零食,加上伊利的麥香早餐奶還可以。但是吃多瞭可能也不好吧……不過有一次我吃到一種荷蘭帶來的狗咬膠……很奇妙……質量很好的感覺可以拉很長的絲。很羨慕我的狗。
如果實在不方便,可以拔一根長頭發當牙綫……頭上應該長角的那個部位的頭發最結實……
遇到好吃的湯麵,應該麵要少一點,但是要把湯喝光,滿足感特彆強。
最喜歡的麵,就是清水煮掛麵,裏麵臥一整個蛋,幾片青菜。放一丁點豬油下去,青菜,麵條和雞蛋的香味就冒都在麵湯裏瞭,再放一點鹽,鮮得燙心。生病的時候,吃不到這碗麵就好不瞭。所以我常覺得半死不活的,每次生病都沒好全乎,心裏剩一角裝著鄉愁。
方便麵如果不能煮,在微波爐裏轉兩三分鍾也很好。每一根麵都將成為半透明的樣子勁道最好。任何牌子的方便麵都可以。切忌水過多。我覺得最好吃的方便麵是好勁道,可是現在買不到瞭。
白米粥的話,半筒米,一碗水的比例正好。幾碗水就是幾碗粥。煮粥分量不閤適可是很麻煩的。關鍵是要查看一兩次,攪一攪。煮到正在糊但還沒有太糊,每一粒米都裂開膨脹並且米湯變白瞭,舀一下卻分不開米和水的程度最好吃。盛到碗裏稍晾片刻,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它錶麵結齣米皮。因為粥太燙令人生氣,涼瞭也叫人傷心。在等粥涼的時間裏,要專心而虔誠。欣賞它,漸漸成為最好吃的粥。
麥辣雞翅啃完瞭以後,用手指頭把掉到盒子裏的渣渣粘起來吃掉,是很感人的。在古時候,那可能是人類對麥辣雞翅錶示感謝的儀式。
炒土豆絲,一根一根一節一節吃,比整筷子按到嘴裏更好吃。
西瓜就不一樣,最好吃的吃法是把籽剔得差不多,然後一大口咬下去,用舌頭把整口西瓜壓扁。很多西瓜汁一起冒齣來,叫人眉開眼笑。吃西瓜的人最好是兒童,光穿著背心,整個頭都紮到西瓜裏去。滿胳膊都是西瓜汁,胸口也有,連腿上也有的樣子。作為兒童像那樣吃西瓜,夏天的景象就非常完美。所以說長大會很麻煩,竟然長齣瞭胸部。對吃西瓜的夏天來說是令人感到頭疼的事。但不管怎麼樣,有許多人把夏天吃到第一口西瓜的日子當成普通的日子一樣對待,叫人黯然神傷。那可是夏天正式開啓的重要日子,否則它和其他的季節比起來有什麼特彆的呢。
蘋果當然要精心切成塊,用牙簽插著吃。蘋果會令牙齒齣血,又可能會塞牙。但一定要花點時間切成大小相等的塊。要不然一邊吃蘋果一邊看片的時候,會因為吃到大大小小不一樣的蘋果而分心,令人煩惱。
其實餓瞭的話吃烤青椒加麵包也是可以作為主食的好搭配。這個搭配和饅頭夾紅燒肉風格有點類似的。
◎張春是誰(代序)
尊貴的大阿紫斯基
阿春非常擅長講故事。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到瞭她的口中總變得活色生香。如果她站著,微駝著背,直立著 的那腳承受身體所有重量,另一腳自然彎麯放於身前。橫在胸口的手臂托著另一隻夾煙的手。隨著故事的發展,夾煙的手離開瞭支撐,一縷上升的青煙指嚮天空。如果她坐著,戲就全落到她眼睛裏,從初一的月牙,亮著光圓成瞭十五。忽然烏雲密布,朝我們扔撒起冰雹。
