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版“明天也是小春日和”,触手可及的理想生活案例。
回归田园,不必等到有钱、退休、万事具足……想做的事,做了再说!
精美乡居摄影,诚意私家食谱,来自“农民工艺术家”狼和“新晋农妇”鹿的简单快乐;
2018打卡年历,搞笑四格漫画,flag要立得认认真真,完不成就笑着学会“不去较真”。
更多乡间趣事,请参看附赠漫画别册《不完美星球》。
海报:
几年前,骑行路上的白关(狼)遇到了黄鹭(鹿),两个城里的上班族,因为对自由的共同向往,成了小两口。“到乡下找个院子一起住吧!”这是黄鹭对白关的勇敢告白,离开熟悉城市中熟悉的一切,租下乡间的两间土房和半亩田,这是白关给黄鹭的回答。
这本书就记录了他们在乡下的生活。
在随笔中,我们可以读到乡下生活的“慢”,壁炉前发发呆聊聊天读读书,每一天似乎都有无所事事的满足;
在照片中,我们看得见乡下生活的“快”,忙碌的春天,丰盛的夏天,猫冬之前静谧的秋天,如飞梭一般轮转;
在漫画中,我们知道了乡下生活的艰辛,虫子会啃菜,鸟儿会偷枣,踉踉跄跄地种菜施肥,稍一偷懒,就“草盛豆苗稀”;
在“食谱”中,我们仿佛也尝到了土地回馈的自然好味,羡慕着他们可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回归田园。
住到乡下之前,他们是不够完美的两个人,住到乡下以后,他们仍然继续着不够完美的日常。然而,小小的半亩田里长出了一年的好吃的,租来的土房子也有了家的样子,也许,根本不必等待有钱、退休、万事俱足的完美时刻,想要做的事,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了再说。
两个不够完美的人,一片暂租来的田地,在老去之前,先把生活过成向往的模样。
和喜欢的人,过喜欢的生活,偶尔勤奋,偶尔懒散,在纯粹与自然中,用心感受四季的更迭。
黄鹭(鹿),生于沈阳,曾在金融业工作十余年,后改行成为独立摄影师,擅长拍摄孩子的日常,曾出版作品集《亲爱的小孩》。
白关(狼),生于内蒙古。中学毕业后做过三年印刷工,兼职编辑,业余进行漫画创作。之后考入天津工艺美院学习动画,毕业到上海,进入游戏公司做了六年原画工作,后辞职骑行全国,著有骑行绘本《流学的一年》。
两人在骑行途中相识,目前一起居住在北京郊县,租地种菜,继续创作。
代序住在乡下4
我们村的大槐树7
迈过第一个难关10
猫冬15
播下一年的种子19
村庄,动起来22
老房子、新房子26
把春天请进屋子里32
春天是什么气味的?35
半亩田40
虫虫大作战44
下雨天,宜偷懒50
和土地相亲相爱54
草盛豆苗稀59
充满智慧的狼爸菜园64
烛光尝粽70
人来疯76
好好种菜,不做鸡汤81
夏天的丰盛88
专注和真爱98
再见,我亲爱的草103
盛夏的果实107
纯天然生活114
总归是秋天119
狼烧脑子鹿烧饭122
一直在路上的农民工艺术家130
接受自己的一切135
因为珍惜,所以幸福40
告别十月144
总有一些错过的148
冬日看山152
幸福的壁炉161
停电的土拨鼠164
内疚的锅炉170
礼物175
无所事事的味道178
过年就是过个折腾劲儿182
勤耕两亩三分地勇闯十万八千里186
刻一张窗花,春天就来了190
和春天一起来的,是想做的很多很多事194
村里的四季198
专注和真爱黄鹭
上次朋友来玩儿时问我,乡下生活就没有一点儿不好吗?因为听我说起来都很好,或者有些看似不好的东西我也可以忽略。
朋友走后,我刚好出差一周。工作之余,书店里翻各国作品,电影院里看电影,吃好吃的馆子,尝不同的美食,刺激出很多拍摄欲望,提醒自己还是须要有所追求。于是我发现了乡下生活可能会有的一点儿点儿不好:容易让人懈怠。是“可能”,不是“一定”,比如狼,他就完全没有懈怠,每天屁股钉在椅子上画画画画;我呢,上半年就有一点儿懈怠,尽管手受伤也是部分原因,但整个人还是被动了一些,这里说的“懈怠”,主要指工作上,对我来说就是摄影。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隐居,因为首先我们须要工作来让自己有收入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要创作要表达,我也要把好不容易找到的热爱的工作不断深入。
人真的很容易懒惰。我转行四年了,没转行之前,做不喜欢的工作,总辞职请假,特别珍惜业余时间,到处走啊看啊拍啊,也读了很多书。现在做了喜欢的工作,又下乡过上了类似退休的生活,有时候就会感觉整个身体沉沉的,不愿意动。以前我经常五点起床出门拍照,可在乡下,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过,真是汗颜啊!加上转行后心更宽了,口福又大增,人就开始发胖。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副作用,必须看到。
我确实是个不太容易专注的人,永远都是东一下西一下的。在地里干活儿也是,哪怕计划今天锄草,干了五分钟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去干了别的。地里的活儿没个完,总是闲不下来。有时我很烦恼自己怎么就不能说好干什么就只干什么,但烦恼也没有用,干着干着就又鬼迷心窍了,好在,土地好像对这样的我并没有多大意见。
