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付平,马青变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肝病
  • 理气
  • 医案
  • 专科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健康
  • 临床经验
  • 舒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160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158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8
字数:1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第一篇讲了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经络在临床应用和治疗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使读者重温中医基础理论,便于在临床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辨证论治,从而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七情致病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方面的变化,主要是人们的思想情绪过激而引起,它不但能影响五脏六腑,也能影响到四肢百骸,甚至引起更重要的疾病。
  全书共分5章,39节,150个案例。全书章节分为脏腑经络气血关系篇、舒肝理气治疗多种疾病篇、舒肝理气治疗妇科疾病篇、舒肝理气治疗恶性肿瘤篇以及疑难杂症拾遗篇,全书病因病机均应用中医理论知识,并多处有新意。

目录

第一章 人体脏腑气血经络关系篇
第一节 脏腑概说
第二节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肝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肺
四、心与肾
五、肝与脾
六、肝与肺
七、肝与肾
八、脾与肺
九、脾与肾
十、肺与肾
第三节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
二、脾与胃的表里关系
三、肝与胆的表里关系
四、肾与膀胱之间的关系
五、心与小肠的表里关系
第五节 气血津液的生理关系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神
第六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 舒肝理气治疗多种疾病篇
第一节 肝气犯脾证
第二节 肝气犯胃证
第三节 肝气犯肠证
第四节 肝气犯心证
第五节 肝气犯肺证
第六节 肝气犯肾证
第七节 肝气犯己证(胁痛)
第八节 肝气犯脑证
第九节 肝气犯脉证
第十节 肝气犯眼症
第十一节 肝气(火)犯血证

第三章 舒肝理气治妇科病篇
第一节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
四、月经过多
五、月经过少
二、妇人经前乳胀
三、妇女乳癖
四、妇女阴痛

第四章 舒肝理气治疗恶性肿瘤病篇
第一节 对以肝论治恶性肿瘤病的粗浅认识
第二节 恶性肿瘤病从肝论治病例
第三节 几点体会

第五章 疑难杂证拾遗篇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疏肝解痉降血压(风眩)
第四节 低血压
第五节 失眠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其引起的心包积液病治法
第七节 异病同治
一、胃下垂
二、子宫脱垂
三、直肠脱垂
第八节 面神经炎
第九节 三叉神经痛
第十节 荨麻疹
第十一节 湿疹证治体会
第十二节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第十三节 前列腺增生

精彩书摘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
  第九节肝气犯脉证
  肝气犯脉证即中医“脉痹”,相当于西医的血管闭塞性炎症。
  中医的“脉痹”系指由于人的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肥甘饮食不节,血管痉挛等造成部分血管狭窄,血流减少,血流缓慢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使患者出现“眩晕”或“厥逆”之症。其原因多由先天不足、脾肾两虚或后天失调、气血亏损所致,气虚则血流不畅,阴血亏损则脉道不充运行缓慢,日久则血道瘀滞,甚则闭塞不通,以至脉涩如丝甚或无脉,形成了西医讲的无脉证或血管阻塞等病证。
  案一:韩某,女,52岁。
  主症:患者5天前因家庭不和吵架生气后突然右手不能活动,双脚发麻来就诊,伴烦躁、头痛、失眠、手足无力、两胁胀痛。查体发现患者左臂血压测不到,右臂血压160/120mmHg,切脉脉弦细沉,左臂无脉,舌质暗红,苔腻。家人诉西医诊断为颈动脉有斑块形成,建议放动脉支架治疗。家属想用中医治疗所以来诊。
  证属:肝气郁滞,血管痹阻。
  治法:平肝熄风,活血通脉。
  方药:四逆散加通窍活血汤加减。
  柴胡10g、赤芍15g、枳实12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5g、泽兰叶10g、生黄芪30g、郁金15g、茺蔚子10g、葛根30g、丹参30g、石菖蒲30g、穿山甲6g、白芍10g、青箱子15g、夏枯草30g、川牛膝30g、全蝎6g、蜈蚣2条。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10天后来就诊,烦躁减轻,手足无力未除,以上方去当归、甘草加海藻10g、昆布10g以软坚散结。15剂,每日1剂,分2次服。
  三诊20天后来就诊,两胁胀痛减轻,头痛失眠消除,原方25剂,每日1剂,分2次服。前后原方加减共服50余剂。
  四诊:2个月后来就诊,见右臂能活动,双足麻木未减,右臂血压130/95mmHg,左臂脉仍测不到,在原方的基础上黄芪加到100g、党参40g、旱莲草30g、女贞子15g。服药35剂后就诊诸症消失,左臂能测到血压90/70mmHg。
  五诊:4个月后又来就诊,继续服用以下方药:生黄芪100g、党参40g、桂枝15g、三七6g、丹参30g、白术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地龙10g、甘草6g、柴胡10g、枳实15g。5剂,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继续益气活血。常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按语)本案例无脉证是属于上肢型,该患者长期以来心情不舒畅,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痉挛状态,加之本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甚,血液成分有所改变,出现了高血脂,高血黏度等病证,加之长期以来失治误治引发颈动脉阻塞,危急生命。通过长时间用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活血通脉的方法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通过这一病例使人们认识到只要患者坚定信心,坚持治疗,奇迹一定会出现,仅此一例仅供参考。
  案二:朱某,男,47岁。
  主症:患者胸腹壁有条纹状物,固定不变,刺痛,胀痛,已有一年余,随着时间的推移痛势越重,并伴有发热的感觉。经常有胸闷嗳气等症状,舌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血栓性静脉炎。
  ……

