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论:时政评论选

学习实践论:时政评论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慎海雄 著
图书标签:
  • 时政评论
  • 学习实践
  • 理论研究
  • 政治
  • 社会
  • 文化
  • 时事
  • 评论
  • 思想
  • 观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253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793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40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学习实践论:时政评论选》精选慎海雄近三年来撰写的系列时政评论文章,以新颖的立意、精当的论述,全面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所思、所感、所悟与广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具体实践相结合,文章主题鲜明、认识深刻而又通俗易懂,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参考读物。

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以新思想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强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用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等。



作者简介

慎海雄,男,汉族,1967年生,浙江湖州人,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历任新华社浙江分社农村采访室记者、宁波记者站记者、浙江分社农村采访室主任、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上海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社长,党组书记。兼任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主任、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主任、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2012年8月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兼任中国经济信息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2014年7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2015年7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8年1月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

先后获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党中央国务院“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等称号,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常委,广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目录

一、以新思想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 / 2

把握大有可为历史机遇,推动宣传工作大有作为 / 5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9

把红船精神融入创新发展 / 15

从高处把握,向深处推进 / 18

讲政治必须旗帜鲜明 / 21

全面准确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 25

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成为中流砥柱 / 28

深刻领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 38

党员干部要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44

看齐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 / 46

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 / 50

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 55

以创新社会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 59

牢牢把握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 62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

严管必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 / 66

扯袖子、咬耳朵的工作要多做 / 69

在严和实中体现深和细 / 72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领导 / 75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 / 78

把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变为实际行动 / 81

推动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 84

构建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 / 87

把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 / 90

三、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

把解决问题贯穿“两学一做”全过程 / 94

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 / 97

靠解决问题来说话 / 100

以“三严三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 103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 106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 110

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动、领学促学 / 113

突出问题导向,防止花里胡哨 / 116

筑牢思想根基,聚焦突出问题 / 119

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 / 122

党支部要发挥“两学一做”主体作用 / 125

以考责问责推动党建责任扛在肩上 / 127

四、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培养年轻干部,首在坚定理想信念 / 132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坚持“四个要” / 135

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 / 138

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 141

用好三个力量,坚守育人之本 / 144

让文明校园成为遍布城乡的风景 / 147

五、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切实担负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 154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158

在开拓创新中促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兴盛 / 161

发出社科领域的“岭南强音” / 165

在世界知名智库中争取一席之地 / 170

全面准确地宣讲好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173

六、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 178

争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拓创新的排头兵 / 181

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 183

以互联网为主战场,维护良好文化生态 / 186

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 189

失语就要挨骂 / 193

某些外媒的“想象力”丰富过了头 / 195

乌坎老奶奶“被死亡”,外媒何以急火攻心 / 197

境外一些势力唯恐乌坎平静下来 / 200

七、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坚持创新引领,提高能力水平 / 204

走正道,谋发展,勇担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 208

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 212

带着问题意识,学以致用以学促行 / 218

以“五个抓”推进新闻舆论工作 / 221

全方位推进新闻传播创新 / 224

坚持创新为要,抢占融合发展制高点 / 227

广东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性、创新性做法已现成效 / 230

八、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 234

创建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238

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 241

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 / 245

文明创建,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 249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文明乡风 / 254

以优良家风培育文明新风 / 257

以“四美”标准建设美丽城乡 / 261

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 265

推动广东文明创建“大合唱” / 268

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开创文明创建新局 / 271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 / 276