比如某天傍晚,我混搭着干了锄草、追肥、浇水、摘果实、翻地等活儿,被虫子叮了很多大包,腿上、腰上、肩膀上……第二天有的包成了尖尖的水疱,已经第五天了,还有些痒呢。我完全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天气里,狼爸还每天八小时待在菜园子里,如果去看了他的菜园,我的菜园简直没法入目。我深深觉得,如果自己做个要保证供应量的农人而不只是自家自给自足,八成早就用药了,我真吃不了那个苦。吃不了苦就品尝不了喜悦,这周狼爸带着得意给每家分西瓜的样子,让我感觉到他对种菜的真爱,每一个果实,都是高高兴兴地送交出去。
经过端午那周朋友来访的小高潮后,渐渐恢复了乡下的宁静。
这一周,我经常大半天一个人待在东院的宁静里,写了一些暑假书法作业,看了一些文章。去西院吃过午饭回来,必然会午睡一会儿。午后气温有些高,身体微汗,蚊子包微痒的感觉,特别夏天。晚饭在东院一人食,五点多去地里摘几样蔬菜,红苋菜、野苋菜、紫背天葵、秋葵,热水里一烫配米粉,再来个糖拌西红柿,或者用金不换煎个茄子,还有狼妈腌的酸黄瓜,哇,每天都好吃到呆掉,也许你觉得太夸张,反正事实就是这样。
晚上十点,狼在西院画完画回来东院。东院不热,电扇都不需要。早上六点起来,狼会先写一页毛笔字,然后就去西院画画;七月,狼应该就能完成骑行绘本的第一本了,每天十小时画画很是辛苦,因为真爱所以值得吧。
说到专注和真爱,我被朋友批评教育不能不去工作、不去拍照,乡下生活怡人,但也不能荒废自己所爱。确实在所有事情里,只有拍照时我是专注的,也非常享受拍照的过程以及可以给到客户的那些记录。我们不能要得太多,也不能辜负难得的天赋。
想起有次找种地的书时,看到一本叫《半农半X的生活》,作者是日本人,写的就类似我们现在的生活,大概有一半时间务农,一半时间工作。对我们来说,我的X就是摄影,狼的X就是画漫画。只是“一半时间”一定是相对的,特别是我,严重须要规划时间。
我们在不断调整工作和生活、城市和乡下的关系与节奏,这其实都是有重点的、明确的。现在总体就还好,不会觉得太累,不像刚住下来那段时间,哪边都放不下来,就有很多纠结,人一费心,就累。
把生活和工作调整好,顺应,顺势,用心而不费心地走下去。
和春天一起来的,是想做的很多很多事 白关
年前和父母说,来北京过年吧,人少,高速免费,估计天气也会不错。到时候带你们好好玩儿几天。年三十到初八,连雾霾都回家过年了,天一直蓝得哈欠都没打。而我们一家人躺屋里,这个病完那个病,一直等到高速重又开始收费了,才陆续痊愈。
哪儿也没去,反而觉得年过得更快。三十那天,按照我们老家习俗,要点一堆火,叫笼旺火,驱邪气祭祖接神,预示来年顺利红火。这应该是受游牧民族影响吧,每家点一堆火,欢
呼一阵,很有气氛。我们刚好有去年剩下的很多菜蔓、树叶,扫成一堆,点着,大火就冲出一人高,吓得我赶紧掏手机拍照。火烧完,一堆灰,正好做春肥。十二点钟声敲响时,一个人骑车转了一圈村里的胡同儿,四周焰火升腾,房子、电线、树枝和我自己骑行的影子,相互交织,在水泥路面上不停闪烁。那一刻,有种奇妙的感受,好像从一个遥远的时间回来,看见自己在这个地方骑车,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里。一切都出乎意料,又那么真实,这个普通村庄,在除夕夜晚,对我展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
立春的时候,我爸说那些生长期长的菜该育苗了。“那个老茄子籽还有没有?那品种不错。”“有啊!我都放到东院仓库,所有种子放在一个纸盒里,可整齐了。”“放在东院,那不遭耗子嗑了?”“放心,我们住过来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半只耗子。”带我爸去东院,纸箱找出来,整个都快成了耗子窝。一团糟,大多数袋子被嗑烂,碎纸屑积在角落,小心抖一抖,很担心会蹿出个小耗子。老茄子籽找到了,袋子上几个大窟窿,种子撒在箱底,只剩下壳。我爸清理一遍,老茄子籽还剩十二颗,开春育下去,如果能成活一半,也够我俩吃啦。最重要的是还可以留种,没绝。
秋天收了好多佛手瓜,栽花盆里几个,发芽了。我们觉得挺不错,基本掌握了自然和作物的规律。结果我爸一看,说这些佛手瓜够呛。因为我们是直着种下去,怕芽被埋起来,特地露出一大截。屋里养了三个月,一点儿根都没扎下去。我爸赶紧抢救一番,刨出来,又斜着种进去,只几天工夫,那个小小的芽接触到了泥土,就发了很多白嫩嫩的根,但毕竟耽搁了几个月,能不能成功就要等到八个月以后才能见分晓啦。又长知识了:“佛手瓜,斜着插。”
初九,抓住一个罕见好天,带父母去登了个小山。山里清风朗日,坐在阳光里休息,已经没有冬天那种沁骨寒冷。甚至还看见一只肥苍蝇大摇大摆出来晒。我们地里的土层也开始松动,似乎大梦初觉,就要翻身出洞呢。
三月,要去山里看桃花;地里得多上点儿肥了。记得要去村里养猪的张哥家买一车猪粪;枣树、李子树、杏树要剪枝;书的稿子要交了,如果出版,会有想不到的很多事吧;路路要买新的相机,在创作上继续深入。
