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騰飛講曆史(套裝共8冊)

袁騰飛講曆史(套裝共8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袁騰飛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袁騰飛
  • 通俗曆史
  • 曆史故事
  • 文化
  • 國學
  • 趣味曆史
  • 講曆史
  • 曆史普及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湖南人民齣版社 ,
ISBN:978751390543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422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收錄瞭南北爭執打群架;極其搞笑的“紳士打仗法”;引航海上闢通道;都是馬可·波羅惹的事兒;資本傢們的煩惱等內容。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收錄瞭殷商毀於紂王手;春鞦五霸和戰國七雄;誰搶到皇位算誰的;江南好,隻待君開發;皇老闆那是相當精明等內容。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中袁騰飛從鴉片戰爭一直講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生動活潑地講述瞭這段風雲激蕩的曆史,精彩紛呈地演繹瞭諸多曆史大事,如“林則徐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鎮南關大捷”“甲午海戰”“戊戌變法”“武昌城首義”“袁世凱復闢”“革命軍北伐”“颱兒莊戰役”“孟良崮戰役”“三大戰役”等。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中袁騰飛以讓人忍俊不禁的語言,輕鬆有趣地講述瞭中國近現代史,給韆萬讀者進行瞭一次全方位的中國近現代史大普及。
  
  《袁騰飛講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世界曆史上具影響力、也是爭議大的人物之一
  他少年喪父,幾次身臨絕境,最終卻成為震撼世界的一代天驕;
  他率領弱小的遊牧部落迅速崛起,創建瞭人類曆史上疆域的濛古帝國;
  他用兵如神,先後經曆60多場戰役而鮮有敗績,多次以少勝多,堪稱一代戰神;
  他馭下情同手足,一生殺戮無數,深諳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法則……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凝聚瞭個人奮鬥、團隊發展、政權興盛的一切智慧!
  成吉思汗震撼世界的豐功偉業和由弱變強的傑齣謀略,深受拿破侖、馬剋思、孫中山、毛澤東、麥剋阿瑟、比爾·蓋茨等政界、軍界、商界、學界一流人物的推崇和研究,成為軍政精英、企業骨乾、青年學子不可不讀的經典之書。
  《袁騰飛講成吉思汗》是一部史上好讀的成吉思汗奮鬥史,也是一部史上彪悍的濛古帝國崛起史!
  
  《袁騰飛講兩宋風雲》:
  《袁騰飛講兩宋風雲》由作者精心修訂,內容更完善,文字更好讀!並由業內插畫師為本書精心繪製瞭數十幅精美插畫,趣味再現瞭兩宋之交數十年的曆史風雲,如靖康之恥、徽宗逛妓院、梁紅玉擂鼓戰金山、順昌之戰、嶽傢軍進軍中原、嶽飛遇害、秦檜專權等,圖文並茂,雙色精印,完美超齣同類書!

作者簡介

  袁騰飛,男,1972年2月生於北京。1994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曆史係,曾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任教13年,現就職於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北京市高級教師、曆史教研員。其授課視頻08年被學校上傳至網上,並迅速走紅,一月內點擊下載量即超過1000萬次,因其幽默風趣、活潑生動的講課風格。
  作者曾經著有:《小學圖書館百科文庫中國古代曆史》(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1996年)《中國文化雜說宗教文化捲道傢與道教、中國佛塔》(北京燕山齣版社1996年》《中華大智慧曹操集團》(團結齣版社2000年)《古人故事新編隱士與僧道》(中國少年兒童齣版社2001年)

精彩書評

  ★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袁騰飛緻力於引導學生對知識産生興趣。他嬉笑怒罵的講述風格引起瞭爭議,但袁騰飛認為,自己的任務隻是普及曆史知識,並且讓這種普及變得有趣。
  ——《中國青年報》
  
  ★我們習慣於心存敬畏之心,聽人正兒八經地說史,評書好聽,那是野史,袁騰飛從曆史中提煉齣幽默來,讓人聽著可樂聽得上癮,還真是難得。
  ——《廣州日報》
  
  ★無論是虛擬世界裏的網民,還是現實課堂裏的學生,所有人被袁騰飛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曆史“活生生”地帶到大眾麵前。
  ——《文匯報》

目錄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
第一章 我上颱來把歌唱(資本主義興起)
01.資本傢們的煩惱
猛叮曆史的縫\傢裏供著海盜像
不能騙人,可以民主\海洋國傢富得快
02.引航海上闢通道
都是馬可·波羅惹的事兒\黃金用來蓋教堂
此路不通,另覓他途\爭先恐後去航海
“兩顆牙”殖民擴張\新航路開闢影響大
03.文藝復興,猛人輩齣
有錢不是萬能的\舉著人權反神權
德意誌皇帝來贖罪\美輪美奐三成就
藝術史上的神作\天文研究成果多
宗教大改革

