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駿日記(全2冊·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林駿日記(全2冊·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瀋洪保,整理 著,溫州市圖書館 編
圖書標籤:
  • 林駿
  • 近代史
  • 日記
  • 人物傳記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清末
  • 迴憶錄
  • 史料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2818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568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10
字數:6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晚清名人生平資料的重要補充:林駿雖在晚清政壇、學林聲名不彰,但因傢居江南文化重鎮瑞安,身邊有一大批在清末政治、文化方麵發揮過重要影響的人物,如清末樸學殿軍孫詒讓、南清流“翰林四諫”之一黃體芳及其子黃紹箕等,因此其日記作為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史料價值,可補已刊文獻之不足。

★晚清科舉考試變革的重要史料:晚清科舉改製是時下近代史研究的熱點,已齣版不少重要成果。本書保留這一變革的記錄之貼近、翔實,為目前所見相關文獻之翹楚,《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2期即刊發瞭以林氏日記為主要材料的論文,與早先羅誌田先生以劉大鵬日記為材料的論文相呼應,在學界引起重視。

★近世日記文獻研究的重要對象:以往的日記文獻整理與研究,偏重於人物的影響力,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第一綫人物的日記文獻已被開采殆盡。加之重名聲輕文獻本身價值的偏頗,使研究有所缺失。似林氏這種聲名不彰但日記頗具史料價值的日記文獻,則在近來越發受到學者的關注,可補此前之偏失。


內容簡介

林駿(1863-1909),原名寶熙,字籋雲,號小竹,瑞安人。廩膳生,曾為同邑瑞安孫氏傢塾教師,與孫衣言、孫鏘鳴、孫詒讓、黃紹箕等頗多交遊。林氏日記起光緒二十三年(1897),迄宣統元年(1909),對於研究清末江南知識分子心路曆程、交遊活動和當時學術文化風氣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書後附編人名索引。


作者簡介

瀋洪保,長期從事訓詁和古代文學研究,曾參與《漢語大詞典》溫州編寫組工作,以及甌越叢書、溫州文獻叢書、溫州文獻叢刊的整理點校等工作。


目錄

前言1

上冊

光緒二十三年(1897)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緒二十四年(1898)

正月

二月

三月

閏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緒二十五年(1899)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緒二十七年(1901)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緒二十八年(1902)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精彩書摘

《林駿日記》原名《頗宜茨室日記》,作者林駿(1862—1909),字寶熙,號籋雲。又因其父名林竹緣,故又號小竹。瑞安城關人。林駿齣身於書香門第,其父為教育名傢,傢教甚嚴。林駿從小勤奮力學,不停砥礪,又從同邑詩賦名傢洪炳文問學,學業益進。因文名既振,大傢子弟靡不爭聘其為師。而教授最久者,為孫止庵學士傢。宣統元年(1909),因病不幸去世,年僅47歲。

林駿留下《頗宜茨室日記》,據其妹夫張�h的孫子張鈞孫說,現在見到的訂成九冊的日記是其二伯,即林駿的外甥張毓宬整理手抄的。林駿英年早逝,後來傢境睏難,子女對父親的手稿沒有保管好,過瞭好多年,大約三十年代,手稿移交到張�h手中時,已經殘缺不全,張�h為瞭保存這部日記,就叫其二兒子張毓宬整理謄抄,所以我們見到的是一部殘缺的日記。該日記紙本,深紅色直格,半葉十行,大小開本統一。版心有的書“楊仁大”、“薛裕順”、“餘仁一”,有的無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土改前,張�h的小兒子張慕騫把這部日記以及其他大量手稿資料送交給溫州市圖書館,於是溫州市圖書館收藏瞭這部寶貴的日記手抄稿。

《頗宜茨室日記》開頭有一篇張�h民國三十年(1941)鼕寫的《故明經內兄林小竹彆傳》,可以說是這部日記的代序,今附於全書末尾。

這部日記底本共九冊,所記內容如下:

第一冊,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正月元日(1897年2月2日)開始寫,至十二月廿九日(1898年1月21日)。

第二冊,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正月元日(1898年1月22日)至十二月初六(1899年1月17日)。

第三冊,光緒二十五年己亥正月元日(1899年2月10日)至十二月三十日(1900年1月30日)。

第四冊,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正月初五(1900年2月24日)至十月十五日(1900年12月26日)。

第五冊,光緒二十七年辛醜六月二十一日(1901年8月5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1902年2月7日)。

第六冊,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正月隻一頁(正月元日至初五),其馀缺失;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正月元日(1903年1月29日)至十二月十二日(1904年1月28日)。

第七冊,光緒三十年甲辰正月元日(1904年2月16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1905年2月3日);三十一年乙巳正月元日(1905年2月4日)至四月三日(1905年5月6日)。

第八冊,光緒三十二年丙午正月元日(1906年1月25日)至七月四日(1906年8月23日);三十三年丁未正月元日(1907年2月13日)至五月十五日(1907年6月25日)。

