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行走,在一处观察,在一处记录,一期一会,在地关怀。
十字水位于广东省南昆山,紧邻北回归线,是我国众多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没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却存在着大量充满生机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动植物生态群落。作者南兆旭带领团队经过长期的拍摄与记录,最终完成了这本丰富、详实的自然观察读本。
书中不仅提供了第一手的图文资料,同时提出关于“如何对待这些动植物,才是人类未来的方向”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本书全彩精装,内附精美书签及食物链信息图,扫描书签二维码可观看同名纪录片!
南兆旭,出版人,现居深圳。多年里从事自然观察与写作。倡导“在地关怀”,关注、记录、保护居住地的生态;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本土自然保护活动;创立了国内第*个“自然好书奖”和国际上第*个“生物多样性影像大赛”。
图书作品:
ü 《深圳记忆》(2008年)
ü 《深圳自然笔记》(2013年)
ü 《南寻深圳》(2014年)
纪录片作品:
ü 《深圳民间记忆》(2008年)
ü 《岁月山河》(2010年)
ü 《十字水自然笔记》(2018年)
南先生以充满大爱的视角,用深厚的自然文学功力,叙述十字水森林里的众生。娓娓道来,令人动容。
——徐仁修 著名作家、生态探险家
山西人南兆旭先生定居深圳,把广东惠州十字水当成了自己的第三故乡,如博物学家怀特一般细致观察、用心书写。花树鸟兽虫菌各就其位、栩栩如生,先生知道它们的名字、它们的美好。盼望更多文人如此行动起来,书写个性化的自然赞歌。
——刘华杰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ü
南先生兆旭师,以昌明博物之学为己任,着眼于在地关怀。唯有诸人之于所在大地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存有了解,方得关爱;唯有关爱,方得行动。至此,才会爱家乡,更爱国矣!
——张劲硕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
目 录
第一部分 丛林
一期一会 / 2
有脚和没脚的家伙 / 16
危机中的明星 / 26
等你回来仰天长啸 / 30
大家族 / 32
恩仇录 / 36
汲食液汁的虫虫们/ 38
蛀食枝干的虫虫们/ 42
流动的盛宴 / 44
食物链里的十字水 / 51
四季食堂 / 52
四处弥漫的爱情 / 58
神仙眷侣 / 68
大树蛙的爱情 / 70
百态千姿的交尾 / 72
为谁开? /74
百年的孤独 / 76
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 / 88
一棵树的生命细节 / 90
时空的印记 / 92
攀附者 / 94
身材魁梧的大草 / 96
恐龙的后裔 / 95
目光 / 110
五品官 / 112
其实,我是个演员 / 114
让我飞 / 116
星空下 / 118
在历史里灭绝 / 128
第二部分 溪流
等你一起出发 / 136
择水而居的气质 / 144
理想家园 / 148
吉祥物 / 152
它们教会我怎样和外星人相处 / 156
去远方 / 164
冬日的期待:十二月植物果实记录 / 174
小人国 / 180
大地怀抱的婴儿 / 182
看见了你的告别 / 184
轮回开始的地方 / 191
十字水秋冬的红叶植物图 / 192
附 录 / 198
参考书目 / 208
致 谢 / 210
前言
写作一本书,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可以就是把心底的感激说出来。
感谢张向阳兄,把我带到十字水,发现了这片森林茂密、溪流纵横,物种丰盛的生命栖息地。
感谢一起观察、记录、拍摄的伙伴,每一个发现都曾给我们带来如获至宝的惊喜。大家相伴行山、露营、野炊的日子艰辛而快乐——那是营营役役的生活里温暖而写意的记忆。
特别感谢我们的向导——原住民丘文亮,阿亮对家乡的情感,对本土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的呵护,让我们感动。
还有,要感谢北回归线炙热的阳光带来充足的日照,感谢南中国海吹来的季风,带来丰沛的雨水,将十字水滋养成了珠江三角洲生物量最丰盛的地域;
最后,感谢这本书里所有的角色——缤纷多样的生命,感谢你们穿越了千万年的演化,来到我们身边,带给我们的喜悦、安抚和启迪。
感谢所有的机缘,所有的感谢都在这一天说出来。
2017年10月28日
读完《十字水自然笔记》,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作者笔下那些鲜活的生命形象。他并没有将它们塑造成刻板的符号,而是赋予了它们各自的个性和生命轨迹。我仿佛能听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能感受到野花在风中摇曳的身姿,能想象出鱼儿在水中畅游的灵动。这种细致入微的描绘,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与喜爱。 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这些生命的观察,传递了一种关于“和谐共处”的哲学。他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网络。这种观点,让我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这本书,是一次对生命之美的赞颂,也是一次关于生态智慧的启迪。
评分《十字水自然笔记》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洗涤了我内心的浮躁与疲惫。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最真挚的情感,也展现了最深刻的洞察。我常常在阅读时,被他笔下的某个瞬间所打动,为生命的顽强而惊叹,为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种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在这个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的世界里,我们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而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我们与那片失落的宁静重新连接起来。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和智慧,往往隐藏在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之中。我从这本书中汲取了力量,也看到了更多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用心感受”的生活态度。作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他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到自然中的探索者。他用他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他的耳朵去聆听自然的歌声,用他的心去感受万物的脉搏。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拥有作者一半的感悟能力,我的生活该会是多么丰富多彩。这本书就像一个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激发了我去寻找生活中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一些章节中展现出的那种哲学性的思考。他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现象进行对比,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思考。这种跨越物种的观察与反思,让我看到了作者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这本书让我明白,自然不仅仅是供我们观赏的风景,更是我们学习人生智慧的宝库。我从他的文字中汲取了力量,也获得了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启示。
评分阅读《十字水自然笔记》的过程中,我数次停下脚步,陷入沉思。作者笔下那些关于生命轮回、关于物种演变、关于生态平衡的描述,都引发了我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没有用冰冷的科学术语来解释这些宏大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生命是如何顽强地存在,又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这种方式,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对人类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描绘自然中的一些“小人物”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温情与细腻。他关注那些不起眼的昆虫,那些默默无闻的植物,用他的笔触赋予了它们生命的光辉。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一只蚂蚁的迁徙,一只瓢虫的蜕变,都可以如此引人入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普遍性与独特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生命。它提醒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都值得被看见。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自然知之甚少的人,平日里更多的是被城市的霓虹所吸引。然而,《十字水自然笔记》却以一种极其温和的方式,慢慢地将我拉入了那个未知的世界。作者并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去吓退读者,而是用一种分享的心态,将他所经历、所感悟的一切,娓娓道来。我发现,原来大自然中隐藏着如此多的奇妙,原来那些看似平凡的生命,也拥有着如此不平凡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一步步地引领着我,去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尊重与谦卑。他并非以人类的视角去俯瞰自然,而是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去感受、去理解、去融入。这种态度,在当下这个人类中心主义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我从他的文字中看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环境的珍视,也让我开始反思人类在地球上的角色和责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观洗礼。