第二章 西邊日麗東邊雨
(資産階級革命、啓濛運動、工業革命)
01.王子道歉不新鮮
伯爵趕馬車\雙料國王惹眾怒
想要徵稅?沒門\軍事獨裁者的誕生
一個賽著一個壞\國王失權\王子要道歉
02.華盛頓辭職開先例
“馬仔”暴富,老闆“不爽”\列剋星頓槍聲
莊園變公墓\“傻帽”打勝仗\功成之後請交權
聯邦還是邦聯?這是個問題\有部憲法好辦事
總統應該怎麼乾
03.一通摺騰,迴到起點
缺心眼的“三等級製”\國王開會想賴賬\內優未消,外患又來
極其搞笑的“紳士打仗法”\瓦爾密大捷\敵人何其多
英雄意年老挨揍\一路攀升如“火箭”\拿破侖的自信
名將曾是“陳世美”\斯人已乘黃鶴去
04.啓濛啓濛更清醒
啓濛運動功勞大\大師同颱競風流\思想無國界
05.工業革命從天降
炮兵軍官不識貨\工業方麵都革命\促進社會大發展
農村大變樣\低價買地皮
06.南北爭執打群架
想要脫離不可能\湧嚮“西大荒”\相逢一笑泯恩仇
07.八仙過海各有招
貴族不願當首相\共和派終掌權\農奴翻身得解放
叮裏哐啷走嚮統一\天皇很鬱悶\等級森嚴不自由
換個老師努力學\四大絕招練體格\練好體格就打人
當年的時髦事兒\兩位牛人創理論

第三章 軍號嘹亮山河動
(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
01.快慢不一嚮前奔
新鮮玩意兒挺好用\科學技術兩碼事
二次工業革命好處多\壟斷,轟轟烈烈搞壟斷
幾人歡喜幾人愁
02.山雨欲來風滿樓
日本猛掐朝鮮\小弟挑戰老大
讓人無語的隊友\誰冒頭我拍誰
03.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薩拉熱窩是個火藥桶\兩大集團比拳腳
精英幾乎打光光\戰爭已去,影響仍留

第四章 風雲再起鐵蹄疾
(十月革命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01.有個國傢叫蘇聯
十月革命大勝利\一切為瞭前綫
殘酷的清洗\改善生活最重要
02.爭爭吵吵為瞭利
分贓凡爾賽\惹瞭它,下場會很慘
小兩口變成瞭小四口\老二特不爽
03.各自齣招化危機
沒能吃上雞\羅斯福新政
希特勒上颱\青少年上戰場
集中營裏多少淚\組閣須聽軍部的
三位首相被暗殺\用個氣球平兵變
境況不同,選擇亦不同
04.在烈火中碰撞
找個地方練練兵\不信邪的捷剋
綏靖政策至頂峰\沒瞭顧慮,大膽動手
諸多小國被打垮\敦刻爾剋大撤退
功成不居戴高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王室很堅挺\就是不相信
老天爺發威\有個“好”榜樣
小個子挑釁大個子\大哥,我快歇菜瞭
有勁使不上\成群結隊來投降
開闢歐洲第二戰場\萬般紛爭此時休

第五章 天色浙開各爭先(二戰後世界格局)
01.德日戰犯錶現異
戰後經濟怎麼搞\誰是老大誰說瞭算
德國反思很徹底\“待遇”兩重天
02.磕磕絆絆謀發展
局部熱戰在進行\一道大牆,隔開多少人
閱兵露馬腳\碩士PK高中生
德日發展很迅速\贏瞭戰鬥,輸瞭戰爭
男女比例不正常\赫魯曉夫改革
勛章發燒友\總統求情也不頂用
富得直流油\不是人人都那麼富
“高中生”當領導人\玫瑰花擋住裝甲師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美國的圈套\經濟全球一體化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第一章
從遠古走來的牛人們(先秦)
01.禪讓製終,夏朝立
禪讓製,靠的就是自覺性\夏啓:我的王位我做主
02.殷商毀於紂王手
商湯的名字挺奇怪\這個朝代愛遷都\紂王很有乾壞事的天賦
03.晃晃悠悠的周王朝
東方的大國,西方的城邦\“城裏人”趕走瞭周厲王
西周被滅,誰之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流武器大棒子
洋人不懂中國玉
04.春鞦五霸和戰國七雄
齊桓公打造超級強國\頭可斷,發型不能亂\昭王中瞭楚國的計
三傢分晉與田氏代齊\七個爺們兒欲爭霸
05.學習、同化兩不誤
天子開始追時髦/頑強的民族
06.改革緣於形勢變
大傢一起乾私活/秦國在變法中崛起
07.百傢爭鳴,科技發展
無為纔能無不為/既要仁愛,又要有禮/素質教育的鼻祖
百傢爭鳴/法傢、儒傢區彆大/科技在發展

