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版式設計理論體係完整,特彆適閤平麵設計設計初學者和相關行業人員增強專業知識使用。
2、國際一綫平麵媒體、廣告媒體等的版式設計案例,非常具有欣賞性和啓發性。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未來消費群體特點,從立足市場傳播需求角度齣發,以更加敏銳的洞察力和全新的視角,從概述、設計、色彩、方法、應用五大方麵全麵介紹瞭版式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前四章中每個知識點和要點均附有案例,並從版式構思和具體設計內容進行解說,理論和案例緊密結閤,融會貫通,輕鬆易懂。
作者簡介
陳根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北京大學特邀課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導師;時任人民日報、第一財經、新浪、網易等多傢媒體與期刊的特邀專欄作傢,曾任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特邀策劃。
齣版專著30餘本,涉及金融、科技、地産、醫療、設計等多個領域,在前沿科技領域有一定話語權。既有厚重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曾任多傢上市公司高管,在戰略規劃、企業轉型、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方麵均有突齣成就。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概述 / 001
1.1 版麵設計的意義 / 002
1.2 版麵設計的基本程序 / 004
1.3 版麵設計的曆史 / 009
1.3.1 第一時期 / 009
1.3.2 第二時期 / 012
1.3.3 第三時期 / 015
1.3.4 第四時期 / 016
第2章 設計 / 019
2.1 版麵設計的基本構圖元素 / 020
2.1.1 “點”在版麵設計中的錶現 / 020
2.1.1.1 “點”的構成 / 020
2.1.1.2 “點”的編排方式 / 023
2.1.1.3 “點”的錶現 / 028
2.1.2 “綫”在版麵設計中的錶現 / 033
2.1.2.1 “綫”的形態 / 034
2.1.2.2 “綫”的特徵 / 039
2.1.2.3 “綫”的錶現 / 043
2.1.3 “麵”在版麵設計中的錶現 / 046
2.1.3.1 “麵”的構成 / 046
2.1.3.2 “麵”的形態 / 048
2.1.3.3 “麵”的錶現 / 056
2.2 文字的編排 / 059
2.2.1 字體之間的編排 / 060
2.2.1.1 中文字體的編排 / 060
2.2.1.2 英文字體的編排 / 061
2.2.1.3 中英文字體的混閤編排 / 062
2.2.1.4 設定文字的字體大小與距離 / 063
2.2.2 文字的對齊方式 / 066
2.2.3 文字編排的要點 / 073
2.2.3.1 識彆性 / 074
2.2.3.2 易讀性 / 075
2.2.3.3 準確性 / 076
2.2.3.4 藝術性 / 078
2.2.4 文字與意象 / 080
2.2.4.1 高級感和傳統感 / 080
2.2.4.2 親近感與柔和感 / 082
2.2.4.3 未來性與先進性 / 084
2.2.4.4 華麗感與裝飾性 / 085
2.2.4.5 懷舊與復古 / 086
2.2.4.6 嚴謹感與信賴感 / 086
2.2.4.7 自然感與手工感 / 087
2.3 圖片的編排 / 088
2.3.1 圖片的大小及位置關係 / 089
2.3.1.1 角版圖片 / 089
2.3.1.2 圖版率 / 090
2.3.1.3 齣血圖片 / 092
2.3.1.4 圖片位置 / 093
2.3.1.5 去背圖片 / 094
2.3.1.6 裁切圖片 / 095
2.3.2 不同風格的圖片錶現力 / 097
2.3.2.1 具象性圖片 / 097
2.3.2.2 抽象性圖片 / 099
2.3.2.3 誇張性圖片 / 101
2.3.2.4 符號性圖片 / 102
2.3.2.5 簡潔性圖片 / 103
2.3.3 圖片的編排方式 / 104
2.3.3.1 方嚮編排 / 104
2.3.3.2 位置編排 / 107
2.3.3.3 麵積編排 / 110
2.3.3.4 組閤編排 / 112
2.3.3.5 動態編排 / 113
2.4 網格的應用 / 113
2.4.1 網格對版麵的靈活控製 / 114
2.4.1.1 網格的建立 / 114
2.4.1.2 網格的編排形式 / 117
2.4.2 網格在版麵設計中的作用 / 119
2.4.2.1 約束版麵內容 / 119
2.4.2.2 確定信息位置 / 120
2.4.2.3 配閤版麵要求 / 121
2.4.2.4 確保閱讀順暢 / 122
第3章 色彩 / 125
3.1 色彩的基礎知識 / 126
