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造型设计(唐宇冰)

化妆造型设计(唐宇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宇冰 著
图书标签:
  • 化妆造型
  • 妆容设计
  • 舞台妆
  • 影视妆
  • 时尚妆
  • 美妆技巧
  • 化妆教程
  • 唐宇冰
  • 造型设计
  • 化妆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920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69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脸型与五官比例的分析、化妆用色等相关的化妆造型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化妆造型前的准备、工具与用品,重点介绍了化妆造型的步骤程序与技巧,并对化妆造型进行了分类,从日妆、时尚化妆、晚妆、新娘妆、舞台妆和创意妆来阐述妆容的设计及化妆技巧。
本书在编写时强调对学生专业素质全方位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注重内容的实用性,使其更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化妆艺术职业培训学校的材料,同时还可作为形象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化妆造型概论
2 第一节 脸型与五官比例
2 一、脸型分类
3 二、五官比例的分析
6 第二节 色彩与化妆造型设计
6 一、色彩的分类
7 二、色彩的基本属性
12 三、色彩的视觉效果
14 四、化妆用色
16 五、化妆色调
18 六、影响化妆用色的因素
20 思考题
第二章 化妆造型设计的准备
21 第一节 皮肤的生理特征
21 一、皮肤的解剖
26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及颜色
28 三、皮肤的种类与特征
29 第二节 化妆造型前的皮肤日常护理
29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二、皮肤的日常保养
36 三、化妆前后的皮肤清洁
37 思考题
第三章 化妆造型的工具与用品
38 第一节 化妆工具介绍
38 一、化妆工具
43 二、化妆工具的清洗与保养
44 第二节 化妆用品介绍
44 一、化妆用品
53 二、著名化妆品品牌介绍
59 思考题
第四章 化妆造型的步骤程序及技巧
60 第一节 化妆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60 一、清洁面部
60 二、拍化妆水(爽肤)
60 三、擦润肤乳(霜)
61 四、打底
62 五、做高光、暗影
62 六、扑定妆粉
63 七、鼻部的化妆
64 八、眉毛的化妆
64 九、眼部的化妆
68 十、颊部的化妆
69 十一、唇部的化妆
71 十二、化妆完毕的整体效果检查
72 第二节 化妆造型的应用技巧
72 一、五官比例
73 二、基面化妆的矫正
74 三、鼻部化妆的矫正
75 四、眼部化妆的矫正
75 五、眉毛的矫正
76 六、颊部化妆的矫正
76 七、唇部化妆的矫正
76 八、下颌的化妆矫正
77 九、前额的矫正化妆
77 思考题
第五章 化妆造型设计的种类
78 第一节 日妆
78 一、底妆
78 二、眼部
78 三、腮部
79 四、唇部
79 第二节 时尚化妆
80 第三节 晚妆
81 一、晚妆化妆技巧
81 二、常见的晚妆技法
84 第四节 新娘妆
84 一、新娘妆的妆容自然法则
84 二、新娘妆的色彩禁忌
85 三、新娘妆的化妆技巧和注意细节
86 四、不同风格的新娘妆
88 第五节 舞台妆
92 第六节 创意妆
93 一、设计主题
94 二、时尚创意妆的特点
94 三、创意妆的类型
96 思考题
97 参考文献
97 参考网站
好的,这里有一份关于《化妆造型设计(唐宇冰)》之外其他相关图书的详细简介,字数在1500字左右,力求内容详实且自然流畅: --- 经典美学与实用技巧深度融合:当代化妆造型艺术精粹导览 本套系列图书旨在为化妆造型艺术的爱好者、专业人士以及相关院校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价值的学习平台。它摒弃了单纯的技巧罗列,转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美学认知与技术应用框架。 第一卷:化妆造型的艺术史论与美学基础 本卷是构建扎实理论根基的基石。它不仅梳理了世界范围内化妆艺术自古代埃及、希腊直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更深入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对审美风尚的塑造作用。 历史长河中的面孔变迁: 从壁画中的色彩应用到油画人物的精致刻画,我们探讨了古代文明如何通过面部装饰表达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和个体身份。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比例和光影的精准把握,如何间接影响了后世对妆容和谐度的追求。进入近现代,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材料、大众传媒(如电影、摄影)的兴起,如何将化妆从贵族沙龙推向了大众视野,并催生了第一批职业化妆师。 视觉心理学与面部结构解析: 本部分重点引入了视觉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了色彩、线条、明暗在人眼中的感知过程。专业解剖学知识被巧妙地融入面部结构分析中,读者将学习如何精准识别颧骨、眼窝、下颌线的空间关系,理解不同脸型(如菱形脸、方形脸、圆形脸)的视觉“缺陷”与“优势”所在。理论层面强调了“三庭五眼”等经典比例的现代解读,并探讨了如何运用对比、协调、平衡、韵律等艺术原则来优化妆容的整体效果,而非仅仅关注单个部位的修饰。 色彩理论的深度应用: 这一章节超越了基础的冷暖色区分,详细阐述了色相、明度、纯度在面部皮肤底色校正中的复杂运用。内容涵盖了色彩互补原理在遮瑕中的精确计算,以及如何在不同光源(自然光、影棚灯光、舞台灯光)下预判妆容最终呈现的效果。特别加入了“肤色基因学”的概念,指导读者根据亚洲人特有的暖黄调或冷调肤质,选择最能提升气色的基底色和强调色。 