第二章
文治武功大一統(秦漢)
01.對付敵人,靠的就是謀略
輕輕鬆鬆滅六國\修道長城防著你
02.你們得按我的規矩來
皇帝,就從我贏政開始吧\官製設置,那叫一個森嚴\兩大功績傳萬世
03.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搞分封搞郡縣\焚書坑儒為哪般?\秦朝為何如此短命
04.風水輪流轉,輪到老劉傢
劉邦的玩兒法\把危機扼殺在搖籃裏\人纔“選秀”花樣多
漢朝的戶口簿
05.打打鬧鬧不消停
真悲摧,就是打不過\“外甥”挑釁“舅舅”\“舅舅”狂毆“外甥”
一個王昭君,息戰五十年\西遷匈奴太彪悍\張騫確實很點兒背
老子博學兒好漢\漢字文化圈
06.秦漢時的文化人
介個有前途\此“儒”非彼“儒”\厚葬,盜墓賊的最愛
高僧弘法白馬寺\猛人司馬遷

第三章
各領風騷數十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01.角鬥場上三選手
宦官外戚鬥得歡\三足鼎立
02.誰搶到皇位算誰的
兩晉更替走馬燈\你方唱罷我登場
03.士族PK庶族:誰贏誰上颱
想當廢物也要有資格\受瞭屈辱?忍著吧
04.“漢化”輔導班
不漢化,哪兒來迴哪兒去\這個粉絲很大腕
05.江南好,隻待君開發
北人南下大開荒\北方農業拉抽屜
06.魏晉流行風
魏晉“潮人”
07.廟宇煌煌僧眾多
舶來者居上\三贖皇帝六億錢\過猶不及
第四土早
天命所歸是大國(隋唐)
01.隋朝閃亮登場
姥爺奪瞭外孫的權\火候到瞭動手吧
02.子不類父
隋文帝工作很努力\楊廣的煩惱
03.戰火中的“親情”
替錶哥報仇\玄武門之變
04.往昔榮光又重現
貞觀之治\唐太宗的“鏡子”\窩囊廢當太子\妻為夫之綱
明君賢相很般配
05.皇老闆那是相當精明
皇權相權大博弈\宰相成瞭臨時工\天下英雄盡白頭
06.紅紅火火好日子
有地,你就給我繳稅\經濟大繁榮\銀行現雛形\要做生意規矩多
07.條條大路通大唐
收編東突厥\打敗西突厥\迴紇人很聰明\兩大公主去和親
身在異鄉老想傢\韓國曾經是這樣\仿效,我就仿效\大和尚東渡
三藏佛法高又深\四麵套交情
08.先進文化的代錶
書生亦豪傑\科技發展的春天\唐詩甲天下

第五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
(五代,遼、宋、夏、金、元)
01.什麼都缺,就不缺皇帝
以前吃大米,現在吃大蔥\53年蹦齣14個皇帝\禁軍大將成瞭皇帝佬
02.開國元勛紛紛辭職
趙普的“治國策”\我當皇帝是被你們逼的
03.翻著花樣兒鞏固政權
收其精兵再分權\名將凋零心鬱悶\隻要不造反,生活很美好
冗官冗兵效率低\想當官?努力讀書吧
04.朝廷允許吃閑飯
當兵有飯吃
05.誰能理解我呢
王安石變法\用人不當,變法失敗
06.宋遼同颱大PK
遼的崛起\一城兩製很和諧\這仗打得真鬱悶
07.打仗傷和氣,花錢買太平
澶淵之盟\文化認同最重要\群毆對誰都沒好處
08.冷兵器戰史上的奇跡
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
09.盡露虛實於眼前
大遼就此覆滅\金人縱馬攻宋
10.宋帝國的傷心事兒
北宋時的暢銷書\要比逃跑我第一\含冤風波亭\稱臣納貢
11.上帝之鞭
橫掃世界的濛古騎兵\元朝的誕生
12.中原大地元旗飄
錚錚漢子文天祥\元人不學好\民族大融閤
13.宋詞、元麯兩高酶
科技成果一大把\吱吱呀呀詞風盛\聽不懂我的話?罵死你

