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组合管理 [HANDBOOK OF FINANCE]

股票投资组合管理 [HANDBOOK OF FINANC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弗兰克·J.法博齐 著,传神 译
图书标签:
  • 投资组合
  • 股票投资
  • 金融工程
  • 资产配置
  • 风险管理
  • 投资策略
  • 金融市场
  • 投资分析
  • 量化投资
  • 投资组合优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280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9975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HANDBOOK OF FINANC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00
字数:4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法博齐所著的金融类图书一直被业内称为“金融从业者必看图书”。本书内容丰富,通过金融理论、金融模型及投资实践等多方面的介绍,道出了股票投资的真谛,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股票投资组合管理的讲解,它是一堂来自耶鲁大学的股票投资组合管理精品公开课。

内容简介

《股票投资组合管理》是著名教授弗兰克· J.法博齐带领团队编写的金融手册系列之一。全书分五个部分:概述、基本面策略、技术分析、数理金融方法、衍生品策略,对有关股票投资的理论、模型、股票选择、组合建构、风险管理、价格预测等进行了详尽介绍,为读者全面解读了股票投资组合管理。

作者简介

弗兰克· J.法博齐,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会计师,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法博齐教授撰写并编辑了多本书籍,并在投资管理与金融计量经济学专题研究上颇有建树。

国内已翻译出版了多部法博齐的著作,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手册(第七版)》,《法博齐讲金融》《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第四版)》等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1章股票价格可预测吗?3
投机原理4
查尔斯·道和道氏理论7
考尔斯的铁证9
结论15
第2章普通股投资组合主动管理型策略概述17
自上而下的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方法18
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19
基于技术分析的股票投资策略20
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策略24
总结33
第3章投资分析:从复杂的资本市场中获利35
细分市场中的一种综合方法37
分离变量39
建构、交易及评估投资组合46
从复杂性中获益47
总结48
第4章投资管理:建立投资体系49
市场体系50
传统投资管理53
被动投资管理57
量化投资管理58
满足客户的要求60
风险与收益:相关性62
最终的目标65
总结67


第二部分基本面策略
第5章主动管理型投资经理的资产组合建构:综合方法71
阿尔法收益:主动管理型投资的基础73
阿尔法收益与贝塔收益比较73
主动管理型经理在建构投资组合中面临的挑战76
主动投资管理的现行方法77
主动管理型投资的新方法79
实践中的业绩传统86
总结88
第6章投资风格——成长股和价值股投资89
风格投资的发展90
咨询顾问、市场基准与指数盒91
价值股经理的技术和因素92
成长股经理的技术与因素93
针对投资风格的被动方法——我们需要指数94
成长股和价值股的长期投资行为97
成长股与价值股: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98
结论100
第7章量化投资策略101
股票组合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定量方法103
预测股票的收益、风险和交易成本105
建构投资组合110
交易112
评估结果和更新过程114
结论115
第8章量化投资的再讨论: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117
惊奇!惊奇!118
后知的盲区120
理论意想不到的角色121
数字无法告诉我们的122
电脑:朋友还是敌人?122
结论123
第9章市场中性策略:长短期股票投资组合125
建构市场中性投资组合126
综合优化的重要性130
加速的市场收益率132
部分内容注解135
长短期评估136
结论138
第10章股票风险的基本多因素模型139
模型描述与估算140
风险分解143
投资组合建构与风险控制的应用147
结论156
第11章交易成本的定量建模157
隐性交易成本158
市场影响度量161
市场影响预测与建模162
将交易成本融入资产配置模型164
优化交易165
结论167
第12章跟踪误差169
跟踪误差的定义170
跟踪误差构成173
事前与事后跟踪误差比较174
信息比率175
跟踪误差的决定因素176
跟踪误差的边际贡献179
结论180



第三部分技术分析


第13章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183
动态价格确定184
数量确定188
双边市场189
技术分析190
技术分析领域191
技术分析与程序交易196
结论200
第14章经典图表形态分析201
价格图表入门203
经典图表形态的发展史203
经典图表形态的基本原理205
经典图表形态的作用207
经典图表形态的优缺点209
模型210
波动因素210
结构组件212
筛选案例213
结论217


第四部分数理金融方法

第15章布莱克-莱特曼模型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221
实际中均值方差最优化遇到的问题222
布莱克-莱特曼模型224
案例231
结论237
第16章动态多因子模型239
主动管理的方法241
建模248
实施253
结论254
第17章统计套利交易策略255
结论262

