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自遗忘的镜子
打捞那些早已沉没的脸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给所有昨日的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万物静默如迷》作者辛波斯卡向万物告别的经典之作,收录了生前出版的最后两本诗集《这里》《冒号》的合辑,这两本诗集之前在国内从未出版和介绍过。在这些诗里,诗人开始思考世上的生活,譬如梦境、回忆、迷宫、微生物,又譬如离婚、古希腊雕像、写作灵感的奥秘。
仿若一场昨日之旅,我们见到了她喜欢的画家维梅尔、黑人歌手艾拉·费兹洁拉看到她与青春期的自己交谈,与主宰死亡的命运女神对话。晚年的辛波斯卡依旧对世界保持童贞般的好奇,依旧有着丰沛的想象力,只是在犀利的嘲讽中多了份宽容和理解。
书中特别加入辛波斯卡生前藏品照片和诗人生平年表,另附赠精心编译的别册,收录辛波斯卡新译诗十三首。
[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Wis?awa Szymborska
当代极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〇〇一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系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超高荣誉。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于克拉科夫逝世。
[译者介绍]
陈黎
一九五四年生,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著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介集等二十余种。曾获时报文学奖推荐奖、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台湾文学奖新诗金典奖,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等。
张芬龄
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著有《现代诗启示录》,与陈黎合译有《万物静默如谜》《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等二十余种。多次获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
3这里
7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10点子
13少女
17与回忆共处的艰辛时光
20小宇宙
23有孔虫
25旅行前
27离婚
28恐怖分子
30例子
31认领
33不读
36凭记忆画出的画像
39梦
43驿马车上
47埃拉在天堂
49 维梅尔
50 形而上学
59 缺席
62 公路事故
64 第二天——我们不在了
66 事件
69 与阿特洛波斯的访谈
74 希腊雕像
77 迷宫
82 事实上每一首诗
87 我们在这里——阅读辛波斯卡生前最后的诗
107 辛波斯卡作品年表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脸孔。
地表上数十亿张脸孔。
每一张都显然不同于
过去和以后的脸孔。
但是大自然——有谁真了解她呢——
或许厌烦了无休止的工作,
因而重复使用先前的点子
把曾经用过的脸
放到我们脸上。
与你擦肩而过的也许是穿牛仔裤的阿基米德,
披着大拍卖零售衣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某个提公文包、戴眼镜的法老王。
来自还是小镇华沙的
赤脚鞋匠的寡妇;
带孙子去动物园,
来自阿尔塔米拉洞窟 的大师;
正要去美术馆欣赏一下艺术,
头发蓬乱的汪达尔人。
有些脸孔出现于两百个世纪前,
五世纪前,
半世纪前。
有人搭金色马车而来,
有人乘大屠杀的列车而去。
蒙特祖玛,孔子,尼布甲尼撒,
他们的看护,洗衣妇,以及塞米勒米斯 6
——只用英文交谈。
地表上数十亿张脸孔。
你的,我的,谁的——
你永远不会知道。
大自然必是想愚弄我们,
而且为了赶上进度,充分供货,
她开始自遗忘的镜子
打捞那些早已沉没的脸。
《给所有昨日的诗》这本书,怎么说呢,就像是某个午后,阳光正好,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窝在窗边,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车流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这本书没有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沉淀,一种情感的缓缓流淌。翻开它,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日常,那些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记忆,都在作者的笔下重新鲜活起来。 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失去”的描写,不是那种戏剧化的生离死别,而是生活中悄无声息的消逝,比如童年的某个玩具,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是某一种曾经坚信不疑的理想。作者并没有试图去抓住那些已经远去的,而是用一种温柔的笔触,去安抚那份隐隐作痛的怀念。读着读着,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昨日”,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那些带着青涩和迷茫的夜晚。 这本书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不华丽,却异常精准,仿佛每句话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最终落在最恰当的位置。它没有大段大段的抒情,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去感受它背后蕴含的深意。它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让你读完之后立马就能说出“哇,太精彩了!”,它是一种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品味的书。 它也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逐着“明天”,憧憬着未来,却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以及那些已经发生过的,值得被珍藏的“昨日”。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匆忙生活中被忽视的角落,也提醒我,那些已经过去的,同样拥有着不容置疑的价值和意义。读完之后,我会更愿意放慢脚步,去感受当下的阳光,去回忆曾经的温暖,去接纳那些不完美,但却独一无二的自己。 总的来说,《给所有昨日的诗》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找寻自我的书。它不是一本“告诉”你什么的书,而是“引发”你思考的书。它或许不会给你提供现成的答案,但它会引导你去探索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我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翻开这本书,或许会因为新的经历,而读出不同的感悟。这大概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吧,它能够陪伴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同成长。