第六章
大浪淘沙,滄桑巨變(明清)
01.大明開國規矩多
刻薄寡恩\皇帝宰相我全韆\機構變換含義深\既分權,又反貪
02.行動、思想都控製
無所不在的監控\文字遊戲的最高水平
03.難住瞭明人祖的問題
叔叔造反誰來管\北京門真多
04.兩個神奇的人
這個皇上就愛錢\張居正改革
05.闖王進京,崇禎殉國
驛卒造反進北京\祖宗作孽,兒孫承受
06.跟明朝死磕
努爾哈赤誓師伐明\李自成兵敗身死\缺乏名將國事艱
07.清王朝裏的怪現象
小毛孩乾掉大勇士\南書房裏不讀書\清朝為官要能跪
軍機處裏講究多
08.齣題有風險,作詩須謹慎
禍從筆端齣
09.窮得隻剩下錢
政策開明人丁旺\救國的玉米、甘薯\資本主義萌芽
10.彆砌牆瞭,咱們互市吧
明長城,萬裏長\我給你東西不就完瞭嘛
11.情況不同,對策亦不同
淘氣的挨打,遠遊的歸來\金瓶掣簽
12.流官代替世襲
撤土司,置流官
13.-內收颱灣,外拒夷敵
鄭成功收迴颱灣\清朝對決沙俄\東南西北疆域大\抗倭有猛人
14.明清文化大發展
哲學大佬們\煌煌神作風格異\洋人的小聰明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
《袁騰飛講成吉思汗》
《袁騰飛講兩宋風雲》
《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一戰》
《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精彩書摘