四月,要去野炊。杏子熟,今年还要好好熬杏酱;大多数的苗,也该育了,翻地浇水,一些青菜可以直接种;如果书印出来,还要卖书。
五月,大多数的菜都种下去,浇水锄草板上钉钉;新的书也要抓紧开始画起来……好像主要想做的事情还是那几样,放松画画,放松拍照,粗心种菜,随便旅行……
该做的事情,早已经等在那里了。没什么说的,一件件去完成。
读这本书,让我有一种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感觉,那种久违的,淳朴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感觉。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就像是把一张张老照片,一点一点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我能看到那些在田埂上奔跑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声仿佛穿透了纸张;我能听到收割庄稼时,稻穗摩擦发出的沙沙声;我能闻到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这些描写,都非常地生动,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他们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英雄,也不是那种刻意制造的完美形象,而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生活烦恼,但他们身上却散发着一种坚韧和乐观的光芒。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家人的责任,对生活的期盼。这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虽然不浓烈,但却后劲十足,能在你的心头留下淡淡的余味。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发现那些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藏着最动人的风景。
评分这本书,怎么说呢,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手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而是带着一种温润的质感。封面设计也很有意思,没有花里胡哨的插画,就用了一种非常素雅的配色,上面是几个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山峦和几间小屋,感觉一下子就拉回了小时候在爷爷家度过的那些悠闲时光。我一直觉得,能把“日常”这两个字写得有滋有味,本身就是一种不小的功力。我翻开第一页,并没有被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所吸引,而是被那种平淡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所打动。作者好像特别擅长捕捉那些生活中细微的片段,比如清晨院子里露珠滚落的声音,傍晚炊烟袅袅升起的样子,或者是一群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闹的笑声。这些场景,虽然普通,但却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仿佛能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让你置身其中。我能想象到,在这个故事里,时间流逝得并不急促,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一份宁静和知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片看似平静的乡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会有怎样的人物在其中穿梭,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本书,单从它的外观和开篇的几段文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慢下来”。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裹挟着前行,很少有机会真正停下来,感受生活本身的韵味。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让我放慢脚步,去看看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我喜欢它描述的那些乡村的景象,不是那种经过滤镜美化的田园风光,而是带着泥土气息、带着烟火味道的真实写照。