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研究论丛(二十一辑)

宋史研究论丛(二十一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锡东 著
图书标签:
  • 宋史
  • 历史学
  • 中国历史
  • 宋代史
  • 学术研究
  • 史学
  • 历史文献
  • 宋朝
  • 文化史
  • 论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62326
版次:01
商品编码:123475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页数:478
字数:4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21辑,收录30篇学术专论,分为宋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献与考证、史学与地方社会、金元史、综述等专栏。

目录

目录
宋代政治史研究
吕公著与元祐政局 王化雨 (3)
“懋功疏赏”与“用劳次迁”—宋代转员制度的再认识 吴淑敏 (24)
宋代宗室居住问题述论 晁根池 (37)
南宋四川类省试类元考论 游君彦 (52)
宋代“罚金刑”考论 杨竹旺 (66)
宋夏经济史研究
论唐宋国家土地产权管理职能之转变 薛政超 (83)
白鹿洞书院学田沿革考 刘静 王红梅 李昱 (101)
论吴越、宋对日贸易 闰华芳 (110)
宋代思想史研究
吕祖谦的经学传承、诠释方法与思想探析 姜海军 (123)
宋代学规的兴起及其对生徒的身体规训 邱志诚 (146)
感格通天:两宋时期道教祈雨的变迁 谢一峰 (176)
宋代对张仲景《伤寒论》的彰显及理论诠释 杨智文 (191)
试论范仲淹的军事后勤思想 刘涛 孙远方 (208)
宋代文献与考证
北宋杨畏夫妇墓志(记)发覆 张晨光 (221)
北宋天禧元年三司使马元方离任始末考论—兼论内藏库与计司之间的矛盾冲突 崔玉谦 (229)
佚文所见陈尧佐倅潮史事考论 邹锦良 李秋香 (248)
王象之书《南宋孙若蒙与郭氏夫妇墓志碑铭》考论 曹曦 (258)
关于邓广铭先生《悦斋唐仲友生卒年份考》及其他—唐仲友生卒年问题再探讨 赵瑶丹 方如金 (272)
赵甡之与《中兴遗史》 许起山 张其凡 (282)
宋元易代与宋季忠义人的历史书写—以《宋史 陈炤传》立传始末为中心 熊燕军 (292)
宋代史学与地方社会
论《册府元龟》对董仲舒刻板印象的塑造 王宏海 (311)
《资治通鉴》新莽叙事之得失考辨—兼论司马光的历史编撰思想和政治理念 郭明明 杨倩如 (331)
《续资治通鉴长编》校识最录—《国朝册府画一元龟》研究之二 尹承 (350)
山西贤将:折可适与府州折氏文武风气的转变 高建国 (371)
定兴慈云阁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反思 刘祎绯 黄川壑 (383)
金元史研究
黄榦书信所记金朝史料钩沉 李浩楠 (393)
渤海遗民集团与金朝宫廷政治 苗霖霖 (408)
黑山威福军司与兀剌海地望辨析 石坚军 (416)
吴澄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以元初江西抚州及周边为中心 屈斌 王晓薇 (449)
综述
近30年唐宋灾害应对的回顾与思考 李殷 (467)
征稿启事 (479)
Contents
Studies of Political History in the Song Dynasty
A Study of Lv Gongzhu in the Yuanyou Period Wang Huayu (3)
Military Exploit and Seniority:A Rethink of “Zhuan Yuan” System in the Song Dynasty Wu Shumin (24)
A Discussion of Song-Dynasty-Imperial-Clan’s Housing Issue Chao Genchi (37)
A Research on the First Sichuan Similar to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You Junyan (52)
A Research on Fine Penalty of Song Dynasty Yang Zhuwang (66)
Studies of Economic History in the Song and Xia Dynasties
A Discussion of the Transition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Land Property Management Functions Xue Zhengchao (83)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Owned by Bailudong Academy Liu Jing Wang Hongmei Li Yu (101)
A Discussion of Wuyue and Song Dynasties’ Trade Relations with Japan Run Huafang (110)
Studies of Thought History in the Song Dynasty
A Research into Lv Zuqian’s Inherit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notation Methods and His Thoughts Jiang Haijun (123)
The Rise of School Rules in Song Dynasty and Its Discipline on Students’Bodies Qiu Zhicheng (146)
Touching Heaven:The Transformation of Rituals of Praying for Rain in Song Dynasty Xie Yifeng (176)
The Promo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 Song Dynasty Yang Zhiwen (191)
A Discussion of Fan Zhongyan’s Thought of Military Logistics Liu Tao Sun Yuanfang (208)
Literature of Song Dynasty and Textual Research
A Research on the Epitaphs toYang Wei and His Two Wive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Zhang Chenguang (221)
A Research on the Story of Ma Yuanfang—The Chancellor of the Treasury in the 1st Reign Year of Emperor Zhao Heng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Year 1017)—Leaving His Post Cui Yuqian (229)
A Research on the Lost Articles of Chen Yaozuo’s Taking Office in Chaozhou Zou Jinliang Li Qiuxiang (248)
