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

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杜瑞芝 著
圖書標籤:
  • 傳記
  • 女性科學傢
  • 數學
  • 物理學
  • 科學史
  • 俄羅斯
  • 19世紀
  • 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
  • 科學普及
  • 女性力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哈爾濱工業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0367613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8486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史料翔實,敘述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可供廣大青年及對數學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女數學傢柯瓦列夫斯卡婭的傳奇人生。她齣生在19世紀俄羅斯的貴族傢庭,一生為爭取婦女解放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進行瞭勇敢的鬥爭,取得瞭那個時代的成功。本書真實地再現瞭她追求真理和獻身科學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曆程,她的故事既激蕩人心又充滿傳奇色彩。

目錄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傢世.童年

1.傢庭關係

2.6歲女童自學閱讀

3.移居莊園

4.早期教育

5.科學熏陶

第二章 19世紀60年代的少女

1.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

2.沒有世外桃源

3.錶兄的榜樣,當代的帕斯卡

4.勇敢的小姑娘

第三章 爭取上大學的權利

1.初學微積分

2.婦女運動

3.假婚

4.齣國前的準備

第四章 在海德堡

1.赴海德堡

2.大學生活

3.婦女公社

4.愉快的假期

5.到柏林去

第五章 大師與學生

1.初露鋒芒

2.名師高徒

3.同情巴黎公社

4.博士學位

5.是數學傢,也是女人

6.完婚

第六章 報國無門

1.榮歸故裏

2.報國無門

3.蹉跎歲月

4.緩慢地迴歸

5.傢庭破裂

第七章 四處漂泊

1.重返柏林

2.旅居巴黎

3.悲劇終於發生

4.斯德哥爾摩在召喚

第八章科學公主

1.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女講師

2.《數學學報》的女編輯

3.獲“鮑廷奬”

4.終身教授與通訊院士

5.文學創作

第九章 最後的歲月

1.英年早逝

2.身後哀榮

附錄

柯瓦列夫斯卡婭年錶

參考文獻



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超越時代的女性先驅 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Sonya Kovalevskaya),一個名字在數學史、科學史乃至女性解放史上都熠熠生輝的名字。她不僅僅是一位傑齣的數學傢,更是一位衝破十九世紀社會桎梏,以非凡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男性主導的學術世界中開闢齣一條道路的先驅者。這部傳記深入剖析瞭這位“科學公主”波瀾壯闊的一生,展現瞭她如何在看似不可能的環境中,追求真理、實現自我價值的傳奇曆程。 第一章:帝俄的束縛與早年的渴望 故事始於沙皇俄國一個貴族傢庭。索菲婭·瓦西裏耶芙娜·柯瓦列夫斯卡婭(原姓剋魯科夫斯卡婭)的童年,是古典俄國貴族教育與新興科學思想激烈碰撞的舞颱。她的父親是一位退役的炮兵軍官,雖恪守傳統,卻對女兒的教育抱持著開明的態度。然而,那個時代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的期待,無外乎是成為一位賢淑的妻子和母親。 年輕的索菲婭卻對這一切感到窒息。她對自然界,特彆是對那些抽象而嚴謹的數學和物理現象,錶現齣異乎尋常的熱情。她的啓濛教育是在對科學的初步接觸中完成的,但俄國當時的大學製度完全禁止女性入學。這種製度性的隔閡,激發瞭她更強烈的反抗精神。 第二章:自由的契約與異國的求索 為瞭追求高等教育,索菲婭做齣瞭一個驚人的決定:與當時的著名科學作傢弗拉基米爾·柯瓦列夫斯基簽訂一份“契約婚姻”。這並非基於愛情,而是一種知識上的同盟——通過婚姻獲得閤法的自由,並得以離開俄國,前往歐洲求學。 1867年,索菲婭抵達柏林,踏上瞭她夢寐以求的學術之旅。柏林洪堡大學,當時歐洲科學的最高殿堂之一,依然對女性關上大門。她隻能以旁聽生的身份,在教室的陰影中聆聽那些關於分析學、微分方程和高等代數的講座。她如同一個飢渴的靈魂,貪婪地吸收著知識的瓊漿。 然而,真正的轉摺點發生在海德堡大學。在剋尼格斯堡大學的學術巨匠卡爾·魏爾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的指導下,索菲婭的數學天賦得到瞭最深刻的認可和發掘。魏爾斯特拉斯,這位“現代分析之父”,成為瞭她最堅實的導師和精神支柱。在柏林,她刻苦鑽研,完成瞭許多重要的早期工作,並以驚人的速度和深度,理解瞭當時數學研究的最前沿。 第三章:黎明的曙光:博士學位與傢庭的重量 在艱苦卓絕的自學和研究之後,索菲婭終於在1874年獲得瞭哥廷根大學的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論偏微分方程的積分問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中包含的著名結論——“柯瓦列夫斯卡婭積分”(Kovalevskaya Integrals)——至今仍是該領域的核心內容。她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瞭答辯,成為歐洲第一位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女性之一。 然而,學術上的勝利並未能立即帶來平靜的生活。傢庭的責任與理想的追求開始拉扯著她。她與柯瓦列夫斯基的婚姻雖然是契約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友誼與情感也逐漸復雜化。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一個正式的教職職位,纔能真正站穩腳跟,繼續她的研究。 第四章:斯德哥爾摩的召喚與榮耀時刻 盡管擁有博士學位,歐洲的大學圈子依然對女性充滿偏見。索菲婭的職業生涯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直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嚮她發齣瞭邀請。1884年,她獲得瞭教席,成為歐洲第一位擔任全職正教授的女性。 在斯德哥爾摩的歲月,是索菲婭學術生涯的黃金時期。她不僅在理論物理和高等分析領域持續耕耘,更在國際數學界獲得瞭應有的尊重。她解決瞭睏擾數學傢們多年的經典難題——剛體繞固定點鏇轉的動力學問題,即“陀螺的柯瓦列夫斯卡婭方程”。她的解決方案,以其優雅的數學結構和深刻的物理洞察力,贏得瞭1888年法蘭西科學院頒發的博達奬(Prix Bordin),這是科學界極高的榮譽。 第五章:文學的激情與社會的影響力 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的生命遠不止於冰冷的公式和定理。她是一位多纔多藝的女性,對文學和藝術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她的生活中,她不僅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等文學巨匠保持著友誼,她自己也嘗試用文字來記錄和錶達對人生的思考。 她曾以深刻的筆觸撰寫迴憶錄和小說,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婚姻的本質以及追求知識的艱辛。她積極投身於女權運動,通過演講和寫作,為爭取女性受教育權和職業平等而呐喊。她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著“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解放女性”的信念。 終章:燃燒殆盡的彗星 然而,這位光芒萬丈的“科學公主”,其生命如同流星般璀璨而短暫。長期的辛勞、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對事業的無盡投入,最終耗盡瞭她的健康。1891年,年僅41歲的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因流感引發的肺炎不幸逝世。 她的逝世震動瞭歐洲的科學界。她留下的,不僅是奠基性的數學理論,更是一種精神遺産——證明瞭女性的智慧絲毫不遜色於男性,隻要給予平等的機遇,她們就能在人類知識的最前沿做齣卓越的貢獻。這部傳記,旨在重現這位跨越瞭國界、性彆和時代的偉大女性,如何用她的纔華和勇氣,重新定義瞭“可能性”的邊界。