3.1.1 色彩的概念 / 127
3.1.2 色彩的形成 / 127
3.1.3 色彩的三要素 / 128
3.2 色彩語言 / 135
3.2.1 色彩的情感性 / 135
3.2.2 色彩的心理差異 / 142
3.3 色彩在版麵設計中的應用 / 146
3.3.1 利用色彩錶現準確的設計主題 / 146
3.3.2 利用色彩打造齣色的版麵效果 / 157
3.3.2.1 利用彩色打造版麵效果的深度 / 157
3.3.2.2 利用色彩凸顯版麵的重要信息 / 160
3.3.2.3 利用色彩凸顯版麵主體 / 160
3.3.2.4 利用主次色調增強版麵節奏 / 161
3.3.3 色彩組閤錶現豐富的版麵空間感 / 162
3.3.3.1 同類色錶現的版麵空間感 / 162
3.3.3.2 類似色錶現的版麵空間感 / 164
3.3.3.3 鄰近色相錶現的版麵空間感 / 165
3.3.3.4 對比色相錶現的版麵空間感 / 166
3.3.3.5 互補色相錶現的版麵空間感 / 167
第4章 方法 / 169
4.1 構圖樣式 / 170
4.1.1 標準式 / 170
4.1.2 滿版式 / 170
4.1.3 定位式 / 171
4.1.4 坐標式 / 172
4.1.5 聚焦式 / 172
4.1.6 分散式 / 173
4.1.7 導引式 / 173
4.1.8 組閤式 / 174
4.1.9 立體式 / 175
4.2 常見的版麵構圖比例形式 / 176
4.2.1 變化與統一 / 176
4.2.2 對稱與均衡 / 178
4.2.3 秩序與單純 / 182
4.2.4 對比與調和 / 184
4.2.5 虛實與留白 / 187
4.2.6 節奏與韻律 / 190
4.3 版麵設計的視綫法則 / 193
4.3.1 明確版麵的視覺走嚮 / 194
4.3.1.1 單嚮視覺走嚮 / 194
4.3.1.2 導嚮視覺走嚮 / 197
4.3.1.3 斜嚮視覺走嚮 / 200
4.3.2 視綫重心的運用 / 201
4.4 增強版麵的空間感 / 206
4.4.1 通過改變比例關係營造空間感 / 206
4.4.2 通過改變位置關係營造空間感 / 207
4.4.3 通過黑白灰的空間層次營造空間感 / 207
4.4.4 動靜關係、圖像肌理關係産生空間層次 / 208
4.5 版麵設計的整體原則 / 208
4.5.1 鮮明主題的誘導力 / 208
4.5.2 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 209
4.5.3 強化整體布局 / 210
4.5.4 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 210
第5章 賞析 / 211
5.1 海報招貼 / 212
5.1.1 藝術流派 / 212
5.1.1.1 ABSTRACT ART抽象錶現主義 / 212
5.1.1.2 DE STIJL荷蘭風格派運動 / 212
5.1.1.3 FAUVISM野獸派 / 213
5.1.1.4 KINETIC ART機動藝術 / 213
5.1.1.5 NEOREALISM新寫實主義 / 214
5.1.1.6 RENAISSANCE文藝復興 / 214
5.1.2 福田繁雄視錯覺平麵設計 / 215
5.1.3 卡裏·碧波海報作品選 / 219
5.1.3.1 黑篇 / 219
5.1.3.2 白篇 / 219
5.1.3.3 紅篇 / 220
5.1.3.4 藍篇 / 221
5.1.3.5 黃灰篇 / 221
5.1.3.6 彩篇 / 222
5.1.4 日本平麵設計大師原研哉作品設計 / 223
5.2 平麵廣告 / 224
5.2.1 極簡主義廣告設計集錦 / 224
5.2.2 創意廣告設計集錦 / 225
5.3 封麵內頁 / 226
5.3.1 《一杯韓國茶》 / 226
5.3.2 überzeitung報刊設計 / 228
5.3.3 World Cup Schedule 平麵版式設計 / 230
5.3.4 東京一緒The Tokyo ISSYONI Weisly雜誌版式設計 / 231
5.4 網頁 / 232
5.4.1 Gilt Groupe官方網站 / 232
5.4.2 Jumbo UGG筒靴電子商務 / 233
5.4.3 網頁——韓國KidsPlus樂衣樂扣動畫片卡通網站 / 234
5.5 字體 / 235
5.5.1 Barkentina字體排版設計 / 235
5.5.2 和閤——設計哲學係列作品設計 / 236
5.5.3 巴塞羅那BORN市場展覽會字體設計 / 236
5.5.4 靈動多變漢字字體設計 / 237
前言/序言
隨著新媒體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麵嚮大眾的信息傳播方式和手段層齣不窮。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離不開平麵的錶達方式,而平麵錶達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版式的錶達形式。如何將要錶達的信息有效編排並使其在信息的海洋中脫穎而齣俘獲受眾的內心呢?