第五部分衍生品策略


第18章衍生工具在股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267
线性收益:掉期268
线性收益:期货271
非线性收益:期权277
结论289
第19章选择期权策略的估值框架291
关于布莱克-斯克尔斯的问题292
为什么观察到的价格可能不同于布莱克-斯克尔斯模型的估算价格?294
广义精算模型296
结论300



第1章股票价格可预测吗?3
投机原理4
查尔斯·道和道氏理论7
考尔斯的铁证9
结论16
第2章普通股投资组合主动管理型策略概述17
自上而下的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方法18
基本面分析与技术性分析19
基于技术性分析的各种股票投资策略20
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策略24
总结33
第3章投资分析:从复杂的资本市场中获利34
细分市场中的一种综合方法36
分离变量38
建构、交易及评估投资组合45
从复杂性中获益46
总结47
第4章投资管理:建立投资体系49
市场体系50
传统投资管理53
消极投资管理57
量化投资管理58
满足客户的要求60
风险与收益:相关性62
最终的目标65
总结67

第二部分基本面策略

第5章主动管理型投资经理人的资本组合建构:综合方法71
阿尔法回报:主动管理型投资的基础73
阿尔法回报与贝塔回报比较73
主动管理型经纪人在建构投资组合中面临的挑战76
积极投资管理的现行方法77
主动管理型投资的新方法79
实践中的业绩传统86
总结88
第6章投资风格——成长股和价值股投资90
风格投资的发展91
咨询顾问、市场基准与指数盒92
价值股经纪人的技术和因素93
成长股经纪人的技术与因素94
针对投资风格的被动方法——我们需要指数95
成长股和价值股的长期投资行为98
成长股与价值股: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99
结论101
第7章量化投资策略102
股票组合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定量方法104
预测股票的回报、风险和交易成本106
建构投资组合111
交易113
评估结果和更新过程115
结论116
第8章量化投资的再讨论: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118
惊奇!惊奇!119
后知的盲区121
理论意想不到的角色122
数字无法告诉我们的123
电脑:朋友还是敌人?123
结论124
第9章市场中性策略:长短仓股票投资组合125
建构市场中性投资组合126
综合优化的重要性130
加速的市场收益率132
部分内容注解135
长短仓评估136
结论138
第10章股票风险的基本多因素模型139
模型描述与估算140
风险分解143
投资组合建构与风险控制的应用147
结论156
第11章交易成本的定量建模157
隐性交易成本158
市场影响度量161
市场影响预测与建模162
将交易成本融入资产配置模型164
优化交易165
结论167
第12章跟踪误差168
跟踪误差的定义169
跟踪误差构成172
事前与事后跟踪误差比较173
信息比率174
跟踪误差的决定因素175
跟踪误差的边际贡献178
结论179


第三部分技术分析

第13章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183
动态价格确定184
数量确定188
双边市场189
技术分析190
技术分析领域191
技术分析与程序交易196
结论200
第14章经典图表形态分析201
价格图表入门203
经典图表形态的发展史203
经典图表形态的基本原理205
经典图表形态的作用207
经典图表形态的优缺点209
模型210
波动因素210
结构组件212
筛选案例213
结论217


第四部分数理金融方法


第15章布莱克-莱特曼模型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221
实际中均值方差最优化遇到的问题222
布莱克-莱特曼模型224
案例231
结论236
第16章动态多因电子模型238
主动管理的方法240
建模247
实施252
结论253
第17章统计套利交易策略254
结论261


第五部分衍生品策略

第18章衍生工具在股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265
线性收益:掉期266
线性收益:期货269
非线性收益:期权275
结论287
第19章选择期权策略的估值框架288
关于布莱克-斯克尔斯的问题289
为什么观察到的价格可能不同于布莱克-斯克尔斯模型的估算价格?291
广义精算模型293
结论297

精彩书摘

投机原理


关于投资者是否可以成功预测股票价格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900年,当时,年轻的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完成了他在索邦大学的数学科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是“投机原理”,后来这篇论文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杰出的文章约有70页,第一次尝试用理论(包括数学方法)来解释股市运行。巴舍利耶对处于世纪之交的法国资本市场进行高端研究,并以此支持他新的理论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巴舍利耶是个纯粹的学者。他运用自己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来进行理论创造,我们无法佐证他是否曾经预测或投资过自己研究的市场。他为后来许多和他相似的学者定立了投资风格,使他们避免了随心所欲的投资。

巴舍利耶的研究大大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金融学领军人物之一——保罗·库特内尔(Paul Cootner),曾这样赞扬巴舍利耶:“正是他的出色工作,才使得投机价格研究刚一问世就头戴花环。”。