A Research on Wang Xiangzhi’s Book Called Epitaph Inscriptions of Sun Ruomeng and Guo Couple in the Southern-Song Dynasty Cao Xi (258)
A Research on Professor Deng Guangming’s Article Called “Inspection on the Years of Birth and Death of Tang Zhongyou” and Other Concerning Issues Zhao Yaodan Fang Rujin (272)
A Study on a Historical Record of Southern-Song Dynasty Named ZhongXingYiShi and Its Author Zhao Shenzhi Xu Qishan Zhang Yifan (282)
A Change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Historical Writing of Loyalties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Xiong Yanjun (292)
Historiography and Local Society of Song Dynasty
A Discussion of the Book CeFuYuanGui’s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Dong Zhongshu’s Rigid Image Wang Honghai (311)
A Research on the Narrative of Xin Dynasty in ZiZhiTongJian Guo Mingming Yang Qianru (331)
Proofreading Notes on Xu Zi Zhi Tong Jian Chang Bian Yin Chen (350)
A Remarkable General of Shanxi: She Keshi and She’s Transformation of Military to Civilian Gao Jianguo (371)
The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Ciyun Pavilion in the Historic City of Dingxing as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Liu Yifei Huang Chuanhe (383)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Jin Dynasty Recorded in Huang Gan’s Letters Li Haonan (393)
A Research on the Group of Bohai Adherents and the Palace Politics in the Jin Dynasty Miao Linlin (408)
An Analysis of the Location of Hei-shan Wei-fu Chün-ssu and Uraqai Shi Jianjun (416)
An Research on the Ancestral Idea and Genealogy Editing Seen from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to Genealogies Made by Wu Cheng Qu Bin Wang Xiaowei (449)
Review
Retrospections and Inspections on the Researches of Disaster Handlin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the Past 30 Years Li Yin (467)
《宋史研究论丛(二十一辑)》图书简介 编纂宗旨与内容涵盖: 《宋史研究论丛》是一部汇集海内外宋史学界精英成果的集刊,其二十一辑承载着对宋代历史、社会、文化、制度、思想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索的最新研究。本辑延续以往的严谨学风,聚焦于宋代历史研究的前沿课题,旨在推动宋史学科的持续深化与拓展。所收录的论文,皆是经过严格学术审视,代表了当前宋史研究的较高水平和新进展。 本辑内容驳杂而精深,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板块展开: 一、 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再审视 本部分着重探讨宋代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演变。论文深入剖析了宋代特有的“更戍法”对官僚集团结构的影响,以及它在维护皇权与制约权臣之间的微妙平衡。有研究详述了宋代中后期“三司”职权变化与财政运作的复杂性,特别是围绕盐、茶、酒专卖制度的调整如何牵动地方经济格局。此外,对宋代司法体系的审视亦是重点,不再局限于对大案要案的叙述,而是着眼于基层司法实践中“情理相参”的原则是如何在律条的框架内被具体化和适用,揭示出宋代法律实践中蕴含的民间社会诉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辑对宋代宫廷政治的探讨也更加细致入微。通过对新发现或被忽视的史料的梳理,学者们力图超越传统的帝王功过评价,深入挖掘诸如“外朝—内廷”权力流动的具体节点,以及后党、外戚等非正式政治力量对决策过程的隐性渗透。 二、 经济生活与社会结构变迁 宋代经济的繁荣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本辑中关于经济史的研究,不再满足于对商业、手工业产值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于探讨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变化。 农业技术的地域差异与传播: 一篇重要的文章,通过对东南地区稻作技术推广的个案研究,阐释了政府的农政指导、水利工程的投资以及民间技术交流在提高单位产量中的协同作用。 商业金融的复杂性: 涉及对“交子”、“会子”等纸币发行与流通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政府信用、商业信誉与货币稳定的关系。同时,对城市中的行会组织和商业契约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契约精神。 社会阶层流动: 关于“士”阶层的研究依然是热点,但本辑更关注“准士大夫”群体,如富民、地方乡绅、中下层官吏等,他们如何通过教育投资、宗族网络和经济活动,逐步融入或影响主流社会结构,打破了传统上对士大夫阶层单一化的认知。 三、 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张力 二十一辑对宋代文化史的挖掘,展现了儒学复兴的多元面貌及其对世俗生活的影响。 理学思潮的细化研究: 区别于对朱熹、程颢、程颐等核心人物的宏观论述,本辑有论文深入到理学在不同地域(如四川、福建)传播过程中的具体面貌,考察了这些地方性学派对当地士人生活实践的改造。