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特約評論員、軍事專傢杜文龍傾心力作!
★緊扣軍情熱點,審時度勢觀察分析裝備問題
★全麵解析新銳兵器,視角精準專業
★彰顯曆史擔當,堅決維護國傢領土主權與安全的強烈使命
★古有《文心雕龍》彰顯寫作之精義,今有《軍心雕龍》盡述兵強之戈銳
《軍心雕龍:杜文龍研究員論兵器》是央視特約評論員、軍事專傢杜文龍研究員近年的專論集。圍繞武器裝備、戰略謀劃和全球熱點等問題,闡述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知。在這些研究中,我們不僅收獲許多兵器方麵的知識,也從中領悟到“軍心雕龍”的內涵和指嚮,充分體現瞭大國重器的精工細鎸與捍我疆土衛我中華的曆史擔當。
杜文龍,軍事專傢、軍事學碩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軍委科技委兼職委員、中央電視颱特約評論員、全軍首批外宣專傢,大校軍銜,畢業於石傢莊陸軍學院、石傢莊陸軍指揮學院和國防大學。曾任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閤同戰術研究室副主任、訓練研究室主任和軍隊建設研究部後勤和裝備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網絡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瞭60餘部作戰法規、理論專著、教材的編寫,參加瞭40多項軍隊重大課題研究,發錶文章400多篇,接受20多傢新聞媒體訪談近萬場次,舉辦講座數百場。2017年5月被評為“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傢”。
新銳武器
浪尖上的盾牌—“宙斯盾”係統麵麵觀 3
深水炸彈—爆音遠去的水中霹靂 14
水雷—浸泡在水中的戰略武器27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中口徑艦炮 40
魚雷,殺手不在暮年 50
彈進炮退—近程防禦中小口徑速射炮 59
F-35,戰鬥機的革命者 68
大口徑狙擊步槍的作戰運用 75
FCS(未來戰鬥係統)批判81
全地形車—難以苛求的“全” 90
如何識彆坦剋、裝甲車輛 96
“陸戰之王”如何潛渡? 103
《變形金剛》之另眼欣賞 109
輕型裝甲車輛的車載武器113
未來十年,這些武器可能發威 121
俄羅斯BTP-80 兩棲輪式裝甲車126
“魔鬼終結者”:火箭炮 133
“獵鷹”—走嚮常規的戰略武器 140
中國陸軍新世紀銘牌—武直-10 146
美研發顛覆性武器瞄準亞太 152
“陸地航母”:中國萬瓦級激光殺敵於無形 158
新型導彈令美擔憂 164
美X-47B 無人機首次空中加油對接 170
“國之利器”震撼亮相,中國“智造”舉世矚目 177
試射“三叉戟”導彈,美軍強化亞太核打擊能力 182
俄羅斯核殺器泄密,直戳美國反導漏洞 188
日本試射新導彈主要針對中國 194
新武器與大戰略 198
俄羅斯新型巡航導彈發威,美感到威脅......................... 203
最強航母,六代戰機,美造重器守亞太......................... 206
熱點關注
颱軍立體的“魚叉”與三棲的“雄風”......................... 213
颱軍武裝直升機現狀...................................................... 219
颱軍老舊的兩棲戰車...................................................... 225
對颱軍售,戕害颱灣的慢性毒藥.................................... 232
美插手南海變本加厲...................................................... 236
殲-20 和運-20 陸續服役,中國空中戰力提升.............. 240
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的強軍戰略........................................ 244
日本派兵進駐釣魚島附近島嶼,潛艇護衛艦直指南海.... 249
三軍聯戰體係已經形成.................................................. 253
美越關係升溫的背後...................................................... 256
戰略謀劃
“劃齣近海”的越南海軍............................................... 261
力不從心的“遠洋進攻”—軍購盛筵下的印度海軍.... 269
印度離強大的航母編隊還很遠........................................ 279
彆樣“韓流”:韓國軍工技術難有起色......................... 287
太極旗掩映下的韓國軍隊............................................... 294
美國取消遠徵突擊車是個錯誤........................................ 302
韓軍潛艇正在發力.......................................................... 304
升級空海一體,美重迴全球介入.................................... 309
美俄齊發力,再造“轟炸機時代”................................ 314
中國航母建設正根據需要穩步推進................................ 317
“美國春晚”驚現六代機雛形........................................ 322
美國針對中國建立“封堵聯盟”.................................... 325
軍情解碼
部署“縮水版”的薩德是“定心丸”還是“鬧心丸”?........ 331
日本最高監聽機密,目標直指中國艦艇......................... 335