  《這個曆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
  西方文明起源於海洋,發展到今天。標誌著資本主義興起的事件是新航路的開闢,新航路是15~17世紀開闢的,那時相當於我國的明朝。明朝是1368年建立、1644年即崇禎十七年滅亡的,新航路的開闢時間大概就在中國明朝的中期和後期。西方曆史學傢把1500年以來的世界曆史都叫做現代史,20世紀以後是當代的曆史,而中國的史學觀點是1917年纔進入世界現代史。如果大傢有興趣,推薦一本書——美國當代著名曆史學傢L.S.斯塔夫裏阿諾斯著的《全球通史》。如果你們現在工作或者所學專業跟“外”字沾邊的,比如說外語、外貿、外交,學外賣的都可以——萬一賣給外國人呢?買這本書看看。書分成兩本,上冊特薄——1500年以前的世界;下冊巨厚,跟字典似的——1500年以後的世界,一共一韆多頁,上冊纔二百多頁,下冊是七八百頁的樣子。下冊書很值得一看,有歐洲國傢的婚俗,如果你有誌於跟歐洲人結婚,可以看看那裏的婚俗,這很好,應該有國際觀念。
  新航路在什麼背景下開闢的?歐洲人那麼辛苦開闢新航路,為瞭什麼?他們所需要的,第一是黃金。一個國傢要發展資本主義,需要四個必備的因素:資金、原料、市場、勞動力,要有這些,國傢的資本主義纔能發展起來。排第一位的就是資金,沒錢全扯!非洲為什麼不能發展資本主義?它還花貝殼呢。歐洲人要發展資本主義,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歐洲的黃金嚴重匱乏,所以得上東方來找。其實中國沒有黃金,隻有黃銅。中國古代說金,那是黃銅,中國要有黃金,乾嗎還花銅錢,乾嗎不花金幣?中國是貴重金屬極其缺乏的國傢。
  咱們國傢的黃金主要依賴進口,到現在黃金儲備纔1000多噸,美國8000多噸呢。中國是個貧金國,你說金的沒有,好歹有點白的吧?嘿!白銀也沒有!中國古代的白銀依賴從日本進口,明朝以後纔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古代就是銅錢、鐵錢,貴重金屬嚴重缺乏。是誰那麼無聊地告訴歐洲人我們這兒有的?老馬——馬可·波羅!你說他沒來過中國吧,他那本《馬可·波羅遊記》編得有鼻子有眼的,竟然還有人信,還依他說的畫瞭張路綫圖。要說他來過中國,怎麼寫十句裏有七句是錯的?他說可汗的皇宮頂上蓋的是黃金,那可汗要是睡覺的時候掉一塊金磚下來被砸死怎麼辦?琉璃瓦你說是黃金,真沒見識。你要是來過中國的話,怎麼不記載長城?怎麼不記載中國人吃飯用筷子?這是最起碼的。洋人覺得中國人最神奇的就是這一點,居然拿兩根棍來吃飯,咱看洋人更搞笑,拿刀切,你吃人嗎?還是生的,還流著血就吃呢,這幫人太野蠻,茹毛飲血。
  馬可·波羅說中國有黃金,這幫人就誤以為中國真有黃金,衝這兒來瞭,其實真正有黃金的是歐洲。歐洲古代就是花金幣、花銀幣的。但他們的黃金沒都做貨幣,否則就不至於開闢新航路瞭。歐洲古代的皇宮跟咱的紫禁城根本沒法比,跟宋江的聚義廳差不多,大石頭壘的,滲著水,牆上插著胳膊那麼粗的火炬,陰森恐怖。。他們的金子乾嗎使瞭?都蓋教堂瞭。為什麼文藝復興要反神權?因為黃金全都蓋教堂瞭。
  我到歐洲旅遊,真是白天看廟,晚上睡覺!晚上6點鍾商店就關門瞭,營業的地方你也不敢去,隻能睡覺。夏天晚上9點多天還亮呢,睡也睡不著,很痛苦,鼕天3點鍾天就黑瞭,迴房間沒事乾。白天看各個大教堂,覺得哥特式的大教堂都差不多,一間間大教堂美輪美奐。科隆大教堂,不誇張地說,你如果戴著帽子想看到頂,帽子絕對會掉下來。那教堂150多米高,相當於50多層樓,它是用石塊壘起來的,在鋼筋水泥齣現以前,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個教堂蓋瞭600多年纔完工。意大利米蘭的大教堂蓋瞭511年,教堂的外牆上有200多尊聖人的雕像,100多個尖塔,頂上一個鍍金的聖母像,拿著意大利國旗,從1386年蓋到1897年。巴黎聖母院其實至今尚未完工,鍾樓上沒有尖塔,乾脆就不修瞭,沒錢拉倒瞭。更逗的是法國斯特拉斯堡的大教堂,叫獨角獸教堂,就一個尖塔,另一個因為沒錢就不修瞭。一座大教堂一修就是幾百年,沒錢瞭就停工,一停工能停上一兩百年,有錢瞭再接著修。修個教堂怎麼那麼費錢?因為歐洲一個城市蓋一間教堂的標準是,這問教堂要全城人都能進去做禮拜。你想這個教堂得多大?我們這個城有2000人就需要進去2000人,有3000人就得能進去3000人。今天歐洲所有的古城,最高的建築物一定是教堂,村鎮最高的建築物一定也是教堂。
  我到瞭佛羅倫薩,住在郊區,城裏麵住不起,一晚上好幾百歐,隻能住郊區。晚上天太亮瞭睡不著覺,站在酒店的陽颱上看看吧,看到一個很漂亮的中世紀城鎮,我就叫上幾個旅伴去遛遛。進城之後發現那裏麵還有人住,喝咖啡聊天的,沒走幾步就來到瞭城鎮的正中心——小鎮的教堂,小鎮連1000人都沒有,但教堂的柱子三個男人也抱不過來,跟人民大會堂的柱子似的,一共四根,鍾樓絕對是你戴著帽子一抬頭就能掉下來的那種。
  ……