巴舍利耶的研究成果为后来概率论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根据爱因斯坦的空间粒子行为随机理论得出了公式,发展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随机概念以及随机变量的统计分析。此外,他还是第一个从理论角度尝试评估金融工具(比如期权和期货)的研究者,这些金融工具在1900年在市场上表现就很活跃。同时他也在努力解释为什么在资本市场上价格是无法预测的。

巴舍利耶的论文《关于外汇波动》如今已获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市场的波动是难以解释的,虽然波动在每次发生后都有自我强化的倾向。

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未知事件都与市场价格紧密相关,但往往在价格变化时没有明显的迹象……交易是一种本身的反应,波动不仅仅代表过去,也代表现在。波动取决于太多的因素,因此,不可能用数学方法去预测它们。交易动态绝不会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巴舍利耶,1900年)。

尽管有很多的反对声音,巴舍利耶仍旧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他提出要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市场波动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股票价格上升或下降。在认识到几乎不可能解释随时间变化的波动之后,他开始寄希望于在价格变动的时刻将概率研究集中固定在市场的某一时刻。这种方法让他的研究更深入,他提出粒子随机冲击概率与分析理论。

鉴于巴舍利耶杰出的原创性金融市场分析理论,我们可以想象他是那个时代的伟人,也可以想象不管在索邦大学还是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他都是一位多么鼓舞人心的教授。我们还可以想象他的大批学生和追随者,这个智慧的群体将继续对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随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或许我们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位令人赞叹的成功投资者、凯恩斯主义的先行者、追求理论创新和金融敏锐性的人。

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巴舍利耶在他的时代并不得志,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学者。当他向索邦大学论文委员会首次提交论文时,委员会仅仅觉得很不错,但此评价对于一个想在学术界立足的学者来说还远远不够。经过了很长时间,巴舍利耶才获得一份工作,而且只是在贝桑松(贝桑松只是法国的一个小地方)大学。

贝努瓦·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是分形几何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巴舍利耶的崇拜者之一,他认为没有人可以确定如何归类巴舍利耶的成果。即便有人想这么做,也没有现实可依的办法去检索它们。60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研究成果还是毫无察觉。

巴舍利耶理论创造的关键在于他采用了一个非常超前的解释方法。人们认为(市场)变化产生瞬间价格差异的矛盾,使得买家相信价格要涨,而卖家相信价格要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卖家或买家有谁能比对方更加了解未来,他曾提出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市场里的平均数量的投机者既不会相信市场上涨也不会相信市场下跌,因为,对于每一个报价来说,实际上买方和卖方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那些20世纪80年代抱着美好希望在加州买房的人就是巴舍利耶理论中的鲜活例子。

这些买家愿意支付越来越高的房价,因为“房子只会升值”。这种短视的观点好像在说卖房子的人都是无知的或愚蠢的。然而很显然,卖房子的人并非如此。

在市场上,未来交易价格的上涨机会和下跌机会是一样大的,加州的房地产价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一个投机者在每一时刻实现盈利和遭遇亏损的概率都一样大。真正令人惊叹的是,巴舍利耶强调:“投机者的数学期望值是零 。”他把这样的状况形容为“公平博弈”。

这里巴舍利耶并没有玩什么逻辑把戏或者做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测来表明其他结果不可能。他很了解市场的欺骗性。在一份针对市场安全性的一针见血的简要报告中,他总结道:任何时候,价格上升和下跌的概率都是相当的,因为“很明显,只要已经确定市场,人们所认为的最有可能价格其实就是当下的真实价格;否则,它不会是当下的价格,而将是另一个更高或更低的价格”(巴舍利耶,1900)。

在此条件下,只有当市场有理由改变游所认为的“最有可能价格”时,价格才会在任意一个方向波动(巴舍利耶,1900)。但是,没有人知道市场改变的方向,因此上涨和下跌的概率都是50%。

这一结论使巴舍利耶找到了另一条重要的线索。一般情况下,当投资期的时间范围扩大时,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会变得更大,此时一分钟内,波动会变得比大多数情况下的波动都要小。随着时间跨度从一天到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到一年,最后连续多年,各时间阶段内的价格上下波动幅度会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价格浮动范围扩大的速度有多快呢?巴舍利耶回答说,是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平方根的数学方程组问题。这个预言的精确性惊人,美国股票价格的表现与巴舍利耶所说的几乎完全一样。