第二卷:专业技术体系与不同应用领域精讲 本卷聚焦于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专业技术,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深度细分。 底妆构建的科学与艺术: 底妆是所有后续造型的平台。本卷详尽讲解了从肌肤准备(Prep)到妆面定型的全流程,包括不同质地粉底液、膏、霜的选择标准,以及应对不同皮肤问题(如油性、干性、敏感性肌肤)的打底与定妆技术。重点剖析了“无痕衔接”的技巧,即如何使妆容边缘完全消失,达到皮肤般自然的状态。针对高清摄影和视频拍摄的需求,本书还引入了“微光泽控制”技术,教导读者如何运用反射率不同的产品在镜头前塑造立体感,同时避免过度反光。 眼部造型的精细化处理: 眼妆是表达个性和情绪的关键。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影楼级、T台级、舞台级三种不同强度的眼妆构建方法。对于眼影的晕染,我们提供了从基础的“V字晕染法”到复杂“多层次渐变法”的进阶指导。眼线部分,不仅涵盖了流畅的液态眼线勾勒,更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眼皮褶皱结构设计最适合个体的眼型矫正方案。假睫毛的应用则细化到不同长度、卷度和密度的选择,以及如何用单簇睫毛模仿自然生长的层次感。 面部轮廓与修饰的进阶表达: 遮瑕与修容不再是简单的“打高光”和“画阴影”。本卷提供了基于面部骨骼测量的精准修容定位图谱。对比分析了霜状修容、粉状修容以及“反向打光法”(Reverse Contouring)在塑造清晰面部结构上的优势与局限性。特别针对亚洲人较平的五官特点,设计了一套“视觉前移”的修容思路,通过光影的巧妙布局,实现面部特征的自然凸显。 第三卷:多元化造型实践与跨界融合 现代化妆造型师必须具备适应多变市场需求的能力。本卷着重于前沿趋势和特殊场景应用。 影楼与婚庆造型的趋势前沿: 婚庆造型是市场的主流,本卷详细分析了当前流行的“自然光感新娘妆”、“轻奢复古风”和“中式传统礼服搭配”等主流风格的妆容与发型的统一设计。强调了与新娘服装材质、婚礼场地色调的协调一致性,并提供了一套高效的“三妆同步”管理流程,确保造型在迎宾、仪式、送客等不同环节的完美切换。 T台与创意概念造型: 探讨了如何将抽象的时尚主题(如“未来主义”、“解构主义”)转化为可执行的面部和身体造型。内容涵盖了非传统材料(如金属箔片、珠片、纺织物)在面部装饰中的安全使用与固定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夸张的色彩对比和几何图形来创造视觉冲击力。 特效化妆与损伤模拟的入门: 虽然本书侧重于唯美造型,但仍提供了特效化妆的基础入门知识。这包括对伤疤、瘀青等模拟的乳胶、石蜡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调和来模拟不同阶段损伤的真实质感。此部分旨在拓宽造型师的职业视野,理解从唯美到写实的不同技术边界。 职业素养与行业规范: 最后,本套书强调了化妆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工具的消毒与卫生规范(交叉感染预防)、客户沟通技巧、时间管理以及如何建立个人专业作品集(Portfolio)的策略,确保读者不仅技艺精湛,更能在行业内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总体特点: 本系列图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与高度的实操指导相结合。图例清晰,步骤详尽,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旨在培养从业者从“匠人思维”向“设计师思维”的转变,真正掌握造型艺术的内在逻辑与创造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化妆造型设计》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机会拜读一下,终于拿到手了,真是太激动了!打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封面设计也很吸引人,简洁大方,却又不失专业感。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插图,每一个都绘制得非常细致,色彩搭配也很有艺术性,能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我最先翻阅的部分是关于色彩理论的部分,感觉收获特别大。以前我总觉得化妆就是简单的红配绿,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色彩的冷暖、明度、饱和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搭配,甚至还涉及到了色彩心理学,原来不同的颜色真的能影响人的情绪和气质。书里还提到了不同肤色、不同脸型的人适合的色彩范围,讲解得非常透彻,而且还配有大量的实操案例,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尝试着为自己打造不同的妆容,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本书不仅是化妆爱好者的宝典,我觉得即使是专业的化妆师,也能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启发,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一直对美妆行业充满兴趣,所以这次买了这本《化妆造型设计》,是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扎实的专业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面部骨骼与比例分析”的部分,感觉非常实用。作者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测量来判断一个人的脸型、五官比例,以及这些特征对整体造型的影响。书中有很多精美的插画,将人脸的解剖结构和比例关系展示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对人体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化妆不仅仅是涂抹颜料,更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这本书恰恰展现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化妆,而是让你理解化妆背后的原理,例如如何通过修容和打高光来优化脸部线条,如何通过眉形来改变眼神的传达,如何通过唇妆来烘托整体的妆感。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针对不同类型的脸型和五官特点,提供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让我受益匪浅。我打算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运用所学,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妆师。