评分《给所有昨日的诗》这本书,怎么形容呢?它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有些寡淡,但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醇厚与甘甜。作者的文字,没有刻意的雕琢,却有一种天然的生命力,仿佛是顺着情感的河流,自然流淌而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选择”与“错过”的探讨,那些曾经在人生岔路口徘徊的时刻,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的设想,在作者的笔下,都得到了最温柔的安抚。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是它对“平凡中的不平凡”的捕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期待着惊天动地的故事,却忽略了身边那些微小却深刻的瞬间。作者却能像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从日常的点滴中,挖掘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一顿简单的家常饭,一次偶然的邂逅,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能被赋予一种独特的意义。这种对生活本质的尊重,让我对“昨日”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它也让我反思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我们总以为“过去”就是过去,与“现在”毫不相干。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过去”是我们塑造“现在”的基石。那些曾经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以一种隐形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行为模式,甚至我们的情绪。作者用一种近乎哲学式的思考,去解读这些“昨日”与“今日”的连接,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它还给我带来了一种对“释怀”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困在过去的阴影里,无法自拔。这本书并没有强迫你去“忘记”那些不愉快,而是鼓励你去“接纳”它们。通过理解和接纳,让那些曾经的伤痛,逐渐转化为生命的力量。这种对生命积极面的探索,让我感到一种温暖和希望。 总而言之,《给所有昨日的诗》是一本能够让你在安静中获得力量的书。它不是一本能够提供速效解决方案的书,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感受,去思考,去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
评分初读《给所有昨日的诗》,我以为会是一本充满怀旧情怀的散文集,然而,它的意境远比我预期的更加深邃。作者以一种极为克制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情感涟漪,却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尤其被其中对于“记忆的肌理”的刻画所打动,那些碎片化的过往,在文字的打磨下,竟呈现出一种饱满而又真实的质感,仿佛我曾亲身经历过,那些模糊的场景,那些淡去的面容,都借由文字的力量,重新鲜活起来。 这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并非直接煽情,而是通过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梳理着时间的长河。它不回避生活的残酷与无奈,却也不沉溺于悲伤,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去审视那些曾经的伤痕。我喜欢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个体情感细致入微的洞察。每一篇文字,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素描,寥寥数笔,却勾勒出生活最真实的底色。 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为了追逐所谓的“成功”而忽略了过程中的点滴美好。那些被我们称为“昨日”的时光,并非全然的过去,它们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今天的我们。作者在这本书中,仿佛在为这些被遗忘的“昨日”进行一次温柔的告白,提醒我们,每一个曾经的瞬间,都值得被珍视,都被赋予意义。这种对平凡生活价值的肯定,是我在这本书中最深的触动之一。 我也会推荐给那些正在经历迷茫或困惑的朋友。这本书没有提供宏大的人生哲学,也没有指点迷津的道理,它只是静静地在那里,用它独特的语言,和你一同经历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告别的时光。它像是一剂温和的良药,能够抚慰那些在现代社会中奔波疲惫的心灵,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审视自己,找回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给所有昨日的诗》是一本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书。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启迪”的书,它更像是一种陪伴,一种共鸣,一种在阅读过程中缓慢生长的力量。我相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阅读这本书,都会从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评分《给所有昨日的诗》,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人,它仿佛是对生命中那些不可追回的时光,发出的一声温柔的叹息。