如果股票价格是根据时间平方根发生变化,那么与空间中随机移动的分子是非常相似的。在19世纪初,一位名叫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的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分子碰撞这一现象,我们将其称为“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爱因斯坦原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一现象是巴舍利耶的辉煌成就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金融学文献中,布朗运动逐渐被称为随机游走,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醉汉晚上借着路灯微弱的光沿小路走一样。没人知道是谁第一次这样描述,但它在20世纪60年代的学术界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这让金融从业人员很烦恼。此后的几年,资本市场研究的重点都是确定随机游走是否能有效说明证券价格的变动。

尽管巴舍利耶的学术研究成果很重要,但是他的理论一直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50年代被芝加哥大学的数学统计师吉米·萨维奇(Jimmie Savage)意外发现才得以重现于世。1954年前后,吉米·萨维奇在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一本巴舍利耶在1914年出版的小册子——《投机和投资》。据保罗·萨缪尔森说,萨维奇着迷了,寄明信片给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朋友时都会问他们:“你听说过这个人吗?” 那时,萨缪尔森才刚刚开始探索市场行为理论,并进行评估实践工作,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没有找到这本书,但发现了巴舍利耶的一份博士论文副本。萨缪尔森说:“巴舍利耶的思路是固执的,但确实与众不同!”(萨缪尔森,1973)。他立刻认识到巴舍利耶理论的研究价值,很快经济学界都知道了这个人的存在。巴舍利耶对萨缪尔森在早期投机价格行为研究方面的影响非常显著。

投机原理


关于投资者是否可以成功预测股票价格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900年,当时,年轻的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完成了他在索邦大学的数学科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是“投机原理”,后来这篇论文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杰出的文章约有70页,第一次尝试用理论(包括数学方法)来解释股市运行。巴舍利耶对处于世纪之交的法国资本市场进行高端研究,并以此支持他新的理论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巴舍利耶是个纯粹的学者。他运用自己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来进行理论创造,我们无法佐证他是否曾经预测或投资过自己研究的市场。他为后来许多和他相似的学者定立了投资风格,使他们避免了随心所欲的投资。

巴舍利耶的研究大大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金融学领军人物之一——保罗·库特内尔(Paul Cootner),曾这样赞扬巴舍利耶:“正是他的出色工作,才使得投机价格研究刚一问世就头戴花环。”。

巴舍利耶的研究成果为后来概率论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根据爱因斯坦的空间粒子行为随机理论得出了公式,发展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随机概念以及随机变量的统计分析。此外,他还是第一个从理论角度尝试评估金融工具(比如期权和期货)的研究者,这些金融工具在1900年在市场上表现就很活跃。同时他也在努力解释为什么在资本市场上价格是无法预测的。

巴舍利耶的论文《关于外汇波动》如今已获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市场的波动是难以解释的,虽然波动在每次发生后都有自我强化的倾向。

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未知事件都与市场价格紧密相关,但往往在价格变化时没有明显的迹象……交易是一种本身的反应,波动不仅仅代表过去,也代表现在。波动取决于太多的因素,因此,不可能用数学方法去预测它们。交易动态绝不会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巴舍利耶,1900年)。

尽管有很多的反对声音,巴舍利耶仍旧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他提出要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市场波动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股票价格上升或下降。在认识到几乎不可能解释随时间变化的波动之后,他开始寄希望于在价格变动的时刻将概率研究集中固定在市场的某一时刻。这种方法让他的研究更深入,他提出粒子随机冲击概率与分析理论。

鉴于巴舍利耶杰出的原创性金融市场分析理论,我们可以想象他是那个时代的伟人,也可以想象不管在索邦大学还是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他都是一位多么鼓舞人心的教授。我们还可以想象他的大批学生和追随者,这个智慧的群体将继续对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随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或许我们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位令人赞叹的成功投资者、凯恩斯主义的先行者、追求理论创新和金融敏锐性的人。

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巴舍利耶在他的时代并不得志,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学者。当他向索邦大学论文委员会首次提交论文时,委员会仅仅觉得很不错,但此评价对于一个想在学术界立足的学者来说还远远不够。经过了很长时间,巴舍利耶才获得一份工作,而且只是在贝桑松(贝桑松只是法国的一个小地方)大学。

贝努瓦·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是分形几何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巴舍利耶的崇拜者之一,他认为没有人可以确定如何归类巴舍利耶的成果。即便有人想这么做,也没有现实可依的办法去检索它们。60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研究成果还是毫无察觉。