前言/序言

  各位讀者朋友,呈現在你們麵前的這套書,是由我在精華學校的網絡課程授課視頻整理而成。以前曾被命名為《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由彆的齣版公司齣版過。由於這套書是由講稿輯錄,因此應該把口語書麵語化,以使之符閤大眾的閱讀習慣。當時齣版公司的編輯和我講,我隻需改正書中的史實錯誤,口語變書麵語的工作,則由他們完成。我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樂得省事。而且,書中的小標題,包括書名,都是編輯代勞的。
  《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麵世後,我頓時譽謗滿身。有很多讀者對書的內容提齣瞭質疑。有些史實錯誤,確實是由本人纔疏學淺,講課時記憶不清,加之審稿時隻求速度、忽視質量造成的。但也有很多地方是齣版方沒和我溝通,擅自改動的結果。比如把宋真宗時的殿帥高瓊寫成宋徽宗時的高俅;把方孝孺寫成是明成祖的謀士;為瞭方便編標題,竟想當然地把渤海國叫成北詔國……而這些,雖不是我的失誤,但確有失察之過。另外,齣版方力圖保留我“原汁原味”的講課風格,並沒把口語變成書麵語。以至於在不明白當時語境的情況下,很多句子讓讀者不知所雲。
  在修訂《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時,我吸取瞭《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的教訓,認真修訂,謬誤之處減少瞭許多。很快,我跟齣版方發生瞭糾紛,他們沒經過我的同意,自行齣版瞭《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3》和《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4》。這兩本書都沒經過我審定,編輯又不具備自己勘訂的能力。比如我講課時提到袁世凱說“民主就是無主,共和就是不和”,結果這句話竟然被編輯斷成“民主就是無主共和,就是不和”,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樣,對於《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係列的四本書,除瞭《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我認真審閱過之外,其他三本都讓我感到慚愧(《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3》和《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4》畢竟也是以我的名義齣版的),很想有一個澄清的機會。在此特彆感謝精華學校的廖中揚、李峰學兩位老總,他們不以拙作鄙陋,為我聯係到瞭新的齣版機構,讓其重見天日;非常感謝新齣版方的項目策劃人一草、李吉軍為拙作所做的大量工作;非常感謝精華學校的楊海倫老師和拙作的特約策劃徐杭先生;還要感謝許多為拙作齣版提供瞭幫助的朋友們。
  這套書其實是我依據《中學曆史教學大綱》的知識點給學生們授課的講稿。當然,我不是照本宣科,我還補充瞭大量的課外知識。在這次齣版過程中,我認真修訂。尤其是“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史”部分,去蕪取精、去僞存真,答謝各位朋友的厚愛。
  本來我想把這套書命名為《課本中的中國史》和《課本中的世界史》,但編輯覺得書中的內容,已遠遠超齣瞭課本的範疇,最後定名為《這個曆史挺靠譜》。當然,靠不靠譜,我們說瞭不算,但願讀者朋友們也覺得靠譜。
曆史的另一麵:洞察不一樣的時代風雲 內容提要: 本書係一套精選的七冊曆史讀物閤集,旨在為讀者提供一種不同於傳統宏大敘事的視角,深入挖掘曆史進程中的復雜性、細微之處以及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社會生活圖景。全書七捲,涵蓋瞭從古代文明的興起到近現代轉型的關鍵節點,聚焦於權力運作的隱秘角落、普通人的生存掙紮、思想觀念的激烈碰撞,以及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塑造的深刻影響。我們不追求事件的時間綫完整復述,而是力求通過對特定主題的深入剖析,展現曆史的多維性和內在張力。 --- 第一捲:青銅時代的權力迷局與社會結構 主題聚焦: 早期城邦國傢與文明起源階段的社會組織、宗教信仰對政治的滲透,以及農業革命後階級分化的初探。 本捲著重考察尼羅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及早期中華文明的萌芽時期。我們摒棄將法老或君王視為絕對核心的單一視角,轉而細緻分析支撐起這些龐大早期國傢的基層運作係統——稅收的徴集、水利工程的組織、以及祭司集團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構建。 書中對蘇美爾楔形文字泥闆的解讀,揭示瞭早期法律條文背後的經濟糾紛與人際關係張力,而非僅僅是君主的仁慈或殘暴。例如,對於灌溉水權分配的爭議記錄,遠比帝王頌詞更真實地反映瞭早期社會對資源分配的焦慮。我們探討瞭神祇形象如何隨著社會階層的變化而發生微妙的演變,從自然力的具象化,逐漸淪為統治者閤法性的工具。通過考古學和文獻學的交叉驗證,本捲力求重構一個充滿活力、矛盾與殘酷競爭的青銅時代,而非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黃金時代。 第二捲:軸心時代的心靈革命與知識的傳播路徑 主題聚焦: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各大文明區域內哲學、宗教思想集中爆發的原因、核心內容及其跨文化傳播的地理障礙與融閤。 “軸心時代”常被視為人類精神史上的奇點。本捲試圖探究,為何在地理上相對獨立的區域,如古希臘、古印度和古代中國,幾乎同時齣現瞭對“超越性”的深刻反思。我們對比瞭蘇格拉底的詰問、佛陀的四聖諦、以及諸子百傢的爭鳴,分析瞭它們對當時社會動蕩的反應機製。 重點在於思想的“世俗化”進程。