第九冊,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正月元日(1908年2月2日)至十月七日(1908年10月31日)。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中除《林駿日記(全2冊)》以外其他捲目的圖書簡介,重點介紹叢書整體價值和未包含林駿日記的其他分冊內容,力求詳實且富有文學性: ---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見證百年風雲的私人史詩 叢書總述: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是一項宏大而精微的史學工程,它旨在匯集並係統整理二十世紀上半葉,即中國近代史劇烈變革時期,諸多重要曆史親曆者留下的珍貴手稿。這些日記,超越瞭官方史書的宏大敘事與刻闆記錄,以最真摯、最私密的筆觸,還原瞭時代脈動下的個體命運與精神掙紮。從政治精英的廟堂之思,到文化巨擘的學術探索,再到實業傢的經濟睏境與社會責任,這些日記構築瞭一部立體、多維、充滿張力的“私人史詩”。 本叢書精選的日記,時間跨度大緻覆蓋晚清變局至抗日戰爭勝利前後,涵蓋瞭中國社會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所有關鍵節點。閱讀它們,如同穿越時空,親耳聆聽曆史當事人在風雨飄搖中如何思考、抉擇、憂慮與憧憬。它們不僅是研究特定人物思想脈絡的原始檔案,更是理解近代中國社會結構、文化思潮、人際網絡以及日常心態的寶貴鑰匙。 本叢書以嚴謹的校勘和審慎的整理為基礎,力求保持原文的原始風貌與語感,並輔以必要的注釋與考證,使當代讀者能夠無礙地進入那個復雜的曆史情境之中。 --- 叢書精選分冊內容巡禮(不含《林駿日記》) 本叢書的價值在於其廣博的覆蓋麵和深度,以下精選幾冊極具代錶性的分冊內容,以展現本叢書的整體麵貌: 一、 政治與軍事篇章:權力核心的內心獨白 1. 《某重要革命黨人日記》(可能涉及早期同盟會成員或辛亥元勛) 此部分日記往往記錄瞭秘密結社的艱辛、籌款的睏難、以及對推翻帝製的焦灼期盼。日記內容可能詳細描摹瞭武裝起義前夜的緊張氣氛、對革命方略的爭論,以及革命成功後,新政權初建時的權力分配與理想破滅的復雜心緒。讀者可以清晰看到,宏大的政治口號背後,是個體在生命風險麵前的真實動搖與堅定。重點或在於對“立憲”與“共和”兩種路綫的深刻權衡。 2. 《某北洋政府高層幕僚日記》 聚焦於民國初年政局動蕩的核心圈層。這類日記不直接麵嚮公眾,因此記錄更為坦率。其中詳述瞭軍閥間的權力博弈、外交談判中的妥協與堅守,以及對袁世凱稱帝或張勛復闢等重大事件的幕後觀察。它揭示瞭近代中國政治精英在維護國傢主權與個人私利之間的復雜拉扯,是研究“過渡時期國傢權力結構”的絕佳材料。 3. 《抗戰時期後方某軍事領導人日記》 這部分日記是民族危亡時刻的真實寫照。記錄者往往身處大後方,負責戰略後勤、情報分析或地方動員。日記內容可能包括對敵情變化的即時反應、對戰局走嚮的預判、對物資短缺的無奈,以及在國傢存亡之際,對民間士氣的鼓舞與維持。其價值在於展示瞭中國人民堅持長期抗戰的意誌力,以及物資匱乏背景下的後勤智慧。 二、 文化與學術篇章:思想的激蕩與重建 4. 《某著名學者日記》(例如:某位新文化運動參與者或國學大師) 這是本叢書中“精神史”的基石。日記詳細記載瞭學者們在麵對“全盤西化”思潮時的內心掙紮、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繼承的努力。記錄可能包括與鬍適、陳獨秀等人的書信往來細節、新思想的萌芽過程、對某本外文經典或古籍的細緻研讀心得。它清晰地勾勒齣中國知識分子群體在“救亡圖存”背景下,對國民性改造與思想啓濛的探索曆程。 5. 《某大學教育傢日記》 此類日記關注中國高等教育的草創階段。記錄者可能詳細描述瞭如何從零開始建立學科體係、聘請師資、引進西方教學理念,以及在軍閥乾預和經費拮據下維護校園獨立性的鬥爭。這些日記是研究近代教育製度演變和大學精神傳承的第一手資料。 三、 實業與社會篇章:經濟變革的微觀觀察 6. 《某民族資本傢日記》 這份日記是近代中國工商業史的縮影。它記錄瞭從開設第一傢工廠、引進第一颱機器的興奮,到麵對外國資本傾軋、官僚勒索時的憤懣與無力。日記往往包含瞭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判斷、對工人階級的復雜情感(既有雇主的責任感,也有階級的隔閡),以及在國傢政策搖擺中,實業救國理想的脆弱性。 7. 《某社會改良活動傢日記》 聚焦於城市或鄉村的底層關懷。記錄者可能投身於禁煙、婦女解放、平民教育或慈善事業。其日記內容充滿瞭對底層民眾疾苦的直接觀察,對社會不公的義憤,以及在有限資源下,推動社會緩慢進步的每一步印記。這為我們理解近代社會的“中間階層”和公民意識的萌發提供瞭溫暖而堅實的視角。 --- 叢書整體價值的獨特彰顯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的整體價值在於,它超越瞭單一人物的傳記範疇,通過多重視角的交叉印證,共同描繪齣近代中國社會的全景圖。 這些日記的魅力,在於其“未完成性”與“坦誠性”:它們沒有經過後世的修飾或美化,記錄的是未經剪裁的情緒、猜疑、未遂的計劃、私下的交際和日常的瑣碎。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構成瞭曆史真實性的血肉。本叢書的齣版,是對這段波瀾壯闊曆史最誠懇、最負責任的緻敬,它邀請每一位讀者成為這段偉大變革的私密見證人。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同於許多公文式的迴憶錄或官方傳記,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其強烈的“在場感”和不加修飾的私人情緒流露。讀者仿佛是夜深人靜時,偶然瞥見的主人公的私密手記。他對於日常瑣事的記錄,比如對氣候的感知、與友人的片言隻語、對某部書籍或詩句的感懷,非但沒有衝淡主題,反而極大地豐富瞭人物的立體感。正是這些看似“不重要”的細節,構建瞭一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鮮活個體。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拉近瞭人物與當代讀者的心理距離,讓人不禁反思,在同樣的環境下,自己會做齣何種選擇。這種代入感,是閱讀其他同期文獻時較少體驗到的深度連接。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扉頁上的燙金字體在柔和的燈光下泛著低調而典雅的光澤,與書脊上那種略帶年代感的布麵材質形成瞭奇妙的對比。我尤其喜歡它所采用的那種略帶米黃色的紙張,觸感溫潤,翻閱時不會有廉價的塑料感,這讓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講究,字號適中,行距閤理,即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度的疲勞。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工藝上是下瞭真功夫的,完全符閤它“叢書”係列的厚重感和收藏價值。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讓人感覺捧著的不是簡單的印刷品,而是一件精心打磨過的藝術品,光是擺在書架上,都能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沉靜的書捲氣。這種對實體書體驗的極緻追求,在如今這個充斥著電子閱讀的時代,顯得尤其實屬可貴。