巴舍利耶理论创造的关键在于他采用了一个非常超前的解释方法。人们认为(市场)变化产生瞬间价格差异的矛盾,使得买家相信价格要涨,而卖家相信价格要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卖家或买家有谁能比对方更加了解未来,他曾提出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市场里的平均数量的投机者既不会相信市场上涨也不会相信市场下跌,因为,对于每一个报价来说,实际上买方和卖方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那些20世纪80年代抱着美好希望在加州买房的人就是巴舍利耶理论中的鲜活例子。

这些买家愿意支付越来越高的房价,因为“房子只会升值”。这种短视的观点好像在说卖房子的人都是无知的或愚蠢的。然而很显然,卖房子的人并非如此。

在市场上,未来交易价格的上涨机会和下跌机会是一样大的,加州的房地产价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一个投机者在每一时刻实现盈利和遭遇亏损的概率都一样大。真正令人惊叹的是,巴舍利耶强调:“投机者的数学期望值是零 。”他把这样的状况形容为“公平博弈”。

这里巴舍利耶并没有玩什么逻辑把戏或者做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测来表明其他结果不可能。他很了解市场的欺骗性。在一份针对市场安全性的一针见血的简要报告中,他总结道:任何时候,价格上升和下跌的概率都是相当的,因为“很明显,只要已经确定市场,人们所认为的最有可能价格其实就是当下的真实价格;否则,它不会是当下的价格,而将是另一个更高或更低的价格”(巴舍利耶,1900)。

在此条件下,只有当市场有理由改变游所认为的“最有可能价格”时,价格才会在任意一个方向波动(巴舍利耶,1900)。但是,没有人知道市场改变的方向,因此上涨和下跌的概率都是50%。

这一结论使巴舍利耶找到了另一条重要的线索。一般情况下,当投资期的时间范围扩大时,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会变得更大,此时一分钟内,波动会变得比大多数情况下的波动都要小。随着时间跨度从一天到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到一年,最后连续多年,各时间阶段内的价格上下波动幅度会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价格浮动范围扩大的速度有多快呢?巴舍利耶回答说,是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平方根的数学方程组问题。这个预言的精确性惊人,美国股票价格的表现与巴舍利耶所说的几乎完全一样。

如果股票价格是根据时间平方根发生变化,那么与空间中随机移动的分子是非常相似的。在19世纪初,一位名叫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的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分子碰撞这一现象,我们将其称为“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爱因斯坦原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一现象是巴舍利耶的辉煌成就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金融学文献中,布朗运动逐渐被称为随机游走,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醉汉晚上借着路灯微弱的光沿小路走一样。没人知道是谁第一次这样描述,但它在20世纪60年代的学术界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这让金融从业人员很烦恼。此后的几年,资本市场研究的重点都是确定随机游走是否能有效说明证券价格的变动。

尽管巴舍利耶的学术研究成果很重要,但是他的理论一直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50年代被芝加哥大学的数学统计师吉米·萨维奇(Jimmie Savage)意外发现才得以重现于世。1954年前后,吉米·萨维奇在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一本巴舍利耶在1914年出版的小册子——《投机和投资》。据保罗·萨缪尔森说,萨维奇着迷了,寄明信片给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朋友时都会问他们:“你听说过这个人吗?” 那时,萨缪尔森才刚刚开始探索市场行为理论,并进行评估实践工作,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没有找到这本书,但发现了巴舍利耶的一份博士论文副本。萨缪尔森说:“巴舍利耶的思路是固执的,但确实与众不同!”(萨缪尔森,1973)。他立刻认识到巴舍利耶理论的研究价值,很快经济学界都知道了这个人的存在。巴舍利耶对萨缪尔森在早期投机价格行为研究方面的影响非常显著。

前言/序言





过去20多年里,金融方面各类优秀的参考书数不胜数,摆满了金融专家们的书桌。在企业财务管理、金融工具、投资策略、结构性融资、资本预算、衍生品等方面,各类参考书应有尽有,书单还可以继续列出长长的一串。但是,要想真正认识全球金融市场,我们就需要透彻地理解财务决策的制定者们(包括公司财务主管、首席财务官、投资经理、交易员以及证券分析师等)是如何做出财务决策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又运用了哪些金融工具。从这个方面看,我们不难把握本套丛书的写作意图。

金融,就是运用经济学的各项原则和理念来制定经济决策,解决财务问题。金融可分为三大领域: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财务管理,投资管理。

就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而言,具体是指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市场效率、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例如,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等),此外影响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各种因素也包括在内。

