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

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喻涛 田亮 等 著
图书标签:
  • OpenStack
  • 云计算
  • Python
  • 组件开发
  • 网络
  • 存储
  • 计算
  • 自动化运维
  • DevOps
  • 虚拟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077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930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八部分,按预备篇(第1、2章)、Python篇(第3、4章)、开发基础(第5、6、7章)、Horizon开发篇(第8、9章)、Nova开发篇(第10章)、Neutron开发篇(第11章)、测试篇(第12章)和扩展篇(附录A~D)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对OpenStack展开深度剖析。零基础入门,全方位涵盖了OpenStack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大量企业内部资料和实践案例,适合作为OpenStack初学者及相关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目  录?Contents

前 言
第1章 OpenStack企业工程师的成长
及工作介绍 1
1.1 Horizon界面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1
1.2 Neutron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2
1.3 Nova资深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3
1.4 本章小结 5
第2章 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1 Windows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1.1 Git的安装 6
2.1.2 JDK的安装与配置 12
2.1.3 Python的安装与配置 15
2.1.4 PyCharm的安装与配置 19
2.2 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24
2.2.1 Vim编辑器 24
2.2.2 PyCharm编辑器 25
2.3 Eclipse开发环境的搭建 26
2.3.1 安装Eclipse的PyDev插件 26
2.3.2 安装Eclipse的EGit插件 26
2.4 Launchpad账号 26
2.4.1 Launchpad账号注册 26
2.4.2 上传SSH keys 27
2.4.3 补充相关账号与信息 30
2.5 Git的使用 32
2.5.1 设置Git全局配置 32
2.5.2 安装git-review 工具并验证 33
2.5.3 提交代码步骤 33
2.5.4 Git管理流程图 35
2.6 本章小结 35
第3章 Python语言基础 36
3.1 Python概述 36
3.2 Python基础 37
3.2.1 编码 37
3.2.2 缩进与分隔 37
3.2.3 命名规范 38
3.2.4 注释 39
3.2.5 执行 39
3.2.6 代码的调试 40
3.2.7 帮助的使用 41
3.3 Python数据类型 42
3.3.1 变量 42
3.3.2 数字与表达式 44
3.3.3 字符串和列表 45
3.3.4 元组 49
3.3.5 字典 50
3.3.6 其他类型 50
3.4 流程控制 51
3.4.1 if语句 51
3.4.2 while循环 52
3.4.3 for循环 53
3.4.4 continue和break 53
3.4.5 异常处理 53
3.4.6 else的特殊用法 54
3.5 函数 55
3.5.1 函数基础 55
3.5.2 函数参数 55
3.5.3 函数体和返回值 57
3.5.4 再论类型和循环 58
3.5.5 生成器 60
3.5.6 可调用的变量 62
3.5.7 变量作用域 63
3.6 本章小结 64
第4章 Python模块 65
4.1  SQLAlchemy 65
4.1.1 安装 SQLAlchemy 65
4.1.2 使用 SQLAlchemy对数据库操作 65
4.1.3 使用 ORM 67
4.1.4 完整示例 69
4.2 logging模块 70
4.2.1 logging的使用 70
4.2.2 若干重要的概念 71
4.2.3 logging工作流程 73
4.2.4 日志配置 74
4.3 Eventlet 77
4.3.1 greenlet 77
4.3.2 GreenThread 78
4.4 WSGI 81
4.4.1 RESTful API介绍 81
4.4.2 WSGI简介 82
4.4.3 简单的WSGI 83
4.4.4 运行WSGI服务 84
4.4.5 Middleware 86
4.5 PasteDeploy 87
4.5.1 PasteDeploy安装 87
4.5.2 Paste配置文件 87
4.5.3 改进WSGI 89
4.6 WebOb 90
4.6.1 Python装饰器说明 90
4.6.2 简单示例 91
4.6.3 添加自己的中间件 91
4.6.4 其他特性 92
4.7 routes模块 92
4.7.1 routes模块概述 92
4.7.2 使用示例 93
4.8 综合实例 94
4.9 本章小结 98
第5章 RabbitMQ 99
5.1 RabbitMQ简介 99
5.2 RabbitMQ流程 101
5.2.1 单向发送消息 101
5.2.2 队列 103
5.2.3 交换 106
5.2.4 路由 109
5.2.5 主题 111
5.2.6 RPC调用 114
5.3 RabbitMQ 持久化 119
5.4 本章小结 120
第6章 DevStack 121
6.1 DevStack介绍 121
6.2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121
6.2.1 VMware虚拟机的配置 121
6.2.2 系统配置 123
6.3 环境准备与配置 126
6.3.1 DevStack准备 126
6.3.2 配置local.conf文件 127
6.4 安装DevStack 128
6.5 环境验证 128
6.5.1 登录验证 128
6.5.2 创建网络 130
6.5.3 创建实例 132
6.5.4 验证实例网络 134
6.5.5 OpenStack版本 136
6.6 错误分析 136
6.6.1 日志目录 136
6.6.2 使用Git下载代码出错 137
6.6.3 网络配置错误 137
