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王维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铁民 著
图书标签:
  • 王维
  • 诗歌
  • 唐诗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选
  • 典藏
  • 文化
  • 文学
  • 艺术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7161
版次:2
商品编码:1229709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192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王维佳句: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


内容简介

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其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获得了历代的赞赏,在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王维研究专家陈铁民研究员在《王维集校注》的基础上凝炼而成,注释翔实明白,是很好的普及读本。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之一。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精通诗、书、画、音乐,以诗盛名于世,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后世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有《王右丞集》。

陈铁民,1938年生,福建泉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王维新论》等,合作主编《唐代文学史》上卷,任《增订注释全唐诗》常务副主编,参撰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国小说史》、《近代诗选》。整理有《关汉卿戏剧集》(与孙钦善等合作)、《王维集校注》、《岑参集校注》(与侯忠义合作)等。


精彩书评

敖陶孙: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辛文房:维诗入妙品上上

贺裳:咳唾落九天,随风生殊玉。

宋育仁: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


目录

王维诗选

目录

前言

编年诗

题友人云母障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洛阳女儿行

西施咏

李陵咏

桃源行

息夫人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燕支行

少年行四首

被出济州

登河北城楼作

宿郑州

早入荥阳界

济上四贤咏三首

崔录事

成文学

郑霍二山人

寓言二首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渡河到清河作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迎神曲

送神曲

赠祖三咏

喜祖三至留宿

齐州送祖三

寒食汜上作

……使至塞上

出塞作

凉州郊外游望

凉州赛神

从军行

陇西行

陇头吟

老将行

送岐州源长史归

哭孟浩然

汉江临眺

……

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

失题

辋川集并序

孟城坳

华子冈

……

文杏馆

斤竹岭

鹿柴

木兰柴

茱萸沜

宫槐陌

临湖亭

南垞

欹湖

柳浪

栾家濑

金屑泉

白石滩

北垞

竹里馆

辛夷坞

漆园

椒园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赠裴十迪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酌酒与裴迪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临高台送黎拾遗

辋川闲居

积雨辋川庄作

戏题辋川别业

归辋川作

春中田园作

春园即事

山居即事

山居秋暝

田园乐七首

泛前陂

……

未编年诗

扶南曲歌词五首

早春行

渭川田家

过李揖宅

送别

新晴野望

羽林骑闺人

夷门歌

送崔五太守

寒食城东即事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观猎

春日上方即事

早朝

送方尊师归嵩山

送杨少府贬郴州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田家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莲花坞

鸬鹚堰

上平田

萍池

红牡丹

杂诗三首

崔兴宗写真咏

书事

寄河上段十六

送沈子福归江东前言


精彩书摘

王维诗选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1〕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2〕。遂令东山客〔3〕,不得顾采薇〔4〕。既至君门远〔5〕,孰云吾道非〔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7〕。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8〕。行当浮桂棹〔9〕,未几拂荆扉〔10〕。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11〕。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12〕!

〔1〕约作于开元九年(721)春,时在长安。綦毋潜:盛唐诗人,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尝官校书郎。天宝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事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艺文志》等。这是一首送友人落第还乡的诗,抒写了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敦励慰勉之意。

〔2〕英灵:指杰出的人材。

〔3〕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因以东山泛指隐者所居之地。

〔4〕采薇: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此指隐居。

〔5〕君门:谓王宫之门。《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6〕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对弟子们说:“吾道非耶(我的主张不对吗)?吾何为于此?”此句意谓,潜应试落第,并不是自己的过错。

〔7〕寒食:旧以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届时前后三日不得举火。京洛:指洛阳。洛阳古时历为建都之地,故称。江、淮、京洛皆綦毋潜自长安还乡途中需经之地。

〔8〕“同心”句:语本《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凛凛岁云暮》:“同袍与我违。”同心,此指知己。违,离。

〔9〕浮桂棹(zhào兆):指归途中乘舟。棹,船桨,也指船。

〔10〕拂荆扉:谓掸去陋室的尘垢,以便居住。

〔11〕城:《河岳英灵集》、《唐文粹》作“村”。

〔12〕“吾谋”二句:意谓綦毋潜的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赏识,切莫以为朝中识才者稀。《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人担心秦国任用士会,设计使秦送士会归晋,秦大夫绕朝察知其情,对士会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知音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1〕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2〕。万乘亲推双阙下〔3〕,千官出饯五陵东〔4〕。誓辞甲第金门里〔5〕,身作长城玉塞中〔6〕。卫霍才堪一骑将〔7〕,朝廷不数贰师功〔8〕。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9〕。报仇只是闻尝胆〔10〕,饮酒不曾妨刮骨〔11〕。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12〕。麒麟锦带佩吴钩〔13〕,飒沓青骊跃紫骝〔14〕。拔剑已断天骄臂〔15〕,归鞍共饮月支头〔16〕。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须令赴汤火〔17〕,终知上将先伐谋〔18〕。