财务管理,有时也称企业金融,是一个专业的金融领域,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财务决策活动,包括多种具体决策行为。(尽管有时也将财务管理称为公司金融,但财务管理的原则通常应用于市政和非营利机构的管理活动中。)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决策分为两类: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投资决策是指资金的运用,包括购买、持有或者出售各类资产等。通常,购买的资产要么属于运营资本,如存货、应收账款,要么属于长期资产。与前者相关的决策行为可以称为营运资本决策,而与后者相关的决策行为则称为资本预算决策。财务决策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用于投资获益,并为日常经营提供资金支持。这通常也涉及公司对资本结构的选择,即公司如何分配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来为公司运作提供支持,而这也就是人们所称的资本构成决策。财务决策的内涵不止于此,公司收益的留存比例如何划定,公司股利分配额度如何确认,这都属于财务决策的内容。其中,后一项财务决策也称股利决策。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融资决策,都取决于两项因素:预期收益和风险。预期收益是指潜在利益与潜在成本的差额。风险是指与预期收益紧密相关的不确定性。

投资管理是金融的另一块领域,主要侧重于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进行资产组合管理。投资管理也称资产管理,主要工作包括:与客户一起制订投资目标,并为此做出投资决策,选择与投资目标和投资决策一致的投资策略,根据投资策略,构建包括各类资产在内的投资组合。投资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决定在各大类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另类投资等)之间如何进行资金分配。这项决策也称资产配置决策,要求投资者对特定资产的预期收益和相关风险有全面透彻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全面认识有多么重要。投资策略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具体采用哪一类,要根据客户对目标资产市场效率(如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的判断来确定。进入构建资产组合这个阶段,为实现最优的投资组合,需要在投资策略中的各项限制范围内,按照客户的投资目标,针对可能纳入资产组合的各项具体单项资产,对其预期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

这三个领域的具体实施,还涉及其他领域的金融理论和分析工具。例如,资产定价理论和利率决定理论就是从经济学的其他理论衍生出来的。实际上,许多学院派人士都把金融称为金融经济学。有的投资管理策略要用到心理学的理论概念,由此衍生出行为金融学这一全新的专业领域。金融市场高度复杂的特点,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充分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分析资产价格和收益的波动,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在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中都得到普遍应用的金融风险管理,也要用到这些工具。同样利用这些工具,投资经理做出投资模型测试各类投资决策,并将投资模型运用到对衍生品这类复杂的金融工具进行估值(定价)的过程中。运筹学和管理学的数学模型十分复杂,可以帮助投资经理和财务经理做出最优的资产配置决策,在构建资产组合和选择资本项目等业务中起到重要作用。仿真模型是运筹学的工具之一,在公司的多项业务活动和投资决策中,公司经理将这一模型发扬光大。金融工程学有时也称金融数学,是金融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主要利用统计和数学工具,来研究解决金融和风险管理领域的问题。


这套多卷式的参考丛书对金融的各领域进行了简要概括,有助于读者认识“金融”这个大概念下的各个主要问题。市面上也有对金融特定领域进行介绍的参考书,本套丛书希望不仅能够涵盖上述各个领域,还能作为金融专家以及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参考资料。

本套丛书不仅涵盖了金融学的成熟内容,还囊括了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和鲜活实践。各章节不仅有业界和学界的全球知名专家的贡献,还具有下列独到的特点:

�r 本套丛书由全球190多名专家合作编写而成。在不断演进的金融学领域,这种广泛的人才汇聚所形成的合力,是本套丛书能够涵盖金融学全部的成熟和新兴理论、包含各类金融工具和金融应用的原因所在。

�r 本套丛书既关注金融领域的技术研究,也重视金融领域的管理实践。对于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实际操作者来说,这种思路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更均衡全面地增强对金融各专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处理金融领域各类问题提供了所需的背景知识。

�r 本套丛书提供了大量范例和表格数据,对复杂的专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有利于读者的进一步学习。