6.6.4 重新部署 137
6.7 本章小结 138
第7章 开发小试 139
7.1 screen简介 139
7.1.1 screen的进入 139
7.1.2 screen的使用 140
7.1.3 screen的退出 142
7.2 API调试 142
7.2.1 API 142
7.2.2 RESTClient工具 145
7.2.3 Curl实验 151
7.2.4 错误分析 155
7.3 OpenStack界面主题的修改 157
7.3.1 替换logo 157
7.3.2 修改样式 159
7.4 本章小结 164
第8章 Django框架 165
8.1 安装Django 165
8.2 Django的架构 169
8.3 创建项目 170
8.3.1 Django管理工具 171
8.3.2 测试站点 172
8.3.3 增加一个APP 174
8.4 使用数据库 176
8.4.1 连接数据库 176
8.4.2 创立模型 177
8.4.3 显示记录 179
8.5 模板 180
8.5.1 使用模板 180
8.5.2 流程分析 182
8.5.3 使用循环 182
8.5.4 模板继承 184
8.6 表单 185
8.6.1 提交表单(GET方法) 185
8.6.2 提交表单(POST方法) 186
8.7 存储数据 187
8.8 表单对象 188
8.9 admin管理 190
8.9.1 默认管理 190
8.9.2 复杂的模型 191
8.9.3 自定义页面 192
8.9.4 Inline显示 193
8.9.5 列表页的显示 194
8.10 错误分析 196
8.11 本章小结 198
第9章 Dashboard的开发 199
9.1 Dashboard概述 199
9.2 源码解析 200
9.2.1 UI整体结构 200
9.2.2 初识Dashboard 201
9.2.3 项目结构 203
9.3 自定义Dashboard和Panel 207
9.3.1 手工启动Dashboard工程 207
9.3.2 创建Dashboard 207
9.3.3 创建mypanel 208
9.3.4 编写代码 209
9.3.5 验证代码 215
9.4 复杂的action table 217
9.4.1 定义view 217
9.4.2 增加URL 219
9.4.3 定义action 220
9.4.4 测试 220
9.5 Horizon开发相关内容 222
9.5.1 汉化 222
9.5.2 workflows 222
9.5.3 JavaScript 224
9.6 错误分析 225
9.7 本章小结 227
第10章 Nova组件 228
10.1 组件介绍 228
10.1.1 OpenStack的版本 228
10.1.2 组件的组成 228
10.1.3 组件之间的关系 229
10.1.4 API的使用 230
10.2 虚拟创建过程详解 230
10.3 Nova源码分析 233
10.3.1 目录结构 233
10.3.2 重要目录详解 236
10.4 Nova调用关系分析 240
10.4.1 创建虚拟机过程源码追溯 240
10.4.2 创建虚拟机过程调用流程函数分析 241
10.4.3 Nova和AMQP的关系 243
10.5 开始实践 246
10.6 API V2.1说明 248
10.6.1 compatibility 249
10.6.2 Validation 249
10.6.3 Microversion 249
10.7 编码 251
10.7.1 示例编码 251
10.7.2 官方代码参考 252
10.7.3 Nova代码实现示例 258
10.8 调试并修复nova-compute的所有协程卡住的问题 262
10.9 本章小结 269
第11章 Neutron组件 270
11.1 Neutron基础 270
11.1.1 服务及组件介绍 270
11.1.2 Neutron架构 271
11.1.3 Neutron抽象出的概念 272
11.1.4 Linux网络基础 272
11.2 实例网络详解 273
11.2.1 硬件配置及网络拓扑 273
11.2.2 各个节点服务关系及说明 274
11.2.3 场景举例 277
11.3 Neutron的源码分析 282
11.3.1 目录结构 283
11.3.2 重要目录详解 285
11.3.3  Neutron启动分析 288
11.4 Neutron组件扩展 293
11.4.1 编写代码 293
11.4.2 重启服务 295
11.4.3 测试 296
11.5 本章小结 297
第12章 测试技术 298
12.1 OpenStack测试基础 298
12.2 单元测试 299
12.3 集成测试 301
12.4 本章小结 303
附录A Mitaka国内代码贡献 304
附录B Newton新特性 307
附录C Ocata版本新特性 309
附录D Git代码管理命令 314

前言/序言

Preface 前  言为什么写这本书从2010年7月至今,OpenStack已经发布了15个版本,并成为云计算基础架构(IaaS)的事实标准。目前OpenStack也被国内企业接受,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等都在直接或间接使用OpenStack。
随着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业务部署并运行在OpenStack云中,原生的OpenStack的界面及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有规模的企业寻求定制自己的OpenStack,其中包括界面的定制、计算和网络等功能的增强等。而与OpenStack相关的创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都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产品,这些公司如今不再为温饱而四处奔波,也已经从“卖人”转向出售自有产品。随着OpenStack创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熟悉OpenStack开发的人员更是难寻,除了在“云圈子”寻找人才外,很大一部分是从Java、C++等专业人才中进行招聘,这些新人进入公司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逐渐进入OpenStack开发的角色。
缺少OpenStack开发人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开发人员首先要熟悉Linux操作系统,然后要熟悉OpenStack的相关概念,同时需要具有OpenStack相关安装部署经验。
2)开发人员要有良好的英文基础,能够看懂官方的英文文档。
3)OpenStack的开发语言为Python,很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需要开发人员自己学习。
4)开源软件需要用到很多开源工具,包括Git、Curl、Jenkins等,这些工具都需要开发人员掌握。
