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广忠 著
图书标签:
  • 二十四节气
  • 淮南子
  • 传统文化
  • 农耕文明
  • 哲学
  • 天文
  • 历法
  • 中国古典文献
  • 节气文化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982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75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的完整、科学的记载,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月亮、北斗斗柄、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刘安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奉献给朝廷,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编入太初历,颁行全国,走向亚洲,影响世界。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按照《天文训》的顺序,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衍生出的节庆和民俗、物候和农谚、饮食和养生,以及与节气有关的诗词曲等,作了简要介绍,可以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深厚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陈广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学、诗词格律、古代汉语等课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35年。已出版主要专著25部(独著21部,合著4部)。主要有:《淮南子译注》(1990)、《刘安评传》(1996)、《淮南子科技思想》(2001)、《淮南子斠诠》(2008)、《淮南子研究书目》(2011)、《淮南子精华》(2010,主编)、《全本全注全译淮南子》(2012)、《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淮南子》(2015)、《淮南鸿烈解》(2013,校理)、《淮南文集》(2014)、《两淮文化》(1996)、《淮河传》(2009)、《韵镜通释》(2004)、《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2004,合作)、《古典文献学》(2006,合作)、《全国高考语文诗词曲文言文解题指要》(2015)等,并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序言:《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的创立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二十四节气表(1)
二十四节气表(2)
主要著作目录
附录:《淮南子》二十四节气书影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时令变迁下的古人智慧 浩渺星汉,斗转星移,自古以来,人类便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试图理解宇宙的规律,并将其融入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便是这样一份凝结了先民对自然运行深刻洞察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时间坐标,更渗透着天文、历法、物候、民俗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构建了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生活节奏。 而《淮南子》,作为一部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则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阐释了天地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书中对宇宙生成、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的论述,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读,无不与节气所蕴含的自然之道息息相关。 本书《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并非简单地将节气与《淮南子》的某一章节或某一句言论进行机械的对应。它更侧重于挖掘两者在思想精神层面的深层契合。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天文演变、物候变迁、以及由此衍生的农事活动、养生之道、民俗风情进行细致梳理,我们得以窥见古人顺应自然、因时而动的生存智慧。 与此同时,本书将《淮南子》中关于“道”的阐释,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关于“循时而动”的哲学思想,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书中将重点分析《淮南子》中哪些观点、哪些论述,能够为我们理解节气的生成机制、节气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提供更为深刻的哲学视角和理论支撑。 核心内容探讨: 天文历法与节气根源:本书将追溯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结合《淮南子》中关于天象、星宿的记述,探讨节气与古代历法学的紧密联系。例如,《淮南子》中对日月运行、星辰位置的描述,为理解节气作为天文刻度的形成提供了背景。 物候变化与自然规律:二十四节气最直观的体现是物候的变化。本书将深入解析每个节气所对应的自然界变化,如草木荣枯、鸟兽迁徙、气温雨量等,并与《淮南子》中对自然界“气”的流转、阴阳消长的论述进行对照。理解《淮南子》中的“道法自然”,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节气背后所遵循的客观自然规律。 农事活动与生存智慧:对于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本书将结合《淮南子》中关于农事、土地、物产的论述,展现古人如何根据节气变化来安排播种、耕作、收割等各项农事活动,体现出古人顺应天时、精耕细作的智慧。 养生之道与身心调适:中医养生理论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本书将探讨不同节气下,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饮食、起居、运动建议,并将其与《淮南子》中关于“养形”、“节欲”、“顺四时”等养生哲学思想相结合,揭示古人如何通过顺应自然的时序来达到身心健康的平衡。 民俗风情与文化传承:节气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承载着丰富民俗文化的载体。本书将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习俗、谚语等,并尝试在《淮南子》的宏观哲学框架下,解读这些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追求,例如《淮南子》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如何体现在节气民俗中。 《淮南子》中的“时”观:本书将特别关注《淮南子》中对于“时”的哲学解读,探讨书中关于时间流转、事物发展阶段性、以及把握时机的思想。这种“时”观与节气所代表的时间周期、季节更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想维度。 通过以上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旨在展现一个宏大而精妙的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梳理,更是对古人深刻的哲学思想与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的探索。本书希望能引领读者穿越时空,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中国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它将帮助读者理解,二十四节气并非简单的日期划分,而是蕴含着天道运行、生命律动的哲学密码,而《淮南子》则提供了理解这些密码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段: 我对《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来自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了解二十四节气,就是了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而研读《淮南子》,则能窥见中国古人精妙绝伦的思维方式。我一直觉得,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标记,它们背后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宇宙运行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周期的理解。而《淮南子》则以其博大精深的体系,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猜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节气的知识,更会深入挖掘节气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例如,如何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否能在节气的安排中找到生动的注脚?又或者,从《淮南子》的宇宙观出发,去阐释节气对农业生产、养生保健乃至社会活动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去感受中国古人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统一的智慧。