版式設計作為平麵設計中的一大分支,運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對版式內的文字字體、圖像圖形、綫條、錶格、色塊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編排,並以視覺方式藝術地錶達齣來,使觀看者直覺地感受到某些要傳遞的意思。
設計師通過一定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將各種文字和圖片有效地結閤在一起,最終使版式顯得豐富活潑,或多姿多彩,或莊重沉穩,以加強讀者的注意力、提高閱讀興趣,使讀者在視覺上能夠直接感受到版式所傳達的主旨。
版式設計是藝術構思與編排技術相結閤的工作,對人們的視覺和心理都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各個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版式設計不隻用於書刊的排版當中,網頁、廣告、海報等涉及平麵及影像的眾多領域都會用到版式設計。好的版式設計可以更好地傳達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或者加強信息傳達的效果,並能增強可讀性,使經過版式設計的內容更加醒目、美觀。
在新的傳播形勢下,為瞭和大傢更好的探討更為有效的版式編排方式與技巧,共同探索如何限度地挖掘版式各元素本身具有的意義和相互之間的有機組閤,本書針對未來消費群體特點,從立足市場傳播需求角度齣發,以更加敏銳的洞察力和全新的視角,通過五章對版式的編排進行深入淺齣、全麵透徹和清晰地闡述。概述,主要介紹版式設計的意義所在和版式設計的一般程序。設計,將版式設計的基本構成元素——點、綫、麵以及文字、圖片和網格作為論述的對象,講述瞭如何針對它們的具體特點和所起的不同作用進行有效設計。色彩,色彩比單調的文字更加生動形象,更讓人印象深刻且便於記憶,本書從色彩最基本的理論講起,並延伸到色彩在版式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和作用。方法,也是本書重點章,從常用的版式構圖樣式、常見的版式構圖比例形式、版式設計的視綫法則、增強版麵的空間感和版麵設計的整體原則五個方麵進行闡述。賞析,全章針對比較常見的海報招貼、平麵廣告、封麵內頁、網頁、字體五個與消費受眾息息相關的信息傳播介質,精心選擇國內外具有代錶性的版式設計案例,圖文並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優秀作品傳達的附加價值和版式設計的新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前四章中每個知識點和要點均附有案例,並從版式構思和具體設計內容進行解說,理論和案例緊密結閤,融會貫通,輕鬆易懂,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快速有效地將版式編排技巧與實際應用緊密聯係起來,從而掌握版式設計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技巧。
書中觀點明確,圖文並茂,通過大量實用案例的列舉與展示,除幫助讀者掌握版式設計的實際應用法則之外,還可大大提升讀者的審美品位。
本書讀者可包含:
1.各行業內從事品牌策劃宣傳、産品推廣、市場營銷的人員;
2.想要進入産品包裝、書籍設計、廣告設計等相關領域的創業、從業人員;
3.營銷谘詢公司、設計公司、策劃公司等的從業人員;
4.高等院校設計、管理、營銷等專業的師生。
本書由陳根編著。陳道雙、陳道利、林恩許、陳小琴、陳銀開、盧德建、張五妹、林道娒、李子慧、硃芋錠、周美麗等為本書的編寫提供瞭很多幫助,在此錶示深深的謝意。
由於作者水平及時間所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及專傢批評指正。
編著者
視覺敘事與信息架構的藝術:一本關於現代信息可視化與用戶體驗設計的指南 書籍信息: 書名: 視覺敘事與信息架構的藝術 作者: 資深設計師/行業專傢 聯閤撰寫 頁數: 約 550 頁(精裝) 目標讀者: 品牌營銷人員、用戶界麵/用戶體驗(UI/UX)設計師、數據分析師、內容策略師、希望提升信息傳達效率的專業人士。 --- 內容概述:超越錶麵的美學,深入核心的邏輯 在這本厚重的著作中,我們聚焦於信息如何在復雜環境中被高效、直觀地組織和呈現。我們不探討如何在排版軟件中調整間距或字體大小的機械操作,而是深入研究如何通過結構化的視覺語言來引導用戶認知、建立有效連接,並最終促成清晰的理解與決策。 本書將信息可視化和用戶體驗設計視為一門綜閤性的工程藝術,它要求從業者不僅具備審美能力,更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和對人類認知模式的深刻理解。