这些条件和要求整合到一起,难度就陡然增加了,一名普通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要从事OpenStack开发相关工作,至少要在OpenStack的开发企业中培训学习3个月左右;而一个云计算的开发企业,每次招收的毕业生、培养的新人是有限的,加在一起不超过千人,这些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由此看来,OpenStack开发人员还是非常紧缺的,其待遇也是很不错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本书是根据北京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培训教程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内容包括Python语言基础及开发优化的原则和OpenStack组件及开发方面的知识,是一本系统、全面、讲解深入的开发类书籍,值得所有Python和OpenStack从业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特色如下:
1)有针对性地讲解了与OpenStack相关的Python专业知识。
2)全方位涵盖了OpenStack的技术知识,包括DevStack、开发基础、API调用、源码及结构分析、功能扩展等。
3)堪称零基础入门。本书包含详尽的操作步骤,还有详细图示操作指引及错误分析,带领读者步入OpenStack开发的殿堂。
4)第一次公开OpenStack开发企业内部资料——工程师的成长资料及资深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记录,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的知识体系全书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首先以若干名企业内部OpenStack开发人员的成长历程为例,讲解OpenStack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然后讲解了基本开发环境的搭建。
第二部分(第3、4章):不同于市面上的Python教材,本书以企业内部教程为主线,从企业应用角度讲解Python基础知识、优化原则和OpenStack中Python相关的模块知识。
第三部分(第5~7章):讲述了消息队列、DevStack开发环境及开发的相关知识,其中包含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是OpenStack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入门知识。
第四部分(第8、9章):本部分首先用很多实例讲解了Horizon的开发框架Django,然后讲了Horizon界面结构,分析了Horizon的源代码,最后用示例完成Horizon的开发测试过程。
第五部分(第10章):本部分首先详述了Nova启动实例的流程,接着分析了Nova的源码,最后用示例讲述了微模块的开发过程。
第六部分(第11章):本部分首先讲述了OpenStack的部署拓扑和实例的数据流向分析,接着对Neutron的启动流程进行了跟踪分析,最后扩展了Neutron的extensions模块并测试其功能。
第七部分(第12章):本部分主要讲述了OpenStack测试的相关内容,包含开发人员个人的单元测试和团队的模块集成测试技术,为代码整合打好基础。
第八部分(附录A~D):首先附录A讲述了国内企业对OpenStack社区的贡献;附录B、C分别对OpenStack的Newton和 Ocata版本新特性进行了说明;附录D列举出Git代码管理命令供读者参考,希望可以为读者指明学习的方向。
本书面向的读者本书适用于想从事OpenStack开发及深入学习OpenStack的相关人员。本书也可以作为OpenStack的培训教材。
如何阅读本书OpenStack强调实践,希望读者能够把书中的示例代码都手动输入一遍,在输入运行代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输入错误、语法错误等,读者可以自己尝试独立解决相关问题,逐渐增加自己的编程经验。
一定要去阅读和分析官方的源码,然后自己尝试去修改源码,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开发能力,逐步成为优秀的OpenStack开发人员。
致谢本书参考了部分官方文档以及北京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的内部资料,得到了该公司周征晟、张加龙、叶东灿、郭姗、伍军、徐奡等开发人员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北京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征宇和李华,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本书才得以完成。
感谢云技术社区创始人肖力老师,是肖老师推荐了华章分社杨福川副主编,还要感谢出版社其他工作人员,有了他们的共同努力,本书才得以正式出版。
由于编撰时间有限,加上OpenStack博大精深,版本更迭较快,文中有失效或分析不对的地方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OpenStack深度实践:构筑云的基石》 一、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专注于使用Python进行OpenStack组件开发的具体实践,而是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OpenStack的核心架构、关键组件原理以及其在构建、管理和运营私有云、混合云过程中的深度应用。我们将一同探索OpenStack不仅仅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平台,更是现代IT基础设施的基石,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资源利用率、加速业务创新的强大引擎。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层层剥茧,揭示OpenStack的底层运行机制,理解其各个服务模块如何协同工作,构建出稳定、高效、可扩展的云环境。我们不会局限于某一种编程语言的实现细节,而是着眼于OpenStack的整体设计理念、设计模式以及面向未来的演进趋势。通过对OpenStack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读者将能够更自信地进行云平台的选型、部署、优化和故障排除,并为更高级的定制化开发和运维打下坚实基础。 