评分

第一段: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光是书名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历法和哲学思想颇为着迷,而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文明的精髓,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和规律,常常让我惊叹不已。同时,《淮南子》又是汉代思想的集大成者,融合了诸子百家学说,其宇宙观、人生观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禁让人好奇作者将如何串联起古老的农时智慧与深邃的哲学思辨。我设想,书中或许会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细致解读,去探寻其与《淮南子》中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想的内在联系。例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是否与《淮南子》中关于“生”的论述相呼应?夏天阳气鼎盛,万物繁茂,又如何体现了《淮南子》对“长”的理解?秋天肃杀,冬天蛰藏,这些节气中的变化,是否也映射了《淮南子》中关于“收”与“藏”的智慧?我期待书中能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将那些看似遥远古朴的节气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并从中挖掘出与《淮南子》哲学思想契合的深刻道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节气或哲学的书,更是一把解锁中国古人生活智慧与哲学思考的钥匙。

评分

第二段: 拿到《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这本书,一股浓厚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我是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尤其钟爱那些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的作品。《淮南子》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一个特别的位置,它就像一个深邃的智慧宝库,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体悟。而二十四节气,更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不仅仅是日子的划分,更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我一直好奇,这两个看似不那么直接相关的概念,在作者笔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猜测,作者可能会从《淮南子》的视角出发,去解读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演变,或许会发现其中隐藏着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他们如何将这种认知融入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也许书中会引用《淮南子》中关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论述,来解释节气为何能够准确地反映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又如何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视角,将微观的节气变化置于宏观的宇宙图景中,并与《淮南子》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带领读者一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智慧。

评分

第五段: 这本书的书名《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反映古人生活智慧和哲学思想的内容。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瑰宝,凝聚了无数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而《淮南子》,则是我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一部著作,它被誉为“杂家”的代表,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将这两个看似不同但又可能息息相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从节气的角度出发,去阐释《淮南子》中关于天人关系、宇宙生成等方面的思想。例如,当某个节气到来时,万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淮南子》又是如何解释这些变化的?又或者,从《淮南子》的宏观视角切入,去解读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哲学理念,如顺应自然、平衡发展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种古老而又鲜活的智慧,让我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更能从中获得启发,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评分

第四段: 阅读《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这本书,我期待的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我一直对古人如何观察自然、理解宇宙感到好奇,而二十四节气正是这种观察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日升月落的标记,更是中国人与土地、与时令深度连接的纽带。另一方面,《淮南子》作为汉代重要的哲学典籍,其内容包罗万象,尤其在天文、地理、哲学等方面,都展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我一直觉得,《淮南子》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与二十四节气所体现的顺应自然、天人感应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在这本书中,将这二者进行巧妙的融合。我设想,书中或许会以节气为引子,去解读《淮南子》中关于自然之道、宇宙运行的论述,反之亦然,利用《淮南子》的哲学框架,去阐释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引发我对中国古人智慧的深刻思考,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中那些历久弥新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