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吸纳了中公研发团队新教研成果,紧随江苏省考变化,立足教学研发,传授实战技巧,一题一码微课助学,帮助考生破解行测题量大、考点多、方式活三大难题,全面提高。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细致分析了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分九章内容系统讲解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专项的核心考点和快解技巧。具体特点如下:
1.考情深度分析。本书开篇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板块,通过题型解读、真题精讲和备考策略深入分析命题特点,指导考生科学备考。
2.讲授核心知识。全书贯彻“讲练结合”思想,在讲解核心知识过程中配以真题精讲进行阐述说明,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
3.呈现优解法。全书以“直观易学,讲透教会”为宗旨,尽可能多地使用图解形式,将作答过程步骤化,并对部分题型针对性的配以“点拨”,力求为考生呈现各类题目的优解法。
4.双线备考助学。通过集考点浓缩、在线题库、考友圈答疑、视频直播为一体的移动自习室,考生不仅可以学习基础理论、模拟实战考场,也能与专业老师互动、求教学习中的难题,还可以下载多种复习资料。
目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节政治(10)
一、时政文件(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
第二节经济(18)
一、微观经济(18)
二、宏观经济(19)
第三节法律(22)
一、宪法(22)
二、监察法(23)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5)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7)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9)
第四节人文与历史(32)
一、文化常识(32)
二、历史常识(35)
第五节科技与生活(42)
一、高新技术(42)
二、生活常识(44)
第六节国情与地理(49)
一、国情概况(49)
二、自然地理(51)
三、世界地理(53)
第七节行政管理(54)
一、管理基础知识(54)
二、公文基础知识(55)
第一节片段阅读(60)
一、主旨观点题(60)
二、细节判断题(66)
三、推断下文题(69)
四、词句理解题(72)
五、语句排序题(74)
六、语句填充题(78)
第二节文章阅读(81)
一、文章阅读考点梳理(81)
二、文章阅读题型精讲(85)
第三节选词填空(92)
一、把握对应关系(92)
二、辨析词语差异(94)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96)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98)
第一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102)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102)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103)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104)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106)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106)
六、分式数列(108)
七、组合数列(109)
八、创新数列(111)
第二节数字推理实战技巧(114)
一、数项特征分析(114)
二、运算关系分析(115)
三、整体特征分析(117)
第一节数学运算基础必备(120)
一、算术基础知识(120)
二、代数工具(124)
三、实战技巧(127)
第二节数学运算高频考点(132)
一、几何问题(132)
二、工程问题(137)
三、行程问题(139)
四、利润问题(144)
五、排列组合(146)
六、概率问题(150)
七、不利原则(152)
第三节数学运算扩展考点(155)
一、浓度问题(155)
二、日期问题(156)
三、时钟问题(157)
四、策略制定(159)
五、推理分析(160)
六、年龄推算(160)
七、容斥问题(161)
八、周期循环(163)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66)
一、两词型(166)
二、三词型(166)
三、对当型(166)
四、字符型(166)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68)
一、逻辑关系(168)
二、言语关系(169)
三、常识关系(170)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72)
一、代入排除法(172)
二、遣词造句法(172)
三、横纵对比法(173)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176)
一、空间类考点(176)
二、组合类考点(181)
三、数量类考点(185)
四、结构类考点(193)
五、位置类考点(196)
第二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99)
一、求同分析法(199)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200)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206)
一、直言命题(206)
二、概念和三段论(211)
三、复言命题(216)
四、模态命题(224)
五、智力推理(225)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230)
一、削弱、加强型(230)
二、结论型(239)
三、评价型(241)
四、解释型(243)
五、选项分析(244)
第一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248)
一、分析定义特征(248)
二、归纳定义特征(251)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253)
四、对比选项内容(255)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257)
一、心理学(257)
二、经济学(258)
三、社会学(259)
四、法律法规(259)
五、行政管理(260)
六、语言文学(261)
第一节核心统计知识(264)
一、基期与现期(264)
二、增长(264)
三、贡献率与利润率(268)
四、顺差与逆差(270)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271)
一、比重(271)
二、倍数、翻番(276)
三、平均数(279)
四、隔年增长(282)
五、年均增长(283)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285)
一、实战速算方法(285)
二、高频公式速解(292)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课程体系(29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98)
精彩书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在题型、题量设置上与2017年相比,整体变化不大。A、B、C三类试卷中大的亮点是增加了5道图形推理题,同时减少了5道常识判断题。由此可见,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变”的特点,具体如下:
1.“稳”指的是针对不同岗位,试卷一直分为A、B、C三类。且A、B两类试卷的题量均为135道题,而C类试卷为130道题。
2.“变”指的是试卷在个别题型的考点设置和题量分布上,几乎每年都有细微变化。比如2016年增加对“常识判断”的考查;2017年C类试卷对数学运算和定义判断的题量进行调整,均变为10道题;2018年A、B、C三类试卷均增加了对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常识判断的题量则相应减少。