二、 目标读者 希望深入理解OpenStack工作原理的技术爱好者: 对于那些对云计算技术充满好奇,渴望了解OpenStack内部机制的开发者、架构师、运维工程师,本书将提供一份详尽的路线图。 正在规划或已部署OpenStack的企业IT决策者与架构师: 如果您正在考虑引入OpenStack,或者已经部署了OpenStack但希望提升管理和运维能力,本书将为您提供决策支持和实操指导。 致力于OpenStack平台运维与优化的工程师: 本书将帮助您理解性能瓶颈的根源,掌握有效的调优策略,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对私有云、混合云技术感兴趣的研究者与学生: 本书将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OpenStack的优质资源,帮助您掌握云技术的前沿知识。 三、 本书亮点 1. 体系化视角,重塑对OpenStack的认知: 不同于聚焦于特定组件或开发细节的书籍,本书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方式,从宏观层面展现OpenStack的整体架构和组件间的协作关系。我们将逐一剖析Neutron(网络)、Cinder(块存储)、Nova(计算)、Keystone(身份认证)、Glance(镜像)、Horizon(仪表盘)等核心服务,并深入探讨它们如何联动,共同支撑起完整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能力。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理解: 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与调度: Nova是如何管理虚拟机生命周期,实现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支持多租户隔离。 网络服务的灵活构建: Neutron如何提供 SDN(软件定义网络)能力,实现虚拟网络、安全组、负载均衡等复杂网络功能。 存储服务的可扩展性与弹性: Cinder如何提供块存储卷的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数据持久化,并与各类后端存储集成。 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 Keystone如何确保云平台的安全,实现用户认证、角色授权以及API访问控制。 镜像的管理与分发: Glance如何存储、管理和分发虚拟机镜像,为实例的创建提供基础。 用户友好的Web界面: Horizon如何提供一个直观的Web界面,方便用户管理云资源。 2. 深入剖析核心组件的内部机制: 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OpenStack的核心组件内部,揭示其工作原理。我们会探讨: API设计与交互: 理解OpenStack各组件如何通过RESTful API进行通信,以及API调用的流程和数据格式。 消息队列(RabbitMQ/Qpid)的作用: 了解消息队列在OpenStack组件间异步通信、解耦和任务分发中的关键作用。 数据库(MySQL/MariaDB)的角色: 探究数据库如何存储和管理OpenStack的各种配置信息、资源状态和元数据。 RPC(远程过程调用)机制: 分析OpenStack组件之间如何通过RPC进行同步通信,实现远程命令的执行。 控制节点与计算节点的分离: 理解OpenStack的分布式架构,以及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如何协同工作。 插件式架构的优势: 探讨OpenStack的插件化设计如何支持不同后端技术(如虚拟化技术、存储驱动、网络插件)的集成,实现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构建、管理与运营的实战智慧: 本书不仅关注理论,更强调在实际应用中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将从部署、配置、故障排除到性能优化,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指导: 部署策略与最佳实践: 介绍常见的OpenStack部署模式(如All-in-one、HA模式),以及部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例如网络规划、存储选型、高可用性设计。 资源管理与调度优化: 探讨如何有效地分配和管理计算、网络、存储资源,以及如何优化调度策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安全加固与访问控制: 详细讲解Keystone的配置与管理,以及如何通过安全组、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机制来保障云平台安全。 日志分析与故障诊断: 提供系统性的日志分析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OpenStack平台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性能监控与调优: 介绍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并提供针对不同组件的性能调优建议,以提升平台整体性能。 升级与维护: 讲解OpenStack版本升级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中的关键任务。 4. 面向未来的云原生与混合云探索: 在当前云计算飞速发展的时代,OpenStack也在不断演进,并与云原生技术(如Kubernetes)以及混合云场景深度融合。本书将适时展望: OpenStack与Kubernetes的协同: 探讨OpenStack如何为Kubernetes提供底层基础设施支持,以及Kubernetes如何在OpenStack上提供容器编排能力,构建更灵活、更具弹性的混合云环境。 OpenStack在混合云场景的应用: 分析OpenStack在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实现跨云资源调度、数据迁移等混合云场景下的价值与挑战。 OpenStack的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OpenStack社区的最新动态,以及其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 四、 本书结构 本书将以章节为单位,循序渐进地展开。 