评分

这本《化妆造型设计》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莫过于它对“材质与光影”的深入剖析。我之前一直觉得化妆品的质地和光泽度对妆容的影响比较有限,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质地的彩妆产品,比如哑光、珠光、金属光泽、甚至是有细闪效果的产品,它们在视觉上会产生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面部轮廓和个人喜好来选择和运用。尤其是关于“光影的运用”部分,作者用非常专业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阐述了如何通过打高光和修容来塑造立体的五官,如何利用光影的明暗变化来增强脸部的轮廓感和立体感。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不同灯光下妆容的表现”的技巧,这对于需要经常在镜头前或者特定场合出现的我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妆容在某些光线下显得太平淡或者不自然,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是自己对光影的理解不够深入。现在,我开始尝试着用不同的光影技巧来调整自己的妆容,效果真的非常明显,感觉脸部线条都变得更加流畅和精致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化妆造型是一个非常感性的领域,但《化妆造型设计》这本书却用非常理性的方式,将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脸型与发型搭配”的分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圆脸适合斜刘海”,而是从头型、发质、发量、甚至颈部线条等多个维度,给出了非常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建议。书中大量的插画和真人对比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发型和脸型搭配后的效果,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差异和美感。我一直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感到困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造型师,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除了发型,书中还涉及了“配饰的选择与运用”这一部分,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造型设计,不仅仅是妆容和发型,配饰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风格的耳环、项链、帽子,都可以为整体造型增添不同的色彩和亮点。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化妆造型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的艺术,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评分

说实话,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化妆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化得好看”的层面,但《化妆造型设计》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我之前比较关注的是一些潮流妆容的讲解,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化妆更深层次的魅力——造型设计。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不同场合的妆容设计”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晚宴妆要浓,日常妆要淡”,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场合的背景、着装、甚至是参与人员的身份,如何去对应设计出最恰当的妆容。比如,参加一个艺术展览的妆容,可能需要在色彩和创意上有所突破,而参加一个商务会议的妆容,则需要体现出专业和自信。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情绪表达”和“角色塑造”的内容,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来化妆还可以成为一种讲述故事的语言,通过妆容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年代妆”的讲解,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审美趋势和妆容特点都有详细的介绍,这让我对时尚史和妆容演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对化妆造型设计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