前言/序言

  医案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对病证案例的记录。清代医家俞震认为:多读医案,能把医者治法之巧学到手。由此可见,中医可通过医案的形式向读者展现灵活多变的诊治经验。不少医案能给读者举一反三的启示,一篇出色的医案必须症因精审,辨证恰当,理法方药契合,有较可靠的效验记录,并能启发读者深思多虑,从而让读者悟出更出色的医果,推动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让社会进步,后人得益。所以说医案不是一份简单的诊疗纪实,它能反映编者的经验心得和治法特色,从而使读者学到一般方书论著所不易学到的临床见解和实际经验。
  多数医案以类案的形式将一段时期的名老中医医案加以编撰,这样能使后来学者从这些类案中学到不同流派的学术经验和名医诸家之精粹,获得教益。本书以个案专科形式编著在一起,重点叙述情志变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的严重性。本书每节都有开头语,结束后加按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处方、用药和疗效,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能很快产生共鸣。
  中医讲肝主疏泄,主要是指肝有疏通人体气机的功能。首先能疏泄情志活动,促进人们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其次能参与部分心气的活动,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最后调畅脾胃升降,协助脾胃加快消化和运输功能。西医讲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在物质代谢方面肝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总之,肝功能正常、气血相和、代谢畅通,人的精神愉快,则百病不生;反之,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引起气滞,代谢受阻造成气血不行则血流不畅导致血瘀,久而久之形成积块增加了癌变的概率。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所说:“不生气就不生病”,这很有道理,但如果生气得了病怎么办?就可以用疏肝理气的办法治过来,这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本书第一篇讲了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经络在临床应用和治疗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使读者重温中医基础理论,便于在临床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辨证论治,从而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七情致病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方面的变化,主要是人们的思想情绪过激而引起,它不但能影响五脏六腑,也能影响到四肢百骸,甚至引起更重要的疾病。
  全书共分5章,39节,150个案例。全书章节分为脏腑经络气血关系篇、舒肝理气治疗多种疾病篇、舒肝理气治疗妇科疾病篇、舒肝理气治疗恶性肿瘤篇以及疑难杂症拾遗篇,全书病因病机均应用中医理论知识,并多处有新意。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理想都难以实现,当我们在关注健康时,必要的医学常识是不可少的。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学的智慧与实践 一、 凝练千年智慧,洞悉肝气运行的奥秘 《舒肝理气治百病》并非一本孤立的医学著作,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在数千年临床实践中,对肝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人体一身之气的密切关系的深刻洞察与凝练。中医认为,肝不仅主疏泄、调畅气机,更与情志、筋脉、目、爪甲等密切相关。当肝气失于疏泄,郁滞不行,便会引发一系列病症,从情志不畅、烦躁易怒,到胸胁胀痛、胃脘不适,乃至妇科诸疾、失眠健忘,可谓“百病皆由肝气生”。 本书的编写,正是以“疏肝理气”为核心,系统梳理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它并非简单罗列方药,而是引导读者深入理解肝气郁滞的根本原因,从病因、病机、病证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揭示疾病发生的内在规律。书中贯穿的,是对人体“整体观”的强调。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气血津液相互滋养。肝作为“将军之官”,其气机运行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全身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协调。因此,舒肝理气,并非仅针对肝脏本身,而是通过调理肝脏,间接调理全身,实现“以治肝代治百病”的独特疗效。 二、 临床医案的宝库:真实案例下的中医智慧 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精选的医案。这些医案,如同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珍珠,真实记录了历代名医在临床诊疗中的宝贵经验。每一则医案,都不仅仅是一个病人的故事,更是一次深入理解疾病、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的生动实践。 医案的选取,严格遵循“精、准、深”的原则。它们覆盖了肝气郁滞可能引发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无论是单纯的肝郁气滞,还是肝郁脾虚、肝郁血瘀、肝郁化火等复杂证候,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一则医案,都力求详尽地展现: 病史采集的细致入微: 患者的起病缓急、症状特点、发病诱因、既往病史、生活习惯、情志变化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不仅是中医诊疗的基础,也是揭示病机、指导用药的关键。 辨证论治的精准到位: 医案详细记录了医者如何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从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病因、病机等方面,层层剥茧,最终确立了准确的证型。 治法方药的精妙组合: 针对不同的证型,医家们如何选用最适合的治法,如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清肝泻火等,并如何组建方剂,选用药物。书中不仅列出了具体的方剂名称,更会细致讲解方剂的组成、药物的配伍,以及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关系,为何如此配伍,其药理作用如何,为何能达到疗效。 