節奏。她的故事有著神奇的節奏,彆人學不會。隻有她,可以在全部人屏息等待時狡黠地環顧全場,又在那不多一分讓人不耐煩也不少一分有人還沒緩過來時,揭曉答案。有時哄堂大笑,有時瞠目結舌。
一個好的說故事的人不一定需要好的聽眾,她可以把任何人培養成一個好聽眾。但一個好的聽眾一定渴望這樣一個好的說故事的人。
恬不知恥地說,我恰巧是個好的聽眾。
和阿春在好幾年前就認識。那時我在曾厝垵開第一個客棧,叫“時光客棧”。她在村口租瞭個小店麵,要賣冰激淋。掛上瞭個木頭招牌“晴天見”,說是隻在晴天的時候開門賣冰激淋。乒乒乓乓搗鼓瞭起來,路過時常看到她灰頭土臉一身油漆蹲在地上。
沒多久小店就開起來瞭。
不包括門口屋簷下那隻夠放一張桌子的位置(後來圍繞這有限的位置又做瞭圈木頭椅,欄杆可當靠背。)屋內一個小吧颱占去瞭一半的空間,吧颱左側是三角形的廁所(屋外上二樓的樓梯下的小空間,應該有許多人從蹲坑站起時被上麵那斜坡頂撞到過頭吧?)吧颱前是兩三張長腳凳。這樣個小店,在我看來最多可以一次性容納六個客人?竟然常常擠瞭十幾個人在那裏彈琴唱歌吃冰激淋。當年的的曾厝垵房租很便宜(當年的當年哪裏房租都很便宜),賣冰激淋?一個三塊?我想瞭想,一天最多有五十個客人吧?一百五十塊,扣去房租水電成本,剩下五十。我坐在她店對麵的朋友傢客廳裏觀察,錶麵上看似乎是人滿為患生意興隆,但我坐瞭多久那批彈琴唱歌的人就坐瞭多久,可以想象,彈琴唱歌時是不好吃冰激淋的,有時我大發善心,走到對麵買個冰激淋吃,吃完瞭那個冰激淋順便抽瞭她三根煙。經常還會有人急吼吼地衝進來,問:“廁所呢?”不多久,他們店成瞭遠近聞名的非盈利性公廁。
為什麼那時候沒和她培養齣感情?大概因為我經常臉很臭,她也經常臉很臭,兩個臉很臭的人除瞭“一個冰激淋”“三塊”之類的對話外很難再蹦齣一句彆的話來。同樣徘徊在溫飽綫的個體戶之間滿溢的愁緒縈繞在我倆身旁。
好奇有,窺探也有,但拉不下臉來先開這個口。我常去豆瓣看她的日記,知道哪幾個討人厭的小孩經常去她店裏玩,還有她的侄子,她的同學,她的朋友。她記錄的人和事大部分都很明朗。而我對人類是否存有善一直持懷疑的態度,加上幾次去吃冰激淋她都在吧颱裏埋著頭畫畫根本不搭理我,我隻好安慰自己:這個人假假的,又陰陽怪氣,不跟我做朋友就拉倒吧。
不多久,我店非常倒黴地成為瞭全村唯一被拆遷的客棧。我搬到廈大附近的沙坡尾。中間大概隔瞭一年我們毫無交集。
有些時候會這樣,一些人我們以為揮揮手就過去瞭的,拐個彎卻又碰到。(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廈門太小)一次買菜的途中碰到她在找店麵,問我這附近哪有好的店麵。我十分驚訝:晴天見冰激淋店竟然還沒倒閉?!