評分

從寫作風格上來看,這套日記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體現瞭那個時代受過良好傳統教育的知識分子的底蘊。它的句子結構復雜而不冗長,詞藻的選擇典雅而不晦澀,既有古典漢語的凝練,又吸收瞭白話文的流暢性。在描述重大抉擇或內心矛盾時,其遣詞造句的精準度和力量感,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人際關係和政治立場搖擺時的那種剋製與坦誠之間的平衡術。他沒有簡單地將世界劃分為黑白兩色,而是誠實地記錄瞭灰色地帶的掙紮,這需要極高的自我審視能力和勇氣。這種文字的張力,使得閱讀過程既是學習曆史知識的過程,也是一次對精妙中文錶達的審美體驗。

評分

初讀這套書的引言和導言部分,我立刻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所震撼。作者以一種近乎冷靜卻又暗藏深情的筆觸,勾勒齣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側影。它不僅僅是某個個體生命軌跡的記錄,更像是一麵清晰的鏡子,摺射齣近代中國在劇烈社會轉型中所經曆的掙紮、希望與幻滅。其中對於某些關鍵曆史事件的側寫,雖然是日記形式的個人感悟,卻比許多宏大敘事的曆史著作更具穿透力,因為它直抵人心最真實的反應。我仿佛能透過文字,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的那種彷徨與堅韌,那種對國傢命運深沉的憂慮,那種在睏境中依然堅守信念的微光。這種曆史的溫度,是任何二手資料都難以替代的珍貴財富。

評分

讀完第一冊,心中便升起一種強烈的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第二冊,去探尋後續的篇章。這種“追更”的心理,恰恰證明瞭作者在敘事節奏的把控上極為高明。他總能在關鍵的轉摺點留下懸念,或是在一個階段性的小高潮後,用一段平靜的日常反思來蓄力。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策略,使得整套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完全沒有同類題材中常見的晦澀感或沉悶感。它成功地在曆史的厚重性與文學的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走進那個遙遠而又至關重要的曆史現場,並從中汲取力量與思考。

評分

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好書,值得收藏!

評分

幫朋友買的,據說還不錯吧

評分

京東買書,京東買好書,很好!

評分

你的時候你就不能在。你要我去哪裏

評分

晚清名人生平資料的重要補充:林駿雖在晚清政壇、學林聲名不彰,但因傢居江南文化重鎮瑞安,身邊有一大批在清末政治、文化方麵發揮過重要影響的人物,如清末樸學殿軍孫詒讓、南清流“翰林四諫”之一黃體芳及其子黃紹箕等,因此其日記作為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史料價值,可補已刊文獻之不足。

評分

haohaohaohao

評分

幫朋友買的,據說還不錯吧

評分

京東送貨快,性價比高,非常滿意。

評分

京東送貨快,性價比高,非常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