〔1〕作于开元九年(721)。燕支:山名,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史记·匈奴列传》:“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此诗歌颂武将出征获胜,故取名为《燕支行》。全诗侧重于写人,多采用烘托手法,表现出“汉家天将”的英雄气概和报国壮志。

〔2〕明光宫:汉宫名。一在长安北宫,一在甘泉宫中,皆汉武帝所起。见程大昌《雍录》卷二。

〔3〕亲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指车轮),曰:‘阃(郭门的门限)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双阙:阙皆有二,夹峙宫门两旁,故云。句谓天子亲到宫门前为将军送行。

〔4〕五陵: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其地皆在渭水北岸今咸阳附近,故合称五陵。

〔5〕辞甲第:用霍去病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霍去病)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甲第,第一等的宅第,旧指豪门贵族的住宅。金门:汉宫有金马门,又称金门。《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此指朝廷。

〔6〕玉塞:指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移至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为古时通往西域的门户。句谓将军在边塞,身作捍卫国家的长城。

〔7〕卫霍: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青拜大将军(将军之中位最尊者),去病官骠骑将军(禄秩与大将军同),武帝时皆多次伐匈奴,立下赫赫战功。骑将:即骑将军,汉杂号将军之一。其位非但在大将军下,亦在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之下。武帝时公孙贺尝以骑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塞(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此句意谓,卫霍这样的名将,比起“天将”来,仅可当一名骑将军。

〔8〕贰师:指李广利。《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有良马在贰师城(今吉尔吉斯西南部马尔哈马特),汉武帝遣使持千金至大宛求马,大宛不肯予,武帝于是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兵伐大宛。后李广利破大宛,得良马三千馀匹。此句意谓,李广利之功比起“天将”来,显得微不足道,很难被朝廷数上。

〔9〕赵、魏、燕、韩:皆战国七雄之一。四国的疆域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山西一带。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咆勃:怒貌。潘岳《西征赋》:“何猛气之咆勃!”二句写将军麾下士卒的强悍勇猛。

〔10〕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向吴求和。吴兵罢归后,勾践矢志复仇,“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邪?’”此借用其事,表现将军立志报仇。

〔11〕“饮酒”句:关羽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骨常疼痛。医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此借用其事,以歌咏将军的勇武刚毅。

〔12〕白日寒:指戈戟闪着寒光。旆(pèi佩):杂色镶边的旗子。叠鼓:击鼓。瀚海:指沙漠。笳(jiā加):指胡笳,我国古代西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天山:在今新疆境内。以上四句描写将军出征时军容壮盛。

〔13〕麒麟锦带:绣有麒麟的锦带。吴钩:钩是一种“似剑而曲”的兵器。吴王阖闾曾下令国中,“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传说吴国有人杀其二子,以血涂金,铸成二钩,献与吴王。见《吴越春秋》卷二。后相沿以吴钩称名贵的兵器。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前言/序言

王维诗选 前言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人,是盛唐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父亲处廉,官至汾州司马。王维早慧,工诗善画,博学多艺。十五岁离乡赴两都谋求进取,不久即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解褐为太乐丞。同年秋,因太乐署中伶人舞黄狮子事受到牵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十四年春秩满,自济州离任,到淇上为官,不久弃官在淇上隐居。约在十七年,回到长安闲居,并从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二十一年十二月,张九龄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五月又加中书令,此后不久,王维作《上张令公》诗献给九龄,请求汲引。二十三年春,九龄擢王维为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受到李林甫的排挤、打击,谪为荆州长史。王维对此很感沮丧,曾作《寄荆州张丞相》诗,抒发自己黯然思退的情绪。同年,王维奉命出使凉州,并在河西节度使幕中任职。二十六年,复返长安,官监察御史。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是年冬,知南选,赴岭南。二十九年春,自岭南北归,辞官隐于终南。