想起幾天前,我深情款款地對芙蓉說:“你知道嗎,今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瞭你。”芙蓉還沒來得及喜極而泣,我又補充道:“因為你,我認識瞭阿春。”
芙蓉是個特彆外嚮的姑娘,在我幾次買菜路過他們店停下吃個冰激淋後,便把她引為知己。起因是我們關注瞭彼此的微博,自從有瞭長微博這個功能後我常把以前寫的東西拿齣來發一發,不誇張地說:根本——沒人看!於是不得已我經常用客棧的微博來來給自己點贊,留言鼓勵自己說“寫的真好”。某次芙蓉在看瞭一篇“令狐衝”後,鄭重其事地拉住我的手,真誠地看著我的眼睛,一字一頓大聲地說:“寫、得、太、棒、瞭!”當場我差點沒痛哭失聲給她跪下。(我這人很簡單的,隻要誇我文章寫的好的,都是我的好朋友!而芙蓉,是近二十年來第一個對我毫不吝嗇贊美的人,為此我將一輩子感激她。)此後,我一寫齣點雞毛蒜皮,就要拿給芙蓉看,一動不動盯著她看完,忐忑不安地等待她的點評。
我和芙蓉感情急劇升溫時,和阿春卻依然見麵無話可說。有時到店裏見芙蓉不在,坐不到五分鍾我就會離開。
轉變是在一個深夜。
那天大概十二點多快一點瞭,客人都入住瞭,沒人再來敲門找我拿個牙刷毛巾瞭。我有些無聊,決定帶著狗齣去找芙蓉玩玩。穿過黑乎乎的漁港,去到瞭她們店。隻有阿春和芙蓉坐在吧颱。我先是喝瞭杯咖啡,接著喝瞭杯“晴天見犟驢”。喝第二杯犟驢時,不知為什麼和阿春聊起瞭以前的一個戀人。我隨意地說著,並沒有多少情緒起伏。喝到第三杯時,側過頭去看瞭眼阿春。她個子小小的,很深的雙眼皮,整個身子轉過來專注地看著我,兩腳踩在我椅子下的橫杆上。被這麼看著,我有些緊張和尷尬,心裏有些後悔,磕磕巴巴想換個話題。
“你得多難過啊。”她忽然說齣這麼句話。
我倉惶地看瞭她一眼,很害怕看到的是一張虛僞的錶麵掛著同情底下卻是掩不住僥幸和笑意的臉。太多人臉上可以看到過這種錶情瞭,僵硬地壓著嘴角,深不可測的眼睛,和過度的高亢的的讓人分不清是驚訝還是喜悅的語調。
沒有,她不是那樣。隻看她一眼,我就知道她是真的在為我難過,微微張開的嘴唇,傻傻看著我,眼神是無助的,茫然的,像目睹瞭車禍發生呆愣在馬路旁的小孩。我慌瞭,裝齣的淡然被衝垮,前言不搭後語地又說瞭好些話。
這之後,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敢跟她說任何難過的往事。隻說一些開心的,愉快的迴憶。歡樂和痛苦,都可以在和她述說時看著她的眼睛再翻倍地經曆感受一次。
是那麼奇怪,這麼長時間的點頭之交,竟隻是因為一個茫然無措的眼神,我就對她信任起來。這種信任僅靠直覺,沒有朝夕相處,也沒有患難與共。
有時我也很納悶,為什麼我這個堅定的“人之初,性本惡”論擁護者會這麼輕易淪陷?她也不算是個好人啊,對來店裏消費的顧客冷若冰霜(並不是裝的,最好進店後放下錢就馬上走)一次店裏進來瞭兩個女生,我的狗剛好在叫,女生非常怕狗,驚叫連連,我趕緊把狗抱在懷裏。女生還是有些害怕,阿春忽然轉過頭來,非常不耐煩:“那你們還想怎樣?要它去死嗎?”現場非常的尷尬,我抱著狗不知如何是好,訕笑著:“沒事的,狗不咬人,隻是愛叫。”她沒事人一樣繼續玩手機。
她還特彆喜歡彆人損她的店。新店剛開起來時還沒多少人知道,每天生意慘淡,我每次去都喜歡拿她們店裏的一張大藤椅堵在門口,坐那曬太陽特彆舒服。芙蓉有時看到會說:“你彆堵店門口啊,這樣客人來瞭怎麼進去啊?”我若無其事:“那有啥啊,反正你們店一個客人都沒有。”阿春就在旁邊哈哈大笑。
阿春不僅喜歡講故事也喜歡聽故事,聽的時候還特彆專心。久瞭朋友們都喜歡找她聊天,每天聽不同的人抱怨,再耗費一個晚上幫人傢分析,想解決的辦法。有時一個陌生人,隻要稍微投緣,就可以聊半天。等人走後,她麵色憔悴,無精打采,說:“今天實在是太纍瞭。”
有一次我看網易公開課,一個老師在講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印第安人的營地》,營地裏一個婦女難産,在房裏痛地大聲喊叫。男人們躲到瞭遠遠的地方,直到聽不到婦女叫聲的地方,默默地抽煙,婦女的丈夫因幾天前砍傷瞭腳躺在雙層床的上鋪,持續聽著婦女的尖叫。醫生熟練地給婦女做好瞭手術。臨走時發現上鋪的丈夫已經自殺身亡。我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阿春聽,問她:“你覺得自己是哪種人?是和大傢一樣躲得遠遠的呢?還是感同身受自殺的?”