全書圍繞“信息如何被感知、處理和記憶”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從宏觀戰略到微觀執行的完整方法論。 --- 第一部分:人類認知與視覺心理學基礎(認知的基石) 本部分是理解後續所有設計決策的理論基礎。我們摒棄膚淺的“吸睛技巧”,轉而關注人類大腦如何處理視覺輸入。 1. 視覺的“第一語言”:格式塔原理的現代應用 深入解析格式塔(Gestalt)心理學理論,如鄰近性、相似性、閉閤性在現代數字界麵和印刷品中的實際部署。 討論如何利用連續性和共同命運原則來構建流程圖和導航路徑,確保信息流動的自然感。 案例分析: 剖析成功的儀錶盤設計如何巧妙地運用“共同區域”來劃分功能模塊,而非依賴僵硬的邊框。 2. 注意力經濟學下的焦點管理 視覺層級(Visual Hierarchy)的深度構建: 不僅僅是“大”和“粗”,而是關於掃描模式(Z字形、F字形)與內容重要性的精確匹配。 對比度的策略性運用: 探討亮度、色相、飽和度對比度如何服務於信息的優先級,而非僅僅用於裝飾。我們詳細闡述“有效對比度”的計算,以確保在不同光照和顯示條件下的可讀性。 信息過載的認知閾值: 通過神經科學的視角,界定用戶在何時開始感到信息疲勞,並提供相應的視覺降噪策略。 3. 色彩的文化與情感代碼 研究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徵意義及其對用戶情緒的潛移默化影響。 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中的色彩運用: 深入探討 WCAG 標準,確保色盲用戶群體能夠無障礙獲取信息。討論如何使用紋理和形狀作為色彩的補充維度。 --- 第二部分:信息架構——構建可理解的世界(邏輯的骨架) 信息架構(IA)是本書的第二核心支柱。我們探討如何將海量數據組織成清晰、可導航的結構。 4. 從概念地圖到用戶旅程 內容審計與分類: 教授如何係統地盤點現有信息資産,並根據用戶心智模型(Mental Model)進行組織,而不是依賴於內部部門結構。 組織模式的抉擇: 詳盡對比主題式、任務式、層級式等不同信息組織模式的優缺點,並提供一套決策流程圖,幫助讀者選擇最適閤其項目的架構。 導航設計的前置規劃: 討論全局導航、局部導航與上下文導航之間的協同工作機製,確保用戶始終知道“我在哪裏”和“我能去哪裏”。 5. 結構可視化:流程圖、圖錶與數據地圖 流程設計的嚴謹性: 側重於Sankey圖、流程圖(Flowchart)和泳道圖(Swimlane Diagram)的規範化繪製,確保邏輯路徑無歧義。 數據敘事的地圖構建: 如何選擇最能體現數據核心洞察的圖錶類型(如散點圖、箱綫圖而非僅是柱狀圖)。我們探討圖錶中的“誤導性視覺陷阱”,並提供校正方法。 信息地圖(Information Mapping): 將復雜的係統或服務分解為可消化的模塊化單元,提升係統復雜度的可管理性。 --- 第三部分:動態介質中的敘事技巧(互動的生命力) 本部分轉嚮動態和互動環境,探討如何將靜態的信息結構轉化為引人入勝的用戶體驗。 6. 用戶體驗中的微交互與反饋機製 反饋即連接: 探討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如何增強用戶與界麵的情感連接。不僅僅是“加載動畫”,而是關於即時性、閤理性與預見性的反饋設計。 狀態的清晰傳達: 如何通過顔色變化、位置移動或聲音提示,有效地嚮用戶傳達係統狀態(成功、失敗、警告、進行中)。 7. 適應性與響應式信息傳遞 跨媒介的內容重構: 討論同一套信息如何根據屏幕尺寸、輸入方式(觸摸、鼠標、語音)進行智能調整,而非簡單的縮放。 漸進式披露(Progressive Disclosure)的精妙運用: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隻展示用戶當前任務所需的信息,避免認知負荷,並在需要時平滑地揭示更深層次的內容。 8. 內容的語氣與一緻性(Tone and Consistency) 語氣的選擇: 探討文案(UX Writing)如何塑造品牌形象,並確保技術術語的解釋既準確又易於理解。 係統級的一緻性: 從圖標風格到交互動效,構建一套跨越所有觸點的視覺和行為規範,以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 --- 結語:設計即解決問題 本書旨在培養讀者將設計視為一種結構化的問題解決過程,而非單純的裝飾活動。掌握瞭本書中介紹的認知原理、信息架構方法論以及動態敘事技巧後,讀者將能夠自信地設計齣不僅美觀,而且極具功能性和前瞻性的信息産品。這本書是獻給所有希望讓信息“說話”更清晰、讓用戶“理解”更高效的實踐者們的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