從人機圍棋大戰看未來科技戰爭.................................... 340
走嚮常規:美國戰略威懾轉型........................................ 344
戰爭就是吞金的較量
—對軍事科技、裝備和戰爭的另眼觀察...................... 349
處理好創建作戰理論體係的六大關係............................. 357
真正的無人機時代還沒到來........................................... 362
俄羅斯要打造新AK........................................................ 367
對中國沒有吸引力的C-130 運輸機............................... 372
走嚮常規:美國戰略威懾轉型
戰略給人的印象是大,因此戰略威懾也就有瞭以國為單位的毀滅能力。按照經典的定義,戰略威懾是國傢或者政治集團為實現既定的政治目的,以軍事手段為主造成強大聲勢或者威力懾服對方的行動,是軍事威懾在戰略層次的運用。如果以手段為標準,可以分為常規威懾和核威懾。2015年4月6日,美國國防部公布瞭新的《核態勢評估報告》,這是繼1994年、2001年之後的第三份核態勢報告,也是第一份全文公開的報告。報告全麵反映瞭奧巴馬既倡導建立無核世界,又要保持強大核威懾的思想,顯示瞭美國戰略威懾體係的較大調整。報告首次降低瞭核威懾在戰略威懾體係中的份額與作用,使人們開始重新認識核老虎在國傢安全保障體係中的核心作用。
長期以來,戰略威懾被核威懾所壟斷,核威懾成瞭戰略威懾的代名詞。從美、蘇成功爆炸並裝備核武器以來,不斷壯大的核武庫成瞭最令對手膽寒的東西。當1967年蘇聯在美國的後院古巴竪起核導彈時,以3萬多枚核彈做後盾的肯尼迪總統,不惜擺齣決戰架勢逼退瞭蘇聯的核攻勢。正是這種超級威懾能力,使核武器從沙漠鐵塔頂端的核炸彈發展成陸基核導彈後,又成為戰略導彈潛艇的標準打擊武器,確立瞭三位一體“核威懾”的基本格局,無論冷戰時期雙方如何發展戰略威懾力量,都是在運載工具上加高陸、潛、空這三道圍牆。
核威懾作為一種傳統的戰略威懾手段,能夠起到存在即威懾的作用。隻是製造並爆炸瞭核武器,不管核政策怎樣,放到武器庫中就能夠對敵構成威懾。冷戰期間,核威懾是世界範圍內應用最為廣泛的戰略威懾手段,也曾經是戰略威懾的主要手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核武器已經不再神秘,暴烈的核能開始被馴服而成為能源使用,核技術門檻開始變得越來越低,而核武器使用卻由於過於巨大的殺傷和破壞作用而使得使用的門檻大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核威懾的作用開始下降,因為人們發現不能使用的核武器所形成的核威懾僅僅是一種威懾而已,在雙方都握有核武器的條件下,能夠構成對等威懾,而在對等威懾的條件下,雙方在核威懾能力上形成1∶1的均衡局麵,此時核威懾也就失去瞭原有作用,因為核武器這柄達摩剋利斯之劍的下落,會斬斷發動核攻擊和遭受核攻擊的雙方的喉管。
與此同時,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具有戰略威懾能力的常規威懾比重也不斷增大,進一步優化瞭威懾體係的基本結構。如美國將“三位一體”的戰略威懾體係調整為“新三位一體”,把核與非核戰略武器、主動與被動的防禦係統和靈活反應的國防基礎設施作為新的威懾力量體係。美國戰略威懾體係的優先調整很快就在科索沃戰爭中顯現瞭優勢,當美國大兵壓境之時,僅具有核威懾能力的俄羅斯聲稱將乾預,但直到美國的常規武器在貝爾格萊德上空炸響,也沒有見到俄羅斯的真實動作。這說明,與核武器相比,具有戰略打擊效應的常規武器,在實戰中具有威懾與實戰雙重能力。常規戰略武器的較小毀傷程度,使它在局部戰爭中的運用可以收放自如,是一柄既能恐嚇又能殺人的鋼刀。嘗到這種新型戰略武器甜頭的美國小布什總統曾經對美國保有的龐大核武器庫頗有微詞。2001年美國《新聞周刊》報道,布什總統得知確切的核武器數後即發齣質疑:“我們要這麼多核武器乾什麼?”因為截至2009年9月30日,小布什的繼任者奧巴馬手中還擁有5113枚核彈頭,雖然比1967年的3.12萬枚少瞭84%。剛剛就任總統的奧巴馬對美國戰略威懾體係的現狀也有新的思考,因為幾場局部戰爭已經錶明,美國常規軍事力量的大幅度增強、導彈防禦係統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性對手的消失,已經為美國削減核力量、減少對核武器的依賴創造瞭條件。奧巴馬上任後就提齣瞭無核世界的新構想,雖然奧氏的無核世界實質是少核世界,但至少說明戰略威懾體係中核因素開始減少。2010年4月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捷剋首都布拉格簽署瞭《美利堅閤眾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采取措施進一步削減和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條約》,錶麵上是國際軍控與裁軍領域的一件大事,實際上標誌著兩國開始重新思考本國戰略威懾體係的新一輪調整。
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曆史厚重感和技術革新力量的“大傢夥”們充滿好奇,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軍事裝備的好奇心。杜文龍研究員的文字,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戰地記者,又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軍事曆史學傢。他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生動的描述和嚴謹的邏輯,將各種先進的軍事裝備呈現在我眼前。我驚訝於書中對一些經典武器的“復盤”,比如冷戰時期的一些標誌性裝備,是如何在技術迭代中逐漸被淘汰,又是如何催生齣新一代的武器係統。更令我著迷的是,他對未來戰爭形態的展望,以及這些未來戰爭中,新型兵器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書中對無人作戰係統、高超音速武器、定嚮能武器等前沿技術的探討,讓我對未來戰場上的“遊戲規則”有瞭初步的認知。感覺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看到瞭正在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軍事科技革命。
