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61篇梁实秋经典散文,谈为人、谈世事,尽显对人情的深刻洞悉以及淡然豁达;谈吃、谈书画酒茶,既是文人雅趣,亦是生活姿态。
全书收入30余幅齐白石、吴昌硕、傅抱石、徐悲鸿等书画大家的代表性作品,图文共赏。
本版采用凹槽圆脊精装,开本大小适宜、舒适,阅读、收藏两相宜。
本书精选梁实秋极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围绕“生活”“人生”的主题,划分出“舌尖生滋味”“行身践规矩”“笑看人间事”“闲情寄书茶”四个部分,涉及饮食、做人、世事评论、文人雅趣等多个方面,力图充分展示梁实秋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与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同时,选用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傅抱石等书画大家的作品作为本书插画,图文共赏,相得益彰。
梁实秋(1903—1987)
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diyi个研究莎士比亚的quanwei,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第一章 舌尖生滋味
水晶虾饼
蟹
西施舌
鲍鱼
烧鸭
芙蓉鸡片
烤羊肉
佛跳墙
爆双脆
瓦块鱼
黄鱼
铁锅蛋
菜包
核桃酪
豆汁儿
豆腐
火腿
笋
莲子
第二章 行身践规矩
谈话的艺术
沉默
小声些
礼貌
谈礼
二手烟
垃圾
握手
排队
说俭
钱的教育
守时
让
廉
养成好习惯
第三章 笑看人间事
快乐
寂寞
男人
女人
年龄
中年
老年
代沟
谈友谊
升官图
了生死
结婚典礼
送行
骂人的艺术
第四章 闲情寄书茶
书
好书谈
书房
晒书记
纽约的旧书铺
文房四宝
写字
读画
画梅小记
下棋
听戏、看戏、读戏
饮酒
喝茶
水晶虾饼
虾,种类繁多。《尔雅翼》所记:“闽中五色虾,长尺余,具五色。梅虾,梅雨时有之。芦虾,青色,相传芦苇所变。……泥虾,相传稻花变成,多在泥田中。……又海中有虾蛄,状如蜈蚣,云‘管虾’。”芦苇、稻花会变虾,当然是神话。
虾不在大,大了反倒不好吃。龙虾一身铠甲,须爪戟张,样子威武多姿,可是剥出来的龙虾肉,只合做沙拉,其味不过尔尔。大抵咸水虾,其味不如淡水虾。
虾要吃活的,有人还喜活吃。西湖楼外楼的“炝活虾”,是在湖中用竹篓养着的,临时取出,欢蹦乱跳,剪去其须、吻、足、尾,放在盘中,用碗盖之。食客微启碗沿,以箸夹取之,在旁边的小碗酱油、麻油、醋里一蘸,送到嘴边用上下牙齿一咬,像嗑瓜子一般,吮而食之。吃过把虾壳吐出,犹咕咕囔囔地在动。有时候嫌其过分活跃,在盘里泼进半杯烧酒,虾乃颓然醉倒。据闻有人吃活虾不慎,虾一跃而戳到喉咙里,几致丧生。生吃活虾不算稀奇,我还看见过有人生吃活螃蟹呢!
炝活虾,我无福享受。我只能吃油爆虾、盐焗虾、白灼虾。若是嫌剥壳麻烦,就只好吃炒虾仁、烩虾仁了。说起炒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烩虾仁则是北平饭庄的拿手,馆子做不好。饭庄的酒席上四小碗其中一定有烩虾仁,羼一点荸荠丁,勾芡,一切恰到好处。这一炒一烩,全是靠使油及火候,灶上的手艺一点也含糊不得。
虾仁剁碎了就可以做炸虾球或水晶虾饼了。不要以为剁碎了的虾仁就可以用不新鲜的剩货充数,瞒不了知味的吃客。吃馆子的老主顾,堂倌也不敢怠慢,时常会用他的山东腔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堂倌和吃客合作无间。
水晶虾饼是北平锡拉胡同玉华台的杰作。和一般的炸虾球不同,一定要用白虾,通常是青虾比白虾味美,但是做水晶虾饼非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按:即猪油渣),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葱汁、姜汁,捏成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蘸椒盐吃。
自从我知道了水晶虾饼里大量羼猪油,就不敢常去吃它。连带着对一般馆子的炸虾球,我也有戒心了。
嬉笑怒骂方显文人本色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有名的黄庭坚称赞苏东坡的句子,也是为文一生者所能得到的极高赞誉。纵观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文章能达到如此境界的,鲁迅之外,怎能不提梁实秋?