作者笔下的乡间,有辛勤劳作的农人,有天真烂漫的孩童,有淳朴善良的村民,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刻画,比如孩子们在夏夜里追逐萤火虫的场景,老人们在冬日里围炉夜话的情景,这些细微之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智慧。我能感受到,作者并没有试图去营造一个完美无瑕的乌托邦,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乡间生活的全部,包括它的艰辛,它的朴素,以及它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宁静和淳朴的渴望。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不像是那种市面上充斥着的快餐式读物。它的分量,它的质感,都透露着一种沉静的气质。我翻开书页,并没有被华丽的辞藻或者复杂的句式所吸引,相反,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娓娓道来。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笔下描绘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那些关于乡间生活的片段,比如春耕时节的忙碌,夏日午后的慵懒,秋收时的喜悦,冬日炉火旁的故事,都写得那么真实,那么有温度。我甚至能从文字中感受到那种日复一日的规律,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人物的塑造,并没有脸谱化,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烦恼和快乐。我能看到他们的善良,也能看到他们的固执,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坚持。这些人物,就像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期待着,在这本书里,能看到更多这样鲜活的人物,能看到他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不平凡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杯温热的白开水,看似寡淡,却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纯粹的滋养。我并不是那种追求跌宕起伏情节的读者,反而更偏爱那些能在平凡生活中挖掘出诗意的作品。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没有刻意去制造冲突,也没有强行灌输什么道理,只是静静地铺陈开来,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带着你去看沿途的风景。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那些关于阳光穿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关于风吹过麦浪发出的沙沙声响,关于雨水打在屋檐上的滴答声,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的场景都变得立体而鲜活,仿佛我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感受到季节的变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自然的背景下,书中人物的感情也显得格外真实和动人。我没有看到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看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友情,只有那些细水长流的关怀,那些默默的支持,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力量。这种温暖,比任何激烈的戏剧冲突都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本身的温度。
评分漫画书,语言幽默,工作之余翻翻有很好地的放松精神疗效。
评分挺好的。喜欢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很好看的一本书,刚好最近也待在乡下,作者把在乡间的日常写得非常有趣。
评分很好看
评分自在的生活。安静自在人心。
评分我想隐居
评分一般
评分很好看的一本书,刚好最近也待在乡下,作者把在乡间的日常写得非常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