評分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對杜文龍老師的解讀一直非常期待,尤其是他曾多次在央視擔任特約評論員,其軍事素養和解讀能力大傢有目共睹。這次終於等到他以“傾心力作”的形式,將他對兵器領域的深刻見解集結成冊,我第一時間就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厚實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就讓我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我一直在思考,在這本書中,杜老師會如何梳理和闡述那些令人眼花繚亂、日新月異的現代兵器?他會不會從曆史的演進脈絡入手,讓我們看到技術的迭代與戰略的演變之間的深刻聯係?又或者,他會聚焦於某一類代錶性的兵器,深入剖析其設計理念、技術亮點以及在現代戰場上的應用前景?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有他本人對一些熱點軍事事件中兵器錶現的獨到點評,那些在電視節目中稍縱即逝的金句,能否在這本書中得到更詳盡的闡釋?我預感,這本書絕不僅僅是對兵器參數的羅列,更會蘊含著他對戰爭形態、國傢安全以及科技發展之間關係的深刻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跟隨杜老師的視角,去探索那些冰冷的鋼鐵背後所蘊含的智慧與力量。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軍事迷,我閱覽過不少關於兵器的書籍,但杜文龍研究員的這本書,無疑是其中一股清流。他沒有流於錶麵地介紹各種參數和性能,而是深入挖掘瞭兵器背後所蘊含的軍事思想和戰略考量。書中對不同國傢軍事裝備發展理念的比較分析,非常獨到。他能夠從一個國傢的曆史文化、經濟實力、地緣環境等多個維度,來解釋其兵器發展的路徑和特點。我尤其欣賞他對“不對稱作戰”和“體係化作戰”的論述,以及在這些作戰理念下,不同兵器如何相互協同,發揮齣最大的效能。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對“技術最優論”的辯證反思,對“人”在戰爭中的作用的強調,都讓我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兵器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戰爭、關於國傢安全、關於科技與人類文明關係的思考之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兵器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國傢戰略、科技水平、工業能力以及作戰思想的集大成者。杜文龍研究員在書中,將這一點闡釋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僅是介紹兵器的“形”,更是解讀兵器的“神”。我特彆喜歡他分析某一種武器係統時,如何追溯其研發的背景,如何分析其在實戰中的錶現,以及如何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書中對於一些“非傳統”的兵器,比如網絡戰裝備、電子乾擾設備等,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讓我意識到,現代戰爭的維度已經遠超齣瞭傳統的物理空間。感覺杜老師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復雜而廣闊的軍事科技領域進行一次深度探索。他的語言風格既有軍事評論員的專業性,又不失學者般的嚴謹和深度,讓我讀起來既感到啓發,又感到振奮。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宏大敘事”與“微觀審視”的完美結閤。杜文龍研究員的筆觸,並沒有局限於對單一兵種或武器係統的介紹,而是將它們置於更廣闊的地緣政治背景和軍事戰略框架下進行考察。我尤其喜歡他分析國傢軍事工業發展脈絡的章節,那種既有曆史縱深感,又不失對當下現實緊密連接的敘述方式,讓我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兵器發展戰略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他不僅僅是介紹“有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為什麼會有”,以及“為什麼會這樣發展”。書中對一些“黑科技”的解讀,比如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或者新一代隱形技術的發展,都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他能夠用相對淺顯易懂的語言,揭示齣那些高深技術背後的原理和潛在影響,這對於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而且,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很多都是基於現實中的軍事衝突或演習,這讓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更加緊密,也更能體現兵器在實際戰場上的作用和局限性。
評分買的小說,99十件的,非常值得。
評分這幾本書,買的很劃算,就是有點沒時間看。希望趕緊看看,開捲有益。
評分很不錯,物流快,包裝好,比較實惠
評分好書!京東做活動價格真的便宜,送貨速度又很快,關鍵是正版質量也有保證,真的很棒,希望能夠一直保持!
評分99-10本買的,囤書用
評分東西不錯,價格實惠,賣傢發貨迅速,包裝結實。
評分活動入手,開捲有益,讀書有趣,京東常購圖書!
評分絕對的好書,無論是內容還是質量都物超所值
評分天涯何處無芳草,不管何時就是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