梁实秋,1903年生于北京。青年时代与鲁迅长达八年的激烈论战让他名噪一时,古稀之年与歌星韩菁清的恋爱又一度在台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所有这些说到底不过是些引人眼的“文人花边”,真正铸就其不朽地位的还是他的文章,其中尤以《雅舍小品》最为世人称道。
长达数十年的笔耕不辍,梁实秋的散文不仅于章法上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更于文字之外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文人意趣。谈吃,说食物,也包含着一份对故乡、对过往的深切怀恋;谈为人,说规矩,也体现着古来文人便有的一种社会担当;谈世事,说人生,弥足珍贵的是那份对人情的深刻洞悉以及洞悉后的淡然豁达;谈书画,说酒茶,既是文人雅趣,亦是生活姿态。
早年冰心曾这样评价青年时代的梁实秋:“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要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算实秋最像一朵花。”不过随后冰心还补了一句:“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需努力!”然而经过这许多年岁月的磨洗,最后这句想必终可忽略不计了。
本书精选梁实秋经典散文数十篇,谈吃喝、论修身、说人世、叙闲情,同时搭配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等书画大家的绘画作品,文画辉映,尽显一份中国传统文人的才、情、趣。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写满了生活经验的“生活指南”。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所谓的“人生导师”那样,给你一套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一种感受生活的方式。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对于很多深刻的人生哲学,作者总是能够用极其日常的比喻和故事来阐述,让人听来既轻松,又觉得直击人心。 例如,书中对“选择”的探讨,并没有上升到复杂的决策理论,而是通过一个关于“选择哪种蔬菜”的简单例子,就道出了人生选择的本质。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我觉得那些看似高深的人生道理,其实离我们很近。它没有强迫你去接受任何一种观点,而是鼓励你去独立思考,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我的人生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心深处,却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有滋有味”的领悟,继续前行,去品味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有滋有味才是人生”。第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这一定不是一本空洞的励志书,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功利读物。它似乎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你疲惫的时候,轻轻拍拍你的肩膀,然后坐下来,跟你分享生活中的那些细枝末节,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却又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们灵魂的点点滴滴。 翻开第一页,我并没有看到什么惊世骇俗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振聋发聩的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场景:清晨厨房里煎蛋的滋滋声,午后阳光下捧着一杯茶发呆的闲适,傍晚街角小巷里飘来的饭菜香。作者就用这样一种极其平实,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生活的本真模样。我常常在想,我们追求的“有滋有味”,是不是就藏在这些最寻常不过的时光里?那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日常,一旦被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品味,便会散发出别样的光彩。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再盲目地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学会放慢脚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去享受当下的宁静。它没有强迫你去改变什么,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愿意去靠近那种“有滋有味”的生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种温暖而厚重的力量。它不是那种瞬间点燃你热情,然后又迅速熄灭的烟花,而更像是一团缓慢燃烧的篝火,在寒冷的夜晚,持续散发着温度,让你感到踏实和安心。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都不是什么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们可能只是一个默默付出的园丁,一个坚持传统手艺的老匠人,或者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普通人。但正是这些“普通人”,用他们的坚持、热爱和对生活的朴素理解,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有滋有味”。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耐心”和“专注”的论述。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耐心,做什么事情都希望立竿见影,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很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耐心的打磨。就像精心烹饪一道菜,需要火候的把握,食材的选择,以及时间的等待,才能最终成就那份醇厚的滋味。这种对过程的尊重,对细节的打磨,恰恰是现代人最容易缺失的品质。它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应该慢下来,去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去体会其中的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结果而焦虑。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平静感。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必须做什么”的道理,也没有给我描绘什么“成功的蓝图”,而是以一种极其柔和的方式,引导我去看待生活,去理解生活。我常常在书中读到一些关于“接纳”和“和解”的篇章,那些关于过往的遗憾,关于人生的不如意,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用一种更加成熟和睿智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有滋有味”的生活,并非是要追求多少物质上的富足,或者多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在于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生活中的不完美达成和解。那些看似难以跨越的坎โป,那些曾经让我们耿耿于怀的过往,如果能够以一种更加释然的态度去面对,去接纳,或许反而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独特的“滋味”。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耳边轻语,告诉你,生命本就是一场不完美的旅程,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动人。它让我开始学着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拥抱那些不那么完美的自己,以及那个不那么完美的世界。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言语之中。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一一呈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感受力”的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看”和“听”,却忽略了“闻”、“尝”、“触”这些更直接、更原始的感官体验。 作者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对自然的描绘,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些几乎被遗忘的感官记忆。那一口热汤的温度,那一片落叶的触感,那一阵花朵的清香,这些最简单不过的体验,却是构成我们生活“滋味”的基础。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为了追求“大意义”而忽略了“小确幸”,为了远方的风景而错过了眼前的芬芳。它提醒我,生活的美好,其实就在身边,就在我们每一次真切的感受之中。这种重新唤醒感官的体验,让我觉得生活又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更多值得去探索的细节。
评分印刷精美,纸张很不错,内容也非常的不错,令人不忍释卷,读起来感觉很好,感谢京东的配送,下次还来买。
评分本书一共收录了25篇小说。
评分手感不错,包装完好无损,字迹清晰,纸质细腻,正版无误,参加活动买的,特别实惠,值得推荐,下次搞活动时继续买好书,看好书
评分天空灰暗,大地苍凉。
评分物流:晚上九点多下单,隔天早上七点半收到。
评分不错挺好的,不错挺好的了挺好
评分后来房子换了主人,新主人把所有玻璃窗都修好后,熊孩子又来光顾,当第一扇玻璃窗被砸破后,主人及时把玻璃窗修好,看到崭新的玻璃窗,熊孩子很羞愧,而这栋房子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被砸破的玻璃窗。
评分今天心情特别好!
评分两个老者正在对弈。白衣白眉白须者(鬼谷子)执白,黑衣黑眉黑须者(墨子)执黑,白棋已对黑棋形成绝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