从以上对王维前期生活经历的简要叙述中,可以看出,他二十一岁登第之后,在仕进的道路上多遇挫折,并不得意。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对王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件事是谪官济州,在《被出济州》一诗中,诗人对自己的遭贬感到愤懑不平;居济州时,他结交了不少失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对社会的黑暗面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件事是张九龄的被贬和权奸李林甫的上台执政,这使诗人感受到政治环境的险恶,产生了退出官场的想法。但是,总的说来,王维青壮年时代所生活的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繁荣,政治也比较清明,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的熏染下,当时的士人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王维也是如此。在《献始兴公》一诗中,他对开元贤相张九龄任用贤能、反对朋比阿私的政治主张,由衷地赞美,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理想。当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弃官而隐的时候,济世的抱负也并没有消退,《不遇咏》说:“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正是由于这种积极的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王维的眼光始终注视着现实,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敢于直截了当地给予抨击,从而写出了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诗作。

王维于开元二十九年(741)隐于终南,然而,天宝元年(742)又出为左补阙。他的复出任职,或许是因为家贫(《偶然作》其四云:“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有老母需要奉养,也可能由于不能过清贫的生活。自天宝元年至安史之乱爆发,王维除一度因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职位也依唐代官员迁除常规,由从七品上的左补阙,逐渐升迁到了正五品上的给事中。天宝时代,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朝政日趋黑暗腐败,诗人的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也逐渐销减殆尽。《赠从弟司库员外》说:“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天宝年间,李林甫为剪除异己、巩固自身的地位而大兴冤狱,这首诗即道出了诗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为官的内心矛盾和隐忧。对于李林甫专权时期的政治,诗人没有任何幻想,从这点看来,他是清醒的;但是,对于黑暗政治他又不敢表示反抗,而企图逃避现实,高蹈遗世,这又是消极的。不过,诗人并不想同流合污。天宝五、六载,苑咸作诗嘲笑王维久未迁除,王维答云:“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重酬苑郎中》)苑咸是李林甫的亲信(《新唐书·李林甫传》称李“善苑咸、郭慎微,使主书记”),他既有意相怜,王维自可藉之自进,然而他却说:丞相(李林甫)无私,禁绝请托。表面上称赞丞相,实际表明自己不愿为了升官而走苑咸的门路。此时,他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在蓝田辋川购置了别业,经常在公馀闲暇游息其中,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说:“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多喜欢刻画一种宁静幽美的境界。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显得多么恬静优美!《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渲染出了春天月夜溪山一角的幽境。同是描写幽静的景色,也呈现出缤纷多姿的面貌。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等,色彩鲜丽;《辋川集》中的不少篇章,则清淡素净。他还有些诗勾画出了雄伟壮丽的景象(如《汉江临眺》、《终南山》),读者于此可“看积健为雄之妙”(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见《东坡题跋》卷五)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这话确乎道出了王维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王维是一个山水画家,他对自然景物的感觉敏锐,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给以突出的表现。如《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淇上即事田园》:“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皆着墨无多,即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图画。绘画讲究构图,他的诗也很注意景物的安排、布置。《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辽阔无涯,长河纵贯其中,远方地平线有圆而红的落日,近处长河边有直而白的孤烟,四种景物安排得多么巧妙、得当,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图。另外,他的诗也像绘画一样,注意色彩相互映衬的美,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都以色彩的对照,组成一幅鲜艳明丽的图画。王维在他的诗中,还特别喜爱和擅长描写听觉里的事物,把这当作构成诗中画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这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那响彻千山的杜鹃啼鸣,声震层峦的崖巅飞瀑,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王维的诗中画都不是风景写生式的。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说:“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前无古人,后无嗣者,文外独绝,不许有两。”指出了王维诗中的景,都是服务于表达情意的。诗人往往结合自身的印象和感受来刻画山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汉江的壮阔、浩淼,全从个人的印象和感觉着笔。这样写,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传达出山水的神韵。他还善于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心情。如《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以秋夜的静寂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寂寞悲凉心情。《酬张少府》:“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写隐居田园的闲适生活,景、情水乳交融。总之,王维的写景诗,能做到使山水的形貌、神韵与诗人的情致完美地统一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由于王维笔下的景,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为“我”之心所融会的物,所以读者便感到他诗中的景物形象,不仅做到形似,而且追求神似,达到了两者的统一。……

王维是开元、天宝时代最有名望的诗人,当时李白、杜甫的名望都不如他。唐代宗曾称王维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唐窦臮《述书赋》窦蒙(臮之兄)注也说:“二公(王维、王缙)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天宝末年殷编《河岳英灵集》,其《序》云:“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列王维为盛唐诗人之首而不提李白。直到贞元、元和时,李、杜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才高于王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颇为复杂,这里姑置不论,而只想提出一点,即由于王维在诗坛的盛名,他对当时诗歌的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另外,开元年间是唐代诗风转变的时期,这时,南朝遗留下来的绮艳柔靡之风得到了根本扭转,从王维的名望与影响看,他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应该也是相当大的。