随症加减的灵活应变: 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患者的反应也会因人而异。医案中,充分展现了医者如何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对原有的方药进行灵活加减,以求最佳疗效。这种“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的思维,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精髓所在。 疗效的客观呈现: 每一个医案的结尾,都清晰地记录了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这种真实的疗效反馈,不仅是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有力证明,也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通过这些真实的医案,读者不仅能学习到具体的病症和治疗方法,更能从中领悟到中医“道”的智慧——即中医并非僵化的条文,而是活生生的、动态的、以人为本的医学。医者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洞察力、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真正做到“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的疗效。 三、 疏肝理气,不只针对“肝”:拓宽中医的治疗视野 《舒肝理气治百病》所倡导的“疏肝理气”,并非局限于肝脏本身。中医的“肝”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它涵盖了调畅全身气机、维持情绪稳定、促进消化吸收、调节月经周期等多个方面。因此,当肝气郁滞时,所表现出的症状往往是多系统、多脏器的。 本书的医案,生动地诠释了“疏肝理气”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例如: 情志疾病: 抑郁、焦虑、失眠、易怒等,这些看似纯粹的心理问题,在中医看来,往往是肝气郁结的直接表现。通过疏肝理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困扰,恢复心理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 胃脘胀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常常与肝气横逆犯胃、肝郁脾虚有关。疏肝理气,能够调畅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乳房胀痛等,这些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与肝气郁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疏肝理气,能够调和气血,调畅冲任,从而达到调经止痛、疏通乳络的目的。 心血管系统疾病: 胸闷、心悸、胁肋胀痛,这些症状虽然可能与心相关,但其根源往往在于肝气不舒,导致气滞血瘀。疏肝理气,可以改善心血管供血,缓解胸部不适。 其他杂病: 慢性疲劳、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肌肉酸痛等,许多看似“不明原因”的症状,都有可能与肝气郁滞有关。通过疏肝理气,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通过这些丰富的医案,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调理观念。它鼓励我们从更宏观、更根本的层面去理解疾病,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四、 继承与发展:为现代中医临床注入新活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的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本书的出版,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医的“疏肝理气”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为广大中医师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参考,帮助他们提升辨证施治的能力,更能够启发广大医学爱好者,深入了解中医的智慧,学习如何通过调理肝气来维护自身健康。书中通俗易懂的语言,严谨的论述,丰富的案例,都使得中医理论和实践变得更加 approachable(易于接近),也更加实用。 《舒肝理气治百病》不仅仅是一本医案集,它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中医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它更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在探索人体健康奥秘的道路。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疏肝理气”的精湛医术,更能体会到中医“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健康、疾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未病先防,已病求治”的养生目标。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古老的中医智慧,以鲜活的临床实践形式呈现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它证明了,中医的“疏肝理气”并非陈旧的理论,而是应对现代人健康挑战的有效武器,是守护我们身心健康的强大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的初步想法,是这本书可能非常接地气。我一直觉得,相比于理论书籍,真实的医案更能反映中医的魅力和实用价值。“舒肝理气”作为核心理念,触及了人体很多基础性的生理和病理环节,比如情绪、消化、乃至身体的整体平衡。当看到“治百病”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是虚夸,而是期待它能展现中医“治未病”或者“扶正祛邪”的整体观。一本好的医案选编,应该能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从症状到诊断,再到治疗方案的形成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尤其想知道,在这些医案中,是否有一些是针对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难以启齿的健康问题的?比如长期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或者消化不良等。如果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治疗思路,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