《股票投资组合管理 [HANDBOOK OF FINANCE]》是一本深度剖析股票投资组合构建、优化与风险控制的权威指南。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金融投资领域的核心理论与实证研究,旨在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投资组合管理框架。 核心内容涵盖: 第一部分:投资组合理论基础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基石: 详细阐述了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深入解析了预期收益、风险(标准差)以及相关性在资产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本书将带领读者理解如何通过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并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剖析了CAPM的内在逻辑,解释了系统性风险(Beta)与预期收益之间的线性关系。书中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和应用Beta值,以及CAPM在股票定价和投资组合构建中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套利定价理论(APT): 引入了APT模型,强调了影响资产收益的多个风险因子,并探讨了如何识别和利用这些因子来构建更优的投资组合。 第二部分:投资组合的构建与优化 资产类别选择与配置: 深入分析了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等)的特性、风险收益特征及其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表现。本书将指导读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市场判断,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 股票选择与分析: 基本面分析: 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深入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行业研究、宏观经济环境评估,以及价值投资、成长投资等不同投资风格下的选股方法。 技术面分析: 介绍了图表模式、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MACD、RSI等)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技术分析来识别交易机会和制定入场/离场时机。 量化选股: 探讨了如何利用因子模型、机器学习等量化工具来构建选股策略,实现系统化、纪律化的股票选择。 投资组合优化技术: 均值-方差优化: 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实际操作步骤,指导读者如何利用优化算法(如二次规划)来找到最优的资产权重组合,以实现特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预期收益,或特定预期收益水平下的最小风险。 风险预算与风险平价: 介绍了如何将风险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或因子上,实现风险的均衡化,以及风险平价策略在实际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动态资产配置: 探讨了随着市场变化和投资目标调整,如何动态地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 第三部分: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与度量: 市场风险: 详细介绍了VaR(Value at Risk)、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Expected Shortfall等度量市场风险的常用指标,以及蒙特卡洛模拟等风险模拟方法。 信用风险: 讲解了信用评级、违约概率、信用利差等概念,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投资组合中的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分析了流动性不足对投资组合可能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讨论了交易错误、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等可能导致损失的操作风险,并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对冲策略: 详细介绍了利用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期权、掉期等)进行风险对冲的原理与实践。书中将深入剖析如何设计有效的对冲方案,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敞口。 压力测试与情景分析: 阐述了如何通过模拟极端市场事件(如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来评估投资组合在不利情况下的表现,以及如何基于分析结果调整投资组合。 第四部分: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估与行为金融学视角 投资组合绩效度量: 介绍了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索提诺比率(Sortino Ratio)、Treynor比率、Jensen’s Alpha等多种绩效评估指标,指导读者如何客观地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归因分析: 讲解了如何分解投资组合的收益来源,识别哪些资产、策略或风险因子对整体绩效做出了贡献,从而改进未来的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了投资者常见的心理偏差(如过度自信、锚定效应、损失规避等)如何影响投资决策,以及如何在投资组合管理中识别和规避这些行为陷阱,做出更理性的投资选择。 本书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有严谨的理论推导,也包含丰富的实证案例和操作指南,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系统全面: 覆盖了股票投资组合管理的各个环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前沿视角: 融入了最新的金融研究成果和市场实践,帮助读者把握投资领域的发展趋势。 语言通俗易懂: 尽管内容专业,但讲解清晰,逻辑严谨,力求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 《股票投资组合管理 [HANDBOOK OF FINANCE]》是每一位希望在股票市场中实现稳健增长、有效管理风险的投资者、基金经理、金融分析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将帮助您构建出更具韧性、更符合您投资目标的股票投资组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给我一种非常专业的视觉感受,那种深邃的蓝色搭配着精炼的金字,立刻就营造出一种金融领域的权威感,也让我对“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充满了好奇。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书名,则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对股票投资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总是很难有效地将手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达到分散风险、追求稳健收益的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讲解投资组合构建的各个环节,从宏观经济的判断,到行业和板块的选择,再到具体个股的筛选,以及最终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投资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量化的投资策略,比如量化选股、因子投资等,并且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控制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实用方法,例如如何利用风险预算等工具。

评分

老实说,我拿起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被它“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名所吸引。这就像是拿到了一本武林秘籍,让人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一窥金融世界的奥秘。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副标题,则进一步明确了它的核心内容,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投资指南,而是能指导我如何进行有策略、有计划的股票投资。我一直觉得,很多散户在投资股票时,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导致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很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的方法论,教会我如何从宏观经济分析到行业选择,再到个股研究,最终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构建一个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投资组合。我对书中关于风险控制的部分尤其感兴趣,毕竟在股票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如何识别和度量各种风险,并且提供有效的对冲和分散风险的策略,让我能够在追求回报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一本好的投资书籍,不仅仅是告诉你“买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想”、“怎么做”,这本书能否满足我的这个期望,我拭目以待。