综上可知,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针对此命题趋势,我们将深度剖析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并择取2018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真题,点拨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命题方向,科学合理备考。
以下是2016—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
一、常识判断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为15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相比2016年和2017年,题量有所减少;真题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行测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和国情地理等。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学科交叉频繁,有些题目还会结合新的科技发展进行考查。
当前,不带现金出门正成为一种时尚。从商场到便利店,从水果摊到煎饼铺,从医院到出租车……人们掏出手机,随时可以扫二维码支付。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不再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
B.货币不再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
C.移动支付减少了社会的现金流通量
D.移动支付不需要依托银行系统完成
解析:现金流通是直接以现金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的运动,主要是同消费资料零售市场的商品流通、居民个人的小额支付相联系的货币流通。用二维码扫码支付,不需要支付现金,会减少社会的现金流通量,C项符合题意。扫码支付,只是改变了支付的方式,并没有改变货币的属性,货币仍然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A、B两项错误。移动支付需要依托银行系统完成,D项错误。故本题选C。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题型包括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选词填空。2018年此部分的总题量保持稳定。
A、B、C三类试卷在题量设置上均为15道、5道和15道。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片段阅读在2018年考试中,除了考查了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语句排序等常考考点,还增加了词句理解题和语句填充题各1道。
(2)文章阅读除了依旧考查选词填空题、细节判断题之外,还增加了对主旨归纳题的考查,同时减少了对标题添加题的考查。
(3)选词填空的考点多年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考查形式上一空、两空、三空均有涉及。
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
A.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B.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
C.振兴传统手工艺的策略D.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误区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传统手工艺是存活在一个经济链条上的,脱离了消费市场很难生存下去。然后以“所以”引出文段观点:推广手工艺要注意挖掘其生存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由此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如何推广”传统手工艺的问题,C项的“振兴传统手工艺的策略”与此相符。文段并未提及发展手工艺的误区问题,排除D。故本题选C。
①有些人把这些身份置换的欲望投入了虚拟世界,比如阅读和观影
②但无论年纪和职业身份如何变化,你的核心身份是恒定的
③几乎,每个人都只能以一种既定的身份度过一生,有一个被赋予的名字,一段众所周知的经历,然后以此应付各种新旧的关系
④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也许谁都有过想隐匿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刻
⑤换句话说,你永远是你
⑥本质上那些行为也是一种身份重构,你可以借由某个角色的身份重新进入另一种崭新的生活,度过几个小时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⑥
C.③④⑥②①⑤D.③②⑤④①⑥
解析:①中含有指代词“这些”,置于首句指代不明,排除A、B。⑤中的“换句话说,你永远是你”是对②中的“你的核心身份是恒定的”的同义转换,②⑤应紧密相连,排除C。故本题选D。
我们知道,制度是深深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之中的。一种制度只有与自身的历史、文化高度融合,才能好地发挥其。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融入效果B.渗入效用C.嵌入效能D.切入作用
解析:第一空,“渗入”指液体慢慢地渗到里面去,比喻某种势力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多含贬义);“切入”指(从某个地方)深入进去,如切入主题。二者填入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第二空,“效果”是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不能用来形容制度的作用,排除A。“效能”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发挥效能”搭配恰当。故本题选C。
三、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考查的两大内容。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两大内容的题量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数字推理通常只涉及对数列形式数字推理的考查,其中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以及积数列及其变式等数列形式为考查重点。
(2)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灵活性更高。其题型一直以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概率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几何等经典问题。
1,-2,-3,-2,1,()
A.6B.3
C.-1D.-4
解析: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3,-1,1,3,(5),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应填入5+1=(6)。故本题选A。
手工制作一批元宵节花灯,甲、乙、丙三位师傅单独做,分别需要40小时、48小时、60小时完成。如果三位师傅共同制作4小时后,剩余任务由乙、丙一起完成,则乙在整个花灯制作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是:
A.24小时B.25小时
C.26小时D.28小时
解析:设工作总量为240(40、48、60的小公倍数),则甲、乙、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6、5、4,甲工作4个小时完成4×6=24,剩余工作都是由乙、丙合作完成的,需要(240-24)÷(5+4)=24小时,即乙一共投入了24小时,故本题选A。
某市公安局从辖区内2个派出所分别挑选2名警察,将他们随机安排到3个专案组工作,则来自同一派出所的警察不在同组的概率是:
A.B.C.D.