以优异成绩谱写新时代文明广东新篇章 / 280

厕所革命,小处不可随便 / 284






《东方智慧:古籍中的现代启示》 内容简介 《东方智慧:古籍中的现代启示》并非一部简单的史料汇编,也不是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机械复述。它是一次深入而富有洞察力的探索,旨在从浩瀚的中国古籍中汲取养分,挖掘那些超越时空的智慧,并将其与当下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对话。本书致力于揭示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如何看待世界、理解人生、处理人际关系、构建社会秩序,以及这些宝贵的思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深刻启示。 本书的结构并非按照朝代或流派的线性梳理,而是围绕几个贯穿古今的核心主题展开,这些主题包括: 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现代解读 本章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我们将追溯其在《周易》、《道德经》、《庄子》等经典中的源头,分析古人如何看待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应有的平衡状态。在现代社会,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尤为紧张。本书将尝试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下我们过度索取、破坏自然的种种行为,并提出一种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将探讨如何借鉴古人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如何从“敬畏自然”的态度中汲取力量,重塑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从而在精神层面实现真正的“合一”。本章将结合现代生态学、环境伦理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前瞻性现实意义的“天人合一”图景。 第二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体、家庭与社会的内在逻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的核心框架,本书将对此进行深刻剖析。我们将从儒家经典如《大学》、《论语》出发,探讨“修身”是如何成为一切事业的基础,以及古人对于个人品德、道德修养的重视。随后,我们将深入研究“齐家”之道,分析家庭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古人关于家庭和谐、孝道、家风传承的智慧。最后,我们将聚焦“治国、平天下”,探讨古人对于理想政治、社会治理、民本思想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个体价值的实现、家庭功能的重塑、社会治理的困境等问题层出不穷。本书将尝试从古老的“修齐治平”逻辑中,挖掘出可以回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洞见。例如,在强调个人自由的同时,如何重拾对集体责任和公共精神的关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通过个体的道德自觉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伦理,构建更加稳固的社会基石。本章旨在展现一种从内而外、由小及大的社会构建思路,强调个体品德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胞。 第三章:智者处世之道——权谋、策略与人生智慧的辩证统一 中国古代不仅有崇尚道德的哲学家,也有精于谋略、洞悉人性的智者。《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及诸子百家的权谋思想,构成了本书探讨的另一重要维度。本章将深入分析这些经典所蕴含的智慧,包括如何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以柔克刚、攻心为上等。但本书并非鼓励不择手段的阴谋论,而是要探讨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一种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灵活应变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们将审视这些智慧在现代商业竞争、人际交往、危机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反思其潜在的局限性。例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实现共赢;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培养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心态。本章将力图揭示一种在复杂世界中游刃有余的智慧,一种将策略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处世之道,帮助读者在现代社会的洪流中保持冷静和睿智。 第四章:精神的安顿与超越——“道”的追寻与心灵的栖居 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物质至上的生活方式,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的焦虑和迷失。本章将回溯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世界的关注,特别是道家和佛教思想中关于“道”的追寻、内心的宁静以及精神的超越。我们将探讨《道德经》中“无为”、“守静”的智慧,如何帮助我们在纷扰中寻得片刻安宁;《庄子》中“逍遥游”的境界,如何引导我们摆脱物欲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自由;以及佛教禅宗“明心见性”的法门,如何让我们认识到内心的无限可能。本书将尝试将这些古老的精神探索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领域进行对话,探讨如何从古老的东方智慧中汲取力量,应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冥想、静观等方式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如何理解“放下”的意义,从而减轻不必要的执念;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本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的港湾,引导大家在纷繁的世界中,寻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实现真正的精神富足。 第五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古老智慧的当代价值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回归现实,探讨如何让这些宝贵的东方智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我们不是要简单地复古,而是要强调在传承中创新,在借鉴中发展。本章将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如何与现代科学、现代管理、现代艺术等领域进行融合,产生新的价值。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儒家的仁爱精神融入现代企业文化,如何将道家的自然和谐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如何将兵家的智慧应用于风险管理和战略决策,以及如何将东方美学精神注入现代设计和艺术创作。同时,本章也将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自觉,如何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不失自身的文化根基。我们希望通过本书,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主动去挖掘和运用东方智慧,让古老的思想成为滋养当代心灵、推动社会进步的活水源泉。《东方智慧:古籍中的现代启示》是一本邀请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书,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框架和一种探索的方向。它希望通过梳理和阐释中国古籍中的智慧,为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寻求方向、认同和意义的每一个个体,提供一份深沉而持久的精神滋养。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现代的土壤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新颖的“任务拆解法”,强调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可执行的步骤。这种方法对我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这本书的书名叫做《高效工作指南》,它的内容非常实用,没有太多理论性的空谈,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指导,教你如何规划一天的时间,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以及如何保持专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番茄工作法”的改良版本,作者提出了“抗干扰番茄钟”,在传统的番茄工作法基础上增加了主动的“沉思时间”,让我在短暂的专注期后,有意识地回顾和反思,这让我的工作成果更加扎实。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适中,段落清晰,而且穿插了很多插图和图表,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套“时间魔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而且压力也小了很多,因为不再是每天被大量任务压得喘不过气,而是有条不จุ地完成每一件小事。

评分

我最近在为一个项目寻找灵感,我一直对室内设计领域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能够将自然元素巧妙融入居住空间的案例。我最近看到一本叫做《自然生活美学》的书,它的封面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给人一种宁静而治愈的感觉。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让家成为自然的延伸”,这句话立刻击中了我的心。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重现那种质朴、和谐的自然之美的。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具体的软装搭配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天然材质的家具、如何利用绿植点缀空间,以及如何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最好是配有高清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些设计理念的落地效果。这本书会不会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让我的项目能够更加独特和富有生命力?我渴望从这本书中汲取养分,将自然的那份纯粹和宁静带入我所设计的空间,让居住者能够在家中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属感。

评分

我最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关于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方面。我最近发现了一本叫做《沟通的艺术:从心出发》,封面设计非常简洁,用柔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画面,仿佛在描绘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连接。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它的核心主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沟通”这一复杂而微妙的课题,变得如此容易理解和实践的。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化解冲突,甚至是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心理学的理论,比如依恋理论、认知失调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自信心,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并且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平和与积极。这本书能否成为我打开人际关系新世界的一把钥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质,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深夜灯下,潜心研究的学者。我本身对时政评论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总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清晰、深刻的洞察尤为可贵。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阅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但从它的书名“学习实践论”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这个词组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动态的思考,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深化,再回到理论的升华。这恰恰是我在阅读时政评论时所期待的,那些空洞的口号和遥远的理论,远不如那些结合了现实案例、分析了背后逻辑的文章来得有价值。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学习”与“实践”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与“时政评论”这一具体而复杂的领域相结合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时政信息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它会不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框架,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当下发生的一切?这些疑问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迪,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思想的参与者和实践的推动者。

评分

我最近听了一场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讲座,讲座中提到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以及柏拉图的思想如何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这让我对古希腊的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最近看到一本叫做《思想的源头:西方哲学史纲》,它的封面上是一尊古希腊雕塑,庄重而典雅,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辉煌的时代。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似乎在承诺带领读者一同探寻西方思想的起源。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会不会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梳理出哲学流派的演变脉络,并介绍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核心思想?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解读那些古老的文本,并将其与当代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个引路人,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哲学世界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