评分《十字水自然笔记》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能够将我从繁忙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带入一个宁静而充满活力的自然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总是能抓住那些最能触动人心的细节,并用生动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我仿佛能感受到他每一次观察时的那种专注,每一次感悟时的那种喜悦。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时间”这一概念的独特解读。他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长、衰败、更替,让我们看到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永恒。这种对时间的感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关于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对话,我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起初,我拿到《十字水自然笔记》时,并没有抱有过高的期待,毕竟“自然笔记”这类题材的书籍市场上并不少见。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它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能够穿透人心、触动灵魂的力量。作者的文字不像许多科普读物那样枯燥乏味,也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华丽辞藻堆砌,而是以一种朴实无华、却又极其生动的方式,将他与自然的每一次邂逅,都化为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我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也为他的视角所吸引。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观察”这件事的意义。作者并非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看见”了自然。他能发现一棵树的年轮里隐藏的故事,能解读一只鸟的鸣叫背后传递的信息,甚至能感受到一块石头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印记。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意识到,我们平日里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我也能拥有那样的观察力,或许我能发现更多隐藏在生活中的惊喜与奥秘。这本书,无疑激发了我重新审视身边世界的渴望。
评分《十字水自然笔记》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忙碌的午后,突然闯入了一片静谧的林间小溪。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天然的治愈力,能够抚平我内心的躁动与不安。他笔下的自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的奇观,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着温度的实在。我仿佛能听到鸟儿在枝头歌唱,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感受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我暂时忘记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一种纯粹的美好之中。 我非常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将个人的经历与对自然的观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故事性,又不失深刻的思考。他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种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生命瞬间。正是这些瞬间,汇聚成了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也构成了这本书最动人的部分。我从中学会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蕴含着最深刻的哲理,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体会。
评分终于捧读了这本《十字水自然笔记》,心里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那位作者内心深处,也通往大自然最细腻角落的窗。每一次翻页,都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溪水的潺潺,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我一直以来都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意,但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无法亲身去体验那些深山老林中的奇妙。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的遗憾,它用文字构建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世界,让我得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寻那些被都市喧嚣所掩盖的静谧与生机。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细节时的那种执着。你看,他可以花上整整一个段落,去细致地勾勒一片落叶的脉络,描述它从翠绿到金黄,再到枯萎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它如何与其他生命互动,如何在大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这种对微观世界的专注,让我不禁反思起自己平时生活中常常忽略的细微之处。我们总是忙于追求宏大的目标,却忘记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全部。这本书像是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我放慢脚步,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生命的力量在每一个角落的涌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生命哲学。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去说教,但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观察,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他描述的那种植物之间看似无声的竞争与合作,那种动物们为了生存而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都让我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常在想,人类是否也应该学习这种“顺应自然”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去征服和改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和谐、更加互依共存的世界,也让我对人类在其中的位置产生了新的思考。 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笔尖下的那种孤独与慰藉。他深入荒野,与自然为伴,这种选择本身就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然而,在这份孤独中,他又似乎找到了与宇宙对话的方式,与万物融为一体。这种精神层面的连接,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企及的。我渴望也能有那样的时刻,能够放下一切杂念,纯粹地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那种超越物质的宁静与力量。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出口,让我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