第一部分:OpenStack概览与核心概念 第一章:云计算与OpenStack的崛起 第二章:OpenStack的整体架构与服务模型 第三章:OpenStack的用户与身份管理(Keystone) 第四章:OpenStack的计算服务(Nova)核心原理 第五章:OpenStack的网络服务(Neutron)深度解析 第六章:OpenStack的块存储服务(Cinder)详解 第七章:OpenStack的镜像服务(Glance)与对象存储(Swift) 第二部分:OpenStack关键组件深度剖析 第八章:OpenStack的通信机制:消息队列与RPC 第九章:OpenStack的数据库选型与管理 第十章:OpenStack的API设计与扩展性 第十一章:OpenStack的虚拟化技术集成(KVM, QEMU等) 第三部分:OpenStack的部署、管理与运维实战 第十二章:OpenStack的部署方案与工具(DevStack, TripleO, Kolla等) 第十三章:OpenStack平台的资源管理与调度优化 第十四章:OpenStack的安全加固与访问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OpenStack的日志分析与故障排除技巧 第十六章:OpenStack性能监控与调优实践 第十七章:OpenStack的版本升级与维护策略 第四部分:OpenStack的进阶应用与未来展望 第十八章:OpenStack与容器技术的融合(Kubernetes) 第十九章:OpenStack在混合云环境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OpenStack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新兴应用 五、 结语 《OpenStack深度实践:构筑云的基石》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OpenStack学习体验。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深刻理解OpenStack的强大之处,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构建出安全、稳定、高效的云平台,赋能您的业务快速发展。本书将是您探索云计算世界,掌握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理念,迈向云原生时代的宝贵伴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确实很吸引人,尤其是“深度实践”这几个字,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对云计算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而OpenStack作为开源云计算领域的翘楚,更是让我心驰神往。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OpenStack的入门书籍,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没有深入到核心。这本书以“深度实践”为导向,并且明确指出了“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这正是我一直想寻找的。Python作为一门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在OpenStack社区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能够掌握如何用Python来开发OpenStack的组件,无疑是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关键一步。我设想书中会详细讲解OpenStack的各个核心组件,比如Nova、Neutron、Cinder、Keystone等,并且会深入到它们的内部架构和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它会提供实际的开发案例,指导读者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OpenStack环境,然后逐步开发和修改组件,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API的详细阐述,如何通过Python SDK调用OpenStack的各项服务,以及如何为某个组件添加新的功能或者修复bug。当然,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包括代码的编写、调试、测试,甚至部署,也应该涵盖其中。总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OpenStack的开发世界,让我不仅仅是OpenStack的使用者,更是OpenStack的开发者。

评分

当我在书店看到《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这本书时,我几乎毫不犹豫地把它拿到了手中。在我看来,OpenStack的魅力在于其开源性和高度的可扩展性,而要真正发挥它的潜力,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内部机制并具备二次开发的能力。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它不仅聚焦于OpenStack本身,更强调了“基于Python”的开发方式,这对于我这样一位Python开发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我预估书中会详细讲解OpenStack各个关键服务的设计理念和实现原理,例如Nova是如何管理计算资源、Neutron是如何构建灵活的网络架构、Cinder是如何提供可靠的块存储,以及Keystone是如何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更让我兴奋的是,书中很可能提供了大量的Python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利用Python语言与OpenStack API进行交互,如何编写自定义的控制器、服务扩展,甚至如何开发全新的OpenStack组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OpenStack的API设计哲学,掌握如何进行模块化开发,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Python进行OpenStack的自动化部署、管理和故障排查。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OpenStack开发之路上的得力助手,带领我从OpenStack的“使用者”蜕变为一名能够驾驭其核心技术的“开发者”。