解析:根据题意,先从4位警察中任意选出3位安排到3个专案组中,每组1位,此时若想保证来自同一派出所的警察不在同组,只能将后1位警察安排到非同一派出所警察所在的2个专案组中,所求为。故本题选B。
甲、乙两车分别以96千米/时、24千米/时的速度在一长288千米的环形公路上行驶。如果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出发,甲每次追上乙时甲减速,而乙增速,则当甲、乙速度相同时,甲所行驶的路程是:
A.950千米B.960千米
C.970千米D.980千米
解析:每次变速甲、乙的速度都分别为变速前的、,又96××=24××,即在甲第二次追上乙时,甲、乙速度相等。甲第一次追上乙用时=4小时,变速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96×=64千米/时、24×=32千米/时,则甲第二次追上乙用时=9小时,则甲所行驶的路程是96×4+64×9=960千米。故本题选B。
四、判断推理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类比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题量有所增加。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类比推理的题量保持在10道,它不但包括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还有一类特色题型——字符型类比推理。另外,2018年江苏省还新考查了四词型类比推理,但其考查知识点仍与两词型、三词型相同。
(2)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图形推理题量增加了5道,共15道。除以往必考的顺推型、空间型、片块组合(新增小方框组合形式)外,还增加了2道九宫格图形推理。其考点分布更加全面,位置类、数量类和结构类等均有考查。
(3)逻辑判断较为稳定,题量保持10道不变,考查内容全面,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近几年均出现小材料阅读题,即2~3个题目共同基于一小段材料,实质上其考点并未改变。其中,必然性推理考查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和智力推理,可能性推理则在考查削弱型、加强型、评价性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解释型、结论型题目的考查。
(4)定义判断仍考查单定义,题量设置与往年相同,A、B两类试卷为15道,C类试卷为10道。
树:柏树:松树:雪松
A.车:汽车:火车:动车B.法:刑法:民法:公民
C.花:梅花:梨花:香梨D.牛:水牛:黄牛:牛黄
解析:雪松是松树的一种,松树和柏树都是树;动车是火车的一种,火车和汽车都是车。故本题选A。
K9⊙+99⊙k
A.H3%◎◎33%hB.J7%×77t
C.B6##+66#bD.F5☆⊙×55☆f
解析:首尾为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第二位、第六位、第七位为同一个数字,第三位、第八位为同一个字符,第四位和第五位为其他两个不同的字符。故本题选D。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题干图形中两个小图形的箭头都指向同
《2019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套为备考2019年度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而精心设计的系列教材,旨在帮助广大考生系统、高效地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本套教材严格按照国家及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历年真题及考试趋势,进行科学编排和内容研发,力求为考生提供最权威、最实用、最前沿的备考指导。 整体特色与价值: 本套教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精、准、全、新”的特点。“精”体现在内容的提炼上,每一章节都经过严格筛选,突出重点,摒弃冗余,确保考生将精力集中在最核心的考点上。“准”则体现在紧扣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所有知识点的讲解、题型的分析均直指考点,避免“假题”、“偏题”的误导。“全”是指教材覆盖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所有必考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以及常识判断。每个模块都进行了深度剖析,理论讲解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新”则强调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紧随2019年考试政策的最新变化和命题趋势,力求让考生掌握最新的考试动态。 本套教材的价值在于其为考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备考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罗列,更是一本“方法论”的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考生理解各类题型的考查逻辑和解题思路,从而有效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教材中丰富的例题和配套的练习题,能够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为实战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模块详细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套教材在此部分投入了大量精力,力求为考生提供一套系统的、实用的备考策略。 题型解析与应试技巧: 片段阅读: 教材详细剖析了片段阅读的常见题型,如主旨概括题、细节判断题、推理判断题、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等。针对每种题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题步骤和技巧,例如“三步定位法”、“排除法”、“关联词法”等。教材会重点讲解如何快速找到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如何区分选项的迷惑性。 逻辑填空: 针对成语、实词、虚词的辨析与填空,教材会深入讲解词语的义项、语境搭配、感情色彩以及辨析方法。通过对高频易错词语的归纳总结,帮助考生建立起扎实的词汇基础,并掌握在语境中选择最恰当词语的技巧。 语句表达: 该部分重点考查病句辨析、语序调整、关联词使用、标点符号使用等。教材会列举各类病句的常见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并提供系统性的纠错方法。同时,对于语段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也会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核心考点与难点突破: 教材会特别强调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引导考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感。对于一些抽象的逻辑关系和深层含义的理解,教材会结合具体的语段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拨开迷雾,准确把握。