阿春楞瞭下:“我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要想下這個問題。”
阿春陷入沉思。
有一次,我和阿春一起去海邊參加一個外國朋友的婚禮。婚禮非常浪漫,新娘和新郎都是帆船教練,新郎打扮成加勒比海盜傑剋船長的樣子,在婚禮的最後楊起帆船載著新娘齣瞭海。剩下的賓客們自己玩。沙灘上唱起瞭歌,大傢跳起瞭舞。阿春那天穿著很漂亮的裙子,海風吹著裙角貼在她的腿上。她被邀請跳一支舞。有些靦腆,笑著。鏇轉,鏇轉,踩錯步子也不知道,輕盈地躍動,幸福極瞭。
有一次,阿春告訴我一個夢。夢裏的她坐在一棟老式紅磚牆邊長長的走廊盡頭。走廊兩邊盡是綠色,風吹著,舒服極瞭。她聽到遠處有“蹬蹬”腳步聲,對麵走廊盡頭有個小姑娘在跑,左跑到右,右跑到左。她看瞭一會,認齣那是十幾歲時候的自己。一會夢裏的她笑瞭,十幾歲的自己正在試一雙新鞋,跑動著,在聽新鞋發齣的“蹬蹬”的聲音。她一路跑來,經過阿春身邊時,看瞭她一眼。一種打量陌生人的不以為意的少年負氣的眼神。扭過頭,跑遠瞭……
說這個夢時,阿春語氣輕柔,像怕打碎它。
我跟著她一起看到瞭那條長長的走廊,耳中傳來“蹬蹬”的新鞋子跑步聲。
《一生裏的某一刻(增訂版)》給我的感受,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與深邃。它沒有試圖去定義“某一刻”的普適性,而是以一種極其個人化的視角,去展現作者生命中那些獨一無二的瞬間。我驚嘆於作者捕捉細節的能力,以及將這些細節升華為意義的纔華。有時候,一段描寫可能隻是寥寥數語,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張力卻足以讓我迴味良久。這本書的結構,也並非是綫性的敘事,更像是散文詩一般的片段組閤,每一段都能獨立成景,又相互呼應,共同勾勒齣一幅生命的畫捲。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經曆與書中的描述進行對比和連接,仿佛書中每一個“某一刻”都潛藏著屬於我的影子。這並非是模仿,而是一種情感的共振,一種生命體驗的共鳴。這本“增訂版”,或許還增加瞭作者對這些“某一刻”更深層次的解讀,或者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這些瞬間有瞭新的感悟。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時間的厚度,一種生命經驗的沉澱,一種在平凡中發現不凡的智慧。
評分當我翻開《一生裏的某一刻(增訂版)》時,我並沒有預設它會帶來怎樣的驚喜,隻是抱著一份好奇。然而,隨著文字的展開,我逐漸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氛圍所包裹。這不像是在閱讀一個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作者似乎能洞察到讀者內心深處的某些情愫,用一種極其細膩且富有哲思的筆觸,將那些生命中轉瞬即逝的“某一刻”捕捉並放大。我常常被書中某些句子所打動,它們不是那種驚天動地的道理,而是如同春風化雨般,悄然滲透進我的內心,引發我對自身經曆的審視和反思。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或許都曾有過類似的“某一刻”,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忽略瞭它們的存在,或者未能從中汲取應有的力量。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那些被遺忘的情感和未曾錶達的想法。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生命中的那些“某一刻”,並開始嘗試去珍惜和銘記。這本書的“增訂版”,讓我感覺它更加醇厚,似乎經過時間的淬煉,呈現齣更深刻的智慧和更豐富的情感層次。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一生裏的某一刻(增訂版)》就足夠引人遐思瞭。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未急於翻開,而是讓這個名字在腦海裏反復迴蕩。究竟是怎樣一種“某一刻”,能夠貫穿一生?是驚心動魄的轉摺,還是細水長流的溫柔?是驀然迴首時的頓悟,還是初嘗世事時的青澀?我開始想象,這本書或許記錄著那些決定人生軌跡的關鍵瞬間,那些被時間衝刷卻依舊鮮活的記憶碎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塑造瞭今日之我的點點滴滴。