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共鸣,仿佛作者的笔尖,触碰到了我灵魂深处最隐秘的角落。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却用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语言,道出了生命的况味。我尤其被书中对于“离别”的描绘所打动,那种并非惊天动地,而是悄无声息的疏远,那种曾经无话不谈,到如今渐行渐远的轨迹,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与其说是讲故事,不如说是像在拼凑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作者将那些零散的片段、模糊的记忆,用一种极具画面感的方式呈现出来。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自己童年时期的某个场景,听到年少时期的某个熟悉的旋律,甚至能感受到当年某种情绪的起伏。这种强大的代入感,是这本书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昨日”,并发现它们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它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总以为时间是线性的,是不断向前推进的。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时间也是迂回的,是循环的,是充满着回响的。那些“昨日”的经历,那些“昨日”的情感,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们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影响着我们。作者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观察和记录这些时间的痕迹,让我看到了生命更宏大的图景。 它也让我对“孤独”有了新的认识。书中并没有将孤独描绘成一种令人绝望的状态,而是将其看作是生命中一种必然的体验,一种与自我对话的契机。通过对孤独的深刻描绘,作者反而展现出了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种在孤寂中寻找慰藉的能力。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平静的力量。 总而言之,《给所有昨日的诗》是一本能够带你进行一次内心深处旅行的书。它不是那种读完之后就能让你立刻焕然一新的书,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对话,一场与过去、与自我、与生命的对话。它会让你在阅读中,逐渐沉淀,逐渐理解,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给所有昨日的诗》,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仿佛推开一扇尘封的门,里面是斑驳陆离的光影和低语。这本书带给我的,与其说是阅读的体验,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对话。作者的文字,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刻意的渲染,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能将我深深吸引。它像是一个老朋友,在某个深夜,坐在你的对面,用一种平和而又略带感伤的语调,讲述着那些关于时间、关于情感、关于人生中的细枝末节。 我尤其欣赏书中所展现的对于“当下”的感知力。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回忆过去,或者憧憬未来,却忽略了手中握着的,眼前触碰到的。作者却能将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那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场景,赋予一种别样的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能感受到指尖滑过的微凉,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草木香,听到远处飘来的孩童的嬉笑声。这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捕捉,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真实。 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成长”的定义。它并没有将成长描绘成一蹴而就的蜕变,而是将其看作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试错的过程。那些曾经的幼稚,那些曾经的莽撞,那些曾经的伤痛,都构成了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作者用一种包容而又理解的态度,去回顾那些“昨日”,去接纳那些曾经的自己,这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 它提供了一种看待生命的新方式。不总是追逐耀眼的光芒,而是学会欣赏微弱的烛火;不总是沉溺于过去的遗憾,而是学会从曾经的经验中汲取力量。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和意义。它就像是在提醒我,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让我们心动过的、触动过的、以及让我们深刻过的一切。 总而言之,《给所有昨日的诗》是一本能够安抚心灵的书。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指南,也不是一本让你快速振奋的鸡汤,它更像是一位温柔的倾听者,陪伴你走过那些或明媚或阴翳的时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这样一本书,能让你慢下来,去感受,去体味,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已属不易。
评分在这些诗里,诗人开始思考世上的生活,譬如梦境、回忆、迷宫、微生物,又譬如离婚、古希腊雕像、写作灵感的奥秘。
评分书籍质量不错 书看起来很攒劲 名著值得一读
评分物流很快,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挺好一本书 ,包装也不错,附有小页新译诗……
评分好,不错,谢谢京东的商品,谢谢京东的服务。
评分非常好,物流超快,信赖京东!!!
评分很好啊!!!哈哈哈,不错哦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京东活动力度大,好书还是不少的,学生党的福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