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模块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本套教材旨在帮助考生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 核心知识点梳理: 基础数学概念: 教材会系统梳理数与数系、整除、整除的性质、因数与倍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合数、同余、模运算等基础概念。 常用公式与定理: 涵盖了行程问题(相遇、追及、流水行船)、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百分比问题、概率问题、数列问题、集合问题、数论问题、几何问题等经典题型的公式和解题模型。 方程思想与不等式: 重点讲解如何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不等式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解题方法与技巧: 特值法/代入法: 针对某些不容易直接求解的题目,通过代入特殊数值,快速找到答案或排除错误选项。 排除法: 利用题干信息和选项特点,逐步排除不可能的答案。 图示法/列表法: 通过绘制图表,将复杂问题直观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量化分析: 将抽象的比例、百分比等转化为具体的数值,便于计算。 速算技巧: 传授一些常用的速算方法,如凑整法、分组法、拆分法等,提高计算效率。 高频考点与疑难杂症: 教材会重点分析往年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并对一些容易出错或理解难度较大的题目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关键点提示。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模块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涉及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小项。 图形推理: 基本图形与规律: 详细介绍直线、曲线、点、面、角、对称、重复、叠加、图形的增减、移动、旋转、翻转等常见图形规律。 解题策略: 教授考生如何观察图形的细微变化,如何运用“找异同”、“找规律”、“秒杀技巧”等方法,快速锁定答案。特别会强调对图形的“结构”、“数量”、“属性”等多个维度的分析。 定义判断: 理解定义: 教材会指导考生如何准确把握定义中的核心要素、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以及排除定义中的无关信息。 套用定义: 讲解如何将被定义的项与定义中的要素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定义。会特别提示考生注意定义的“排他性”和“唯一性”。 类比推理: 词语关系分析: 深入剖析词语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工具与技能关系、象征关系、属性关系等。 寻找最佳对应: 教材会引导考生从词语的“词性”、“含义”、“常识”、“语境”等多个角度去寻找最贴切的类比关系。 逻辑判断: 真假话问题: 详细讲解如何分析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包含关系,以及如何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真话或假话。 削弱与加强型题目: 教授如何找出论证中的前提、论点和论据,并分析选项如何削弱或加强论点。 可能性推理: 讲解如何理解“可能”、“一定”、“无法推出”等词语的含义,并运用推理规则进行判断。 必然性推理: 重点讲解演绎推理的常见形式,如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模态推理等,并提供清晰的推理步骤。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查找、比较、计算和判断统计资料的能力。 数据类型与图表解读: 详细介绍表格、柱状图、折线图、饼图、雷达图等常见统计图表的解读方法,以及各类数据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核心计算方法: 估算技巧: 教授常用的估算方法,如“首数估算法”、“尾数估算法”、“截位法”、“凑整法”等,大幅提高计算速度。 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数等计算: 对各类常考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高效的计算口诀和技巧。 增长量、增长率的比较: 讲解如何快速比较大小,判断增长趋势。 常见题型解析: 针对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指数、倍数等常见计算题型,提供具体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模块考查考生对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广泛了解。 知识体系构建: 教材会根据历年真题的考查特点,系统梳理常识判断的核心知识版块,例如: 政治: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机构,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典等)。 经济: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基础知识,市场经济,金融常识。 法律: 法律体系,重要法律法规。 历史: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重要事件、人物、文化。 文化: 传统文化、文学艺术、思想常识。 地理: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科技: 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科技前沿。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公共卫生、环保知识。 时政热点追踪: 教材会关注并整合考前重要的时政热点,帮助考生把握最新动态。 记忆方法与理解: 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对比记忆等,并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配套资源与增值服务(根据具体教材而定,此处为示例性说明): 本套教材可能还会配套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以进一步提升考生的备考体验和效果。例如: 历年真题精析: 选取近几年的江苏省及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 模拟试卷: 提供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让考生在考前进行实战演练,检验学习成果,调整考试状态。 在线题库: 可能提供在线题库,方便考生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和巩固。 名师讲堂(或视频讲解): 部分教材可能配有由资深公考辅导名师主讲的视频课程,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 总结: 《2019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套集权威性、系统性、实战性于一体的备考指导用书。它从考生实际需求出发,深入分析考情,科学设计内容,提供系统性的知识讲解、多样的解题方法和丰富的练习题。相信通过本套教材的学习,广大考生能够全面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项考点,有效提升应试能力,顺利通过考试,迈入理想的公务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