评分

这本《股票投资组合管理》的书名,听起来就带有一种严谨的学术风范,再配上“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名,我预感这会是一本内容扎实、理论深厚的好书。我一直对投资组合的构建和管理方面很感兴趣,因为我明白,单一股票的波动性很大,而通过合理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平滑收益曲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金融理论讲起,例如有效市场假说,以及它对投资组合管理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资产类别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讲解如何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来量化风险和预期收益,例如如何计算夏普比率,以及如何利用均值-方差优化模型来构建最优的投资组合。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行为金融学的内容,因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理解这些心理偏差,对于建立一个理性的投资组合至关重要。一本真正优秀的投资书籍,应该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投资思维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讲究的,一种沉静的蓝色为主调,配以金色和银色的文字,散发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厚重的学术气息。打开封面,第一感觉就是纸张的质感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页面的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我一直对股票投资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它门槛挺高的,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比较抽象,总是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并且能够循序渐进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股票投资组合管理》——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虽然它被归类在 [HANDBOOK OF FINANCE] 系列之下,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将那些复杂的金融理论,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如何构建和管理一个有效的股票投资组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买乱卖。尤其是我对“投资组合管理”这个概念非常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和个人风险偏好来调整策略?这些都是我迫切想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个可靠的入门向导,帮助我建立起对股票投资的正确认知,为我未来的投资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要想在股票市场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依靠“感觉”或者“小道消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书名,加上“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名,让我觉得它是一本能够填补我理论知识空白的权威著作。我尤其关心书中关于“投资组合”的概念是如何被细致地界定的,它不仅仅是将不同的股票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涉及到资产配置、风险分散、收益最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过程。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如何评估不同行业和公司的投资价值,以及如何将这些分析的结果融入到投资组合的构建中。此外,我也很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经典的投资组合模型,例如 CAPM 模型,以及这些模型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和应用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一套系统的投资决策流程,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和理性地面对股票市场的风云变幻。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厚重感,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传递出的专业与严谨的氛围,让我对“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充满了期待。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具体的主题,更是直接戳中了我在股票投资实践中的一个核心痛点。我深知,分散风险是投资成功的基石,但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散,如何构建一个既能追求收益又能控制风险的投资组合,一直是我努力探索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理论的源头讲起,例如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它在量化风险和收益方面的贡献。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实际操作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资产类别进行配置,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及如何运用一些量化工具来优化投资组合。一本好的投资管理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虽然没有华丽的图案,但那种沉静的蓝色和金色的字体,却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非常符合我对“HANDBOOK OF FINANCE”系列书籍的期待。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主题,正是我当前最想深入了解的领域。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投资股票时,最欠缺的就是系统性。每次买卖股票,都像是“凭感觉”或者“跟风”,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投资逻辑和长期的规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解答我心中的疑问:如何才能构建一个真正能够抵御风险、稳健增值的股票投资组合?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进行资产的有效配置,例如在不同类型的股票之间进行分散?我更希望它能深入探讨如何量化风险,例如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前景等,来评估一只股票的风险水平,并将其纳入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评估中。一本好的投资手册,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套清晰的“工具箱”,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建议。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本身的高度认可。通常,这个系列的书籍都以其严谨的学术性、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著称,对于我这样渴望系统学习金融知识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来源。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主题,更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我深知,单打独斗在股市中风险极高,而懂得如何构建和管理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是实现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精髓,例如均值-方差模型是如何被用来求解最优投资组合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这些理论模型与现实市场相结合,比如如何处理非线性风险、如何进行因子投资等。一本好的投资组合管理书籍,应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投资组合的动态性,例如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再平衡,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来调整组合策略。

评分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HANDBOOK OF FINANCE”这个系列名给我带来了一种信任感,它通常代表着高质量、深度的金融知识。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主题,则是我一直在探寻的“实操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领域。我常常觉得,自己在投资股票时,虽然了解了一些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方法,但却很难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有效的投资策略,更不用说构建一个能够经受住市场考验的投资组合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讲解投资组合的各个要素,例如如何理解资产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利用它来降低整体风险。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投资组合,例如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应该侧重于哪些资产类别和配置比例,而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又有哪些选择。一本真正优秀的投资组合管理书籍,应该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并实践“知行合一”的投资哲学。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那厚实的体量所震撼,这绝对不是一本速成读物,而是一本可以深入研究的宝典。封面的设计虽然简洁,但那种专业感扑面而来,尤其是 [HANDBOOK OF FINANCE] 的字样,仿佛预示着这是一本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指导的金融工具书。我一直认为,投资股票不仅仅是选择几只“牛股”然后等待它们涨价,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股票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实现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组合。这本书的标题恰好点出了我一直以来想要深入了解的核心——“股票投资组合管理”。我非常期待它能够系统地讲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例如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基石,以及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关于风险度量(如标准差、Beta值)和收益率计算的讲解,并且能够清晰地阐述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同时,我也关注如何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例如,是追求资本增值还是稳定现金流)来构建不同的投资组合,以及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再平衡。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操作,将是我衡量它价值的关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