评分

看到《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这个书名,我眼前一亮,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真正“玩转”OpenStack的书。市面上很多关于OpenStack的书籍,要么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要么讲解得过于分散,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本书的“深度实践”和“基于Python的组件开发”的定位,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是一本能够带领读者深入OpenStack内部,并且动手实践的宝藏。我推测书中会详细讲解OpenStack各个核心组件的架构设计,比如Nova、Neutron、Cinder、Keystone等,并深入剖析它们的API接口和内部实现逻辑。更重要的是,“基于Python”这一点,让我看到了能够通过编程的方式来定制和扩展OpenStack的可能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Python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利用Python SDK或直接调用OpenStack的REST API来开发新的功能、实现自动化部署、或者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理解OpenStack的扩展机制,掌握开发自定义组件的方法,并且能够独立地解决OpenStack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总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OpenStack的用户,蜕变为一个能够深入理解并能够对其进行深度开发的工程师。

评分

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心头一震,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宝藏吗?作为一个对云计算领域充满热情,并且熟悉Python开发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书名简直是量身定做。我一直以来都对OpenStack的强大功能和开放性深感着迷,但往往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感觉自己只是停留在“使用者”的层面,无法更深入地进行定制化开发。这本书的“深度实践”和“组件开发”的字眼,预示着它将带领我走出舒适区,进入OpenStack的开发腹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剖析OpenStack各个核心服务(如Compute, Networking, Storage, Identity)的内部架构、API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逻辑。更重要的是,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Python开发指南,手把手教我如何利用Python SDK、CLI工具,甚至直接通过OpenStack的RESTful API来构建、修改和扩展OpenStack的组件。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如何进行故障排查、性能优化以及安全加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总而言之,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OpenStack的“内脏”,并且能够运用Python这把利器,为OpenStack添砖加瓦,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之前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OpenStack底层机制的书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介绍层面。市面上很多OpenStack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讲解过于浅显,很难真正帮助读者解决实际开发中的问题。而这本书明确了“深度实践”和“基于Python的组件开发”这两个关键词,这正是我迫切需要的。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在OpenStack领域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开发者,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OpenStack各个核心组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例如Nova如何管理虚拟机生命周期,Neutron如何实现网络虚拟化,Cinder如何提供块存储服务,以及Keystone如何处理身份认证和授权。此外,我非常看重“基于Python”这个特点,因为Python是OpenStack开发中最常用的语言之一。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利用Python编写自定义的OpenStack插件、扩展或者自动化脚本,从而能够更灵活地定制和管理OpenStack环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掌握OpenStack的开发脉络,能够独立地进行OpenStack组件的二次开发和维护,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OpenStack开发者。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评分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心情:恶心;四个人写一本书还写这么烂,真的是没谁了。为什么说烂呢,几乎所有的python代码都没有正确的缩进,也就是说,所有的代码如果写到程序里,都不会正常运行。四个家伙你们到底行不行,其他的语言,不讲究缩进就算了,这是python啊,缩进乱了,就等于大写的BUG。定价还那么贵。这么不认真,就不要学人家写书骗钱,OK?恶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