王维今存诗三七六首,本书选入二○五首。入选的标准,主要看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同时也兼顾各种体裁、内容、风格以及各个时期的作品,希望能从各个方面来反映王维诗歌的成就。

入选的作品,分为“编年诗”、“未编年诗”两个部分。“编年诗”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对作品的写作年代,均在各诗的第一条注释中分别说明。限于篇幅,未能一一详述编年的依据。读者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自参阅拙作《王维集校注》和其中的附录《王维年谱》。“未编年诗”分体排列,其顺序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七绝。

本书对入选的作品都作了较详细的注释,难解之句还加了串讲。又对入选的大部分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分别作了扼要的评析(见于第一条注释),这对读者理解作品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拙作《王维集校注》对王维的诗文作了认真的校勘,它以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简称赵注本)为底本,校以多种赵氏未曾见到的重要古本,改正了赵注本的不少误字,故本书入选作品的文字,悉依《校注》。为省篇幅,《校注》对赵注本的校改及其依据,本书一般略去不述,但对各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异文,则择要作校记加以反映。校记中涉及的版本,除赵注本外,尚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简称宋蜀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本《王右丞文集》(简称静嘉堂本)、元刊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简称元本)、明刊十卷本《王摩诘集》(简称明十卷本)、明顾氏奇字斋刊本《类笺唐王右丞集》(简称奇字斋本)、《全唐诗》。此外,尚有《唐人选唐诗》、《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等书。作校记时,有数本文字相同者,仅举出一、二本作代表,而不一一详列各本。校记不另列条目,并入注文之中。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同志的不少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总序 中国古典文学,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峦,其雄浑壮阔,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足以令后世景仰。在这座宝库中,无数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血脉与审美情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古典语言文字的隔阂,许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日益远离当代读者,甚至逐渐被遗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为了弥合这种隔阂,让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重焕光彩,滋养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策划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丛书的宗旨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融合创新的编纂理念,精选能够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最高成就、最具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力的作品,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现代语言,配以必要的注释、赏析和背景介绍,重新呈现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子和对中国古典文化感兴趣的普通大众。 本丛书的选目,力求兼顾历史的纵深感与文学的广度。我们既会选取那些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名篇,也会发掘那些虽不为人熟知、却同样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佳作。从先秦诸子,到汉魏六朝,再到唐宋元明清,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主要文学体裁。无论是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哲思,还是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摹,我们都将努力呈现其最本真的面貌。 编纂过程中,我们尤为重视“读本”的功能性。这意味着,每一册读本都不仅仅是一部原著的简单复刻,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打磨的、适合当代读者阅读的“入门指南”和“深度体验”。我们力求在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同时,有效地降低阅读门槛,提升阅读的乐趣和获得感。 注释:我们聘请了国内一流的古典文学专家学者,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注释。这些注释力求准确、精炼,能够帮助读者扫清文字障碍,理解字词的古今异义,以及典故的来龙去脉。我们避免使用过于艰深的学术术语,力求通俗易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地获得知识。 赏析:每篇作品之后,我们都会附上精心撰写的赏析文字。这些赏析将从多个角度切入,例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心境;艺术特色的分析,包括其章法结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意境营造等;思想内容的解读,挖掘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人生感悟、社会批判等。赏析的目的是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作品,培养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背景介绍:对于重要的作品和作者,我们还会提供相应的背景介绍,包括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文学流派、社会文化环境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产生的土壤,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版本考证与校注: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我们也会对所选作品的版本进行细致的考证,并力求提供最准确、最可靠的校注本。这对于学术研究和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典藏”:本丛书之所以冠以“典藏”之名,是因为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一套普通的读物,而是一套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我们对图书的装帧设计、材质选用都极为考究,力求呈现出古朴典雅、充满文化韵味的整体风格。希望读者在捧读这套丛书时,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庄重与美丽,并愿意将其视为精神上的伙伴,长久地相伴左右。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系列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系列,是一项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呈现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学的宏大工程。我们深知,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爆炸和阅读碎片化的趋势,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古典文学经典,正面临着被遗忘和边缘化的危机。这不仅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断层,更是当代人精神世界缺失重要滋养的隐忧。 