例如,儒傢思想如何從貴族階層的行為規範,逐步轉變為官僚體係的統治哲學;道傢思想如何在士人階層中流傳,成為一種對抗政治高壓的精神避難所。本書還關注瞭知識分子在不同政體下的生存狀態,以及文字載體(如竹簡、莎草紙、羊皮捲)的物理特性如何影響瞭思想的傳播速度和被保存的概率。這是一個關於人類如何為自身的存在尋找意義的宏大敘事。 第三捲:帝國的擴張、邊疆與“蠻夷”的構建 主題聚焦: 羅馬帝國、漢帝國等大一統帝國的邊疆政策、與周邊遊牧或部落文化的互動模式,以及“中心/邊緣”認知的相互建構。 大型帝國無不伴隨著對自身疆域的界定與維護。本捲的核心在於剖析帝國的“邊界”是如何被想象、劃分和滲透的。我們不再把“蠻夷”視為落後的他者,而是將其視為帝國體係的必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作為軍事緩衝、貿易夥伴還是文化吸收的對象。 書中詳細分析瞭羅馬的“和解政策”(Foederati)與漢朝的“和親政策”的內在邏輯與實際效果。這些政策錶麵上是恩威並施,實則暗含著對邊疆民族政治結構的分化瓦解。我們關注邊疆貿易路綫上的文化雜糅現象,例如在絲綢之路上,宗教、技術和流行藝術的相互滲透,這些往往是帝國官方文本所諱莫如深的“混亂”地帶。理解帝國,必須理解其對“非我族類”的依賴與恐懼。 第四捲:中世紀的微觀經濟與社會韌性 主題聚焦: 歐洲封建社會莊園經濟的實際運轉、黑死病後的社會結構重塑,以及拜占庭與伊斯蘭世界在技術與商業網絡中的作用。 中世紀常被簡化為黑暗與停滯。本捲則深入微觀層麵,探究莊園作為自給自足經濟單元的實際效率與局限性。通過對田畝記錄和教區檔案的研究,我們展現瞭農奴與領主之間復雜的經濟契約關係,以及在歉收年份,地方教會和修道院所扮演的社會安全網角色。 本書特彆強調瞭拜占庭帝國在保存古典知識和維持東地中海貿易網絡中的關鍵作用,以及伊斯蘭黃金時代在代數、醫學和光學領域取得的突破,這些成就如何通過西班牙和十字軍東徵的渠道,間接影響瞭歐洲的緩慢復蘇。黑死病不僅僅是人口災難,更是勞動力的價值重估,它直接削弱瞭農奴製的經濟基礎,為後來的社會流動性鬆動埋下瞭伏筆。 第五捲:地理的約束與科學的萌芽:大航海時代前的世界圖景 主題聚焦: 早期航海技術與地圖學的發展、非歐洲文明(如鄭和下西洋、非洲貿易網絡)對全球海洋的探索,以及地理知識的局限性如何塑造瞭人們的世界觀。 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碎片化且受地理環境嚴格約束的。本捲探討瞭不同文明在不同地理條件下發展的獨特航海技術,例如中國對季風係統的精確把握,與地中海文明對沿岸導航的依賴之間的差異。 我們著重分析瞭鄭和下西洋的非殖民化目的——其更偏嚮於外交展示和獲取朝貢體係的認可,而非建立永久性的殖民地。這一對比,有助於讀者理解歐洲擴張模式的獨特性。同時,書中討論瞭早期航海傢如何在缺乏精確經緯度測算的情況下,通過天文觀測來定位,以及原始的地圖繪製如何充滿神話色彩和政治意圖。地理上的隔絕,是形成獨立文明路徑的根本原因。 第六捲:啓濛的張力:理性、情感與革命的催化劑 主題聚焦: 18世紀啓濛思想傢群體內部的分歧(如盧梭與伏爾泰的對立)、啓濛思想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接受度差異,以及革命前的文化氛圍。 啓濛運動並非鐵闆一塊的理性光芒,它充滿瞭內在的矛盾與緊張。本捲聚焦於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的論戰,探討瞭“自由”的定義在不同語境下的差異:洛剋所說的財産權的保障,與盧梭所強調的“公意”的服從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張力。 本書細緻描繪瞭咖啡館、沙龍和秘密結社如何成為新的公共領域的溫床,這些非官方場所如何繞過國傢審查,傳播激進思想。同時,我們也審視瞭啓濛理想在殖民地和底層民眾中傳播的受阻情況。革命的爆發,往往不是單一思想的勝利,而是理性邏輯與長期積纍的社會不公、以及被壓抑的情感需求的集中爆發。 第七捲:工業革命的社會底色:時間、空間與異化 主題聚焦: 工業化初期,工廠紀律對傳統生活節奏的重構、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隔離、以及早期工人階級對自身處境的文化反思。 工業革命的本質,是對人類生活節奏的根本性重塑。本捲不再關注蒸汽機和紡織機的發明,而是聚焦於“工廠的鍾點”。機器要求精確、重復、綫性的時間觀念,這與傳統農業社會依循日照和季節的循環時間觀形成瞭劇烈衝突。 我們通過分析當時的小說、日記和早期工會文件,揭示瞭工人如何從“生産者”逐漸被異化為“機器的附件”。城市化帶來的居住隔離——富人與貧民在空間上涇渭分明,加劇瞭階級意識的形成。本捲最後探討瞭早期社會主義思潮是如何從對技術進步的樂觀轉嚮對資本運作的深刻批判,為理解現代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奠定瞭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宋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尤其是對宋代政治製度和文官體係的深入剖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呈現。作者的敘事功力一流,能夠將那些錯綜復雜的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你在閱讀過程中完全沉浸其中,仿佛親曆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比如書中對王安石變法前因後果的分析,不是簡單地羅列政策的好壞,而是細緻地描繪瞭當時的社會矛盾如何催生瞭這些改革,以及改革推行過程中遭遇的阻力,尤其是士大夫階層內部的理念衝突,寫得入木三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引用史料的嚴謹性,大量的原始文本佐證,使得觀點有血有肉,絕非空泛之談。讀完後,我對宋朝“積貧積弱”的刻闆印象被徹底打破,看到瞭一個充滿活力和深刻思想的文明古國。它不僅僅是講曆史,更是在剖析人性在特定曆史環境下的選擇與掙紮,讀起來酣暢淋灕,每一次翻頁都是對過往的重新認識。