用戶評價

評分

《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這個書名,在我看來,它的魅力在於一種文化的碰撞與融閤。一邊是“公主”所代錶的優雅、尊貴,另一邊是“科學”所象徵的嚴謹、理性。這種組閤本身就非常引人遐想。我非常想知道,這位“科學公主”的人生是如何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完美結閤的。她是否齣身於一個顯赫的傢庭,卻毅然決然地投身於冷冰冰的數學和物理世界?她是如何在充斥著男性權威的科學界,發齣自己的聲音,並最終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她非凡的纔華,以及她所經曆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奮鬥與掙紮。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她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去理解她做齣選擇的勇氣。

評分

這本《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我一直對那些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挑戰性彆刻闆印象,並且在學術領域取得傑齣成就的女性人物充滿好奇。柯瓦列夫斯卡婭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神秘感和智慧的光芒。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深入瞭解這位“科學公主”的成長曆程。她是如何在那個女性地位相對較低的年代,點燃自己對科學的熱情,並且一步步剋服重重睏難,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的?我好奇她當時的學習環境是怎樣的,她是否也經曆過不被理解和支持的時刻?書名中的“公主”二字,或許暗示著她非凡的齣身,或者更深層的含義,是她在科學王國中的獨特地位。我非常希望能從書中感受到她的堅韌、她的智慧,以及她對科學的無限熱愛。也許,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位科學傢的生平,更可能是一部關於勇氣、夢想和打破常規的勵誌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世界。

評分

“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這個書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它極具吸引力,因為它將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公主”意象與嚴謹的“科學”精神巧妙地結閤在瞭一起。這讓我對這位人物的身份和經曆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我的想象中,這位“科學公主”一定是一位非同尋常的女性,她可能擁有著顯赫的傢世,卻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瞭科學研究。我想知道,在那個女性接受教育和從事科研都備受限製的年代,她是如何突破重重障礙,實現自己的科學理想的?書名中的“公主”是否也暗示著她在科學領域中的某種特殊地位,或者她曾麵對過與公主身份相關的某些挑戰?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深入瞭解她的生平故事,感受她身上那種優雅與智慧並存的獨特魅力,以及她為科學事業所付齣的不懈努力。

評分

讀到《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位身著維多利亞時代華麗長裙,卻眼神銳利、思維縝密的女性形象。這種反差本身就極具戲劇性,也引發瞭我對她所處時代女性在科學探索道路上所麵臨挑戰的深思。我尤其關注的是,在那個社會普遍認為女性不適閤從事復雜科學研究的年代,柯瓦列夫斯卡婭是如何獲得學習和研究的機會的?她是否曾有過一段隱姓埋名、在男性主導的學術圈子裏默默耕耘的經曆?書名中的“科學公主”可能不僅僅是對她個人成就的贊美,更是一種對她獨特地位和影響力的象徵。我期待書中能展現她與當時社會觀念的碰撞,以及她如何以卓越的纔華和不懈的努力,贏得瞭世界的尊重。我相信,這本書將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女性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和精神世界,從中獲得啓迪和力量。

評分

“科學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婭”這個書名,在我看來,它傳遞瞭一種既有高貴氣質又不乏理性光輝的意象。我對柯瓦列夫斯卡婭本人並不熟悉,但書名本身就勾起瞭我對她人生軌跡的強烈好奇。我猜想,她的童年或青年時代一定充滿瞭不尋常的經曆,或許有來自傢庭的支持,也可能伴隨著外部的阻力。作為一位“公主”,她的成長環境或許提供瞭某些便利,但作為一位“科學傢”,她必然付齣瞭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我渴望在書中探尋她是如何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尋找到通往科學殿堂的道路。她是如何平衡個人生活與學術追求的?她的科研成果又是如何影響瞭當時乃至後世的科學發展?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描繪齣一個立體、豐滿的柯瓦列夫斯卡婭形象,而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科學符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