本丛书系列的出发点,便是要以一种更加亲切、更加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那些闪耀着千年智慧光芒的文学瑰宝,重新带回到大众视野之中。我们希望通过精心的选目、严谨的校注、深入的解读,以及富有文化品味的装帧,构建一套既有学术高度,又具可读性与收藏价值的古典文学读本。 选目之广,意在涵盖:本系列并非局限于某个朝代或某种文体。我们力求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兼顾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从先秦诸子百家文章的哲理思辨,到汉代辞赋的华美壮丽;从魏晋风骨的清峻孤傲,到唐诗宋词的千古绝唱;从元曲的生动俚俗,到明清小说、散文的世情人性。我们希望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立体、多维度的中国古典文学图景,让读者能够窥见其全貌,感受到其脉动的生命力。每一册图书,都将围绕一个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呈现。 读本之精,意在易懂:本系列最核心的理念便是“读本”二字。我们并非仅仅提供原汁原味的古籍文本,而是将其转化为当代读者能够理解、能够欣赏的“读本”。这意味着: 精准注释,扫清障碍:每一篇入选的作品,都会有详尽的注释。这些注释不仅限于生僻字词的释义,更包含了对典故、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的必要解读。我们聘请了国内顶尖的古典文学专家团队,力求注释的准确性、权威性,同时又避免过于学术化、枯燥化,让注释成为读者理解作品的得力助手,而非阻碍。 深度赏析,启发思考:在作品赏析部分,我们注重引导读者进行多层面的理解。赏析将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精妙的结构安排、高超的意境营造,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旨趣。同时,我们也会探讨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赏析的目的是启发读者的独立思考,培养其鉴赏能力,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背景梳理,拓宽视野:对于一些重要的作家或文学思潮,我们会在相应篇章前或篇章后,提供简洁而有力的背景介绍。这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品诞生的土壤,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版本校勘,追求可靠:我们深知,文献的可靠性是学术研究和深度阅读的基础。因此,在本系列的编纂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版本的研究与校勘,力求提供最接近原作、最为可靠的文本。 典藏之质,意在传承:选择“典藏”作为副名,并非仅仅是追求奢华的包装。它代表着我们对这套丛书的期许——它应当是一套能够经受时间检验,值得读者细细品味、长久珍藏的“经典”。 严谨的学术团队:本系列由国内一流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负责整体策划、选目、审校等关键环节,确保了丛书的学术水准。 高品质的印制:我们对图书的纸张、装帧、设计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力求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带给读者典雅、厚重的文化感受,使其成为书架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知识传承的载体。 面向未来的关怀:我们相信,阅读经典,是连接古今、滋养心灵的重要途径。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和喜爱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取智慧、力量与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系列,是对中国辉煌文学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当代读者精神需求的积极回应。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心灵,让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光,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对于唐诗的喜爱,都让我乐此不疲。而王维,这位集诗人、画家、音乐家于一身的奇才,他的诗歌更是我反复品读的对象。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更系统、更深入了解王维诗歌的机会。我一直觉得,王维的诗,最难得的是那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他笔下的景物,不是干巴巴的描写,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感。我特别喜欢他描写山水的诗句,仿佛每一片叶子,每一块石头,都在随着他的笔触而跳动。例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位隐士的形象,以及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充满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禅意。这本书的编排,也让我看到了王维诗歌创作的演变和发展,从早期的豪放,到中期的山水田园,再到后期的佛教思想的浸润,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的人生轨迹,理解他内心的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而王维先生的诗更是我心中的一座高峰。这次有机会接触到这本《王维诗选》,可以说是圆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我并非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爱好者,但这本书的编排和注解,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而是以一种亲切而又不失严谨的方式,引导我走进王维的世界。每首诗的选录都恰到好处,既有耳熟能详的名篇,也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佳作,让我看到了王维诗歌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诗句的解读,常常能够点醒我之前未曾领悟到的深意。比如,那些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在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王维诗歌意境的阐释,那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感受,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最简洁的语言,诉说着最深刻的道理。这本书让我对王维这位盛唐诗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国古典诗歌。

评分

我对文学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故事和情感,而王维先生的诗,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这本诗选,让我有机会再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位传奇人物的诗歌世界。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宁静致远的美感,仿佛能够抚平一切躁动不安的情绪。当我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我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思念,这种情感是如此的普遍,如此的真实,跨越了千年的时空,依然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而当他描绘起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又会被那宏大的景象所震撼,感受到宇宙的浩渺与自身的渺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王维诗歌的多面性,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也有恢弘的意境营造。它不仅仅是诗歌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体悟生命中的那些细微之处,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