它可能是一場偶遇,一次抉擇,一次失去,或是一次收獲。而“增訂版”這個後綴,又暗示著時間的沉澱和內容的豐富,似乎在說,那些“某一刻”並非僅僅停留在過去,它們在作者的筆下得以延續,被重新審視,被賦予更深的意義。我期待著,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屬於我自己的“一生裏的某一刻”的共鳴,或許還能從中窺探到作者生命中那些閃耀的瞬間,並在字裏行間感受到時間的流轉與生命的厚度。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頗有意味,它並非張揚的色彩,而是沉靜而內斂,仿佛一幅水墨畫,留白之處自有想象空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更加充滿瞭期待。
評分初讀《一生裏的某一刻(增訂版)》,我腦海中浮現齣的並非是宏大的敘事,而是無數細微之處的漣漪。它不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午後陽光下,娓娓道來那些生命中不經意間觸動心弦的片段。我仿佛能聽到筆尖在紙上沙沙的摩挲聲,感受到作者在迴憶往事時,眼中閃爍的光芒。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讓我覺得非常親切,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描述的那些“某一刻”,可能隻是一個簡單的場景,一次平常的對話,甚至是一種莫名的情緒,但作者卻能將其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我常常在讀到某個段落時,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閉上眼睛,去感受那種情緒,去思考那樣的時刻對我的意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生命並非由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構成,更多的是由無數個微小而美好的“某一刻”串聯而成。它們如同散落在時間長河裏的珍珠,雖然不起眼,卻共同構成瞭生命的璀璨。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去探索更多這樣的“珍珠”,去感受作者對生命獨特的觀察與體悟。
評分說實話,《一生裏的某一刻(增訂版)》帶給我的震撼,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而非一時的喧囂。它沒有宏大的場麵,也沒有戲劇性的衝突,卻能以一種極其溫和的方式,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喜歡這本書的隨意感,仿佛是作者隨手記下的日記,卻又充滿瞭藝術的韻味。它讓我看到瞭生命的真實,看到瞭那些不被注意的角落裏,也蘊藏著動人的故事。我常常會在閱讀時,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思考那些被作者提及的“某一刻”,並聯係到自己生命中相似的經曆。這本書並非是要教導我什麼,而是引領我去感受,去體會。它讓我開始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更加珍惜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它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或許就藏在這些“某一刻”的積纍之中。而“增訂版”的齣現,意味著作者並沒有停止對這些“某一刻”的探索,它或許包含瞭更成熟的視角,更深刻的洞察,或者是一種對生命更全麵的理解。我期待著,在這本書的陪伴下,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一生裏的某一刻”所蘊含的豐富含義。
評分好的商品好的服務
評分經常在京東買書,值得信賴!
評分經常在京東買書,值得信賴!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快遞很快
評分産品包裝精美,書籍正版
評分好的商品好的服務
評分非一般的感覺
評分很喜歡,正在閱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