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上官婉兒——錦綉大唐的極緻風流
第一節 入掖庭生而為奴 / 003
第二節 乍露纔情受恩寵 / 008
第三節 侍讀後風雲際會 / 012
第四節 遭黥麵步步驚心 / 020
第五節 風花雪月意綿綿 / 028
第六節 女巾幗稱量天下 / 036
第七節 兩派間立嗣紛爭 / 044
第八節 入後宮拜為昭容 / 051
第九節 紅顔薄被斬旗下 / 063
第二輯 李白——驚世纔華隻為詩與遠方
第一節 纔學高超好任俠 / 079
第二節 行舟泊君萬裏遊 / 085
第三節 極目天下正當年 / 093
第四節 激揚文字點江山 / 103
第五節 賜金放還歸人間 / 111
第六節 莫使金樽空對月 / 120
第七節 報國壯誌終難酬 / 125
第八節 一麯絕筆訴後人 / 130
第三輯 杜甫——永遠愛國,永遠熱淚盈眶
第一節 夢中少年熱血成 / 143
第二節 崢嶸歲月青年行 / 149
第三節 淩亂時光再迴首 / 162
第四節 生命沉浮悲寂寥 / 172
第五節 一片冰心輾西南 / 178
第六節 半生滄桑半生鞦 / 187
第七節 麯終散盡詩未老 / 193
第四輯 薛濤——寫一首詩想一個人,留一場淚謝一地花
第一節 無憂年少井梧吟 / 205
第二節 酬祝迎送妙音麯 / 215
第三節 唱和吟詩無雌聲 / 225
第四節 萬裏橋邊女校書 / 239
第五節 一紙紅箋賦情殤 / 245
第六節 舊時池苑更相憶 / 258
第七節 風濤滾滾流不盡 / 269
第五輯 白居易——道不盡紅塵捨戀,詠不完人間詩情
第六輯 元稹——三生三世卻非十裏桃花
第七輯 溫庭筠——縱春意撩人,奈晚景鞦涼
第八輯 李商隱——虛負淩雲萬丈纔,一生襟抱未曾開
這本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福音,那些課本上隻是一筆帶過的名字和詩篇,在這裏仿佛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人物背景的考據,那種細緻入微的描摹,讓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個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他們的性格特質,以及那些促使他們寫下韆古絕唱的瞬間。比如,讀到某位詩人在邊塞風雪中與戰友飲酒賦詩的情景,我仿佛能聞到那股夾雜著寒意和酒氣的蕭瑟,體會到他們胸中的壯誌與無奈。這不僅僅是文學賞析,更是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大眾閱讀的趣味性。它成功地將那些遙遠的曆史人物拉到瞭我們眼前,讓我們明白,偉大的詩歌從來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那個時代沸騰的情感與思想的結晶。讀完之後,再去看那些耳熟能詳的詩句,感覺完全不一樣瞭,多瞭一層厚重的曆史質感和人性光輝。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感也特彆強,拿在手裏很有質感,這對我這個注重閱讀體驗的人來說很重要。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忍不住停下來,琢磨作者是如何將那些零散的史料碎片縫閤成一個完整故事的。舉例來說,關於某位詩人中年後的心境轉變,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其晚期作品,而是追溯到他早年某次政治上的挫摺,以及傢庭變故對他的潛移默化影響。這種深度的因果鏈條分析,使得詩歌的解讀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詩人一生的命運緊密相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轉摺點上使用的那種細膩的心理刻畫,仿佛我們不僅在讀曆史,更是在體驗一種人生軌跡的必然性。對於那些想深入瞭解盛唐文化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深度閱讀材料。
評分我得承認,我對古代的史料整理和考證工作一嚮持謹慎態度,因為很多野史的魅力往往建立在誇張之上。但這本書在展現精彩故事的同時,似乎也做到瞭謹慎的求證。它巧妙地平衡瞭“故事性”和“史實性”。即便是那些流傳甚廣的傳說,作者也常常會引用不同的版本進行比對和分析,讓讀者對事件的真實程度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而不是盲目接受。這種“帶著鐐銬跳舞”的能力,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書中關於幾位著名詩人之間復雜友誼和微妙競爭的描寫尤其精彩,讓我對那個時代文人群體內部的生態有瞭一個全新的認識。那種既惺惺相惜又暗藏鋒芒的互動,比任何虛構的宮鬥劇都要精彩百倍,充滿瞭智力上的博弈和情感上的糾葛。
評分說真的,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發是關於“創作心態”的認知。以前看詩詞,總覺得那些“不朽之作”是信手拈來的天纔之筆。但讀瞭這本書後,纔明白每一首流傳下來的好詩背後,都可能隱藏著詩人無數次的推敲、自我懷疑,甚至是迫不得已的妥協。那些看似瀟灑豪邁的詩句,或許恰恰是詩人經曆過最窘迫或最憤懣時刻的掙紮寫照。書中對那些“未竟之作”或者被埋沒的詩人的側寫也很有價值,讓我們看到天纔也常有遺珠之憾,曆史的選擇標準何其殘酷。這種對創作過程的還原,極大地拔高瞭整本書的思想境界,讓人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對“堅持”和“錶達”有瞭更深刻的敬畏之心。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生命”和“時代”的理解都厚重瞭一層。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開始看這本書的,畢竟“唐詩”這個主題實在太常見瞭,總怕又是老生常談的那些東西。但很快我就被作者的敘事角度給吸引住瞭。他似乎總能找到一個極小的切口,然後順藤摸瓜,挖齣一段令人拍案叫絕的往事。比如,關於某次科舉考試的軼聞,書中描述的不僅僅是中榜者的喜悅,更有那些名落孫山的纔子們如何互相打氣、如何在失意中尋求新的方嚮。這種對“人”的關注,而非僅僅是對“作品”的分析,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它打破瞭傳統傳記的刻闆印象,讓這些“大唐詩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聖人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會經曆嫉妒、會為生計發愁的普通人。這種平視的視角,讓閱讀過程充滿瞭人情味和共鳴感,讀起來非常痛快淋灕,完全沒有晦澀難懂的感覺。
評分沒有收藏價值
評分喜歡吧
評分喜歡吧
評分故事很詳細,非常滿意
評分還好
評分故事很詳細,非常滿意
評分故事很詳細,非常滿意
評分還好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