说实话,我对王维的诗一直以来都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觉得他的诗境界太高,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轻易理解的。但这次偶然读到这本诗选,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发现,王维的诗,看似高远,实则贴近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生活化”的。他笔下的田园风光,那些瓜果蔬菜,那些农夫牧童,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却又被他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我尤其喜欢他那些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寥寥几句,便道出了相思之苦,让人心生怜惜。再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画面感十足,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清香,感受到秋夜的凉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顶尖的诗人,他们的灵感也来源于最平凡的生活,而他们所做的,只是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技艺,将这份平凡升华为艺术。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什么“高不可攀”的学术压力,反而让我觉得,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也能从中获得力量和启迪。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时常翻阅的诗歌集。每当我感到心浮气躁,或是被生活的琐碎磨蚀了些许锐气时,我总会捧起它,让王维先生那如同山涧清泉般澄澈的诗句洗涤我的心灵。他的诗,并非那种浓墨重彩、激昂澎湃的歌颂,而是如同画家笔下的淡墨写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山川的秀美,林间的静谧,甚至是心底最深沉的孤独与超然。读王维的诗,就像走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你能听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能感受到溪水潺潺的清凉,更能体会到那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悠远意境。他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智慧;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一种清净,也是一种境界。我尤其喜欢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那些色彩、声音、光影被他捕捉得如此精准而富有生命力,仿佛你置身其中,成为了那静坐的山林,那飘渺的云烟。这种与自然的亲近,也让我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醒我在喧嚣的世界里,还有一片宁静可以安放灵魂。每次读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都忍不住停下手中的笔,望向窗外,感受那份天地辽阔与人情温暖交织的奇妙情感。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精神的慰藉,是通往心灵深处的一扇窗。

评分

《韩愈诗选》是"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一种。韩愈是继“李杜”之后的唐代又一重要诗人。韩愈诗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狠重奇险”的艺术境界;一是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有的造句平直浅白,有的有意反对称反均衡,以恢复古朴刚健参差之美。韩愈诗对宋诗影响较大。《韩愈诗选》精选韩诗90余首,韩愈诗之精华尽在此中。《韩愈诗选》是"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一种。韩愈是继“李杜”之后的唐代又一重要诗人。韩愈诗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狠重奇险”的艺术境界;一是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有的造句平直浅白,有的有意反对称反均衡,以恢复古朴刚健参差之美。韩愈诗对宋诗影响较大。《韩愈诗选》精选韩诗90余首,韩愈诗之精华尽在此中。

评分

宁希元,男,山西稷山人。抗战时,曾于家塾读书两年,后西渡入陕,求学于南北各地。解放后入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自助教、讲师,副教授而至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之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元人散曲选粹》,《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等。 宁恢,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目前为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

评分

这套丛书 我就老版的诗经选 很是不错的

评分

这套书还是很乐意的,都是大家都是精品

评分

非常喜欢这套书,终于入手了,非常棒。

评分

这套书还是很乐意的,都是大家都是精品

评分

正版新书,干净整洁,非常喜欢的诗集选本。

评分

元稹是与白居易同时并同等重要的唐代诗人。本书对其诗文加以选注,以明杨循吉据宋本影钞《元氏长庆集》六十卷为底本,参校诸本,对重要的异文出以校记。选注者经过精审的校理,为读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注释吸收前人成果,辩明作品写作背景,着重引证典实,注准词义,间有对大意的串讲。本书是作者在其获奖图书《元稹集编年笺注》基础上精益求精而选注成的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古典诗歌选本。 

评分

外表看着美观大气上档次。一直信任京东。质量不错,送货很快,服务很好! 太漂亮,大气,档次高,超喜欢。 货比三家,选的也好是辛苦啊?现在除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在强哥这里买不到其他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上午下单,下午到家速度啊!看着还行 货品不错,装了实用。质量可以。是值得购买 不错不错不错!!!!!!用了还可以,刚开始用有点涩。很干净,质感也不错,价位适中,性价比一般吧。 不错 物流一天就到了 整体感觉很不错,收到就用了,挺喜欢的,这个用的好,还要买多几个。 物美价廉,用着看看吧,免去市场购物之劳 ,推荐答案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外表看着美观大气上档次。一直信任京东。质量不错,送货很快,服务很好! 太漂亮,大气,档次高,超喜欢。 货比三家,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宝贝收到了,非常喜欢,质量很好,卖家热情,物流给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购物,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