評分

我最近在啃那本《萬曆十五年》,說實話,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太獨特瞭,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大曆史”敘事的認知。它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麵,沒有波瀾壯闊的王朝更迭,反而聚焦於那一個平平無奇的年份裏,幾個關鍵人物的命運交織。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剖開瞭明朝中後期官僚體係的僵化與無力感。我尤其對書中對張居正、海瑞等人的描寫印象深刻。他們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更多的是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體,他們的無奈、他們的掙紮,都通過那些日常的奏摺、傢書、甚至是沉默中被捕捉齣來。閱讀過程就像在欣賞一幅精美的古代水墨畫,看似留白很多,實則意境深遠,留給你巨大的想象空間去思考“曆史的慣性”到底有多強大。它教會我,宏大的曆史往往是由無數微小而具體的個人悲劇匯聚而成的。

評分

手上這本關於歐洲文藝復興的專著,簡直是為我這種“想看全景又怕枯燥”的讀者量身定做的。作者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成功地將藝術、哲學、科學和政治史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你讀到達芬奇的解剖學研究時,會立刻聯係到當時教會對人體認知的束縛;你讀到美第奇傢族的贊助行為時,又能馬上聯想到佛羅倫薩城邦的經濟基礎。這種多維度的交叉敘事,讓曆史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最讓我震撼的是關於“人文主義”興起的章節,作者沒有用那些空洞的理論口號,而是通過對比中世紀神學對人的壓抑和文藝復興時期個體價值的覺醒,展現瞭思想解放的巨大力量。這本書的插圖和圖錶製作得極其精美,文字的張力與視覺的衝擊完美結閤,讓那些遙遠的古典大師們仿佛觸手可及。

評分

我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評價隻有一個詞:“醍醐灌頂”。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簡單的編年史寫法,而是以“核心議題”為軸心展開論述。比如,它會集中討論“救亡與啓濛”這對孿生主題,如何貫穿瞭從洋務運動到五四運動的整個進程。作者對那些關鍵思想傢,如梁啓超、陳獨秀、魯迅等人的思想演變路徑,分析得鞭闢入裏,尤其擅長挖掘他們思想産生時的內在矛盾和外在環境的壓力。閱讀時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思考書中提齣的那些尖銳問題: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究竟應該如何抉擇?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批判性思維,它不迴避曆史的復雜性與思想的局限性,而是鼓勵讀者去進行深度的自我反思。這是一本需要“慢讀”和“消化”的書,絕對不是速食讀物。

評分

新近購入的這本關於古羅馬共和國衰亡的研究,完全符閤我對嚴謹學術著作的期待。作者在論證過程中展現瞭驚人的文獻駕馭能力,無論是西塞羅的演說稿,還是塔西佗的記錄,都被他運用得爐火純青,而且引注詳實規範,讓人對結論深信不疑。書中對“軍事化對共和國政治的侵蝕”這一核心論點的展開尤其精彩。它詳細描述瞭從馬略改革開始,軍隊忠誠對象從國傢轉嚮將領個人的過程,以及這種轉變如何為後來的獨裁者上颱鋪平瞭道路。我發現作者對社會階層分化的描述也十分到位,貴族和平民之間的裂痕如何被政治投機者所利用,最終導緻瞭共和製的崩潰。這本書讀起來雖然信息量巨大,但行文邏輯清晰,結構緊湊,即便對羅馬史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通過作者精心的引導,逐步理解那個偉大文明走嚮帝國轉摺點的深層原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