同时也对“道学”在朝廷官方意识形态确立过程中的政治运作进行了审视。 文学与史学的交融: 对宋代笔记、史话的分析,揭示了文人如何运用叙事手法重构历史认知,以及这些“非正史”文本在士人群体中形成的巨大影响力。 宗教活动的世俗化: 佛教与道教的研究转向了对普通信众的研究。例如,通过对寺院经济的考察,分析了寺庙在地方救济、教育和金融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与地方精英和世俗权力的互动模式。对民间信仰的考察,如城隍信仰的制度化过程,揭示了国家权力对民间宗教渗透的努力。 四、 边疆互动与民族关系的新视角 宋辽、宋金之间的关系是宋史研究的永恒主题。本辑的贡献在于,通过对外交文书、碑刻以及相关民族地区的史料的综合运用,力求呈现更为动态和多维的互动图景。 “和议”的常态化解读: 探讨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在经济、文化、人员往来方面的复杂关系,指出“和平”并非单向的俯就,而是一种在军事、经济制衡下形成的“共存”状态,双方均从中获取了特定的利益。 边境贸易与走私: 对榷茶、榷酒等边境经济政策的研究,揭示了官方贸易体系的漏洞,以及民间走私活动在维系边境地区物质流通中发挥的作用。 结语: 《宋史研究论丛(二十一辑)》以其广博的视野和扎实的考据,为宋代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批具有启发性的新成果。这些研究不仅是对已有结论的补充和修正,更是在方法论上吸收了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新兴学科的成果,力图构建一个更具深度和立体感的宋代历史图景。它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案头必备,也是对宋代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历史阶段的优秀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丛刊的汇编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每一辑似乎都针对了当时学术界关注的前沿问题,涵盖了从军事、法律到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极高的学术视野。我留意到不同作者之间的观点碰撞,有些论题甚至提出了颠覆性的看法,这正是学术进步的体现。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的研究思路得以呈现和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多角度的审视,极大地拓宽了我研究思路的边界,让我意识到在看待宋史问题时,需要更加审慎和多元的视角。它就像是宋史研究领域的一个“实时报告”,记录着学人思考的脉络。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看这套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毕竟是“论丛”。没想到,很多篇目的行文风格竟然出乎意料地流畅,尤其是一些关于宋代文人雅趣和审美取向的探讨,写得真是风雅别致。作者们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保持了学术的深度,又运用了生动的笔触来描绘那些历史场景。我记得有一篇分析宋徽宗瘦金体的文章,结合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心态进行阐释,那种文人政治与艺术表达的相互交织,读起来让人心驰神往。它不光是历史研究,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漫步,让人感受到宋代那种独特的精致与忧思。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宋代的经济制度,对几篇涉及赋税改革和商业发展的文章特别感兴趣。这套丛刊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更多的是挖掘了那些微观层面的社会变迁。比如其中一篇关于宋代城市里坊制度松动与市民阶层兴起的分析,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引用了大量地方志和出土文献作为佐证,逻辑链条严密得让人拍案叫绝。读完之后,我对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刻板印象,而是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正在经历转型的社会图景。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宋代社会肌理的学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座宝库。

评分

购买这套书纯粹是出于对宋代历史的好奇心,没想到它居然成了我书架上被翻阅频率最高的一套工具书。它不只是提供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做”历史研究。每一次在其他资料中遇到晦涩的典故或争议性的史实,我都会习惯性地翻查这套书,往往能从中找到近年来的权威解读或最新的学术动态。它的价值在于其积累性——多年来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学术合力。如果你是刚踏入宋史研究领域的门槛,或者只是一个资深爱好者,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一个高质量的、经过时间沉淀的研究参考系。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复古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读起来很有厚重感。封面那种素雅的色调,配上传统的宋体字,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时代。我特意找了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壶热茶,翻开第一辑,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简直太棒了。里面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考究,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学者的严谨。我尤其喜欢他们对史料的引用方式,不是那种生硬的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到论述之中,让人感觉这些历史细节是鲜活的,而不是冰冷的文字记录。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编者对宋代历史文化的那份深厚情怀,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更多背后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