初拿到《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书名中的“舒肝理气”四个字,已经点出了其重点,在中医理论中,肝脏与情绪、消化、血液循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常见的亚健康状态,比如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甚至是更复杂的疾病,都可能与肝气郁结有关。而“治百病”的提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大包大揽”,但考虑到是“专科医案选编”,我想这或许是为了突出中医在解决复杂疑难杂症方面的独到之处。我更关注的是医案本身的呈现方式,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示病人的初始症状、医生的诊断思路、所用的具体方剂,以及随后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如果医案中能包含一些比较罕见或者说不常见的病症,并且用舒肝理气的方法得到了有效控制,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临床思路,而不是仅仅列出方子。

评分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似乎直接点出了中医解决当下许多健康痛点的方向。我一直对中医的“情志致病”理论颇有体会,深知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舒肝理气”正是针对这一核心环节进行调理,这让我对书中案例的实用性充满了期待。“治百病”的宏大叙事,在“专科医案选编”的定位下,我理解为是一种强调中医治疗的广泛性和有效性,通过精选的真实案例来支撑这一观点。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能否详细展示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肝气,来影响和改善那些看似与肝脏没有直接关联的疾病。例如,一些皮肤问题、妇科疾病,甚至是一些慢性疼痛,是否也能通过舒肝理气的思路得到有效治疗?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辨证分析,让读者不仅看到方药,更能理解其背后的中医智慧,从而在面对自身健康问题时,能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科学的应对方法。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一出来,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是一名中医的爱好者,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医案类的书籍,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中医知识。这本书的书名就点明了它的核心——“舒肝理气”,这是中医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方向,很多慢性疾病、情绪问题都与肝气不舒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治百病”这个词虽然略显宏大,但也能看出编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中医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潜力。“专科医案选编”则表明了这本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选了来自专业中医师的真实案例,这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每个医案的辨证思路、治法方药,以及病程中的变化和转归。如果能配上一些图谱或者示意图,那就更好了。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到中医治病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养生保健或实践中去。

评分

《舒肝理气治百病中医专科医案选编》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一直对中医的“辨证论治”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处理那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副作用较大的疾病时,中医往往能给出令人惊喜的答案。书名中的“舒肝理气”是中医调理身体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很多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情绪起伏也多,导致肝气不舒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治百病”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结合“专科医案选编”来看,我理解为是想通过精选的医案,来展示中医在处理不同类型疾病时,如何巧妙运用舒肝理气的原理,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每一个医案背后的中医思想,比如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子,方子里的每一味药是如何配伍的,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是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的。如果医案中能包含一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程的患者案例,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展现中医的临床应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